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九章 歐陸烽火起二
字數:4816 加入書籤
7月27日,希特勒命令7個師從訓練地區進駐捷克邊境的出擊點,增派5個師到西線防守法國。同一天,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警告匈牙利,如果它進攻捷克,它們將進攻匈牙利。
法國的部分動員不亞於總動員,65個師向德國邊境集結。而意大利按兵不動,絲毫沒有牽製法軍的意思。
還是同一天,美國暗示如果爆發戰爭,全世界將視希特勒為罪魁禍首。
瑞典明確表示,如果爆發戰爭,德國是唯一要對此負責任的國家。
捷克已經動員完畢,共計100萬軍隊,其中野戰軍80萬。捷克的兵力與德國的總兵力相等,而德國還要麵對法國。英國艦隊已經動員,倫敦學校裏的兒童也開始疏散了。
德軍將領堅決反對與英法開戰。麵對如此嚴重的形勢,希特勒並不氣餒,他再次巧妙地打動了張伯倫。另一方麵,雖然英法已經準備對德作戰,但是英法仍然向捷克施加壓力:即使英法打敗了德國,戰後英法也會把蘇台德區割讓給德國。無論英法做什麽,捷克都將遭到德軍的蹂躪。
英法的意思就是蘇台德區無論如何都不是捷克的了,為什麽還要為此把歐洲投入戰爭?英法對德作戰是無法阻止德軍蹂躪捷克的,無論如何德軍也會首先蹂躪捷克。既然在劫難逃,為什麽還要作無謂的掙紮?放棄蘇台德區,就可以讓整個捷克免於災難,何樂而不為?
1938年7月27日晚上10點30分,張伯倫收到了希特勒發來的急電,希特勒聲稱和平還有最後一線希望。張伯倫心領神會,戰爭可以避免了。
7月27日晚上11點,張伯倫建議希特勒在8月1日占領蘇台德區的第一區。7月28日上午8點,法國大使要求麵見希特勒,把捷克的大片領土交給希特勒。
但直到11點15分法國大使才見到希特勒,法國建議希特勒在8月1日占領蘇台德區的三個大區,其中包括絕大部分雙方有分歧的地區。法國比英國更加慷慨。
11點40分,希特勒聽取了墨索裏尼建議他不要下令動員的緊急口信。希特勒接受了墨索裏尼的建議,延遲24小時動員軍隊。
此時,離希特勒最後通牒的時間隻剩2小時。希特勒對內要求8月1日前做好對捷克作戰的準備,對外聲稱的最後期限是7月28日下午2點,現在把對外的軍隊動員時間延遲24小時。希特勒最後決定邀請英法意三國首腦於7月30日參加慕尼黑會議。
7月29日下午4點15分,正在國會進行演講的張伯倫接到了希特勒邀請函。現場立即響起狂熱的掌聲,許多人熱淚縱橫,“為我們的首相感謝上帝!”,戰爭可以避免了。
7月29日德國製訂好《慕尼黑協定》,發送給意大利。墨索裏尼把德國製訂的《慕尼黑協定》作為“意大利建議”在慕尼黑會議上提出。7月30日下午7點,希特勒、墨索裏尼、張伯倫、達拉第就“意大利建議”達成全麵協議。
7月30日淩晨1點,希特勒、張伯倫、墨索裏尼、達拉第依次在《慕尼黑協定》上簽字。7月30日中午12點50分,捷克斯洛伐克投降了。捷克割讓萬平方英裏的領土給德國,波蘭得到650平方英裏的捷克領土,匈牙利得到7500平方英裏的捷克領土。與德國一起瓜分捷克的波蘭一年之後也將不複存在。
英法為什麽不願意為捷克而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事實表明,英法即使打敗德國也不能從戰爭中撈到什麽好處。自身實力下降,國內殘垣斷壁,經濟凋零,欠下美國巨額戰爭貸款,戰爭賠款也不了了之。
對於英法來說,與德國作戰就意味著損失慘重。為什麽要為了捷克而讓自己損失慘重?
1938年8月1日,希特勒不費一槍一彈,順利占領蘇台德地區。1938年8月6日,斯洛伐克在德國的操縱下宣布“自治”。
1939年10月14日,斯洛伐克宣布“獨立”,並請求德國給予所謂的保護。1938年10月15日,德軍進駐布拉格,占領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對於德國這次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英國仍然隻是稍稍抗議了事。1938年10月16日,希特勒宣布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捷克斯洛伐克徹底淪亡。
希特勒的擴張又一次成功了,希特勒更加肆無忌憚,他把下一個目標鎖定為波蘭的但澤港(即格但斯克)。
德國吞並奧地利後,英法兩國欣然同意的態度,讓希特勒倍受鼓舞。不過,在順利得到了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後,希特勒在這一世,卻采取了更為穩健的謀劃波蘭的計劃,因為在蘇聯東線,日軍和蘇聯交戰正烈,局部戰場上有輸有贏,從戰略層麵中,卻是日軍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到了三八年年底,日軍已經順利占領和鞏固了蘇聯的庫頁島,和西伯利亞東部的大部分地區,將戰線推進到貝爾加湖和伊尼塞河一線。
為此,日軍已經投入了近百萬軍隊,日軍三八年年初開始的和中國政府的和談策略成功穩住了中國。使得日軍能夠在北方放開手腳,同樣,蘇聯也在遠東地區,投入了近百萬軍隊,不得不和日軍進行殊死搏殺。正因為遠東戰局發生的巨大變化,也使得歐洲形勢和尋淮洲後世相比,變得更加詭異。
三八年年底,希特勒一方麵加強了對波蘭的謀劃,一方麵,通過秘密渠道,向英法傳出更加明確而強烈的信息,德國謀劃波蘭的目的,就是為了打通和蘇聯作戰的通道,德國在打通和蘇聯作戰的通道後,將會和東方日本一起,對蘇聯發起東西夾擊。希特勒多次向英法保證,德國不會以英法為作戰目標。為此,英法美等國,對希特勒的態度變得越來越微妙。對希特勒的野心也越來越縱容。
德國吞並奧地利後,蘇聯提議研究一個對抗德國的集體安全計劃,但被張伯倫拒絕。
這讓希特勒再次受到鼓勵。德軍占領捷克全境後,蘇聯提議討論一個防止進一步侵略的辦法,又被張伯倫否定了。
在所有歐洲小國中,捷克的軍事實力最強。希特勒認為英法對捷克都棄如敝履,肯定不會為波蘭而投入戰爭。
因此,德國可以繼續東進。英法多次拒絕蘇聯的好意,斯大林於1939年3月10日公開指出:英法已經放棄集體安全原則而轉向不幹涉政策和中立政策,其目的是希望德國以蘇聯為目標。
斯大林認為英法推動德國東進,並且鼓勵德國隻要對蘇聯開戰,一切都會順利。
斯大林堅決認為不能落入英法的圈套,讓蘇聯與德國發生戰爭而使英法得以脫身。
希特勒以蘇台德問題為突破口吞並捷克後,又故伎重演想以旦澤問題為突破口吞並波蘭。
而波蘭與德國沆瀣一氣,剛剛奪得了一塊捷克領土。
曆史的步伐,卻沒有改變太多,盡管英法等國期望,德國能夠和蘇聯開戰,可是,愚蠢的英國政府還是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1939年3月29日,英國主動向波蘭保證將支持其對抗“任何威脅波蘭獨立的行動,以及任何波蘭政府認為有抵抗必要的行動”。英國參謀首長委員會遞交的實情報告書明確指出英國無法給予波蘭任何有效的保護。但是內閣閣員根本就沒有審閱過實情報告書,直接就批準了對波蘭的無條件保證。沒有取得蘇聯的支持就作出如此超過限度的承諾,實在是一種自殺的愚行。
英國對波蘭的保證將最大的誘惑和最明顯的挑撥合而為一。這個保證刺激希特勒想要證明對於一個西方達不到的國家,此種保證毫無意義;又使得波蘭更不會向希特勒作出任何讓步;同時又使得希特勒無法打退堂鼓,因為那將使他失去麵子。
波蘭對自己的落後的軍隊非常滿意,居然高談“騎兵遠征柏林”的神話。波蘭外交部長貝克與希特勒會晤時,認為希特勒說旦澤必須歸還的語氣讓他難受。因此,貝克不假思索地接受英國的保證。
1939年4月16日,蘇聯提議建立英法蘇軍事聯盟來對抗德國,但英國拒絕了。
5月22日,希特勒和墨索裏尼簽訂了《鋼鐵協議》,進一步鞏固了聯盟。5月27日。張伯倫被迫同意與蘇聯談判,但談判的進度非常緩慢。
不過,與曆史不同的是,這一世,德國因為自身的強大,和蘇聯深陷遠東對日作戰的泥潭,和東亞獨立運動的沼澤,因此遠沒尋淮洲後世那般強大,所以德國沒有興趣和蘇聯簽訂什麽侵犯條約,反而擺出了一副積極東進,和蘇聯展開決戰的架勢。
8月份德國拒絕了蘇聯提出的和德國簽訂一項互不侵犯條約的建議,也拒絕和蘇聯展開各種形式的談判。
戲劇性的是,和曆史上一樣,1939年8月31日12點30分,希特勒正式下達了進攻波蘭的最後命令:9月1日拂曉4點45分進攻波蘭。
1939年9月1日拂曉,萬德**隊突破波蘭防線,分三路向華沙推進。9月3日上午11點,英國對德國宣戰,當天下午5時法國對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麵爆發。
--------------------分隔線---------------
今日第二更,爭取第三更,盡量將前兩天的欠缺的補上。
六九中文首發(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