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憂
字數:8512 加入書籤
兩人畢竟是久經曆練朝廷百官的諷刺與百姓指罵都絲毫不在意怎麽會因為張信這一句近似玩笑的話所動容厚臉皮就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直追唾麵自幹的境界。
“皇上日理萬機我等怎能因為些許小事而煩勞打擾。”王佐恭敬的說道:“還請張侍讀予以指點。”
“錦衣衛啊這裏麵的事情太複雜我能有什麽辦法。”張信搖頭歎息道:“你們的名聲都壞在錢寧江彬這樣的人手裏皇上在湖廣時就你們非常不恥。”
張信也不介意說實話反正這是實情誰都知道的錦衣衛行事風格哪怕在錦衣衛中也有好人但世人也不會相信的反而懷疑這是否虛情假意另有陰謀詭計百年來積累的惡名實在是難以改觀。
“張侍讀錦衣衛的名聲怎麽樣我們知道得非常清楚啥也別說了求您給我們指條明路吧。”陳寅心中有數如果得不到皇帝的信任聽從朝廷百官的意思整頓錦衣衛那隨時有可能整頓到自己頭上榮華富貴不用提身家性命能否保住也是個問題。
這並不是陳寅在做賊心虛朱厚即位數月來在正德朝威風凜凜赫赫有名的權貴逐一被收押入牢聽候處理而且還有東廠與二十四衙門的例子在前被蔣冕整治之後許多權勢太監腦袋不保陳寅可不想成為其中一員。
“你們所說的事其實我也知道內閣大臣們已經在著手收集材料即日準備向皇上彈劾錦衣衛枉法之事袁學士曾經和我說過這事看在6大人的麵子上我提前與你們打個招呼。回去之後做好準備吧。”張信抿口茶淡淡說道。
聽到這話陳寅、王佐臉色一變。這回可是真正的吃驚雖然心裏清楚有這回事但是沒有想到來得這麽快。
“難道事情就沒有轉機嗎?”6鬆詢問道雖然不擔心事情牽扯到自己身上但怎麽說自己也是錦衣衛中人現在有人要動錦衣衛6鬆心中也不是滋味。
“內閣大臣與朝廷百官聯名向皇上施壓。加上皇上心裏也對錦衣衛抱有成見整頓錦衣衛那是必然之事。”張信淡淡笑道誰叫錦衣衛人緣這麽差在朝中根本沒有人為其說話。
“那皇上的意思是?”王佐小心的詢問道朝廷百官有什麽意見無關緊要主要的是皇帝有什麽想法。
“皇上還沒有決定。不過聽袁學士說。內閣地意思是錦衣衛冒名充數之人太多。耗費銀餉暫先不說。而且經常有不法之徒擾民生事。必須嚴整。要裁革三五萬人。”張信似乎很無奈地搖頭歎息說道:“你們自求多福吧。”
“張侍讀。我們錦衣衛全員不過是七八萬人而已。現在要去掉一半以上。那還讓錦衣衛地兄弟們怎麽活啊。”陳寅這時真地打算痛哭流淚。
“到這個時候你們還牽掛兄弟情宜?”張信冷笑譏諷道:“自身都難保。還想保別人?”
張信地冷嘲熱諷讓陳寅與王佐心裏傻了眼。本來還想裝可憐爭取同情地。怎麽這人這般冷漠無情啊。但事情都到這地步。也隻有繼續裝下去。就算他真地是鐵石心腸。也要感化他。給他個好印象。
“張侍讀此言差矣。錦衣衛上下如同弟兄一般。承蒙兄弟們地信任。把身家性命以及前程托付與我們。我們縱然舍去這身榮華富貴。也要給兄弟們一個交待。”王佐大義凜然說道。而陳寅也在一旁大加附和起來。
“張侍讀。難道你就不能出手相助一回?”6炳似乎被感動了。給兩人說了句好話:“畢竟兩位大人是為下屬著想。並非為一已私利才向您請求地。”
“莫要為難張侍讀畢竟這都是錦衣衛之事。”看了眼裝腔作勢的兩人6鬆也決定給他們個麵子開口假意說道:“張侍讀若是沒有辦法那也是無奈之事。”
“並非是我不想幫忙而是到如今他們也沒有認識到自己錯誤之處這叫我如何向皇上開口啊。”張信無動於衷說道:“隻要一天他們沒有認清事情根源所在皇上早晚會同意朝臣們的意見對錦衣衛進行清整地。”
經過張信這麽提點幾人這才想起皇帝似乎還沒有決定是否要對錦衣衛進行整治那張信言下之意是事情真的還有轉機隻不過問題出在陳寅與王佐兩人身上。
“請張侍讀不吝賜教。”苦想半天毫不無獲陳寅與王佐隻有再次向張信求教了。
“聽聞兩位大人兩次三番通過6千戶求見皇上皇上卻置若罔聞可有此事?”張信淡淡說道。
“確有此事我倆至今仍然未曾目睹聖上龍顏心中惶恐不安之極。”陳寅苦笑道臉色顯得很蒼白如果不是這樣兩人怎麽會向張信苦苦哀求就是因為皇帝屢不召見兩人心中充滿恐懼根本猜測不出皇帝的心思。
“你們可知道這是為什麽?”張信冷冷問道。
“天威難測我等愚昧不敢胡亂猜測皇上之意。”王佐恭敬說道主要是左思右想都揣摩不出皇帝的心思是怎麽樣的若是厭惡兩人兩人恐怕早就被除職下獄若是覺得兩人還有用那為何屢屢拒絕兩人的求見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同時在沒有弄清皇帝的心思時兩人的心始終不能安定下來。
“這裏沒有外人把你們的猜想說出來。”張信語氣帶有吩咐地意味。
“可能是由於朝廷百官與京城百姓對錦衣衛非常痛恨所以皇上才……。”麵麵相覷之後陳寅這才吞吞吐吐的說道兩人顯然是豁出去了居然敢在背後議論皇帝。
全文字版小說閱讀更新更快盡在支持文學支持!“看來你們還是沒有明白皇上的意思。”張信搖頭歎息道:“虧你們還是錦衣衛地領居然連錦衣衛的宗旨都記得幹幹淨淨也怨不得皇上把你們冷置。”
“錦衣衛的宗旨是什麽?”陳寅自言自語道。
“效忠皇上。”王佐毫不猶豫的回答。
說完兩人盯住張信想知道自己地回答是否正確。而6鬆、6炳也好奇的望向張信看他還有什麽話要說。
“你們所言雖然正確但是還不夠透徹。”張信微微點頭表示認可。但還是不滿意。
“請張侍讀指點迷津。”勢比人強兩人不得不低頭求教神情誠懇之極。
“錦衣衛身為皇上地親衛並不是要對天下萬民或者朝廷百官負責隻須要對皇上一人負責即可。”張信冷漠說道:“可惜你們沒有認識到這點在皇上即位之時沒有及時向皇上表示忠誠。事後也沒有表現出足夠地誠意總是想通過其他人向皇上述說自己之苦希望得到皇上的同情諒解卻忘記皇上隻須要你們的忠心即可其他事情根本不在意你們這樣做反而讓皇上心生疑慮認為你們兩人肯定是心中有鬼所以才不敢光明磊落的求見雖然如此但是皇上還是幾次給你們機會。希望你們能醒悟自己的失誤不過事實證明你們兩個根本沒有領會皇上的意思再次犯下同樣的錯誤。”
張信這番話讓王佐與陳寅兩人額角直冒汗。心中充滿悔意事情就是如此簡單直接求見皇上向皇上表明心跡即可為什麽他們還要多此一舉總是拐彎抹角地讓人帶話。這豈不是顯得自己做賊心虛行為根本不是誠心誠意地犯下錯誤並不可怕最可怕地是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屢教不改。
“多謝張侍讀指點我們知錯了。”陳寅、王佐真心謝道如果不是張信點明恐怕他們兩人還會繼續這樣錯下去直到再也沒有機會犯錯為止。
其實也怪不了兩人。當錢寧江彬被捕之後。錦衣衛氣勢極度低落上下人心浮動。倍受朝廷百官與京城百姓的責斥同時也不知道新君如何看侍他們所以就一直在觀望之中直到皇帝即位月多兩人才醒悟過來要向皇帝表示忠心了但心裏卻充滿彷徨隻有通過6鬆間接向皇帝表明心跡在沒有得到皇帝回應地情況下兩人的心裏更加惶恐思維也隨之陷入誤區所以才屢次犯下同樣的過錯。
“既然如此那你們應該知道自己怎麽做了吧。”張信點頭微笑道如果還不明白那他們真的不用在錦衣衛裏麵混了。
“明日我們就親自求見皇上向皇上表明我倆忠心之情。”陳寅語氣堅定的說道。
“再求皇上饒恕我們的過錯。”王佐隨之讚同說道。
“就這些沒有其他了?”張信眨眼問道看來是自己高估兩人地智商了居然還不明白怎麽才能把事情做得最好。
“還有什麽啊?”陳寅疑惑的問道完全沒有往日的精明強幹之色。
“還請張侍讀再次賜教。”還好王佐沒有徹底糊塗知道張信這樣問肯定別有用意也懶得細想直接求教起來。
“朝廷百官都已經準備彈劾錦衣衛你們就不能想辦法自救難道還想讓皇上替你們分憂不成?”張信責斥說道一臉恨鐵不成鋼地模樣。
“卑職不敢。”經常都說要為皇上分憂現在倒過來說兩人可不敢承受這個罪名而且還對張信的斥責沒有任何異樣反而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不知張侍讀可有對策?”久不作聲的6鬆詢問道這件事情怎麽說也與自己息息相關6鬆也不能再作壁上觀。
“談不上對策隻不過有一點心得而已。”張信胸有成竹的說道讓其他幾人心裏安定許多在不知不覺中幾人心裏已經認為張信可以輕易解決這個問題。
“在我想來朝廷禦史彈劾錦衣衛無非是軍紀軍政敗壞營中存在占役、虛冒及舞弊的行為其他事情決然不敢提及。”張信分析道這是毫無疑問地。錦衣衛的行事都是遵照皇帝的旨意執行如果在這方麵作文章那豈不是在說皇帝的不是。禦史言官就算有這個膽量也沒有多少大臣會支持。
“張侍讀占役虛冒的事情在京城各大營衛中屢見不鮮也不隻是我們錦衣衛而已。”雖然讚同張信地意見但陳寅還是忍為自己辯解起來。
明朝的軍事機構幾經調整、變革才固定下來設中、左、右、前、後五軍都督府五軍都督府互不統轄。分別管理京師及各地衛所和都指揮使司衛所軍是明朝的常備軍按衛、所兩級進行編製。
衛所軍士別立戶籍稱軍籍民戶有一丁被垛為軍他地一家便永遠充軍住在被指定地衛所在衛軍士除本身為正軍外其子弟稱為餘丁或軍餘將校地子弟稱為舍人。壯丁死亡或老病便由次丁或餘丁替代如果衛所軍士一家已全部死亡。那就必須到原籍勾取族人頂丁這便是所謂的勾軍而執行此項公務地稱清軍官所以清軍與勾軍經常並提簡稱為清勾勾軍隨之形成製度。
然而。清軍、勾軍製度的實施非但不能足軍反而擾害百姓弊端百出明代軍士地位十分低下人恥為軍成為當時人的普遍認識明中期以後軍士地地位更是每況愈下衛所軍士逃匿日多。
麵對這種情況。衛所的長官也沒有辦法。為不不讓皇帝怪罪隻好找人來濫竽充數。所以占役虛冒軍職的事情才越來越多屢禁不止況且這種事情在軍中早已經習以為常受到這樣的指責陳寅與王佐覺得非常冤枉。
“正是如此文官們更加可以名正言順的以除弊政為借口裁革錦衣衛。”張信淡然說道:“而且可以讓天下人信服。”
就是光明正大的報複錦衣衛錦衣衛也找不出理由來反駁因為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皇帝也沒有道理會拒絕。
“那我們該如何是好?”陳寅期待的看向張信希望能從他那得到答案。
“馬上把占役虛冒軍職的人全部整理一份名單然後上疏給皇上盡述錦衣衛之弊請皇上聖裁。”張信微笑道:“搶奪先機莫要等到朝廷言官的彈劾到那個時候事情就由不得你們自己做主了。”
“張侍讀地意思是棄車保帥?”王佐小心翼翼的求證道。
“這話不對。”張信搖頭說道:“應該是說在皇上的英明領導下你們兩人認識到錦衣衛存在地問題決心革故鼎新肅清錦衣衛內部的某些弊端為皇上分憂你們要記住這一切都是皇上的聖明沒有你們什麽事情。”
紫禁城太和殿朝會
“孫大人清莊田之事進行得如何了?”朱厚正在認真的處理公務。
“啟稟皇上四府各州縣的長官都已經派人開始調查侵占莊田之事各地的農戶也紛紛到當地官府備案再過不久各地府衙就可以把名單匯報與戶部到那個時候臣即可安排把莊田歸還當地農戶。”戶部尚書孫交恭敬地回答。
“此事關及四府數萬百姓生計孫大人可要謹慎行事切莫疏忽大意。”朱厚點頭說道:“清量莊田之人可曾派出?”
朱厚聽取張信的意見不相信各地官府的測量數據要孫交從戶部派遣專人到各地負責清丈田地的麵積免得有人借機弄虛作假從中獲取私利。
“昨天已經出想必現在已經到達地方再過兩三日就可返回。”孫交知道這位皇帝可不是輕易可以糊弄過去的對官員底下的那點伎倆了解得這麽清楚肯定是有人在後麵支招自然不敢有所鬆懈。
“清量田地一定要用官尺不能用民間的尺寸。”朱厚淡淡說道官員欺上瞞下的手段張信雖然沒有見過但也非常清楚早就提醒朱厚要防得這點。
“臣明白。”孫交自然知道皇帝的意思連忙回複道:“臣退朝之後即刻通知各地清量官員免得他們疏忽。”
“清量莊田之事不用操之過急待各地地丈量官員完成任務後再讓他們互相調換測量之地如此再三確認無誤之後再向朕匯報。”朱厚這話讓孫交佩服得五體投地覺得這們皇帝真是英明之極連忙答應下來反正又不用自己親自動手孫交才不會在意手下官員地辛苦麻煩。
“有本緊奏無本退朝。”處理完這事後在朱厚的示意下值班太監唱喝道尾音拉得長長地似乎是怕大殿上的百官聽不到。
“啟稟皇上臣有本。”禦史盧瓊上前道。
朝中官員精神一振剛才皇帝勤政愛民詢問孫交的都是民間瑣事讓官員們覺得昏昏欲睡現在有禦史出來說話肯定是要3奏某人或者某事這才下可有熱鬧看了某些官員心思開始活絡起來看看該是出言相助或趁機落井下石。
“盧禦史有事可直言。”朱厚清聲說道用眼角的餘光望向楊廷和現他還是如以前一樣在那閉上養神似乎在大殿生的事情都與他無關。
“臣參奏錦衣衛……。”
正如張信所料盧瓊彈劾錦衣衛的理由就是占役、冒濫軍校之事繁多各級衛所千戶百戶除了6鬆之外每個人都被參奏了貪汙枉法欺壓平民百姓欺上壓下目無君上反正隻要皇帝認同其中一條錦衣衛肯定不好過。
“那依盧禦史之意該如何處置錦衣衛?”朱厚認真的聽完盧瓊的述說沉吟片刻之後詢問說道。
“錦衣衛行事如此囂張跋扈臣認為應該予以肅整。”盧瓊毫不猶豫的說道臉上露出一絲喜色顯然是認為皇帝接受自己的進諫準備對錦衣衛動手了如果真是這樣那以後自己在同僚百官及民間之中的聲望豈不是廣為流傳。
“臣讚成盧大人之意。”
看到朱厚似乎有意向讚成盧瓊的進諫有些官員自然而然的附和起來雖然不是起之人起碼還可以搏個清名之聲官員們當然知道怎麽樣做。
“諸位學士你們覺得如何?”看到群情鼎沸場麵朱厚似乎不知如何處理征求起內閣大學士的意見來。
“臣也讚同盧禦史之言請皇上下令整頓錦衣衛。”耿直的毛紀毫不猶豫的說道。
“臣也附議。”蔣冕恭敬表自己的意見反正這事情都是他們幾個內閣大臣授意的當然沒有理由表示反對朱厚直接略過沉默不語的袁宗皋清聲詢問道:“那楊輔可有不同意見?”
“盧瓊之言臣也認可。”一直閉目的楊廷和睜開眼睛與朱厚對視一息之後垂恭敬的說道。
“諸位卿家認為呢?”朱厚詢問道語氣依然如故讓人摸不清楚皇帝的心思。
“臣等並無異議。”看到幾位大學士都同意百官當然明白該做什麽選擇異口同聲的頌唱說道而且京城的其他衛所武官也沒有一人出來為錦衣衛說話從這可以看出錦衣衛做人做事有多麽失敗。
“諸位卿家如此關心京師城衛之事朕甚欣慰之。”朱厚平淡說道:“但是錦衣衛之事就不用各位卿家多加費心了。”錦衣衛雖然是由皇帝親自直轄的但也屬於京城防守力量的一環朱厚這樣說也沒有什麽錯。
“皇上……。”聽到朱厚這話群臣麵麵相覷以為朱厚不同意盧瓊的提議毛紀更是上前一步準備直言以諫。(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