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零章 複辟
字數:2877 加入書籤
威仿效戰國時期信陵君擊殺晉鄙的方法奪取了海軍的
與此同時袁世凱終於向天下拋出了他的複辟圖謀一時間天下大嘩唾罵者有之稱讚者也有之。
黎民百姓不大知道深淺他們最關心的是能不能過上太平日子能不能喂飽了肚子隻要這兩個要求能夠滿足就算是條狗上去當皇帝他們也沒有意見。
不過這幾年鄉下的老農民們嚐到了經濟改革的甜頭那些分到荒地的自不必說就連其它仍然給地主作佃農的農民也享受到了輕租減稅的好處因此他們最關心的就是袁世凱一旦登基之後原先的改革政策還能不能夠維持下去對此他們是持懷疑態度的。
真正強烈反對的是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尤其是那些曾經海外留學的而又沒有在政府做官的一些人比方說各個大學的教授啊之類聽說袁世凱要登基當皇帝那簡直是個義憤填膺啊紛紛組織上街遊行結果還沒被把事情鬧大呢早就被京城巡捕關了個七七八八。一句話他們的力量還是太弱小。
至於流亡在海外的革命黨就更不用說了孫中山等人在國際媒體上呼籲連連要全國民眾起來反抗袁世凱倒行逆施的行為。但他們也屬於那種幹動嘴不動手的那種人手裏頭一個兵都沒有隻能過過嘴癮罷了。
真正具有影響力的是各方軍閥全國大大小小地軍閥足有幾十名之多。雖說這幾年經過楊威的大力改革中央對於地方軍權的控製大得多了但這並不意味著就控製在袁世凱手裏實際上在設計改革方案的時候楊威就考慮到避免袁世凱專權的問題所以沒有將所有權力都集中到6軍部或者軍事委員會一個部門而是分散到了政治局、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等幾個部門而財權更是交給了財政部。
所以現在的局勢是很難有一個軍閥獨霸一方完全脫離中央。也很難有一個中央領導獨斷專行。
令大家意外的是。全國大多數軍閥都公開表示支持袁世凱登基。段芝貴、馮國璋、曹、閻錫山等人無不如此這也令楊威大為吃驚因為他們真的要完全支持袁世凱地話自己想要達到目標可就費了勁了非得來一場全國大廝殺不可。
可他還沒等他吃驚個夠秘書手裏地電話、通信員手裏地無線電就像炒爆豆一樣哇啦哇啦響個不停。
內容無一例外全部都是探楊威的口風。都表示了對袁世凱登基的質疑更有直性子的人直接表示說如果楊威站出來反對袁世凱那麽自己就堅定不移的支持楊威。
第一個這樣作出表示的人還是讓楊威吃了一驚居然是馮國璋!
這個家夥在北洋軍閥裏邊可是位高權重他實際上比段瑞的軍權都要大因為他手下地將領幾乎霸占了北洋軍隊的半壁江山雖然現在沒有直接統率。但他說一句話整個中國都要顫三顫。一半的北洋將領都會出來響應。
曹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他是馮國璋提拔的第一悍將一直對段瑞的命令充耳不聞。但段瑞就是拿他沒辦法原因就是馮國璋在背後給曹撐腰。
在袁世凱拋出自己的登基大計之後馮國璋第一個公開表態支持可又馬上給楊威打電話開口就嗚哩哇啦一頓嚷。
“我說楊副總統這事兒***不對啊!袁大總統怎麽突然弄出這麽個事兒來?這不純粹找膩歪麽?他糊塗了還是怎地?這會天下大亂地啊!反正***我的江浙不能讓出去!操他媽地誰動我的地盤我跟誰翻臉!——哎?我說你怎麽沒勸住他?我就不信你也不明白這中間的理兒這麽一鬧你忙活的那些事兒不就全完了麽?!”
馮國璋機關炮似的質問讓楊威心中大樂原來他也是和自己一樣表麵上對袁世凱一百個支持其實背地裏頭踢了不知多少腳不用自己勸說他先受不了了。
楊威裝作無可奈何的聲音:“我說馮老哥您想想我為什麽在這緊要關頭躲到南方來了?為什麽在京城連熊希齡、孫寶琦等人都不能接見?嘿嘿——你難道真的認為袁大總統那麽糊塗?我是他的眼中釘肉中刺——哎早就被盯上了——”
“草***!真他媽不仗義!咱都是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咱姓楊的姓馮的也不比他姓袁的差到哪兒去!憑什麽他是君我是臣?憑什麽我打下來的地盤兒就要改姓袁啊?”
聽這口氣馮國璋確實氣得不輕自己是袁世凱提拔起來的沒錯是他的手下也沒錯但這天下自己也是入了股兒的頂多他是老大我是老二在馮國璋眼裏袁世凱更多的是歃血為盟的大哥。
如今他翻身要做自己的祖宗了白白的剝奪自己的股份是個男人就受不了!
其實每一個經過臥薪嚐膽艱苦奮鬥而奪得天下的帝王都麵臨這個問題整個國家就是一個股份公司你皇上也不是唯一的股東啊結果你卻受不了別人的投票權圖謀將其他的股東收拾掉而其他人呢?要麽乖乖交出手中權力要麽拚命抗爭到底。
嘿這可就看出皇權和民主製度的最大不同來了。
馮國璋說了半天激動的心情漸漸平靜下來忽然他覺得不對:“哎?我說楊老弟你可別耍我?別人我不清楚你我還不了解麽?對於敵人擰掉了脖子還要再插兩刀——我怎麽就不相信你會忍氣吞聲呢?即使你不想當皇帝那下界總統你總該手拿把攥了吧?那個袁克定算個什麽玩藝兒我一巴掌能削他三個滾兒——別告訴我你不想當總統更別告訴我你讓袁家大小姐給灌了迷魂湯了!”
“嘿嘿嘿——嘿嘿嘿——知我者馮老哥也——”
“哈哈哈!我就說嘛!這麽著我在南京召集一幫弟兄你趕緊過來給大家領個頭兒隻有你這尊佛爺才能治住大總統我第一個支持你!”“好!一言為定!我馬上動身趕赴南京!”(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