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大善人
字數:3910 加入書籤
麵對這樣的條件,樊氏自然是無法拒絕的,當即讓趙鼎簽下了契約,正式成了張正書的“京華報社”雇傭人員之一。讓那些秀才憤憤不平的是,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小秀才,居然能住進報社裏。原因居然是,張正書覺得趙鼎信得過,所以把報社鑰匙交給了他。
這句話的潛意識是,張正書並不相信他們,特別是窮酸秀才。
這些窮酸秀才,要是張正書讓來財端一些糕點茶水給他們,他們能放下一切工作,然後狼吞虎咽起來——對不起,這個詞有點誇張了,因為這些秀才的吃相還是不錯的,就是速度快了些。還有一些秀才,一開始還不敢吃張正書那份,後來悄悄吃一點,最後已經是明目張膽了。
對於這種人,張正書如何能放心讓他們掌控報社的鑰匙?
一個上位者,事必親躬肯定是像諸葛亮那樣,活生生把自己累垮,而且事業還沒什麽起色。懂得放權,才是管理的藝術。可放權給誰,是關鍵中的關鍵。張正書請一些宋朝的“狗子隊”調查了趙鼎的身世、生平事跡之後,才做出的決定,他相信自己的眼光,應該差不到哪裏去。
而樊氏就更是安分守己之人,常常教育兒子“仁義禮智信”的,堪比古代孟母。
這種人,張正書如何信不過?
唯獨那些秀才,橫豎看趙鼎看不慣,若不是張正書壓著,他們能做出什麽事來都說不定。在他們看來拿東家一些不要緊的東西,比如紙張,比如筆墨,這是讀書人的事,能叫偷麽?
然而,趙鼎母子全權管理報社之後,樊氏對這方麵看得很緊,他們一點辦法都沒。這都是因為樊氏出身大戶人家,也見識過所謂讀書人的“嘴臉”,自然要防範了。這事不久就傳到了張正書的耳中,張正書淡淡一笑,說道:“不礙事,他們作就讓他們作……”
旁人不懂“作”是什麽意思,但張正書卻心中冷笑:“他們要作死,難道還不給他們作死麽?”
定了下期的報紙文章主題,吩咐那些秀才輪流教導張家莊孩童識字之後,張正書就回了張家莊,報社的事暫時放在了一旁。因為,他小院裏種的大棚蔬菜,已經長到了一個階段,再過幾日就能收割了!
這可是大事啊!
更別說,那些營造匠、木匠已經把一幹水、筒車和翻車弄出來了,也是要在張正書的指揮下安裝的。最關鍵的是,張正書最為在意的三用紡織機,那些營造匠、木匠也把部件造了出來。更厲害的是,李家村那邊的紡織工廠和磨坊,已經打好了地基。工程這麽大,不看著怎麽行?
這時候,張正書打開了係統一瞧,他驚喜的發現,經驗值居然增長了不少。
【人物】:張正書,別名(軒奴),曾用名(張振凡)
【狀態】:健康
【等級】:0
【生命】:30/30
【體能】:10/10
【經驗值】:845/10000
【輪盤抽獎】:無
【技能】:種田術1級
【基本屬性】:力量(1),敏捷(3),體質(1),精神(31/31)
【特殊屬性】:悟性(5),根骨(0),洞察(31/31)
【物品欄】:無
【任務】:種田術升級到十級。任務獎勵:消耗品*1,額外抽獎機會*1
【商場】:尚未開啟
……
“這是怎麽回事?”張正書在腦海裏驚喜地詢問道。
係統不鹹不淡,毫無感情的合成聲音傳了出來:“經驗值的增長,是跟技能有關的。”
“……”
張正書一陣無語,這說了等於沒說啊!
馬車的軲轆,在還算平整的官道上行進著。張正書卻被顛簸得直欲作嘔,怪不得宋人喜歡坐轎子,原來轎子真的比馬車舒服多了,哪怕是坐牛車,也比坐馬車舒服多了。隻是坐牛車不符合張家人的身份,坐馬車才拉風啊!
“要是抽到冶鐵術,怎麽都要先弄個彈簧,把減震裝置給弄出來,太難受了……”
張正書是知道是,交通決定了商品的流動速度。隻有流動,才能帶來財富。這時候宋朝的運輸能力太弱了,且不說已經被淤泥淤塞的大運河,就算是最為平整的官道,運輸速度也不敢恭維。怪不得宋朝打不贏什麽對外戰爭,看看這孱弱的運輸能力就知道了。
好不容易回到張家莊,張正書說什麽也不肯再坐馬車了,跳將下來,他寧願走著回去。
隻是張正書沒想到的是,他剛剛走了一段路,就被人認了出來。
“是小官人來了!”
張家莊幾乎泰半都是張家的佃客,自耕農的數量不多。仰仗著張家吃飯的佃客,認識張正書也不奇怪。但是,來財卻驚愕地看著他們,連忙對張正書說道:“小官人,你快些跑罷,遮莫是你先前做了甚麽惡事,人家要翻舊賬了……”
張正書也有點害怕,連忙說道:“要不回馬車吧……”
麵對生命危險,張正書也覺得這顛簸的馬車沒什麽了。
隻是他們還沒走回到馬車旁,就被蜂擁而來的佃客們圍住了。看著他們手裏拿著的農具,張正書吞了吞口水,顫聲說道:“各位父老鄉親,有事好好說,切莫動氣……”
“小官人,你可算回轉莊裏了。我家孩兒,可還算聽話?”
“是啊,小官人,你願意教我那孩兒識字,還給一月三百錢,我實在無以為報,隻能給你立個長生牌位了……”
“小官人,咱張家莊,是不是也能像李家村一樣,建那些個水車、翻車?”
“小官人……”
……
雖然佃客們鬧哄哄的,但張正書總算是聽明白了,他們不是來找自己麻煩的,甚至還是來感謝他的。這樣的話,張正書立馬端起了姿態,站在馬車上,朗聲說道:“諸位,諸位稍安勿躁,且聽我說。”
好不容易讓這些佃客安靜了下來,張正書抹了一把汗,這是剛剛嚇出來的冷汗。
“大家都是父老鄉親的,就不用言謝了。”張正書有點愧疚地說道,他還想讓這些佃客的兒子們做免費勞力,甚至還算是童工,哪裏硬氣得來?
“小官人甚麽話,你可是大善人!”佃客把張小官人和張員外分得很清楚,張員外放錢,不是善人。而張正書卻是大好人,因為他給了佃客的兒子們一個出路。還沒弄明白的張正書,也覺得奇怪,他怎麽成了大善人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