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九十六 定南碑 三百年的傳說(三)

字數:5335   加入書籤

A+A-




    “字?”龐斑目光看過石碑上刻的赫然是“嶽鵬舉”三個諾大草字而在這三個字的旁邊還鐫刻有一個秀氣的“五”字楷書。

    龐斑走近前去俯仔細端詳一番用手摩挲不已。過了片刻動容道“看這遒勁有力的筆劃直如入雲蒼龍一般字裏行間從容不迫筆姿行雲流水。沒有數十年沙場雄心斷不可能寫出這樣的雄渾之字。嶽鵬舉?這莫不就是當年‘大鵬金翅’嶽飛的手筆?”

    古叔緩緩點頭略顯驕傲道“沒錯此碑正是仙瀾名劍的第五任主人大宋武穆王嶽飛嶽鵬舉親手用嶽家槍法銘刻而成。”

    浪翻雲眯著惺忪睡眼淡淡的問道“仙瀾劍不是嶽麓書院之人才能繼承麽?難道嶽飛當年也是出自書院?”

    古叔仰麵長笑輕撫著顎下短須道“我們從來沒有說過仙瀾隻有嶽麓書院的人才可以繼承。相反在過去三百多年的曆史中仙瀾傳承的十五個人裏隻有那麽五個是書院的人。比如希文也是繼承者之一但是他卻根本不是書院的人頂多隻能說是掛名而已。”

    頓了頓古叔看著我詢問的目光繼續道“自宋初書院建立以來仙瀾劍繼承者的挑選就是以‘濟世’的原則來選取。泱泱數百年裏每一位繼承人都能為天下的安定盡心盡力。武功對我們來說反而沒有那麽重要。”

    龐斑聞言驀然問道“古兄認不認識百裏星華這麽一個人物?”

    古叔淡淡一笑回指著不遠處一座殘碑道“龐兄是否是說他?”

    龐斑邁步上前看著殘碑上用徽宗瘦金體寫就的“百裏星華”四個大字緩緩點頭道“當年太宗忽必烈的客卿之中曾經有‘一仙師兩酸儒’名號的三位漢人高手。‘一仙師’指的就是全真教長春真人丘處機而‘兩酸儒’中我就聽說過百裏星華這個名字。”

    我愕然若是按照龐斑的說法那百裏星華這個人不就是漢奸一類的人物了?

    古叔看著碑上殘缺的一角略帶悲戧道“他就是我的師祖也就是師叔的師傅。”

    龐斑露出一絲驚訝“他是文致的師傅!?”轉頭看去碑上左下果然有楷書的“十四”。

    十五代繼承人是文老那第十四代的百裏星華確實就是文老的師傅了。

    古叔苦笑道“當年龐兄你們蒙古族的步伐踏入中原朝代的更替勢不可擋。師祖為了避免中原百姓遍遭屠戮毅然放棄了當時中原白道領袖的地位背上叛逆的惡名隻身趕到蒙古大營以身飼虎。雖然後來確實如他所想的一般讓忽必烈的殺戮氣焰溫和了不少但是卻永遠無法取得中原武林的原諒。殘碑破缺的地方正是當年師叔親自掌碎的。”

    龐斑聽著這個故事也不知道是個什麽樣的心情站在那裏默然不語。

    浪翻雲淡淡一笑拿起酒葫蘆灌了一口“世人皆醉我獨醒可悲、可悲!”

    說罷浪翻雲指著其他的碑記道“古兄不介紹介紹麽?”

    古叔眼神一亮精神抖擻的笑道“當然!”

    最前麵的一塊青石碑莊嚴肅穆上下整整齊齊上麵的大字用的是宋朝時最為流行的“宋體”顯得一絲不苟。

    古叔看著它淡淡道“先輩朱洞將軍學院的創始之人恪守譚州數十年薄有功績是為仙瀾的第一位主人。雖然世人認識他的不多但是他卻是嶽麓書院學子們最不可忘記的人之一。說起來他也是曆任中唯一一個沒有綽號的武林中人了。”

    四人淡淡一笑對此並沒有多說。

    青石碑旁邊也是一塊筆挺的正碑上麵龍飛鳳舞的刻著“區惟楚”三個大字瀟灑自如“這是書院的第一任院長人稱‘文龍’的祖師區惟楚學院的數百年傳承就是從其開始。學院絕學‘仙罡戰訣’以及‘仙源劍訣’正是出自其手可惜時不待其區惟楚祖師最終也沒能誤透天道。”

    浪翻雲眼神灼灼的看著那塊碑石“創出一套絕學何其艱辛可惜了。”

    我嘿然一笑“浪大俠莫不是捧自己麽?誰都知道你的覆雨劍法乃是當世第一的。”

    浪翻雲搖頭歎道“武學隻有能傳播下去才算是創造出來了。你可聽說我身邊的人能使出我的覆雨劍法麽?”

    “呃!”說真的我還卻是沒看到浪翻雲的劍法有哪個學習過。

    龐斑讚同的點了點頭“就如龐某教給夜雨的功夫多數隻是一個概念的東西說不上什麽係統。所以說創出一套功夫和你個人的武學修為沒有什麽直接的聯係而創造往往比自己修為要難得許多。”

    古叔聞言笑笑腳步又走過一點“理學大師‘陰陽浮雲’周敦頤想必各位都不會陌生了吧?”

    區惟楚的碑前聳立這一塊小上不少的麻石碑上麵用金銘文字刻了許多有關後天八卦的內容。而在這些字的中間是篆書刻寫的“周敦頤”三個大字。

    龐斑灑然一笑“太極學說的創始之人可以說他也是張三豐那個老怪物的師傅了。”

    古叔不置可否淡淡道“陰陽太極本就自然的存在於這世間也說不得誰是誰的師傅。”

    周敦頤碑記的旁邊是一塊差不多的麻石碑上麵光禿禿的隻不過用草書雕刻著“卓昕朽”三個字看那樣子還真有幾分張狂。

    “‘狂草’卓昕朽學院三百年來在筆墨上成就最高的人當年他的狂草曾被譽為與‘蘇黃米蔡’四大家齊名排在第五。可惜他也是諸人中命數最短的人死時年僅二十七歲。”

    浪翻雲看著碑記上的文字愕然道“靖康元年?難道……”

    古叔淡淡一笑“沒錯當年宋朝京城陷落他就是歿於王事的諸人之一。”

    卓昕朽的碑記下麵就是鼎鼎大名的嶽飛了我那次生死掙紮中曾經在仙瀾的記憶裏看見過嶽飛於烽火中的身影迎風招展的“嶽”字大旗給了我極深的印象。

    古叔凝視了片刻沒有再為我們多做介紹。對於大名鼎鼎的嶽飛想必沒有人會陌生的。

    “‘禿筆點蒼’甘飛岩丹青聖手。從其進入書院起就沒有出去過是一個潛心沉浸丹青之中的人以前我也是模仿他的筆跡來學習作畫直到我作出《中流擊水圖》。”

    甘飛岩的石碑上沒有一個字諾大的碑記之中篆刻著一副蒼龍出水的圖案。

    古叔稍稍轉頭看著下麵的兩塊模樣相似的石碑“湘楚學派奠基者理學大成的大儒胡安國、胡宏父子兩人均是濟世之才。可惜宋高宗時時局沒落朝綱不振兩人空有一身報複卻無法施展。不過這兩位均不是武林人士算是例外吧!”

    “張栻……”我愣愣的看著胡家父子下麵的石碑獨自喃喃道。張栻這個人名可能認識的人不多對於這個嶽麓書院最傑出的傳承者後世的人都不甚了了。不過若是深究下來其實你會現他是絕不簡單的。

    南宋中興四大名臣嶽飛、張浚、韓世忠、劉光世四人其中的張浚就是張栻的父親。張浚乃是徽宗時的大將後來抗金有功加上護送康王趙構南渡繼位遂被趙構所重用宗澤死後名列朝廷武將位掌管軍馬大權。

    張栻三十餘歲時拜胡宏為師學習儒術理學不幾大成。後來天下聞名的“朱張會講”更是開了千年立壇講學的先河傳為美談。長沙府有一渡口名叫朱張渡大多數人都知道“朱”是指朱熹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這裏麵的“張”就是指的張栻。

    古叔看著張栻的石碑微微歎道“‘聖師’張栻嶽麓書院曆屆大儒最博學之人至今仍是書院學子摹頂禮拜的先賢之一。可惜宋末名士多坎坷雖然祖師張栻有著名臣父親的背景一身才華依然得不到施展殊為可惜。”

    說到這裏古叔似乎累了後麵的“碎天刀”白勝龍、“碧波萬裏”林如海、“仙帝”師煌臨、“冷千雪”蘇雪淮都是匆匆代過沒有具體介紹。雖然他語焉不詳但是我和浪翻雲、龐斑都是精神領域的個中高手隻要看那石碑就可以從上麵感受到強大的精神烙印體會到那些高手們留下的點滴。

    古叔最後走到百裏星華的碑前淡淡一笑道“這想必不要我介紹了我的祖師‘天地孤鴻’百裏星華也是書院曆史上唯一一個‘叛徒’。”

    在這塊碑記的旁邊還有兩座剛剛立起的青石碑其中一塊文老已經刻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另外一塊則還是空白。

    浪翻雲把背上的覆雨劍取下隨手遞給了我“來吧希文讓浪某也來見證一下劍塚碑記的誕生。”

    我曬笑著接過覆雨劍感受著裏麵傳來的涓涓信息驀然另外一十五座石碑同時共鳴起來在我的心中顫動不已。

    “喝!”

    我的雙眼乍闔驟分覆雨劍在半空中劃出一道銀光如星光落在了青石碑上。

    走若有龍、飄然若仙覆雨劍此刻變成了一支蘸墨的長筆在碑上落下了“師梵若”三個大字。

    雲消雨歇覆雨劍“鏘”的一聲回到鞘內。

    浪翻雲微笑著接過長劍大笑道“走!”話音未落人已轉身而去。

    龐斑不知什麽時候已經走了原地隻留下了淺淺的腳印讓人恍若一夢。

    古叔也沒有問我為什麽刻下“師梵若”三個字隻是和我一起看著身前的青石碑。

    “啪!”

    石碑表麵落下一層碎屑“韓希文”三個字從裏麵透了出來。人們隻要不認真看絕對不會看清“韓希文”三字上麵隱隱約約的“師梵若”的影子。

    我淡淡一笑望著這些石碑後麵的一塊高達丈餘的漢白玉石碑問道“這是什麽碑?”

    古叔仰瞻仰喃喃道“靖康之恥城破之日卓昕朽祖師從東京(開封府)帶回來的議政殿台階為的就是警示後人勿忘國恥。現在我們都叫它‘定南碑’!”

    “定南碑!?”我看著被周圍石碑眾星拱月般偎依著的定南碑漸漸的出神。(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