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章 局勢趨緊張二

字數:3234   加入書籤

A+A-




    ***本章節來源六九中文 請到六九中文閱讀最新章節***

    本書寫到這裏,布局部分才逐步結束,將會在未來幾章內進入鐵血抗日和謀定天下的大博弈之中,文風也會漸漸改變,因為本書以真實曆史人物為主角,所以在前麵描寫中,比較謹小慎微,顯得縮手縮腳,原本需要上百萬字,方能寫得比較有血有肉的情節,被壓縮在了四十多萬字,所以書中人物個性難免不夠鮮明,也沒有著重刻畫人物形象。

    未來幾章開始,將會將情節重點由藍田規劃,轉移到刻畫人物性格特征、和戰鬥場景、各方博弈等細節描述中,希望大家能喜歡。同時,若是有好的建議和意見均可留言,好壞不論,隻是拒絕髒話,嗬嗬!

    青山順便祝大家國慶節假期愉快。

    ----------------------分隔線--------------------------

    由於九一八事變後,蘇聯開始在中、蘇邊境構築軍事要塞,在遠東的兵力達到11個師,其中騎兵2個師,戰車600多輛,飛機達500多架,在海參威港口的軍艦達14艘,預計出動兵力可達23萬人。

    日本三六年前,在中國東北的兵力隻有3個師團,機械裝備一個旅團,騎兵1個聯隊和3個獨立守衛隊,飛機大約為80架,總兵力約為蘇聯的1/3。

    因此,陸軍的“北進戰略”同日蘇兩國在中國東北的對峙形勢是相一致的。

    日本海軍國防策略,認為國防對象主要是英、美和蘇聯。

    日本海軍製定的《國策要綱》主張:“對外策略應摒棄過去漸進的、同列強‘協調’之帝國外交政策,剔除一切同我國對抗之勢力;對滿洲的政策是將其育成帝國不可分割一部分,以期實現經濟、政治、軍事之共同防衛的共存共榮;對中國,要以帝國為中心,形成日、滿、華之共同提攜,促成東亞之安定發展;對蘇聯,為防止其插手遠東事務,防範共產主義勢力之蔓延,應通過解決日、蘇諸懸案以圖之親善關係;對英國,防備其聯合美國、蘇聯及中國對日本進行遏製,利用歐洲政局的變化,來牽製英國在遠東勢力的發展;對美國,充實兵備,為對抗其在遠東對帝國的對抗政策,使其承認日本在東亞地位的同時,發展同期以經濟相互依存為基調的友好關係。”

    日本海軍國防戰略的中心目標是“南進政策”,認為國防第一號假想敵乃英、美兩國,其次是蘇聯,主張日本在確保東亞霸權地位的同時,應該向南太平洋地區發展勢力。這種“南進論”的核心目的是要把英、美等勢力從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驅逐出去,實現日本“獨霸中國和太平洋地區擴張”的計劃。在經過激烈爭論後,廣田內閣確立了《帝國國防方針》第三次修正案,具體內容為:

    一、帝國之國防本意為確保帝國利福利民之本,並以此彰顯國威;二、帝國國防之方針基於國防之本義,為確保東亞之安定應充實軍備確保國家之發展,以防一旦不虞之時迅速進行戰爭之目的;三、帝國之國防以國力強大的美國、蘇聯為目標,同時防備英國和中國。為此,帝國之兵力要以防備東亞大陸及太平洋地區為目標。帝國國防用兵如下:陸軍兵力為50個師團及空軍142個中隊;海軍兵力為主力艦12艘,航空母艦12艘,巡洋艦28艘,驅逐艦96艘,潛水艇70艘,空軍兵力為65個中隊。

    在國防上廣田內閣已不能明確以陸軍為主,或是以海軍為主的一元化國防方針。所以廣田內閣所確立的國防方針隻能同時兼顧陸、海兩軍,國防對象的確立亦處於多岐多緒的尷尬狀態。由此,陸、海軍根據各自國防目標提出了龐大的用兵計劃。這種國防方針,實際上是由於退出國際聯盟和世界裁軍條約體係,自取孤立國際地位的必然結果。

    1936年8月,廣田內閣召開五相會議,根據陸、海軍國防方針,確立《國策基準》,把外交和國防結合起來,在確保日本在東亞大陸地位的同時,把向太平洋地區發展作為日本根本國策。即是說,廣田內閣所確立的《帝國外交方針》和《國策基準》,實際上是按照陸、海軍不同國防策略而製定的,在把海軍所主倡的“南進論”作為國策的同時,又承認陸軍的“北進論”。

    這樣,在國防戰略上,日本既把蘇聯作為防衛敵人,同時又把英、美等國勢力從太平洋地區驅逐出去作為當前的外交重點。所以說,廣田內閣實際上是將陸、海軍對立意見兼收並畜,確立了“南北並進”的“二元化”外交路線。

    麵對挑戰“凡爾賽—華盛頓”體係後在國際地位上陷入孤立的嚴峻局麵,為確保其以中國大陸為腹地“北進戰略”的順利進行,廣田內閣於1936年11月25日,同德國締結了以“防共”為招牌,實際是以蘇聯為對象,並防衛英、法、美等國的同盟協定。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日、德“防共協定”。

    所謂的“防共協定”,其實是一種具有明顯維護日、德兩國對外侵略擴張的外交手段。而這一時期日本對德結盟所要謀求的最大利益就是希望德國牽製蘇聯,並對日本侵華戰爭予以“精神和道義上”的援助。同時,希望借助“防共協定”的招牌,來擴張“防共體係”,蒙蔽其他各國的警惕,最後實現在遠東驅逐英、美勢力的目的。

    到了三七年日本參謀本部製定了本年度的對華作戰計劃,準備以二十個師團的兵力,占領華北、華中、華南地區,一舉滅亡中國。與此同時,日本陸軍首腦會議決定,立刻從國內出兵,對中國發動攻擊,並得到了“天皇”和“內閣”的同意。

    為此,日本特務機關也針對性的對我國做了大量的滲透和分化瓦解計劃,可是,因為我黨實際控製區域反特工作開展的非常出色,而且在我黨控製區域是拒絕和日本有任何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麵的交往,所有日本僑民均被驅逐出境。

    使得日本帝國主義除了暴跳如雷外,卻也難以實施敵特滲透計劃,因此對我黨、我軍的具體情報掌握的相當匱乏。

    當然,日本在國民黨統治區還是取得了不少有價值的軍事和政治等情報的,可是基於國民黨統治區非常狹小的範圍,日本對中國的認識已經失去了準確和全麵的判斷。

    甚至對於我軍當前的戰鬥力和總人數也沒有一個大概的認識,而還抱著原來的慣性思維,天真地認為,即使我軍得到了不少改變,變得強悍了不少,可還是不能改變我軍整體孱弱,世界末流軍隊的現狀。

    在日本帝國主義將毒手伸向中國的同時,我黨、我軍也在做著秘密謀劃。

    -\ 六|九|中|文|書友上傳/-(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