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相聚
字數:6573 加入書籤
翌日清晨張信告別莫學正從州學從在附近地區找到一個渡口與船家談好價錢與去向載著客船飄流而去客船順水而行加上船家經驗豐富初三子夜時分到達武昌城因為宵禁張信也隻有在船上再睡一宿等待武昌城門開啟。
武昌一詞源於東漢末年時值漢丞相曹操率軍討伐東南的地方諸侯孫權雙方在長江中遊兩岸形成氣氛十分緊張的軍事對峙孫權為抵抗曹操的軍事打擊在長江江漢平原段的南岸嚴密布兵隨後生了著名的赤壁之戰。
因駐紮有大型軍事基地而逐漸商賈聚集形成集市當地因武而昌故時名武昌還有一種說法是孫權給武昌命名意為武運昌盛武昌與鄂州這兩個名稱在曆史上多次交換到元朝開始定為現在所見的地名。
清晨張信被船家喚醒武昌已經大開城門允許過往行人客商進城付過船資後把行李寄放好張信也隨著進城的人流慢慢通過城防口檢查路引交納進城稅之後張信總算正式進入武昌府了武昌不愧是省會人來人往摩肩接踵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
轉彎抹角不下數次之後氣喘籲籲的張信終於按照莫學正給他的地址找到袁方他們居住的地方啦是一家較為整潔清雅的客棧聽說這是莫學正提前近個月前來預定地。如果是像張信這個時候前來武昌城內肯定沒有居住的地方啦隻有在城外借宿。
鄉試之期。武昌城內前來赴考的秀才學子不下數千人有經驗地學子會提前到來沒有任何經驗而且又沒有得到別人提醒的隻能在城內轉了一天毫無所獲之下出城在附近的百姓家借住因為城內已經人滿為患且不提客棧就連道觀、寺院都擠滿了人。
如你在城內有親戚朋友當然最好不過了如果沒有的話。那下次隻能學精明一些早早就來到武昌城入住雖然花費不少但可以安心備考不用因為居住問題而憂心忡忡影響考試時的正常水平揮。
像莫學正這種老謀深算的人就更不用提及提前一個月到南昌尋找居住區地方可以慢慢選擇幾處環境幽雅、舒適價格合理、適中的客棧預定付好定金之後。可以慢悠悠的在別人羨慕嫉妒地眼神下入住當然這個方法隻適合那些家境條件闊綽的學子如果你實在是沒有錢那你就自求多福吧。
“這位客官如果是吃飯那請落坐如是想投宿那麽隻能說抱歉小店已經客滿請再到別處尋找。”看著喘息未定駐足四顧的張信。這家客棧的夥計非常有禮的出來說道沒有禮貌可不行誰知道這些前來參加鄉試的秀才會不會有飛黃騰達的一天如果不小心得罪某人。將來可是要後悔莫及的這可是經驗之談。
“找人你們店秋桂閣裏的幾位秀才在嗎?”張信平複氣息後問道。
“客官不知您找秋桂閣裏的哪一位客人?”夥計彬彬有禮問道既沒有回答張信地話也沒有回絕。
“袁方、張勝、孫進三人在不在?”張信步入客棧在大廳內尋一個空位坐下後徑直說道:“你就和他們說。張信來了。讓他們出來迎接。”
雖然是清早但客棧廳內的人不在少數。聽聞張信此言後紛紛騷動起來交頭接耳低聲討論這個人的口氣怎麽這麽大居然讓那三人出來迎接而且也沒有聽說過張信這個人啊難道又是個為了揚名前來挑戰的人。
“這位兄台他們幾人早上出門訪友歸時未定想挑戰他們明日請早。”這時廳中有人出言說道語氣有些不屑挑戰張信腦子一轉就知道怕是這三人又弄出什麽事情來詢問夥計得到肯定的答案後靜靜的坐著等待他們回來反正也累了正好休息。
廳中眾人見狀知道張信這是在等待三人的回來都露出激動興奮的表情來沒有三分三哪敢上梁山看他如此有持無恐的模樣恐怕真有幾分才學有好戲看了有好事者在低下詢問誰知道那三人的行蹤準備跑去通知他們。
質疑、憂慮、鄙視、興奮、無視各種各樣地情緒在眾人心裏浮現閑言碎語開始在廳內蔓延聲音有擴大趨勢連張信也隱隱約約可以聽到其中內容苦笑之餘張信也不再理會這些無聊人士的閑言閑語反正等人回來什麽事情都清楚了用不著費心辯解。
張信越是無動於衷廳內的討論聲就越厲害想起自己早上還沒有吃東西如今腹內饑腸轆轆張信向客棧夥計要了一份膳食慢條斯理的吃了起來經過興王地長期調教張信吃起東西來舉止分外優雅注意細節之人心中一凜心裏暗暗猜測其來曆不小。
吃過早餐袁方他們還沒有回來張信無奈之下讓夥計泡了一壺茶準備慢慢打時間忽然張信感到麵前一暗一位年約二十文質彬彬模樣的秀才走到張信前方空位和聲詢問道:“這位兄台在下與你同坐你不會介意吧。”
也不等張信反對或者讚成拉開張信對麵的椅子落坐自我介紹道:“在下沈軒武昌府人士未請教兄台是?”
仔細打量沈軒半響之後真是緣分不淺啊張信暗暗嘀咕沒有想到在哪都會遇到姓沈的而且看其模樣以及名字這兩人的關係呼之欲出啦張信地目光讓沈軒有些不自在。自從上次比試輸給袁方等人之後沈軒心裏非常服氣每天都上門向三人請教。今天還有事情相邀剛才進來的時候卻現眾人在議論紛紛對著張信指指點點心中好奇之下向人詢問這才知道是怎麽回事所以特地前來探明張信的底細希望等下能對袁方他們有所幫助可惜他還沒有弄清張信地來曆。他地底細反而被張信弄清了。
“沈園是你什麽人?”張信沒有回答沈軒的問題反而試探性地詢問道。
沈軒一聽這話心裏湧起驚濤駭浪臉色刷的就白了他從來沒有對別人說過自己的家世因為沈軒並不希望別人用異樣的目光看著自己沈軒知道如果道出自己出身商賈之家恐怕原來與之交好的朋友同窗肯定會逐漸疏遠自己。
在明代初期商人是不準參加科舉地更不可以為官。直到明朝中期朝廷設置了商籍商籍之設立才使得商人子弟不但有參加科舉考試的機會更可以保留名額使他們較一般平民容易取錄話雖如此但其他學子對商人出身的秀才監生非常的瞧不起認為他們與自己相提並論簡直就是對自己的一種汙辱因為除考試之外商人可以向朝廷繳交錢銀。便可以成為監生明景泰年間為充實邊防財政需要開納馬、納粟、納銀入監之例。使商人有機會因監生而得官因為明代的監生可以補低級官職。
想起自己寒窗苦讀才有今日而商賈奸猾之徒卻因為財大氣粗而可以不勞而獲這怎麽能讓他們心裏平衡嫉妒之下當然不會與之來住雖然自己是憑真本事考上秀才的但人言可畏。沈軒當然明白這個道理。被張信道破身份之後才顯得這般惶恐不安。
雖然心裏惶恐。但沈軒卻不願意撒謊如果不是因得沈園之助自己也不會有今天做人要知恩圖報忘恩負義之徒沈軒也非常鄙視經過內心中的掙紮後沈軒臉色蒼白語氣微弱卻堅定說道:“沈園乃是在下之從兄。”
“你回去後代我謝謝你從兄當日還沒有來得及鄭重道謝就急著離開真是失禮。”片刻之後想像中的諷刺沒有到來反而得到這句話沈軒驚訝的看向張信不明其意。
“你和他說這是南昌故人讓你這樣說地他自然會明白。”張信也不解釋這事情也很難解釋得清楚的沈軒正準備詢問聽到張信這話也不再多言不過心裏的重壓忽然放鬆下來既然他與沈園相識想必不會揭穿自己的身份吧沈軒心裏還是有些忐忑思量片刻之後用猶豫不決的語氣說道:“這位兄台請你替我保守這個秘密。”
“什麽秘密?”張信驚訝問道自己什麽時候知道他的秘密啦。
沈軒怒目而視現張信一臉驚訝的模樣沒有絲毫訛詐假裝之意頓時覺得有些哭笑不得難得這人真是個不知世事的書呆子但沈軒心裏更踏實了耐心的輕聲解釋說道:“請兄台不要與別人說在下的從兄沈園是個商人。”
看著沈軒期待地目光張信這才反應過來經過一年的曆練對世事已有所了解知道了沈軒的顧慮覺得這件事情對自己也不是什麽難題自然滿口應承下來。
“謝謝這位兄台還未請教兄台怎麽稱呼?”聽到張信應承下來這個時代的人們還是很相信一諾千金地沈軒頓時放下心來想起自己來的目的也隨之詢問起來這次不再單純是為袁方他們打聽沈軒自己也非常想知道。
“卻不知是哪位兄台尋我等比試?”袁方很高興這兩天有些氣悶正煩沒有事情做呢早上出門訪友回來的時候接到消息知道有人在客棧找自己一行人袁方聽了興致勃勃的拉著孫進等人疾步起回來剛跨入客棧還沒有來得及細看就揚聲叫喊起來。
廳中眼尖者早就看到袁方一行人的身影如今聽到袁方這話知道肉戲準備到來眼睛齊望向張信看事態如果展袁方從眾人地眼神看出找自己的那人地位置。徑直走過去說道:“這位兄台可是……子誠!”
原來正在看袁方表演地張勝、孫進等人。聽到他的驚呼哪還不知道怎麽回事連忙圍了上來看到真是張信紛紛七嘴八舌地說起話來拉拉扯扯之間差點把張信的衣袖給撕破。
“子誠什麽時候到的也不說一聲好讓我們去接你。”還是孫進會關心人。
“怎麽現在才過來啊。我們還以為你不來了準備去找你過來。”
張信看著激動的眾人心裏流過一道暖意但這個場麵實在是太混亂了也不知道先回答哪個人的問題才好還是袁方看出張信的為難大聲說道:“好了有什麽事情回院子再說這裏不是說話之處。”
聽到袁方之言眾人不好意思地安靜下來。確實如此客棧人多口雜的不是個聊天的地方拉著張信準備回房卻沒有看到張信的行李。
“子誠你的行李呢怎麽不見啊?”張勝疑惑說道在眾人的麵前也不好敘舊喊小名畢竟這裏是正規場合。再這樣稱喚會被人恥笑的。
“行李太多我進城的時候把它寄放在渡口旁邊的驛站裏待會顧輛車再去取回來。”張信笑道筆墨紙硯、書籍衣服之類的雜物還是蠻重地。沒有車進城張信幹脆決定先找到眾人居住之處再處理行李問題兩手空空而來也是讓廳內眾人懷疑張信是上門挑戰的原因之一加上口氣不小在這個敏感的時機不得不讓人誤會。
“回屋再聊。”眾人簇擁著張信回房留下已經弄清事實真相的眾人廳內眾人也知道自己弄錯了。沒有什麽戲好看。紛紛隨之散去而沈軒見狀。也識趣的不去打擾眾人猶豫片刻之後也離去了。
秋桂閣雖名為閣其實是個獨立的小院子有十數間房子環境安靜幽雅院中還有幾株桂樹假山、流水景色布局讓人稱道。
“怎麽樣這個房間可是我們特意留給你的還滿意吧。”袁方得意洋洋說道好像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光照條件充足打開窗戶還可以看到小院景色確實很不錯連船艙夾層都能安然入睡張信哪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子苑你到城外渡口去幫子誠拿行李回來。”在書院諸多學子中袁方是屬於非常有威望的那種指派事情來也沒有人不服氣況且這不過是小事而已被點名地學子也沒有多說些什麽幹脆利落的答應下來向張信要來憑證依令而去。
“謝謝子苑。”張信客氣說道也沒有推辭。
“子誠怎麽這般久才到南昌啊。”孫進沏好茶水分與眾人後關切詢問起來。
“就是我們已經等你七八天啦一直沒有見你的人影害得我們擔憂極了。”張勝臉上明顯是鬆了口氣。
“不是吧學正明明說你們才來這裏兩三天而已啊。”張信驚訝道忽然反應過來知道那不過是莫學正故意這樣說罷了。
“子誠聽說你在王府潛心苦學想必學業大有長進吧。”繼續這個話題徒增尷尬袁方語鋒一轉說道:“以後的幾天你可要指點一下我們啊。”
“子誠在王府時常受到名家儒士指點這次鄉試肯定不在話下。”說話地人語氣有些酸溜溜的但卻得到眾人的一至附和覺得很有道理。
“哪裏的話我在王府整忙於俗事況且前段時候大夥都知道生了什麽事情。”張信神情有些黯然說道:“所以才耽擱了前來的時間讓各位久候我實在是過意不去啊。”
興王府與州學這般近眾人當然明白張信所指之事也不好多說些什麽看到神情低落的張信也沒有繼續追問下去的興致客套了幾句話找了個借口告退隻留下袁方、孫進、張勝這關係最親近的三人雖然同是州學學子表麵上和和氣氣但是這次可是麵臨著人生最大地機遇名額有限地情況下自然體現出人情冷暖出來。
“子誠莫要傷悲事情已經過去了。”孫進安慰說道。
“是啊子誠這次鄉試事關前途其他事情先拋諸腦後吧。”袁方嚴肅說道這可不是開玩笑的話如果張信考試地時候還是這樣的心情肯定是沒有機會的。
“子誠你要振作起來不要讓父老鄉親們失望啊。”張勝急切說道。
“放心我沒有事情隻不過是一時有所感觸罷了。”張信露出笑容堅定不移的說道:“這次鄉試我誌在必得絕對不會讓各位失望的。”
張信這番豪情壯誌之言讓幾人高興不已知道張信已經恢複情緒了按照慣例紛紛投以鄙視的目光袁方更是得意洋洋宣布這次解試桂冠非他莫屬讓其他三人唾棄之極近乎兄弟般的情宜暖融融的環繞在幾人心裏。(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