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檄文

字數:3344   加入書籤

A+A-




    景湣王四年冬信陵君使者冠蓋相屬於趙、韓、楚途。

    越明年。春正月二十八魏都大梁城。

    城西郊早高高矗起了一座高台——盟壇!

    壇下呼嘯的北風中數百麵大旗抖扯得筆直伴著“啪啪”一陣陣脆勁的旗聲“魏”、“楚”、“趙”、“韓”一個個字體各異、氣勢磅礴的大字輝映著冬日的暖陽醒目地映入人們的眼簾。一列列威武整肅的車、步、騎勁旅方陣井然雄健各色旌旗飄拂鋥亮的槍戟如林並不強烈的日光下炫幻的一點點光斑依然灼刺得圍觀的大梁百姓眼中生疼。

    諸侯合縱會盟之期隆重盛典信陵君竟特許大梁民眾旁觀。場畔萬頭攢動數千眾興致勃勃遠遠擁簇於外嘈嘈切切低聲議論紛紛。人越聚越多象極了一**向前推湧著的海潮......

    長角聲響馬蹄聲疾塵頭起處數十麵大旗前導後護擁衛著四柄大、三乘車駕直趨至台下分兩翼雁翅亮開。

    “君上!”“是君上!”“君上來了!”嘩地一聲嚷帶起了一片此起彼落的歡呼場邊大半人齊齊矮了半截無數灼灼的目光盡皆投注在當中騎乘神駿白馬的那個英姿俊拔的身影上。

    信陵君翻鞍落馬略眯一眯眼睛英睿的目光緩緩掃視了一圈麵對這習見的一切依然一派從容平靜。身後三乘停穩地駟馬高車上相繼步下了三名華服氣派人物。相互一揖讓邁步走向信陵君。

    “公子!”一個長相相當漂亮俊秀的年輕人理著本就熨帖得一絲不亂、華麗的袍服剔著修長的眉毛斜著眼睛厭惡地睨了場外一眼帶了一種貴冑子弟特有的傲慢細聲細氣地道“我等四國合縱會盟刑牲血。拜告天地。何其肅重。怎有了這許多不知所謂的賤民嘈雜圍觀?成何體統!”

    “君上!”跟在年輕人身後的長髯中年人低低喚了一聲急扯扯他的衣袂。

    信陵君神色不動靜靜看著華服年輕人稍傾微微一笑道:“得民心乃得天下。伐秦唯民心可用!”

    “公子。請!請!”第一乘車駕上下來地身著暗龍鳳虎紋袍服須眉灰白地老者輕咳一聲趨前一步插了進來向信陵君拱手一禮攜了他地手一道曆階而上。

    有了幾分局促的年輕人眉尖蹙了一下看著信陵君背影的眼中掠過一道陰鷙、嫉恨的冷光。一轉。卻換上了笑臉對另一名年輕人笑道:“韓侯請!”

    一行人登上盟壇。照位排列。信陵君身為約主居於主位三國與盟合縱之約的重臣楚國左徒屈鈞、趙國春平君趙啟、韓國平山侯韓烈以次列居客位。

    信陵君緩緩邁進幾步大氅在朔風中獵獵拂響一臉決然沉毅的目光中有了凜冽的殺氣笑容裏也帶上了濃烈地肅殺之意慷慨激越地朗聲道:“昔蘇秦倡合縱六國盟於水秦未敢出函穀十五載。嗣後山東相攻伐終為秦連橫所趁縱散約解秦因製弊而攻伐我等諸國未嚐不嬰其荼毒若楚有懷王之欺夷陵之辱;趙有長平之厄之困;我魏與韓則有公子卬之欺武遂之脅伊闕之禍。西境烽煙彌繁伏屍何下百萬。縱奉之謹而暴秦貪欲無取西周君邑三十六城納寶器九鼎豺狼之性狂悍悖謬並吞天下之心昭然。智者嚐說先君雲‘以地事秦譬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先君深然之故使無忌救趙複合縱五國華陰破秦耀兵威於函穀大挫其鋒。以是可知秦非不可勝合縱數國之力足以製秦。‘縱’之利害一言可決之。今日

    合縱意非獨為魏而為楚、趙、韓諸國切身之利害

    屈鈞灰白的壽眉一顫老臉竟也有了幾許果決的獰厲激憤地大聲道:“公子毋需多言合縱利害世人悉白今日吾等至此便歃血以約為盟誓之天地神明不背不棄患難相恤。”

    春平君趙啟看到信陵君的目光移了過來漂亮的臉上立刻堆滿了笑很有些兒諂媚之意地道:“公子有大德於我趙國大王之意公子即趙之長城。公子有意合縱伐秦我趙國自唯公子馬是瞻。”

    韓烈一拱手簡短地道:“我韓國亦奉公子明教。”

    微微頷信陵君站到台前一揮手季梁捧過歃血盆依次進於諸人之前——歃血既成縱約乃定!

    這期間台下一片靜肅無聲息連一聲輕唾也無先時微湧動的人潮靜靜止歇了。每個人都忍寒受凍著延頸鶴望側耳傾聽——聽著他們根本聽不到的高台上的言語......從宮中傳布出地消息他們知道君上無忌公子再倡合縱抗秦。血締盟意味著臨頭地又將是血腥可怕的戰爭。這觸動了許多人內心的苦楚、惶恐惴惴擁簇著大抵也有觀風色地意思但君上素來的威德恩義又令他們信服甚至讓一些人隱有從行的衝動。其實高高在上的大王朝廷君上本就是小民們的天戰、和聽命而已原即不是他們所能與聞的。

    信陵君眼神冷峻銳利的目光在台下一掃沉靜地退回自己的位次正容道:“今次吾等合縱以尊王吊民伐罪必傳檄布告天下堂堂以征之!”

    趙啟嘴角一奚翻翻眼皮斜了信陵君一眼渾不在意隻覺著可笑。屈鈞卻是目光一亮精光爍爍地往遠遠的百姓處一瞥狡獪地會心一笑。

    信陵君身後早轉過一人手捧厚厚一卷絹帛長身施禮大步趨至台前站得筆直抖手展開絹帛聲若洪鍾揚眉宏聲誦道:“為傳檄討暴秦事:夫嬴氏之先惡來夷狄之醜類邪僻凶頑毀讒賢良濟紂之惡妖氛虐焰:冊乃遺萬世之醜名。非子居犬丘外貞亮而實機詐蕃養馬畜以媚上孝王分土為附庸邑之秦使複續嬴氏祀......”

    這人的聲音渾厚高亢氣勢充沛甚至隱有金石交擊的鏗鏘之音一字一句在空闊的郊野回蕩極具感染人的魅力。

    信陵君沉穩、凝重地站著耳畔縈響著宣諭的檄文沉思的目光凝注在遙遠的雲天深處勃鬱著激越壯懷的心中突兀掠過一個念頭:失一毛複得一茅何其之幸也!

    台下的軍兵百姓一個個屏息靜氣仔細諦聽著。這篇檄文辭章並不艱深華麗淺顯易通任他們俱是粗莽無識之人也能明了其中之意。隻百姓們隔得遠了稍不留意便聽不清台上所誦幾乎所有人都大瞪了兩眼努力捕捉挾在朔風裏遙遙傳來的聲音那緊緊關涉到他們身家性命的聲音。

    人群的前列並立著兩個儒生打扮之人。右之人手肘輕輕一碰同伴輕聲道:“李兄何如?”

    李姓儒生略撇撇嘴也輕聲道:“好刁毒的刀筆。嗬嗬也隻是刁毒的刀筆罷了卻於秦人何害!”

    右之人眼睛左右一霎聲音壓得更低簡直是耳語道:“怎麽李兄還堅執入秦之意。”

    李姓儒生輕微但是堅決地點了點頭幾乎不出聲地道:“唯此方可克展我李斯胸中抱負之才!”(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