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插曲

字數:6756   加入書籤

A+A-




    翌日清晨還有兩天才開始第三場鄉試小院眾人正在忙碌的翻書溫習而張信卻感到很無聊想找袁方他們聊天卻現他們也在忙活著作文無暇理會自己空虛寂寞的張信忽然想起自己來武昌城這麽久了整天都待在客棧還沒有見識過城中繁華之地呢出去走走的念頭想起之後張信與眾人打個招呼不理會眾人勸阻反對的聲音徑直走出客棧在街上閑蕩起來。

    沒走幾步張信忽然醒悟自己不認識路剛打算返回客棧打聽情況就看見沈軒迎麵而來自從上次酒宴之後沈軒一直沒有再來客棧尋找袁方他們如今突然出現讓張信有些感到意外當下也不多加思索上前打個招呼道:“沈兄近來可好。”

    “張兄有禮。”沈軒文質彬彬一揖說道:“自上次一別已經有幾日沒有見到張兄在下可是思念得很啊。”

    張信聽得直起雞皮疙瘩但也知道這是禮貌問候連忙客氣幾句再切入正題說道:“看沈兄行色匆匆卻不知道準備去哪啊?”

    “全憑袁兄他們悉心指點這兩次考試在下覺得受益匪淺上門拜訪感謝之餘還要向袁兄他們多多求教。”沈軒謙恭說道神色誠懇並沒有作假之意可見是真心實意之言。

    “他們在客棧閉門苦讀呢沈兄此行正是時候。”張信熱心說道。反正他們正在用功讀書找個人來與他們聊聊也是件好事相互討論可以增長見識。閉門造車可不行。

    “謝謝張兄提點。”雖然知道這個時候誰都沒有心思出門沒有其他事情肯定會在勤奮苦學之中但沈軒還是很有禮節地表示感謝隨後驚訝問道:“卻不知道張兄這是去哪?”

    “昨晚徹夜苦學今早拿起書的時候卻現心浮氣躁實在是靜不下心來這才決定出來轉轉勞逸結合才是王道啊。”張信毫無愧色說道。

    “張兄所言甚是。”一臉精神抖擻。紅光滿麵之色怎麽看也不像是通宵達旦的模樣沈軒暗暗抹了把汗連聲附和說道:“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沈兄乃是本地人士可知道城中最繁華之處是何地方?”張信沒有理會沈軒地言不由衷向他仔細打聽起來按沈軒的身份應該對這方麵有所了解吧。

    “西市是武昌城最繁華之地那裏商鋪林立有米行、布行、藥材行、酒行等。還有許多作坊都建在那裏人來人往的非常熱鬧。”沈軒好心提議道:“不過有時卻顯得非常喧鬧不是散心的好去處城東有些道觀、佛寺環境幽雅安靜聽說也很靈驗如果張兄想淨心養神可以考慮去那走走。”

    “謝謝沈兄指教。”張信沒有回應隻是笑著把沈軒請到客棧然後與之告別。按沈軒的指點來到武昌城中的西市這裏果然不愧是湖廣省會商業達呈現出一片繁華景色。

    不過確實有些喧囂。各種叫賣之聲交叉傳遞但還可以忍受張信隨意的在這裏閑逛起來這裏商鋪眾多貨物齊全讓張信看得眼花繚亂吃的穿地用的樣樣皆有有些東西張信隻能猜測其用途。因為實在是從來沒有見過。經過珠寶玉器行時張信摸著口袋。覺得很是不要進去了囊中羞澀也是沒有辦法之事還是到別的地方走走看看吧。

    “客官裏麵請小店這裏書畫應有盡有請您鑒賞。”轉悠了半天看到一個專門賣字畫的鋪麵張信好奇的進去觀摩一番店中自然會有夥計出來招呼客人說道。

    張信隨手拿起一卷畫軸小心翼翼的展開畫卷卻是一張花鳥圖張信其實對古代沒有什麽欣賞能力隻不過是隨意看看而已也沒有打算想買看過之後隨手卷起來放回原處然後再拿起其他的字畫看起來。

    而店中的夥計小心的陪在一旁每當張信拿起一幅畫的時候他會在旁邊小聲地解說這畫好在什麽地方是何人所畫價值幾何等等並無不耐之意而張信卻漫不經心的聽著解說也不回應。

    看了三五張字畫之後張信隨手抽出一軸顏色較舊的畫卷來準備看完這個就走人輕輕打開畫軸之後張信隨意看了一眼覺得還可以是一幅工筆仕女圖畫中人物是一個嬌小而端麗的美女形象人物麵容娟秀體態端莊。

    明眸、皓齒、紅顏、粉頰把仕女最美好的形象都栩栩如生刻畫了出來張信還是跟隨過莫學正學習過幾天繪畫的懂得一些字畫的術語知道這畫線條勁細敷色妍麗氣象高華突出了仕女的濃施豔抹而衣紋用細勁流暢的鐵線描服飾施以濃豔的色彩顯得綺羅絢爛。

    “這畫價格怎麽樣?”張信有些心動隨口問道。

    “這位客官一看就知道是明眼人這畫出自江南一位知名人士乃是嘔心瀝血之作要價可能會貴一些。”夥計見上意上門自然大喜過望。

    “知名人士?誰啊?”張信淡淡問道:“什麽價位如果貴地話那就算了。”

    “好像是姓唐叫什麽來著?”夥計也有些記不清最後也不管這麽多了直接報價說道:“客官這畫要三十兩銀子。”

    姓唐不知道什麽人張信眉頭一皺看向畫中的落款處隱隱約約能辨認出像是唐寅兩字唐寅張信目光一凝不會是假的吧而旁邊地夥計以為張信這是嫌畫地價格太貴。不由出言說道:“官客若是不滿意我們可以再商量一下。”

    “夥計這落款之字你可認得?”張信想確認說道。

    “唐寅。對了就是這個人上次來賣這畫的人說他是江南地才子很有名氣的。”夥計高興說道:“所以這畫的價錢自然也貴些客官您說是吧。”

    “江南唐寅……。”張信輕輕念著沉吟片刻之後對夥計說道:“恕我孤陋寡聞從來沒有聽說過這人雖然這畫不錯。但是也太貴了我還是到別處去看看吧。”

    隨手放下仕女圖像是轉身要走夥計急忙攔住張信說道:“客官莫急武昌城中我們這裏的字畫是最好的若是客人真心喜歡這畫一切都可以好商量嘛。”

    其實張信也明白真正好的字畫肯定不會擺到門麵上來能擺放出來叫賣地字畫價格肯定不會這麽高。他當然不會任人宰割。

    “說實話這畫我確實有些喜歡但價錢……”張信一臉猶豫不決這樣子。

    “價錢可以好商量二十八兩銀子客官覺得如何。”夥計試探說道反正當初這畫買地時候也沒花多少錢如果以這個價格賣出肯定會得掌櫃地讚賞。

    “五兩。”張信不再費話直截了當報價道。

    “客官這也太低了吧都不夠回本啊。”夥計叫道。此時店中還有幾位客人雖然聽到這邊有動靜但誰也沒過來看看情況畢竟做生意就有生意地規矩。人家在討價還價的時候最忌諱有旁人在場而店中掌櫃的更加不可能過來放在外頭擺攤的字畫怎麽可能煩勞他老人家親自出馬那還不是自掉身份。

    “夥計其實大家都是明白人何必裝糊塗。”張信眨眼暗示道:“好東西哪裏能擺在外麵啊若是我腰纏萬貫。又怎麽會在這斤斤計較呢。”

    夥計聞言上下打量張信一番。雖然衣冠楚楚相貌堂堂確實不像是富貴人家模樣。從一身儒士的裝扮看來肯定是最近前來應試的秀才夥計心裏盤算著覺得從張信身上怕是撈不到油水了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能把畫賣出去也是件好事。

    “客官這麽懂行規就知道您是老顧客了。”夥計張口說瞎話道:“既然是熟客小店自然會有優待那麽就打個對折吧十五兩銀子您看如何?”

    “十五兩銀子啊。”張信輕輕說道放下手中的仕女圖眼睛在店鋪內瀏覽起來把夥計涼在一旁臉上露出想買卻感到價格太高遲疑不決的思考之中。

    “客官這價錢已經不算貴了你看這畫中的人物這字。”察言觀色是夥計地本行看出張內心中的猶豫當然會在旁煽風點火起來經過夥計的鼓動張信像是更加動心小心翼翼的撫摸著畫但是就是不開口。

    夥計費盡口舌還是沒有說動張信答應按這個價錢買下變幅畫但是他卻不氣餒因為他知道如果張信不是真的有這個意向想要這畫恐怕早就沒有心情在這聽他叨念成功就在眼前夥計努力給自己打氣反正這畫當初是從一個落魄書生那以二兩銀子收購的如果現在以十五兩銀子出手肯定會讓掌櫃誇讚的。

    “客官您到底要不要請您回個話啊。”夥計終於有些沉不住氣但表麵上卻是一臉笑容說道。

    “這畫我確實很喜歡。”張信內心中的掙紮已經表露在臉上隨即不自然的摸著腰懷處盡是遺憾之色收回看向畫卷的目光咬牙正欲說話之時卻被夥計飛快地打斷說道:“既然客官這般喜愛這畫那小店索性就做個順水人情吧十兩銀子您拿走。”

    眼明嘴快的夥計格外留意張信的表情動作那裏不知道張信這舉止表達著什麽意思恐怕是囊中羞澀不然早就掏錢走人了夥計暗暗可惜不過這做生意最要緊的是看準時機誰知道以後這個人還來不來反正這畫也不是什麽價值昂貴之物低價出手也劃算。

    “成交。給我包起來。”張信知道是時候了斬釘截鐵地說道快從懷裏掏出一錠銀子出來遞給夥計。隨後接過夥計包好送來的畫興高采烈的走出店鋪剛跨出門檻隱隱約約之間聽到店中掌櫃說道:“羊牯……小三兒機靈做得不錯。”

    張信懶得計較那麽多到底誰是笨蛋以後自然會見分曉。唐伯虎地仕女圖啊在後世拍賣會上不知道成交價會是多少萬回去後一定要好好珍藏起來留給後世子孫到時不知道他們會怎樣感激自己呢。

    “啪”

    張信擊額歎惜剛才應該接著詢問還有沒有唐寅其他的畫如果有的話那就全部買下來反正現在自己身上還有幾百兩銀子真是失算之極張信也隻能望而止步。如果現在再回頭去詢問那價錢怕就不止是十兩銀子啦也暴露自己的目標反正鄉試結束之後還要等待放榜有的是時間到時再來尋寶。

    張信得到一件寶貝之後心情極為舒暢反正出來無非就是為了見識一下武昌地繁榮時辰尚早還沒有到中午張信也不想這麽快就回客棧。接著在西市上漫無目地的閑蕩起來走著走著來到一家書店前張信在後世經常逛書店如今看到自己眼前有一家。習慣成自然地走了進去拒絕夥計的招呼仔細打量書架上擺放整齊的書籍來。

    除非一些特別珍稀昂貴罕有的書籍不然沒有哪個書店會把好書藏起來的張信自動忽略過四書五經這些正統教科書來到擺滿市井小說傳奇讀物的書架上認真查看起來盡是些《隋唐英雄傳》、《羅家將》、《聶隱娘》之類的唐傳奇小說以及一些故事書。張信饒有興趣挨個翻閱起來。忽然現有兩套書特別眼熟。

    “《三國誌通俗演義》、《忠義水滸傳》。”張信暗暗念道隨手抽出書來翻開。默讀的幾段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後世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與《水滸傳》雖然在後世經過閱讀可是還沒有看過明代版本的張信興致勃勃地尋找《西遊記》來卻是一無所獲以為是書名不同但是把書架上的書都翻遍了都沒有找到。

    《紅樓夢》是清代的這個張信很肯定但《西遊記》應該就是明代就有的啊尋思片刻之後張信忽然想起這個時候《西遊記》的作者怕是還沒有開始寫這本傳世奇書呢張信這才罷休把三國與水滸兩套書挑出來到掌櫃那裏結賬。

    付錢之後張信提著書手裏挾著畫慢悠悠的走了古代的書籍不像現在這麽細簿兩套書加起來還真有好幾斤重提著書逛街真的有些累張信傾足思量片刻之後提著書轉彎抹角的來到一家絲綢店前。

    “客官您裏麵請這裏有上好的路綢、甌綢、綾地、秋羅、鬆羅、杭綾、縐紗、軟綢以及湖綢、綿綢夏則生紗、硬紗、生羅、杭羅還有軟機紗、番紗、線紗、永紗等您隨便看。”這店裏地夥計也是訓練有素不換氣的把這麽多布名全部說完。

    “夥計我找羅掌櫃。”張信淡然說道沒有理會夥計的賣力推銷。

    “不知客官您是?”夥計疑惑問道羅掌櫃可不是什麽人都會見的如果不知道其姓名來曆就這麽前去稟報恐怕少不了一頓訓斥。

    “張信從安6來地。”張信臉上適當露出不悅之色。

    “客官您坐請您稍候片刻小的立刻前去通報。”夥計一聽是從安6來的心裏打了個顫慌忙侍候張信坐好飛快的到店後內宅通知羅掌櫃。

    “貴客光臨不能前來迎接真是失禮失禮。”沒過多久店後門簾拉開閃出一個人來模樣還沒有看清聲音已經傳來:“張典簿恕罪恕罪。”

    “羅掌櫃好久不見你身體可好。”張信笑道還真是如此自從上次一別已經有兩三個月沒有看到羅掌櫃了。

    “托世子鴻福我一切安好謝謝張典簿關心。”羅掌櫃與天下生意人一樣長得有些肥胖臉孔圓圓的笑起來像是個彌勒佛。

    “還不快給張典簿上茶。”羅掌櫃看到來人真是張信客套幾句之後對身邊的夥計喝道:“到我房裏拿那上品的雲霧茶來。”夥計自然領命而去留下兩人。

    “羅掌櫃最近店裏的生意還不錯吧。”張信饒有興趣地上下打量起身邊地絲綢來。

    “張典簿您稍等我這就去拿帳簿來您慢慢看。”羅掌櫃圓呼呼的臉上連忙笑道以為張信這是奉命前來巡查店鋪地。

    這家絲綢店是興王府的下屬產業在武昌城內還有十數家做各種午間的店鋪都是興王府的每到月底這些店鋪的掌櫃都要帶著帳本回到興王府接受核查興王在世的時候也時不時會派一些人過來巡視免得有些人不規矩而張信在興王府時也經常幫袁宗皋處理關於這方麵的事務當然會認得羅掌櫃。(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