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是怎樣煉成的

字數:4952   加入書籤

A+A-




    很多朋友會問了解史實不是已經很有趣了嗎為什麽還要說這些曆史本質類的東西呢我們有必要讓大家知道這樣做的好處。

    大家知道史實豐富多彩寫起來也有很大的揮空間讀起來也更有趣而所謂的曆史內涵和規律卻相當的枯燥。但請大家注意掌握這些內涵和規律卻可以讓你擁有想象不到的能力。

    相信很多人對諸葛亮和劉伯溫這兩個智慧化身非常崇拜他們往往能夠預見到事情的展方向即使住在農村裏一年進不了幾次城也能夠知道天下大勢並能夠準確預測未來的走向如諸葛亮之於隆中對劉伯溫之於安豐之戰他們為什麽能夠知道未來生的事情呢。

    這正是因為他們沒有滿足於看到事情的表麵而是深刻的理解了其內在的展規律。我們知道最讓人畏懼的就是未知如果人人都知道自己的未來他們就不會再害怕但在時間機器沒有明之前我們還是隻能向諸葛亮和劉伯溫同誌學習比如當我們知道了地主怎樣煉成的規律後下次當你看到史書上的某位農民領袖起義你不需要再往下看也能對他的將來作出判斷隻要這人沒有在起義過程中被人幹掉你就能肯定下一個王朝中必然多了一個地主。這就是規律的力量。當你掌握了那些旁人不知道的規律和內涵時你就掌握了打開未來的鑰匙!

    我之所以和大家一起去探討這些曆史規律其實不僅是要告訴大家這些帝王將相的成長之路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過這樣的探討我們的每一個人都能走上劉伯溫、諸葛亮之路。

    我堅信這是很有可能的。

    我們就此開始吧還是用我們自己的方式這次我們的主角還是張三他剛剛當完了地主這次我們仍然用他當主角但在丞相這一篇中他不能直接當丞相而是要先當村長。

    張三當上了某村的村長他就要開始管理每天他會從村東頭逛到村西頭看甲家的門有沒鎖好乙家的兩口子有沒有吵架村子不大一天可以逛兩三趟完事後回家睡覺這就是村長的管理生活。

    不久張三當上了鄉長鄉很大他要逛一天才能走一圈於是他開始兩天逛一趟把工作交給村長負責。

    由於工作出色張三當上了知縣他每天再也不能去逛了他全部的時間要用來批示鄉長們報告並完全信任他們。

    之後張三不斷升官從知府到布政史再到丞相全國都歸他管(我們假設沒有皇帝)這下子張三就忙了他連看奏章的時間都沒有每天見無數的人忙到晚上還沒完各個部門的頭頭腦腦都要找他而他一個人要對這些部門的提議作出決斷他實在太累了於是他找了一個人幫他的忙並把自己的權力分一部分給他。

    大概情況就是這樣張三的位置就類似皇帝他找來幫忙的那個人就是現實中的丞相。

    由於全國事情太多而皇帝的精力有限所以他不得不找一個人來把一部分權力交給他。

    相信大家已經理解了丞相的由來這個故事雖然簡單但卻包含了政治學上一個非常深刻的理論——分權製衡理論。

    曆來的皇帝不乏英明之人他們並不比朱元璋差卻都使用了丞相製度作為皇帝專製的封建社會皇帝是並不願意將自己的權利交出去的因為一旦將權力分給別人自己就有被製約的危險。但皇權的無限擴大性與皇帝的精力有限性的矛盾必然導致丞相製度的產生。

    說到底丞相確實是一個討人厭的家夥他不斷的給皇帝提意見並且還能反駁皇帝作為皇帝是不會喜歡這個家夥的他認為這個人隻不過是自己招來幹活的一個打工仔自己給了他工作給了他權力但這個人卻什麽都要管。

    他不但要管國家大事還要管自己的私事。想修個房子他要管說是費錢想出去玩他要管說是勞民。甚至有些過分的家夥連自己吃飯休息睡老婆他也要管不但要管還振振有詞美其名曰“為了陛下身體著想”臉上還經常是一幅欠揍的表情好像自己總是欠他二百塊錢似的。

    到底誰是老板誰是打工的?

    問題在於你還不能脾氣那些士大夫們都看著呢你要接受他的意見態度還要好。如果你忍不住罵了他甚至於處罰了他。那麻煩就來了道理總是在丞相一邊史書上會記載他敢於直言而你就很不幸的背上了不納諫的惡名。下麵那些官員也會站在他的一邊並用崇拜的眼神看著他。

    那些丞相們心裏也清楚著呢所以幹這些事的時候往往是前仆後繼好像巴不得你打他一頓才好。

    唉這些討厭的家夥

    因為這些原因皇帝是並不喜歡那些丞相的他們都像朱元璋一樣十分想把這個職位取消但問題在於如果取消了這個職位所有的事情就要自己幹了。可是辛苦當上皇帝並不隻是為了幹活的他們還要享受生活自己並不是鐵人三項賽的選手沒有那麽強的精力。所以這個職位一直保留了下來直到朱元璋幹皇帝為止。

    朱元璋從小吃苦耐勞小夥子身體棒精神頭兒足飯量大一頓能扒好幾碗他不但是鐵人賽的冠軍級選手估計練過長跑耐力還很強在他看來把丞相趕回家也不過是多幹點活自己累點也沒什麽。於是曆史上就留下了勞模朱元璋的光輝事跡。

    吳晗先生統計過從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僅僅八天內他收到了一千六百六十六件公文合計三千三百九十一件事平均每天要看兩百份文件處理四百件事情。

    這真是一個讓人膽寒的數字朱元璋時代沒有勞動法他幹八天也不會有人給他加班費。但他就這麽不停的幹下這也使得他很討厭那些半天說不到點子上的人有一個著名的故事就表現了這一點當時的戶部尚書茹太素曾經上了一篇奏折給朱元璋朱元璋讓人讀給他聽結果讀到一半就用了將近三個鍾頭時間都是什麽三皇五帝仁義道德之類朱元璋當機立斷命令不要再讀下去數了下字數已經有一萬多字了。

    朱元璋氣極命令馬上傳茹太素進見讓侍衛把他狠狠地打了一頓。

    可以看到廢除丞相製度後朱元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不過他並不在意因為在他看來多幹點活就行了然而事情遠不像他想得那麽簡單。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皇帝和丞相之間的權力製衡關係我們用另一種方式來表述。

    雙方的關係其實可以用拔河這個運動來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別在繩子的一頭向著自己的方向拉這項運動並沒有裁判但卻有一項不成文的規則那就是不能太過分。雙方的進退都有一定限度。

    這個限度正是上千年的政治實踐劃定的他告訴拔河的雙方哪些事情是皇帝可以做的大臣不能幹涉而哪些事情是大臣應該管的皇帝應該允許。

    在那上千年的皇帝與大臣的博弈中這一規則在不斷的完善。雙方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麽能做什麽就在這樣的規則中權力達到了平衡。

    而朱元璋不守規則改變了這一切他把大臣們拉得東倒西歪並宣布他們從此被解雇了然後拿著那根繩子回家晾衣服。

    他似乎認為這樣就解決了問題權力由他一人掌握就可以了不再需要所謂的平衡。

    事實證明他錯了曆史規則不是小小的朱元璋能夠改變的既然朱元璋並不喜歡這種平衡曆史之神將給他和他的子孫安排另外的拔河對手而這個對手與之前的那些人不同。

    他們也不守規則

    我們要說明一下朱元璋不守規則的行為隻是害了他自己和他的子孫辛苦操勞對於整個明朝政治而言並不一定是件壞事。朱元璋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卻沒有砸到這個朝代。

    在我們的曆史和生活中有著很多非常奇妙的規則這些規則看不見摸不著卻始終起著作用。比如著名的黃金分割以黃金分割比例確定的圖案是最美麗的劃分的結構是最合理的。很多的藝術高的二胡演奏家現在胡弦的某個位置拉出的音色非常優美經過驗證那個位置正是胡弦的黃金分割位。

    這些規則實在是太神奇了如果你依照這些規則去做你就能夠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如果你違反這些規則你將受到它的懲罰。

    在曆史中也存在神奇的規則這些規則在冥冥中操縱著一切沒有人可以抗拒它。

    在這場拔河中曆史規則也起著作用一千餘年來王侯將相們根據這一規則確定了自己的位置而朱元璋無視這一規則他認為自己能夠徹底消滅丞相製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確實做到了。

    他取消了丞相的官位並禁止今後設置這一職位。他利用自己的權力消滅了丞相的稱呼但在這場鬥爭中他真的勝利了嗎?

    事實證明曆史的辯證法跟他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它搞出了一批名叫內閣大學士的人這些人除了名字不是丞相外其餘的一切和丞相都沒有什麽區別更具諷刺意味的是他們的權力甚至要大於前朝的任何丞相。

    他們無孔不入無所不管。他們不但管理國家大事還管理皇帝的私事他們不準皇帝隨意騎馬遊玩(正德)不準皇帝吃偉哥(隆慶)不準皇帝選擇自己喜歡的繼承人(萬曆)他們甚至開創了屬於自己的名臣時代一個幾乎沒有皇權製約的時代(高拱、張居正)!

    朱元璋想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變延續千年的權力製衡最終受到了曆史規則的懲罰朱元璋來到曆史的商店裏想要買一塊肥皂曆史辯證法卻強行搭配給他一卷手紙。如果朱元璋泉下有知自己的行為導致的卻是這樣一個結果估計也隻能哭笑不得了。

    朱元璋你是偉大的但也是渺小的。

    在曆史規則這個龐然大物麵前你是那麽的弱小你的抵抗是那麽的無力。

    曆史大潮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誠如斯言(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