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函穀
字數:4510 加入書籤
狹道固城憑險勢遠山長穀鎖雄關!
函穀關地處長安古道緊靠大河岸邊。因關在穀中深險如函而得名。
函穀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大河是中土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之際是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咽喉素有“天開函穀壯關中萬穀驚訝塵向北空”、“雙蜂高聳大河旁自古函穀一戰場”之說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周慎靚王三年楚懷王舉六國之師代秦秦依函穀天險使六國軍隊“伏民百萬流血漂櫓”。秦始皇六年楚、趙、衛等五國軍隊犯秦“至函穀皆敗走”。劉邦更憑借函穀關天險據守項羽長達百日。
函穀關不僅是一處軍事重地而且是中原腹地與西北地區文化、經濟交流的要地。圍繞著這座重關名城流傳著“紫氣東來”、“老子過關”、“雞鳴狗盜”、“公孫白馬”等千古故事。
函穀關地勢險要位置優越曆代為兵家必爭之地自春秋戰國至隋末在此生過十數次龐大戰役。
出穀會師、虢公敗戎、修魚之戰、割城求和、無忌討秦、龐暖征秦、秦敗五國、周文入關、繞關滅秦、黥布破關、繞關平亂、弘農大戰等十餘次大型戰役使得函穀關下盤旋了上百萬的英魂函穀關古老的城牆寸寸曾被鮮血染紅。
經過七天跋涉李力率領南陽大軍來到函穀雄關之外。
函穀雄關之南李力率領手下猛將謀士仔細的觀察著眼前雄偉壯觀的函穀關。
函穀關關城為不規則長方形用長、圓、平夯夯打而成。城牆基寬兩丈高五丈有餘。東城牆沿弘農澗西岸蜿蜒起伏長八百丈。西城牆沿衡嶺塬而築長五百丈南城牆長十餘丈。
果然不愧和虎牢關、嘉峪關、山海關並稱中國古代四大名關!憑這規模!嘖嘖!沒有二十萬大軍南陽軍都不敢說能打下來。李力看著眼前倍兒雄偉的函穀關驚奇想到。
“皇上!函穀關不愧天下第一雄關!絕對不是強攻可下的必須智取才行!”虛行之震驚的看著函穀關的強悍模樣喃喃說到。
“函穀關也是人造的要塞對於南陽軍來說從來沒有不能攻克的要塞!”楊鎮聽到虛行之小視南陽軍戰鬥力的話反駁的激動說到。
“好了!看!函穀關派人出來迎接了你們不要這個時候再爭論了免得給王世充一個南陽內部不團結的印象!”花木蘭對怒目相視的虛行之和楊鎮說到。
最近南陽有些兩極分化的趨勢以虛行之為代表的南陽謀士認為軍方將領行軍打仗隻是硬碰硬憑借南陽軍強大實力硬捍弱小對手雖然從來沒有經曆過失敗但是卻無端損耗南陽軍不少軍械和不少士卒無端喪命。
而以楊鎮為的軍方將領認為隻有在戰場正麵擊敗對手才能讓敵人心服口服才能讓南陽軍戰無不勝的強大形象深入中土人心而是施展謀略雖然能帶來輕鬆的勝利但是同時也會帶來更大的風險而且讓敵人記住的南陽的智慧而不是武力這是南陽軍方不希望看到的按照楊鎮的話說南陽軍的天職就是正麵擊敗所有南陽的敵人讓所有軍隊對南陽軍聞風喪膽逃之夭夭這必須借助強大的武力而不是靠陰險的智謀。
從此!虛行之和楊鎮這兩名南陽最具分量的文武重臣就這樣卯上了看對方不對眼而互相口舌攻擊但更進一步的矛盾衝突被兩人同時製止因為他們深知團結的南陽才是不可戰勝的南陽意見可以不合但必須對事不對人。
南陽軍整齊隊形的前方是五千近衛營團團圍繞的李力等南陽高層函穀關城門大開幾個身著重甲的將軍率領百名騎兵向李力站立的地方飛馳而來。
最前麵佩戴金劍的將軍大約三十五六身材高大但略顯瘦弱臉龐消瘦但顯得精明自信沉穩冷靜不苟言笑神情冷厲高高的額頭微微隆起好像內中蘊藏無窮的智慧。
“在下張鎮周!見過楚武皇帝!”金劍將軍張鎮周騎馬行止李力身前下馬抱拳對高坐馬上的李力冷漠卻毫不恭敬的說到。
李力清楚張鎮周的心思自古兩個皇帝見麵總有高下之分從來沒有平等的見麵不是敗君見勝帝就是附屬皇帝見他的主子。
如今李力這個楚武皇帝將要前往洛陽碰到楊侑這個隋末沒有絲毫權利被架空的皇帝後到底是李力跪拜楊侑呢!還是楊侑恭敬對待李力!而王世充又以一種什麽身份對待李力呢!是臣子還是盟友又或高人一等的姿態呢!
李力和王世充的見麵姿態問題不禁困擾著洛陽王世充嫡係的人馬而且深深困擾著南陽文武和李力。
畢竟這年頭可不像後世一個弱小國家和一個強大國家領導人可以平等的坐在一張桌子前喝茶聊天將雙方位置擺到一條平行線上去。
如今這個時代是個等級森嚴的時代在皇帝這個天下共主的至高權利掌控者麵前永遠不可能出現平等的兩個人。
所以張鎮周對李力這個楚武皇帝一方麵不知道應該用什麽態度對待另一方麵是極度的抗拒。
因為王世充請李力支援洛陽明顯是對洛陽軍方將領能力的不信任這對高傲的張鎮周來說是一種很大的恥辱而對於這份恥辱來源的另一個當事人李力自然不會有什麽好印象和好態度了。
明白張鎮周心理活動的李力微微一笑翻身躍下馬背而身後南陽眾人看到李力下馬也紛紛下馬緊隨。
李力走到張鎮周身前看著他親切說到:“原來是大名鼎鼎的張鎮周張將軍!看王太傅將函穀關如此重要的要塞交付給張將軍就知道張將軍果然名不虛傳不愧是洛陽能與王思仁將軍齊名的善戰之將啊!洛陽果然人才濟濟!看張將軍的氣度就可知其能力王太傅有張將軍等洛陽武勇之將的幫助擊敗李密隻是舉手之勞看來朕此來有些唐突了啊!”
張鎮周雖然對對王世充請李力前去支援洛陽有些不滿但看到李力如此看重洛陽軍方將領和自己冷酷的臉上擠出一絲自真心的笑容說到:“楚武皇帝謬讚!南陽這半年來在楚武皇帝的率領下東征西討戰無不勝南陽軍已經是中土公認驍果軍之後的中土第一軍洛陽軍卻屢屢敗於李密陰謀之下在下怎敢得楚武皇帝如此讚賞!”
李力嗬嗬一笑與張鎮周互相恭維一番後突然問到:“張將軍親自前來想必必有要事吧!不知王太傅如何安排朕和手下七萬南陽士卒呢?”
李力這些話純屬試探王世充雖然答應李力帶領手下兩萬五千人的編萬人隊進入洛陽但是卻沒有對其他南陽士卒做出確切安排依照王世充的謹慎不會不對南陽軍有所戒備所以南陽軍其他三個萬人隊估計隻能駐紮在洛陽附近的城池要塞附近而不會讓南陽軍緊鄰洛陽安營紮寨的。
果然!張鎮周聽到李力的話有些謹慎戒備的說到:“在下接到太傅軍令在下會護送楚武皇帝和手下兩萬五千人馬前往洛陽而南陽其他軍馬前往永寧東北四十裏出駐紮太傅已經派人在那裏開辟大片土地囤積足夠四萬五千南陽軍使用的糧草不知楚武殿下意下如何?”
王世充果然不笨知道南陽七萬大軍如果駐紮洛陽內外對洛陽安危威脅太大於是幹脆一分為二。李力你不是怕洛陽不安全嗎就答應你帶領大軍進入洛陽但是你手下其他軍隊就不要帶著洛陽附近了去永寧前線吧!那裏是李密分兵攻打洛陽一個重要的路線李密手下大將祖君彥率領瓦崗六萬大軍正在那裏南陽軍既然是前來支援洛陽的就駐紮那裏擋住瓦崗祖君彥大軍吧!
而且最重要的是永寧離洛陽很近隻有兩日路程如果李力在洛陽真有什麽意外永寧的南陽軍可以馬上北上救援這正好附和李力保命要緊的安全底線對王世充和李力兩方麵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提議。
“好!一切依照王太傅的意思辦!朕馬上讓南陽軍準備前往永寧防線!”李力考慮一下覺得條件還可以接受就下定決心說到。
“既然如此!事不宜遲!洛陽方麵太傅和李密奸賊的戰鬥已經到了最激烈的階段在下也要率領函穀關守軍前往增援。楚武殿下!是否能馬上啟程呢!”張鎮周看著李力冷漠的戒備問到。
看來王世充居然擔心自己會打函穀關的主意函穀關北拒關中南陽才不會占據函穀關現在就和關中李閥那些人直接碰上的函穀關這個天險還是交給王世充去守吧!李力心中暗想。
“楊鎮!你帶著羅士信和張崆率領三支萬人隊前往永寧吧!其他人跟隨朕前去洛陽會會天下英雄!”李力既然想明白張鎮周的顧慮就馬上下令讓楊鎮三人啟程前往永寧了。
隨後李力和南陽文武以及兩萬五千人馬在張鎮周明為保護暗則監視的陪伴下浩蕩前往洛陽了。
不會吧!難道洛陽戰況真的惡劣到這種情況了居然將函穀關五萬人馬抽調四萬前往洛陽究竟是洛陽情況不妙呢!還是王世充和關中達成什麽秘密協議又或者王世充那個老狐狸不放心兩萬五千南陽軍再次擴充洛陽兵力呢!
李力看著周圍負責保護的將近四萬人馬心中暗自猜測著。(m.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