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高氏捆綁

字數:4090   加入書籤

A+A-


    間會議室裏也算是精英聚會了國內國外的專家雲集來一個都是赫赫有名的。互相遞名片的時候就看出來了不是某大學的研究所主任就是資深教授級別也難怪李靜會怯場他們兩個反倒成了特殊的了。

    還有不認識的把他當成跑腿的了還挺善意的提醒他:“還有幾張片子沒拿過來抓緊送來不要耽誤了專家會診。”

    也難怪別人會有這種誤會一個明顯不到三十歲另一個才二十出頭還長的嬌小玲瓏的把她當成高中生都有可能怎麽看也不象專家啊。在坐的最年輕的一位怎麽也四十開外了還是某大學外科研究室的少壯派代表。

    高順倒是沒怎麽在意反倒是李靜有點怯場了被人誤會以後頭低低的臉漲的通紅拽了拽師傅的胳膊想要退出去。高順無所謂的捏捏她手以示安慰卻把李助理捏的臉更紅了。心驚之下放開她側著身子擠了過去。

    擠到掛在牆壁上的片子旁邊抱著胳膊仔細的看了幾眼也就心裏有數了。

    很自然的指著片子想要說話不認識他的也沒怎麽注意還有人在懷疑他是怎麽混進專家組的反正大部分人是在忙自己的各自跟身邊的人小聲討論起棘手的外科難題到底應該怎麽處理才會穩妥一點。

    高順也不至於這麽就不高興了當年他站上外國大學的講台的時候底下的反應比這還誇張呢還有黑人學生大吹口哨的不都也見過了嗎通常等到他講上一會。下麵也就安靜了。

    反倒格外的氣定神閑掐著水筆想了一想組織了一下語言才盡可能通俗在片子上比畫了一下:“我的意見手術後這裏也就是胰腸吻合口貫通腸腔內外的針孔和吻合口間的間隙是致死性並症產生的主要原因。”

    話說出來也沒人會去聽也是誰都懂的事情反倒有人不耐煩的的敲桌子象是想問問他是從哪裏來的。不要在這裏耽誤會診。隻有幾個見識過他水平很認真的在聽很期待著他接下來很可能講出來的新花樣。

    也是這個酷男人在野戰手術車上表現出來的技術能力訓練有素的樣子讓認識他的人都不敢怠慢很認真的在聽。

    高順自顧自的往下講他還是第一次把這麽多年來的一些創新性東西拿出來見人。他能坐上國際紅十字會的席外科醫生當然不會僅僅是個熟練技術工人那麽簡單。隻不過是他回國的時間太短一些創新性的東西還沒有機會拿出來罷了。

    用水筆在片子上劃了個小圈繼續講:“這裏我要把空腸斷端向外翻出大概四厘米在不破壞該部分的腸壁黏膜的前提下然後這裏……實行胰包膜細心縫合然後原樣翻回……”

    講了大概那麽半分鍾吧認真在聽的幾個專家眼睛一起亮了起來旁邊有人想大聲說話被幾個人一起拿眼瞪他弄的別人愕然無語的時候才想起來往前麵看。同樣被同樣被片子前麵侃侃而談的酷男人吸引住了。

    有位老成持重驚奇的打斷他話:“小夥子你這個想法倒是挺新奇的但是會不會太前衛了一點你應該是顯微外科領域的吧你應該是在場誰的徒弟吧?”

    看樣子是對這個小夥子的大膽有點不高興了想找家裏大人說話。也有幾個跟他同樣想法。隨即被身邊的人拉著胳膊小聲的解釋。

    認識高順的人這麽解釋的:“王老您先少安毋躁這位是高博士先聽聽他怎麽說。”

    王老更加疑惑了三十歲不到的博士哪來的啊半信半疑的先聽聽吧。高順也是這麽想的心說您老先坐穩了一會別再把您嚇著。

    幾秒鍾後所有人都安靜下來專心的聽講在場都是專家中的專家當然會明白講的什麽東西。講了一會下麵有人下意識的舉手想要提問。高順同樣下意識的用筆指指他示意他可以問。

    問的是個認識他的問的很謹慎:“高博士按照你這個辦法縫合的時候需要很謹慎這個涉及到顯微外科領域吧我個人認為緊緊是靠縫合話還是不能完全避免……”

    高順心說問的好。指指他示意可以坐下了然後繼續講:“下麵是最關鍵一步。第三道防線將空腸與胰端

    綁捆綁位置選在……這裏。”

    一句話講完所有人都下意識的呆看著他這麽個方法說起來簡單卻涉及到急救外科顯微外科甚至不知道是什麽學科的怪招論創新性是足夠創新了可行性還需要進一步的謹慎論證做手術可不象縫衣服隨便紮一紮縫一縫就可以吧。

    呆了一會幾個人反應過來展開激烈的討論高順這時候剛好說完最後一句話:“根據7o例類似病例的術後跟蹤調查結果致死產生概率可以降低到……百分之一。”

    當著這麽多人的麵他還是有保留的事實上根據他在阿富汗戰亂中的統計數字這個數字完全可以降低到百分之零點一考慮到有幾個病人術後死於紛亂的戰火無法做術後跟蹤他才很嚴謹的說出這麽個數字。

    會議室裏又是一片嘩然突然有人冒出來一句:“如果有人能做這個手術完全可以拿到諾貝爾醫學獎了吧。”

    高順聽的啞然失笑這話說的可就有點誇張了不過獎杯他確實得過那麽幾個分量最重的是一座美國外科醫生學會頒的年度大獎隻不過是知道的人不多罷了。感受最深的是李靜高順說的東西以她的程度還有很多方是她理解不了的不過從周圍專家的反應上來看肯定不是一般的嚴重了。

    她的理解倒也完全正確這種跨學科的創新性的東西完全達到了可以開宗立派的程度以她對高順的熟悉程度還是忍不住歎息一聲這到底是個什麽人那。

    討論了一會有護士推門進來叫人:“手術室已經準備好了第四十八台由哪位專家來主刀。”

    一所醫院裏一天內要安排四十八次手術恐怕也是世界奇跡了吧。所有人齊刷刷的看高順可行性一時半會是討論不出來了看看這個年輕人這副自信的樣子不象是假的不如就讓他來吧情況不對隨時可以把他拉開換成別人接手。

    專家組組長被下麵的意見弄的動搖起來猶豫了一會下定決心往高順一指:“讓他來吧我們幾個在旁邊觀摩。”

    說是觀摩明顯是對他不太放心等於是監工了。

    高順自然當仁不讓善意的朝著護士點頭:“我來吧。”

    行家一伸手就知道行不行了等到高順拿起手術刀的時候所有人就都沒意見了從下刀的角度和分寸完全可以看出來一個人的水平高低高順找的位置絕對完美無可挑剔多少次的經驗練出來的。

    安下心來看的時候更加心驚從熟練程度來看這個手術怕是真的象他本人說的有過起碼七十次以上的經驗。一個又一個前所未見的招數接連出手在旁邊觀摩的幾位一起駭然這個年紀不大的人既然不是個大言不慚的瘋子那麽當然他就是個天縱奇才。

    三小時後第四十八台順利完成了被國際紅十字會委員會命名為“高氏捆綁術”的一個手術幾個跟進手術室的教授級專家幾乎同時出一聲歎息有點酸酸的不是滋味看是看明白了能照做的卻沒有幾個涉及到的學科實在太多了除非現在回爐重修一次顯微外科或者胸外科不然在場的人隻能這麽幹看著就當是長見識了也挺不錯的。

    高順最擅長的兩門學科也是這個世界上最難的兩門學科之一這也是為什麽高氏捆綁術沒有能夠普及的原因典型的高端手術有限的幾個人能做學也學不來的。有時候創新是一回事普及是另一回事。

    一個僅僅是國際誌願者的中國戰醫生在外國人眼裏可能什麽都不是吧。他之所以能夠贏得那麽多外國同行的尊重當然不是靠嘴巴說說那麽簡單。高順也是情急之下才被逼出了真正的本事隨便露上這麽一手就足夠別人消化半天了。

    更多的人在會議室裏等結果回來的時候再次引起轟動。

    高順想了一想下樓去了病房裏還有幾個人是他不太放心的他走了會議室裏可討論的激烈了一點也沒覺得意外但凡在國際上能混出點名號的人物你總得有幾種壓箱底的本事吧。也沒人敢攔著他。(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