第十七章 甕中捉鱉
字數:5636 加入書籤
座堅固的城門很快便被凶悍無比的匈奴騎兵攻破這 料之中然而入了城望著空空蕩蕩的街道並不見一個餓死或者餓的奄奄一息的敵軍又在他們的意料之外。
匈奴騎兵似乎意識到了什麽可是對於敵軍身上所攜帶金銀珠寶的渴望並未因此減少一分以為敵軍或許躲在城中大大小小的宅院等死縱馬破門入院仔細搜索起來。最終的結果讓人有些失望依然是一無所獲那些想象中已餓死或者餓的奄奄一息的敵軍並末出現在大街小巷之中全部消失的無影無蹤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上天入地留下一座空蕩蕩的城池。
各隊的主將幾乎在同一時刻醒悟中了敵軍之計想要率軍退出城 池可是後邊等待入城的騎兵把城門擠的水泄不通源源不斷的湧入城來根本無法退出城池。四位主將無奈隻得趕到‘代縣’韓王宮大殿去見先期趕到那裏的冒頓以及左右賢王。
冒頓原想四十萬敵軍在‘代縣’城內被困十日一定會把韓王宮裏邊搞的屎尿齊飛屍橫遍野誰料韓王宮裏幹幹淨淨就像沒有駐紮過兵卒一般。他在大殿王榻上坐下不去理會韓王韓信忽隱忽現想要殺人的眼神把雙手平舉向上微抬道:“眾愛卿平身。”接著向韓王韓信問 道:“中原的皇帝是這樣召見大臣的嗎?”
韓王韓信心中正在暗罵冒頓坐在他的王榻上不得好死又聽不懂匈奴話。所以對冒頓地問話沒做絲毫反應。須卜呼韓暗踢一腳把冒頓的話翻譯一遍後他才誠惶誠恐的道:“沒……沒錯!大單於英明!”
聽了須卜呼韓的翻譯冒頓還想問問中原皇帝當皇帝的一些細節抬頭見四隊主將神色慌張的從殿外齊入大殿直起腰板在王榻上坐好語氣威嚴的道:“收獲如何?”
“大……大大大……大單於!”白馬主將在最前邊單膝下跪身後依次跟著黑馬主將、黃馬主將、紅馬主將結結巴巴的道:“臣想問個問題。人餓死之後。會不會連屍身衣服都餓地無影無蹤?”
“這怎麽可能!”冒頓笑了笑。道:“你問這話是什麽意思?”
“大單於!”白馬主將一拳按於地上低頭彎腰道:“城內沒有一個敵兵連一具敵兵屍體也沒現所以……所以臣懷疑上了敵軍地奸計!”
“啊!”冒頓從王榻上站起腦袋一沉又坐到王榻上道:“空無一人?明明見到敵軍幾十萬大軍入城怎會空無一人!”
“報……”一名傳令兵快步走入大殿。半跪下身道:“稟大單於東城外突然出現李信兵馬用箭陣封住城門!”
“用箭矢封住城門?”冒頓喃喃了一句眼神複雜地看了左右賢王一眼還沒開口說話又有三名傳令兵進入大殿分報南城、西城、北城也被敵軍用箭封住城門。
“快……快傳令下去。緊閉城門。不能上李信兵馬入城!”冒頓站起身下令轉身對左右賢王道:“兩位陪我登城樓一看瞧瞧這是怎麽回事。為何敵軍不在城內反而出城把我軍困在城內!”
韓王韓信一頭霧水的跟在右賢王須卜呼韓身後不明白匈奴人一驚一乍的為何由剛入城的大喜變成現在的大驚快走兩步與須卜呼韓平 行輕聲問道:“右賢王生什麽事了!”
“什麽事?”冒頓怒不可遏一腳把韓王韓信踹倒在地怒罵道:“都是你做的好事說什麽要把李信當作一隻老鱉困在‘代縣’城內先來一個請老鱉入城再來一個城中捉鱉。現在好了老鱉沒抓到反被老鱉把我們當作老鱉給困在了城內!”說罷頭也不回出了大殿門隨冒頓朝就近的東城而去。
大殿隻留韓王韓信一人捂著肚子哎喲哎喲了半天眼中瞧著在門外逐漸消失地右賢王須卜呼韓背影暗暗罵道:“我隻是出計的人計策是否能成功得看使計人的本事幹嘛把火衝我頭上?匈奴人匈奴人全他媽是不學無術粗陋無禮的蠢蛋還請老鱉入城連句成語也不會 說這叫先請君入甕再甕中捉鱉。當初真是瞎了眼怎會跟這等父母兄弟都可**的禽獸合作真是害人害己害人害己啊!”……
李信騎著‘白蹄烏’左右隨著張良與韓信身後跟著一千親兵護衛不緊不慢的朝‘代縣’城內出離‘代縣’還有不足四十裏的距 離。
一騎飛身前來相報道前方十裏左右出現一支灰頭土臉的兵馬人數大約在萬人左右。
李信停了下來這個消息讓李信、張良、韓信三人摸不著頭腦按說一個時辰前陳嬰地後軍剛剛從那裏經過本不該有所謂地兵馬除非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可是匈奴的人馬?”李信問道。
“不像!”探馬搖了搖頭道:“他們全是靠兩條腿走路沒看見一匹戰馬?”
“可是原代國地潰軍?”韓信問道。
“不像!”探馬搖了搖頭道:“他們雖然灰頭土臉但看起來士氣十分高昂不像士氣低落的潰軍。”
“可能匈奴人堅壁清野政策引起‘代縣’城內百姓不滿自組織起來的義軍!”張良笑道。
“也不像!”探馬搖了搖頭道:“他們紀律嚴明不是臨時拚湊起來的烏合之眾倒像訓練多時的正規部隊!”
“也不是匈奴騎兵也不是代國潰軍更不是烏合之眾莫非真的是上天派來的一支天兵天將!”李信笑道:“可他們灰頭土臉衣服泥濘又做何解釋?難道是從地下鑽出的一支陰兵!”
“陛下!”韓信把戰馬駛到李信旁邊輕聲道:“依臣之見應該讓陳嬰派來一支人馬把這支來曆不明地人馬剿滅。”
“對方身份不明。是敵是友還不清楚妄自剿滅萬一殺
我們的人馬呢?朕覺得還是派人前去詢問一下辯明 決定不遲。”李信道。
“陛下韓大人說的十分有理這支人馬距我們不過十裏距後軍卻有十多裏萬一把我們包圍陛下的安全豈不是受到威脅。臣覺得還是派人前來圍住這支人馬。然後辨明身份不遲!”張良道。
“這……”李信正要說話。又有一個探馬飛身而來瞧其神態喜氣盡露知道要報的是個好消息。等到那個探馬近身下馬拱手正要開 口李信笑道:“給朕帶來了什麽好消息!”
探馬一愣心想我尚未開口怎麽陛下竟知報的是個好消息對李信更是崇敬。道:“前方十裏突然出現的人馬身份已經查明是英布將軍所率地一萬兵馬!”
“英布一萬兵馬他竟成功突圍而且絲毫沒有損傷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李信心中暗想壓製一下自己地情緒道:“你可探查清楚。確是英布人馬無疑?”
“小地已與英布將軍打過照麵。確是英布將軍無疑英布將軍得知陛下就在左近率領大軍朝這裏趕來。等著拜見陛下!”探馬道。
“好好!”李信點了點頭道:“可知英布他們如何從城中脫 困?”
“說出來陛下可能不信英將軍他們從‘代縣’城中打了一條長達三十裏的地道他們在匈奴人攻城之初從地道脫身!”探馬道。
“挖地道脫身英布怎能想出這等妙計來!”李信笑了笑道: “看來我們的英將軍不光是個好戰勇殺的猛將還是個心細如的儒 將。你去傳令讓英布他們原地待命朕這就去見他!”
“是!”探馬翻身上馬絕塵而去李信領著兵馬繼續前行一個時辰後兩軍碰頭。兵馬停下略作休息李信查看了地道出口令人把地道填實與張良、英布、韓信三人圍坐在一堆火旁聽英布講解此次脫困過程。
“……出了地道口末將還在想冒頓一入城見城中空無一人那種上當受騙的表情一定十分可笑可惜看不到了!”講完英布把在胸前快互搓的雙掌湊到火前烤了起來。
“匈奴人每人有三匹馬如果也按英將軍那樣殺馬裹腹地話他們能撐兩月以上。兩個月如此漫長隻怕他們也會想到挖地道出城的計 策臣建議應在城外隔十步埋一甕將‘代城’圍起來派人聆聽地下動靜以防匈奴人挖地道出城。”韓信往火上添了一把柴道。
“韓大人多慮了臨走之時我把‘代縣’城內的所有挖掘之物都收繳一空他們怎麽可能挖一條地道出逃?難不成他們就憑腰上彎刀挖出幾條供逃跑的地道嗎?”英布道。
“小心沒大差韓信顧慮的有理派人通知彭越他們照做!”李信吩咐道緊了緊身上的皮裘暗道一聲這天怎麽這麽冷。
張良用手中木柴撥了一下火心中靈機一動道:“英布將軍能挖地道出城臣突然想我們能不能挖地道入城來一個內外夾擊打匈奴人一個措手不及!”
“不妥!”李信搖了搖頭抬頭望一眼陰沉無比的天空道:“英布雖然利用被火焚燒後的殘垣斷壁將地道出口堵上可匈奴人不是傻 子過上三五天便會察覺其中地奧妙派人嚴加防範入城中地人很可能遭到匈奴人的屠殺。”
眾人又在一起說了一會話英布突然把話鋒一轉似笑非笑的盯著李信身上皮裘道:“在城中也未覺得出了城往這野地中一坐被寒風一吹還真是冷!這才九月地天氣怎麽就冷到這種程度!”
張良與韓信相視一眼會意的哈哈而笑知道這是英布拐彎抹角的向李信討要皮裘來著。皮裘雖然不值幾個錢但如果得到皇上身上穿的皮裘那可是一種天大的榮耀足可令諸班大臣武將羨慕的無以複加。
“哦!”李信站起身解下身上皮裘走到英布麵前給英布裹上笑道:“英布立了如此大功朕還沒有賞賜什麽呢今天先小賞一件皮 裘等解決了‘代縣’城內的匈奴人到時再大賞你和那幫英勇的將 士!”
“臣隻是順口胡說怎敢要陛下身上皮裘?如今天冷陛下凍壞 了臣可就成了大罪!”英布把皮裘脫下假意推托李信佯怒道:“披在自己身上取暖朕的馬上還有禦寒衣物!”令親兵取來一件披風裹在自己身上。
“英將軍英將軍穿了皇上的皮裘滋味如何?可曾暖各了許多!”張良嬉戲道。
“暖和真暖各!”英布把皮裘裹在身上得意洋洋的道。
李信正欲坐下身去朝遠處的兵卒看了一眼。他所帶的親兵剛剛趕了二十多裏的路。英布所帶兵卒在地道中也爬行二十多裏路此時已近深秋兵卒們還穿著入秋時的衣物再加上剛剛趕路每個人身上都出了一層汗被冷風一吹個個聳肩縮脖往火堆前緊靠。他心中一寒坐下身道:“張良送裝備的兵馬何時才能趕到此處?”
“多則十五天少則八九天必定可達‘代縣’!”張良道。
“陛下在擔心什麽?”韓信問道。
“天冷的過快朕怕突降大雪兵卒們衣物單薄怎能禦寒?”李信皺眉道:“都怪朕當初好大喜功為了殲滅匈奴機動騎兵領著大軍冒進。如果聽你之言大軍慢慢推進如今兵卒們都能穿上冬衣了!”
“陛下安心!”韓信瞧了一下天十分沒有把握的道:“再過一月才到冬天半月之內衣物便可送達兵卒們會趕在嚴寒之前穿上冬衣禦寒。天雖然陰的可怕可臣想最多下一場秋雨那時多熬薑湯食飲也就挺過去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