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楊家?烏族?

字數:4561   加入書籤

A+A-


    羊苴咩城就在前方,這裏大軍雲集,段肅順將大宋的這些官員都請了來,又叫上大理國的文武百官作陪。這裏有菜,但是沒有酒,羊苴咩城裏還有兩萬多烏族大軍,要是半夜來個偷襲,隻怕也不好,楊延彬臨赴宴之前還特意巡查了營地,安排了崗哨。

    一頓飯,大家都吃得頗為辛苦,大理人也好,大宋人也好,心裏都轉著自己的念頭,好不容易吃完了一頓各懷鬼胎的飯,段肅順將大宋諸位大臣都留了下來,自己身邊隻留下常睿冬一人而已。

    這一番話提起來頗為輕鬆,謝慕華隻是一口咬定要大理國開放互市,然後每年進貢一批好馬即可。大宋的軍隊就留下三萬為大理國守土。段肅順居然沒有反對,一口就答應下來,倒叫謝慕華有些意外,從來談事情都是漫天要價坐地還錢,遇到個不還價的主兒,還真有些不適應。

    待到這群大宋的官員離開之後,段語靈才被叫進了段肅順的大帳。

    “父皇,要是如此一來,大宋豈不是等於將大理國並入版圖麽?”段語靈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沒想到段肅順居然一口就答應下來。

    段肅順歎道:“其實大理段氏能夠得國已經是就已經是萬幸了,這些年來,白族和烏族互相爭鬥,高楊兩家蠢蠢欲動。難道你真以為大理國的這個皇帝就真的是皇帝了嗎?當初宋國的太祖皇帝趙匡胤,一代人傑。在大渡河畔以玉斧一劃,稱大渡河外不是宋土。其實南方諸國都已經被趙匡胤平定,他又怎麽不想連大理國一起拿下呢?”

    段語靈說道:“他不是不想取大理,而是他北有漢國,還有大遼,幽燕之地也未能取回。無暇攻打大理罷了!”

    段肅順接口道:“你能這麽想就對了,他是無暇,並不是沒有能力攻下大理。大理國小,若是養得兵多,光是軍餉就得讓曆代皇帝犯難。可是咱們大理信奉佛法,百姓除了給段氏納稅,也要給其他諸侯交稅,迫得太急,咱們就和當年的楊氏沒有區別了。可是若不養兵,吐蕃、大宋,我們哪個都不是對手?早晚還是被人吞並。吐蕃自己內亂不已,四大王係互相爭鬥不休。反觀大宋就不同,朝政開明,文有趙普、謝慕華等一幹大臣,武有一群能征善戰之將,還有千錘百煉的精兵。你看看大瞿越國,黎桓何等囂張,還不是被大宋輕而易舉的拿下了?”

    “就說洱海好了,那是烏族人的地方,我們不可能殺死所有烏族人,就算楊家沒了,還是要烏族人統治洱海,到時候第二個楊家就會出現。反倒不如現在這樣,索性把軍權放了,咱們段氏保留大理之主的名號,接受大宋的冊封,天大的禍事下來有大宋頂著。段氏也不用再費心費力,成天憂愁被人吞並了……”

    段語靈急道:“可是這樣跟被人吞並又有什麽區別?”

    “區別就是,隻要我們願意做大理之主,除非大宋被人滅了,否則大理段氏絕對無恙。就算是中原改朝換代,大理山高皇帝遠,隻需要向新朝的皇帝稱臣,大理段氏一樣可以逍遙自在……”段肅順低聲說道:“朕也明白,一時間你很難理解。隻不過,坐在這個位置上,朕就是大理,凡事不能為自己謀算的太多。”

    段語靈一時無語,扭過臉來看著一旁的常睿冬,卻現常睿冬居然有兩行清淚,從腮邊落下。

    …………

    楊峰書已經快瘋了,他和他的軍隊被困在羊苴咩城動彈不得,而且他的親密戰友尚義立讚為了保存拉薩王係的實力,見勢不妙就跑了,還真被他給跑掉了。四萬多宋軍,要是尚義立讚肯死拚一把的話,兩家聯軍就算不敵,也可以重創宋軍。可是貪生怕死的尚義立讚二話不說就跑了,迫使楊峰書隻能一個人死守在毫無希望的羊苴咩城。

    大廳裏的火把燒得劈啪作響,楊峰書冊封的那些文臣武將,死的死,逃的逃……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人在楊峰書的身邊了。不過,至少他還有楊剛正在自己的身旁。

    “我現在該怎麽辦?”楊峰書無奈的看著楊剛正:“你最有辦法了,你告訴我,應該怎麽辦?”

    楊剛正踏前一步走到楊峰書的麵前,直直的看著楊峰書的眼睛:“侯爺……那就要看你到底要想什麽了?”

    楊峰:“我還能想什麽,現在兵敗如山倒,在羊苴咩城隻不過是等死而已,每天都有人偷偷的爬出城去投降,殺都殺不完,嚇也嚇不住。我已經不知道自己手下到底還有多少兵馬了,兩萬?還是一萬?或許當宋軍攻城的時候,還有敢反抗的嗎?”

    楊剛正輕聲道:“侯爺,無論如何,段氏不可能滅了洱海的烏族,他做不到,誰都做不到。烏族隻要不滅,咱們就還有翻身的一天。況且現在的大理應該不是段肅順做主了!”

    楊峰書猛然抬起頭:“你說什麽?”

    “漢人有句老話,請神容易送神難,謝慕華帶著大批宋軍來到大理參戰,他來了自然就不會走,將來大理是不是還姓段就難說的很了。要是大理不再以段氏為尊,而正式被大宋並入版圖的話,咱們現在做什麽都沒用了,就算是洱海全部投靠吐蕃,區區一個拉薩王係能是大宋的對手嗎?可要是段氏願意放棄一部分權利,比如軍權的話。來保留他們的大理王的榮華富貴,咱們烏族就還有翻身的一天!”楊剛正信誓旦旦的說道:“隻不過,侯爺,咱們現在必須投降!”

    “投降?”楊峰淩厲的精光一閃,從腰間抽出佩刀,架在楊剛正的脖子上:“你敢再說一次?”

    “侯爺,隻能投降!”楊剛正平靜的看著楊峰書:“烏族人少,白族人多。咱們的男子這次戰死了不少,就算回到洱海,也是男少女多,下次想湊齊五萬大軍,隻怕又要等二十年,要是侯爺堅持要作戰,楊剛正自然陪著侯爺,就算城破被殺,我也無怨無悔。可是為了烏族想想,咱們烏族的男子一下子沒了五萬,要休養生息多少年才能彌補實力?而這些年,白族就一點也不展了嗎?咱們烏族本來實力就要遜於白族,這麽一來,隻能將實力越拉越大。侯爺可還記得漢人戰國時期秦國的白起嗎?”

    看到楊峰:“白起夠狠,長平一戰坑殺趙軍四十萬,從此趙國男丁稀少,一蹶不振,直到滅國。”

    “咱們烏族現在麵臨的就是趙國的危險啊,侯爺,您想想,要是烏族的男子都死在羊苴咩城,那以後咱們可真是再也沒有希望了啊!”楊剛正說到後來,聲音都已經顫抖了。

    “投降?”

    “為了保住烏族?”楊峰就要這樣被白族壓著嗎?”

    “侯爺,若是您覺得我有什麽異心,你大可以一刀殺了我。楊剛正這條命本來就是侯爺的,侯爺想要的話,隨時可以拿去。”楊剛正對著閃爍著寒芒的刀鋒,靠近了胸膛。

    楊峰書舉起桌子上的酒壺,那裏大概還有半壺酒吧,楊峰書慘然一笑,舉起酒壺灌了下去:“成王敗寇是自古以來的道理,我輸了,不過我沒有輸給段氏,也沒有輸給高氏,我是輸給了宋國。一族之力,對抗一個千年來的大國……我輸得一點也不冤枉……”

    楊剛正就像一尊雕像一樣靜靜的站在楊峰已經輸光的楊峰書需要泄,牆上的火炬一跳一跳的,將兩個人的身影不斷拉長又縮短。

    “你是我們楊家的好孩子。我很後悔,一直不肯聽你的勸告……”楊峰書抬起頭看著楊剛正,臉上露出一絲詭異的笑容:“楊家可以輸,但是烏族不能輸掉。這次我輸了,段氏無論如何都要斬草除根,洱海的妻兒老小,你為他們找一條後路吧。可惜我的兒子個個都是草包,沒有一個能像你這樣幫我的。”

    “不會的,侯爺,我們是向謝慕華投降,謝慕華絕對不會對楊家斬草除根,反而,他還會幫助我們楊家重新培養在洱海的勢力。要是我猜的不錯,謝慕華是想控製大理,可是他並不想讓白族在大理一統天下,權衡,大到君王,小到諸侯,都要用到。謝慕華很需要我們烏族來平衡白族在大理的勢力。這才方便他把大理控製在手中。”楊剛正說得很平靜。

    “哈哈哈……我起兵反白族,吐蕃人來幫我,卻是漢人將我打敗,還要我向漢人投降,有趣……”楊峰書忽然大笑起來,笑得眼淚都流了出來,他猛然用力將酒壺丟向大廳之外,啪的一聲,撞在牆上,摔得粉碎。

    “侯爺,謝慕華不會拖得太久,他們三路大軍圍困我們,拿下羊苴咩城之後,揮軍洱海,到時候楊家就真的完了。”

    楊峰書收起笑容,摘下自己的佩刀,遞給楊剛正:“你,帶著族人去投降吧。以後洱海楊家,你就是族長。我這柄刀是曆代楊家族長的信物。將來,楊家就是你做主了,我的兒子……若是能提攜,就提攜他們一下,不過……我也知道他們都是……唉,罷了罷了!”

    “你走吧,天快亮了,天亮之後,宋軍或許就要攻城了……”楊峰書靜靜的坐了下來,揮了揮手:“走吧,以後的事,就看你了。”

    楊剛正跪了下來,對著這位宛如風中之燭的族長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響頭,撿起那柄不知道飽飲了多少人鮮血的腰刀,大步走到廳外。他回頭一看,楊峰書頹然坐在裏邊,仿佛一下子蒼老了幾十歲。

    想必,楊峰書已經不願意再看到今天的日出了吧?(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