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殺蛇

字數:6267   加入書籤

A+A-




    九式中的第一招“總訣式”,其中有種種變化,用以體演那篇亂碼似的總訣;第二招是“破劍式”,用以破解普天下各門各派的劍法;第三招“破刀式”,用以破解單刀、雙刀、柳葉刀、鬼頭刀、大砍刀、斬馬刀的種種刀法;第四招“破槍式”包括破解長槍,大戟、蛇矛、齊眉棍、狼牙棒、白蠟杆、禪杖、方便鏟等種種長兵刃之法;第五招“破鞭式”破的就是鋼鞭、鐵鐧、點穴橛、拐子,蛾眉刺、匕、板斧、鐵牌、八角槌、鐵椎等等短兵刃;第六招“破索式”破的是長索,軟鞭、三節棍,鏈子槍、鐵鏈、漁網、飛錘流星等等軟兵刃;第七招“破掌式”,破解的是拳腳指掌上的功夫,長拳短打、擒拿點穴、鷹爪虎爪、鐵沙神掌等諸般拳腳功夫;第八招“破箭式”,破解的是諸般暗器,須得先學聽風辨器之術,不但要能以一柄長劍擊開敵人射來的種種暗器,還可以借力反打,以敵人射來的暗器反射傷敵。

    而第九招“破氣式”,對付的則是身具上乘內功的敵人而用,神而明之,存乎一心。“破氣式”字麵上說得玄乎,實際上當初獨孤求敗創“破氣式”時,完全是針對當年內功無敵於天下的黃裳,卻終究還是沒有機會得已驗證,能不能在黃裳的身上行通先還不說,施展此招要求使劍者都將精、氣、神集於一劍,通達心中無劍手中亦無劍之境,盡憑自身真氣化形,以點擊麵,以集中攻擊分散,破解了對方真氣攻勢的同時,還能將真氣反擊入對方的體內,要想做到這點,一是要不怕死,抱持無生無死之心,二是真氣不能弱過對方太多,要知道對方將內功練到了那般境界,不懂得集氣攻擊才怪了,“破氣式”所能做的就是比對方更集中,更霸道。幾百年後的令狐衝、風清揚就是因為功力未臻,才都學不會“破氣式”。

    當然,令狐衝能在功力全廢的時候還能橫行無忌,他所依靠的並不是獨孤九劍,隻不過是由於利益的糾葛,人家放水而已,是做不得準的。不然的話,堂堂的武當派掌門,其實力是何等的雄厚,又怎麽可能被一武功全廢之人擋住。那隻不過是個笑話而已。

    看過了這獨孤九劍的內容之後,郭進在心裏驀然生出了一個奇怪的念頭來,這獨孤求敗除了是個劍道宗師之外,更像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盡管他沒有給出一般的科學理論,但是他對數學、力學、物理學的很多領域都有極為深刻的認識,並且還結合武學,給出了實際應用的範例。

    他本以為獨孤九劍隻是一部,包含了天下武學精妙的劍法而已,不想裏麵根本就沒有什麽固定的一招一式,而是對於獨孤求敗一生用劍對敵的心得,做了一個規律性的總結。這不得不讓他感歎萬千,他以前就是在健身俱樂部駐紮的,又如何看不出這其中的道道來。想來如果不是因為古代對數學的不重視,獨孤求敗應該能做得更好才是。說不得人體工程力學的展曆史就要改寫拉。

    世間但凡一切有招有式的武學,都是根據自己所使用的兵器(身體亦是一種武器)而量身打造出來的。兵器就是實物,兵器的攻擊就是進行一次動能的轉換,按照後世運動力學的原理來說,動能在轉換過程中一定存著施力點、受力點以及常被人忽略的平衡點。

    對戰之中,防禦,如抵擋,針對的是兵器的受力點;反擊,如刺削,針對的是兵器的施力點。而獨孤求敗創出的九劍以攻代守,針對的卻是兵器的平衡點。任何人攻擊的平衡點受到了幹擾,原定的招式就不能成招了,失招露出的破綻便成了獨孤九劍的攻敵必救之處。

    兵器有長有短、有輕有重、有軟有剛,獨孤求敗卻能總結出兵器的特性來,將對方的出招平衡點用計算公式歸納起來,為了讓後人方便學習或是看得懂獨孤九劍,獨孤求敗特意還將計算出的兵器平衡點分布設置成了空間的三維坐標,以《周易》六十四卦方位表示坐標點,後人隻要弄清對方的招式特性,就可套用空間坐標值,直擊對方招式中的破綻。除此之外,為了較正套用固定值的誤差,還用了很多具體的數學模型對具體情況進行了推演。

    舉個簡單的實例來說,如《獨孤九劍》中的“破箭式”。一般的劍法,也能破掉暗器,不過隻能對付個別的暗器,對於大量的暗器就無能為力了,因為一般的劍法沒有考慮到大量暗器之間的關聯性,也就是說沒有把它們當成一個空間點陣來處理,隻是采取了以力降力硬碰硬的辦法來一一擊打。

    但是獨孤九劍的“破箭式”,在出劍的時候,就準確地計算了出劍的度和方位,也就使得這一劍的“波矢”(空間波動矢量值)滿足了特定的要求。暗器所形成的空間點陣,彼此之間具有強烈的關聯性,如果找準了它們的“基頻”,就有可能讓劍所形成的“波矢”取得一個特定值,最終劍與點陣之間產生強烈的共振,點陣就將會完全解體。

    這破箭式的關鍵就在於精確的計算了一劍擊出的“波矢”,而這要求對於點陣的“基頻”就要有充分的測量數據。所以這一劍是很不好學的,平常需要大量的練習,盡量得出一些點陣常形的數據。

    因此平常的一滴汗水,就是生死關頭的一根救命的稻草。與此相仿佛的,還有武當派的接暗器的手法。俞蓮舟在接峨嵋派的霹靂雷火彈的時候,也用了這種以一擊多的方法,不過,比起破箭式來說,隻能算是粗淺的入門級數學水平了。

    修習《獨孤九劍》的要旨在一個“悟”字上,若隻懂得死記硬背六十四卦的方位,學會的也不過是下乘的《獨孤九劍》而已,就像是學外語隻記單詞,不懂得套用語法,也終究達不到融會貫通之境。

    《獨孤九劍》中所要求的術數模型,這時代可能隻有已死的科學巨匠沈括或是博學通才的黃藥師才能掌握吧。對郭進這後世的高中學生,很多東西卻都不過隻是常識性的問題而已。他修習《獨孤九劍》所要做的是一反獨孤求敗的老路,嚐試著破解九式的劍意,通曉之後化為己用,大成之日,則無所施而不可,便是將全部的變化盡數忘記,也不相幹;臨敵之際,更是忘記得越幹淨徹底,越不受九式的拘束越能體現出《獨孤九劍》的威力來。

    可惜的是,就算是《獨孤九劍》這般最高端的武學,亦不是無所能敵。《獨孤九劍》最怕對上兩種武道,一是快,快到你來不及破招;二是不攻,不搶先出招,讓你無招可破。所以《獨孤九劍》遇到以快著稱的《葵花寶典》和以守代攻的《太極劍法》時都是束手束腳、神威盡失。

    笑傲中的令狐衝能擊敗衝虛老道,隻因衝虛老道棄守轉攻,違背了《太極劍法》的劍意,當然,其也不是沒有放水的嫌疑。回想《九陰真經》中有一門配合的陰柔內力、詭異身法施展的《迅雷劍法》,招式簡單卻獨求一個“快”字,好像是為專克《獨孤九劍》而設,不知道這是不是黃裳針對獨孤求敗劍法所創出來的破解武功。《迅雷劍法》所走的武道路子倒是和傳說中的《葵花寶典》十分相似,不知道兩者有沒有什麽關係。(都是官府中人所創)

    為了彌補《獨孤九劍》的不足,郭進特意將《九陰真經》上的詭異身法與之結合,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獨孤求敗與黃裳兩人的心血結精,在兩人生前沒有機會深入的交流,沒想到到了他的手上反而助兩人完成了遺願。

    除了《獨孤九劍》之外,《玄鐵劍法》也在郭進找機會與神雕切蹉之後,也順手領悟了出來,以備不時之需,這世上沒有完美無缺的武功,很多看似多餘的武學,說不定在特定的時間會救你一命。

    領悟不是死記硬背,郭進現在的武學見識,已經有了一定的能力參悟武學招意,總有一天,《獨孤九劍》和《玄鐵劍法》都將慢慢的被融進屬於他自己的武學體係當中,這便是絕學多多益善的用處了。

    身為後世之人,隻要有看過幾本武俠小說的,對於武道的見解就有古代人不可比擬的優勢,像郭進在還沒有練武之前,武道的見解已經達到了獨孤求敗五十歲後,才參悟的“木劍”境界,即“以最少的動作化為最快的反應”“將最少力化為最大力”。

    隨便引兩個實例來,高中的物理就有道力學題:小船過河,受風力和水流的影響,以最短的距離或是最快的時間過河,要怎麽設定行進方向?還有一道: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怎麽拉住失去控製的百噸巨船?

    雖說獨孤九劍重眼力和推算,但要怎麽才能讓出劍的度更快,這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先讓對方出招的話,自己在想出破解之術再出劍反擊,這樣就太慢了,就像是快行駛的汽車一樣,遇到突然出現的行人擋道,司機看到後,通過神經思考再反應到手腳刹車動作上,這樣顯然就會延誤時機了。

    獨孤求敗為每式定製了一個預設值,即平衡點的《周易》六十四卦方位分布,你可在敵未出招前,根據他使用武器的特性,搶先攻向原先設定好的六十四卦方位,再根據對方出招較正你的劍勢,在可控製的誤差範圍內,你的出劍距離肯定大大的會縮小不少,這便就是“料敵先機”的說法了。

    較正劍勢的過程必然一次比一次精確,這使得獨孤九劍的攻勢一劍連著一劍,一劍快似一劍,連綿不絕,逼得度沒有自己快的對手不得不轉攻為守,正是獨孤九劍的精要之處:“有進無退”。郭進修煉獨孤九劍,除了精確製導《周易》六十四卦方位之外,每個方位還有前後左右上下六個較正的方向,這使得獨孤九劍每式的變化都有三百八十四種之多。

    若練劍使的是木劍或者是軟劍、輕劍倒也就罷了,可郭進卻非要自找苦受,用玄鐵重劍。將九劍每式練上一百遍,每遍出劍三百八十四次,其中的苦難可想而知。為了鍛煉體力和力量,他還得練玄鐵劍法和神雕對招,又多了很多罪受。

    而神雕中的楊過,還有蛇膽這個級補藥用來恢複體力,郭進卻是因為馬鈺當年的勸告,也隻能是“望梅止渴”看著神雕得意洋洋的吞著蛇膽,他隻能在一旁幹瞪著眼睛。也隻好腦中不停地自我催眠:墨綠綠的!好苦!好苦!血淋淋的!惡心!惡心!

    郭進依靠著運行內功來恢複體力,肯定是沒有神雕吃蛇膽靈藥來得快,之後神雕就是大神威,變本加厲地折磨著他,害得他每天都是一副黑青的豬頭像,幸好在這深山野林裏,沒有外人現,不然肯定會驚呼豬精和雕精妖怪打架。

    如此又過得了兩個多月地獄般的生活,郭進竟也勉強的可以與吃了朱果後,脫胎換骨、實力倍增的神雕的驚人巨力相抗,劍擊刺,唆唆銳響,顯然他現在在揮玄鐵劍的度隱隱蓋過了揮劍帶起的風勢來。

    有道是《九陰真經》開篇所述的“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郭進現在的實力精進,正是虧了每次與神雕激鬥後的內力幾欲耗絕,丹田內的先天真氣不得不加快經脈可用真氣的流通量,雖然真氣的粗細隻增加了一點點,但其凝結度和自動運行的度幾乎翻了一番。

    神雕在勝不了郭進之後,又領著他去跟幾十丈高衝勢的瀑布對決,可憐他來的不是時候,人家楊過進穀的時候正是春夏交替之際,他卻是在秋冬之時,楊過在瀑布底下練劍還能隨便的衝涼,他卻是要受寒受凍,雖說以他現在的內力修為,可以說是寒暑不侵,但那也有個時間的限製的說,一個人再怎麽強大,被幾十丈高衝下來的冰水當頭衝淋,就算是鐵人,長久下去也受不了啊。

    更何況嶺南多雨,幾次山洪暴,人在水中借力困難,玄鐵劍施展阻力倍增,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不過“有付出才有收獲”嘛。在水中他亦是悟得了許多的順刺、逆擊、橫削、倒劈的劍理來,終明了“一力降十會”並不是單隻蠻力,而是要懂得借力、用力、引力的道理,將很多以前隻停留在理論認知上的武學至理實際化。

    獨孤九劍的實戰經驗,隻能在神雕身上驗證“破掌式”,在飄落的樹葉上驗證“破箭式”。神雕現在在平常的打鬥中是打不過郭進了,隻要近到他的身周一丈內,都會被他的劍勢所逼退,除非神雕拚著受傷,不然的話它要碰到他的衣角都難,隻因為每次它突襲逼近,都好像是要自動撞上他手中憑空詭異出現的玄鐵劍一般。

    此外,現在的郭進也能勉強做到蒙著雙眼,聽風辨位,用一把玄鐵劍,將大樹下麵三丈範圍內的落葉滯停在半空懸浮不落,再一劍就能將三丈內的浮空落葉全部震碎。獨孤九劍中的“破掌式”、“破箭式”算是有了一定的火侯了。

    在這個冬天的第一場雪下來了之後,郭進知道差不多是到了該離開山穀的時候了。此去蘇杭嘉興,一路上人煙稠密,雖然說神雕經過了一番減肥整容後,形像也是大改,但過人的高度卻沒有半分縮減,他若是帶著它一同前往,太過驚世駭俗了一點,不和他低調的性格,很多事情做起來就不方便了。

    沒有辦法之下,郭進也隻好先將神雕留在山穀裏,等以後再帶它走也不遲。而且對它來說,也許傲嘯山林,才是它所追求的生活吧。不過離開之前,他還有一件事情要做,便是幫著神雕除去死對頭——紅冠金蟒。

    那條金蟒被神雕傷了雙眼,郭進要想除之,倒是也不用硬拚,略施小計便可。於是他就讓神雕找出了金蟒藏身所在地,他則在那裏四周用兩塊巨石,半埋入土,設了一道僅供金蟒蛇身通過的狹口,又取了劍塚內鋒利無比的青鋒劍,反埋入狹道中,隻斜露出了三寸劍尖。

    隨後他就讓神雕前去引來那條金蟒。果不其然,對神雕恨之入骨的金蟒,被神雕的挑逗所激怒,嘶叫著追在了神雕的身後,按計劃急地穿過狹口,柔軟的下腹蛇皮被銳利的青鋒劍尖直接就劃出了一道一丈來長的大口子,那金蟒受痛又爬行了十來丈,沿途內髒淌了一地,又絞痛卷滾了半個時辰,終於是氣斷身絕。(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