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 鹿鳴
字數:7037 加入書籤
拜會過鄉試官員之後因為宴會還沒有正式開始幾人也隨意的閑逛起來遇到相識之人紛紛上前禮貌招呼隨著來客越來越多場麵也變得有些喧鬧起來。
“袁兄、張兄、孫兄。”
沈軒不知道從哪冒了出來笑嗬嗬的向幾人問好從他身上的著裝可以知道他非常重視今天的宴會人逢喜事精神爽若不是知道他是什麽身份單看衣服誰都以為他是哪裏來的名門公子可見人靠衣裝、佛靠金裝這話一點都沒假。
“沈兄安好。”幾人拱手還禮。
“這裏有點吵反正知府大人還沒有來宴會也沒有開始不如我們到那邊去看看吧。”看著這裏一片吵嚷的場麵張信不怎麽喜歡提議到那清靜偏僻之處。
幾人也沒有意見隨之遠離宴會中心會場來到一處環境幽靜的地方可惜這裏雖有草木但卻顯得很荒蕪秋天正是百花調淩的季節除了某些特殊花種之外其他草木也逐漸枯黃敗落了因為幾人是過來躲熱鬧的所以也不在意這裏的景色如何況且從這裏可以清楚的看到宴會那邊的情況。
“今天來的當地名流還真多。”張信看到宴會場地那邊舉人們紛紛圍繞在那些權貴身邊曲意逢迎不由微微諷刺說道:“不過剛好一人提攜一個舉子不然他們不夠分可能會打起來。”
“子誠莫要胡言。”孫進忙勸阻道心裏卻深以為然原來以為是今日的鹿鳴宴乃是一件風雅之事沒有想到也變得功利起來。而一旁的沈軒卻稍微有些尷尬。因為這種事情他也沒有少做索性閉口不語。
“子誠不要管閑事。人家喜歡怎麽樣就怎麽樣。”袁方輕輕揭過這事轉而說起另外的事情來:“如果莫夫子能看到我們能出現在這裏想必他老人家應該很高興。”
“確實如此莫學正費盡心思。無非是希望我們能在這次鄉試中脫穎而出我們總算沒有辜負他的教誨之恩。”孫進深有感觸的說道。
“既然如此等鹿鳴宴結束後我們就回州學吧。先去向莫夫子報喜然後再回家慶賀也不差那麽一點時間。”張信的提議得到幾人地讚同。
“還想請各位到在下府中小住幾日沒有想到你們這般急迫真是可惜。”沈軒誠懇說道不過也不能妨礙別人尊師重道隻好放棄這個決定了。
“以後有地是機會不急於一時。”袁方安慰道:“到時我們一起赴京趕考一路上也好有個伴。”
“一言為定。”沈軒喜出望外深怕袁方反悔。急忙肯定下來。
“放心子直還會騙你不成別說那麽多了知府大人駕到宴會準備開始我們快些過去吧。”張勝一直在關注那邊的情況有什麽動靜都一清二楚。
幾人疾步而去到達會場之時。正好是眾位舉子向知府行禮之際。幸好來得及時不然失禮於人前。在官員們心裏留下壞印象那就不好了隨著知府的命令自然會有仆役上前邀請各位舉子按序號入座基本是按名次分排下來地張信幾人也無奈的散去。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當眾人坐定安穩之後旁邊有人奏起樂來正是詩經小雅裏的鹿鳴篇鹿鳴為小雅裏的第一篇詩文描寫了古代貴族盛宴賓客、歌功頌德地場麵表達對賓客品德的讚美和燕樂嘉賓之情“鹿”與“祿”諧音“鹿鳴”遂有科舉及第之意後來鹿鳴詩由貴族宴會樂歌演變為官府宴請科舉及第舉子專門宴會上的主題歌稱鹿鳴宴。
隨著時代的演化鹿鳴宴也逐漸變成鄉試過必定舉行地一項傳統活動每當鄉試放榜之後當地官府定要舉辦鹿鳴宴歌鹿鳴詩作魁星舞以此讚美舉子佳才慶祝科舉及第並預祝舉子赴京參加會試大魁天下獨占鼇頭。
宴會開始後張信因為是鄉試第一安排的座位與知府官員們的席位非常的接近如果是其他人這個時候肯定想盡辦法上前搭腔這並不是虛言同席的其他舉子現在就是這樣子做的不斷的在迎奉知府。
能進前十的舉子家世背景非同一般知府大人也不敢小現在同在席中奉承知府知府大人肯定非常給麵子也不拖大總是和顏悅色的與他們對話不知內情的人還以為是知府大人在愛惜人才呢。
張信在席上表現非常平庸既沒有故作孤傲引人注目也不會低調得讓人側目而視反正就是隨大流隻是在附和著其他人在這個歡聚地時刻這麽多當地權貴名士在觀看著不管是誰的行動都是小心謹慎著不想在人前失儀而張信預想中的文鬥場麵並沒有出現席上既沒有吟詩作對又沒有談經論典隻不過是在說些吉慶之言。
正當張信以為這鹿鳴宴就這麽結束的時候知府大人忽然站了起來走出席位向眾位舉子示意當眾人不知所措的肅立恭聽之後知府這才揚聲說道:“本府公務繁忙暫且先行一步各位還請繼續。”
恭送知府大人離開之後在場的人有些露出了然之色有些還在迷惑不解經過明白人的提點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每次鹿鳴宴地方官員總會在中途退席留下時間給各位舉子盡情揮不然有官員在才子們小心翼翼侍候著怎麽會有機會顯露才藝呢。
此時鹿鳴宴才正式開始宴會的氣氛隨著知府地離去推向高潮。宴會中地才子們開始暴露出本性來。爭相賣弄自己的才學詩詞歌賦、風花雪月無處不談反正隻要是雅致之事。就要拿出來炫耀享受別人羨慕地目光。
而張信這這方麵一點也不感興趣真想直接學知府一樣中途走人因為沒有共同語言。張信幹脆一個人在那默默獨飲沒有理會同席的其他人在這裏虛偽奉承。
“張解元為何總是沉默不言難道是瞧不起我們。”嫉妒是原罪。張信是這次鄉試地解元當然有人暗暗在怨恨知府大人尚在席中地時候為了保持風度誰也不敢輕言挑釁現在可以毫無顧慮了。
預料之中的場麵終於出現張信冷笑不言就是不理會他們難道他們還能在這大庭廣眾之下出言不遜打架鬥毆不成。席中的各位才子也明白這個道理誰也不想失去風度在人前失禮就算出言嘲笑諷刺也不可以因為張信是鄉試第一如果說他才學不成那他們不是更差勁或者他們這是在懷疑這次鄉試地公正。
那麽他們這就是在質疑主持這次鄉試的官員們這簡直就是在藐視考官們。他們可沒有這個膽量。所以張信始終不一語他們也無可奈何。隻能在事後說張信故作清高目中無人持人傲物。
“既然張兄瞧不起我等那在下也無話可說。”剛才說話之人見張信無動於衷的模樣心裏更加惱怒勉強微笑說道:“我等才疏學淺不配與張兄交談。”
這句話把在席上的眾人都套進去了雖然是小伎倆不過還是非常有效果地同席的舉子紛紛向看張信看他有何反應。
“你能有自知之明還不算糊塗。”張信淡淡說道自己可不是聖人憑什麽一定要迎合他們此話一出席中的氣氛頓時僵硬起來。
而說話之人臉色變得更加精彩起來由紅轉青最後變成白色一片可見已經是怒火中燒若不是還有點理智知道這裏不是泄憤之處早就按耐不住開罵了。
“張信你可知道我是誰?”那人低聲怒喝道。
“你連自己是誰都不清楚還來問我。”張信微微笑道:“可見你真的是糊塗透頂了回家地路線可還記得可要我幫忙送你回去?”
“你……”那人再也忍不住站起來指著張信準備怒斥之時旁人連忙扯住他的衣袖提醒他注意周圍的環境那人醒悟過來知道這裏不是任由自己放肆的地方慌忙坐下舉杯掩飾起來幸好這時宴會氣氛濃烈大多數人正忙著談天說地沒有注意這邊的動靜就算有些人看到也隻會顧作不知。
張信不是笨蛋知道自己已經得罪這些人也不等他們再想出什麽陰招對付自己漫悠悠的拿起一壺酒站了起來在宴會中走動不停的向各席中的舉子們敬酒示意舉子們雖然沒有見過張信但經過別人的提醒知道敬酒的是鄉試解元頓時覺得大有麵子無論是真心還是假意每人都笑容滿麵地回應起來以前鹿鳴宴從來沒有過這樣的行為當地的權貴名士都點頭讚揚張信此舉有節有禮非常滿意張信親自向他們見禮敬酒的舉動。
當張信在各席中轉了一圈之後也沒有回到原來的席中反而是借故在袁方的那裏落坐起來而其他人見到張信這樣做效果很顯著既不失風度也讓眾人認識自己這可是揚名的好機會在場的舉人無一不是才高氣傲之人怎麽能忍受張信一人出風頭也開始紛紛效仿起來宴會地濃鬱氣氛也隨著張信地舉動推向更高潮。
“子誠你怎麽想到這招的?”袁方臉色也有些微紅可見也飲了不少酒有幾分酒意但還保持清醒對張信地舉動大加讚賞起來:“你可是開創本次鹿鳴宴的先例啦他們想不記得你也難。”
總不能說後世的畢業會餐就是這樣子的吧張信笑而不答反而是借著眾人離席走動的時候趁機讓孫進、張勝、沈軒他們都拉了過來拚成一桌反正現在宴會熱鬧喧嚷誰也沒有注意這些小事反正宴上席位多的是。隻要有空就可以落坐下來。也沒有人會計較。
天下無不散之宴席鹿鳴宴也不例外夕陽西下日落黃昏之時。宴會也隨之進入尾聲舉子們知趣的紛紛向在場的各位權貴鄉紳告別而去張信一行人也在其中鹿鳴宴也正式圓滿結束。除了個別人懷恨在心之外多數人都是盡興而歸。
而張信無意之中地行為也被鹿鳴宴繼承下去以後每次鹿鳴宴時都由鄉試解元開始為在場地諸人敬酒獻禮。然後再由其他舉子依禮而行而這傳統也慢慢的從湖廣流傳開來輻射到全國各地。
而這些心懷憤恨之人回去後把事情添油加醋的對家中長輩訴說希望他們能為自己做主好好教訓一下張信沒有想到反而被訓斥一頓張信有什麽背景消息靈通之人心裏清楚這個麻煩可招惹不得。翌日武昌碼頭。
“文昴兄。謝謝啦。”看到沈軒為他們準備好地船隻袁方感激說道正為怎麽回去愁就有人幫忙解決困難那還有什麽可說的真是知己啊。
“能為各位兄台盡些許微薄之力那是在下應該做的道謝那真是太見外了。”沈軒笑道。有些依依不舍的感覺:“莫要忘記。若是各位閑暇之餘一定要再上武昌遊玩。衣食住行由在下包了。”
“放心隻要有時間我們一定前去拜訪沈兄希望到時沈兄不要見怪才是。”孫進彬彬有禮地笑道。
“與諸位再會之時在下掃榻而待。”沈軒臉上露出真摯的笑容。
“送君千裏終須一別文昴我們也該起程了。”抬頭查看天氣情況現正適合駛船航行袁方也不再耽擱時間向沈軒辭行拱手告別之後一行人登上客船再次與沈軒揮手相別這時張信心情舒暢之下情不自禁的衝沈軒叫喊道:“沈兄青山不改綠水常流後會有期。”
客船順風揚帆而去留下一臉錯愕的沈軒船上地眾人也感到有些哭笑不得充滿江湖意味的話與張信的解元身份極為不符如何讓眾人聽得習慣無奈之下索性裝做什麽也沒有聽到的樣子。
帆船在江河上平穩的行駛眾人在船上享受著清風拂麵的感覺與來時忐忑不安的心情相比回去的感覺卻是十分的興奮喜悅恨不得早日回到州學之中向莫學正報喜。
“子任回到州學之後你有何打算?”心情舒暢自然而然的閑聊起來袁方眯著眼睛感受著河風詢問道。
“向莫夫子匯報之後與子誠一道回村。”張勝毫不猶豫地說道。
“然後呢?”袁方悠閑的問道。
“什麽然後?”張勝有些不解其意說道:“回村之後當然是繼續去州學苦讀準備來年的會試啊。”
“就知道你會這樣回答難道你沒有其他想法嗎?”袁方睜開眼睛語氣中充滿誘惑說道:“子任你也年滿十八了吧?”
“是啊怎麽啦?”張勝問道:“大家都是同年出生的你還來問我這個做什麽?”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袁方笑嘻嘻的說道:“你也是時候考慮你的終身大事啦要不要我給你介紹幾位名門閨秀?”
本來也有些疑惑的眾人終於明白袁方是什麽意思哄然大笑起來這讓張勝有些惱羞成怒起來撲向袁方喝道:“留給你自己吧。”
因為在船上兩人也不敢太放肆也怕提到河裏去張信微笑的看著兩人吵鬧心裏卻想起身在王府中地那佳人倩影。
兩天一夜之後一行人終於到達安6州學州學早就已經得到消息學院披紅掛彩盡是喜慶之色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地場麵讓眾人也興奮劑起來。
“見過莫學正。”
“先生我們沒有辜負您的期望。”
“夫子我等一切安好終於考上舉人了。”
莫學正看著圍繞在自己身旁報喜地眾人喜形於色露出開懷的笑容聽著眾人的敘述鄉試期間生的苦事樂事連連點頭不止自己含辛茹苦的教書育人就是為了等待這一天培養出一批對國於家有用的人才出來辛勞的付出終於有了收獲還有什麽比這個值得更高興的莫學正聽到張信考得第一是這次鄉試解元之時驚訝之餘也心感安慰。
“子誠老夫總算沒有看錯你雖然你在鄉試中一舉奪魁但來年還要參加會試莫要因此驕傲自滿前麵的路還長得很呢。”莫學正語重心長的說道以前不是沒有過這樣的情況天才就是在眾人的稱讚中慢慢的消逝的。
“先生教誨學生不敢相忘。”張信當然不敢怠慢連連點頭應承。
又是一次歡宴當地的大小官員都前來參加也表明自己沒有忘記朝廷教化的職責畢竟是自己管轄的地方考中的舉人也算他們的一份功勞莫學正更是按照傳統慣例把這次鄉試中舉的眾人名字銘刻在學院裏有石碑上以示後人這可是件非常榮耀之事雖比不上名垂青史但也算流芳百世這讓中舉的眾人更加高興。(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