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怒火與攻城

字數:7044   加入書籤

A+A-




    “可是你殺了他們,就會有更多的金國百姓拿起鋤頭鐮刀擀麵杖,更多地殺你的人!”

    成吉思汗怒道:“那我就再殺死他們,直到他們不敢再反抗為止。”

    “金國有多少人你知道嗎?他們二十個人換一個蒙古人的生命,你就得亡國滅種!”

    成吉思汗怔住了,不相信地問道:“那——你說怎麽辦?”

    “大汗,你知道這些百姓大多是漢人和契丹人,他們並不願意幫助女真人。隻是他們不了解蒙古人,不了解大汗的到來會給他們帶來什麽,才鋌而走險。如果大汗寬恕了他們,這消息就會一傳十,十傳百,也許將來你會看到百姓們紛紛自地組織起來響應大汗,幫你反抗金軍。”

    耶律阿海幫腔:“大汗,明安的話是至理明言。請大汗三思!”

    開明的胡丞相也勸道:“不是三思,而是要立即做出決斷。”

    成吉思汗轉向小胡詢問道:“他們兩個都是契丹人。我想聽聽你這個蒙古人的意見。”

    胡丞相:“他們說得那玩意兒——那家夥——那是相當的正確。”

    木華黎這時也聲援道:“大汗,我也以為放了這些該殺的百姓是上策。”

    成吉思汗虎目一瞪,不怒而威:“難道我的成命可以隨便收回嗎?窩闊台,你是怎麽想的?”

    窩闊台答道:“父汗,塔塔統阿老師在給我們上課的時候說過,不因人而廢言,能從諫如流也是帝王的英明之舉。”

    成吉思汗突然哈哈大笑起來,笑得大家莫名其妙。成吉思汗止住笑後歎息說:“我很高興我的兒子和將領之中也有這樣高明的見解。”而後他又對眾將說:“你們之中難道真的沒有人想過要糾正我的作法嗎?我想一定會有!可是你們不敢說。大家不像我還沒有稱為成吉思汗的時候那麽隨便了;不像我們一起喝班朱尼混水的時候那樣推心置腹了!我很生氣!”他對小胡說,“胡丞相,你去讓納牙阿放了那些百姓吧!”說罷又衝那些不樂意放過百姓的將領們擺了擺手,毫不客氣地說:“你們都給我退下,我不願意看到你們板著臉的苦瓜相!”

    眾人灰溜溜地退下去了。

    從此以後,蒙古侵金戰爭逐漸變殺掠為招降。

    啪,郭進猛的一拍桌台,惱怒的問道:“你說什麽,再說一遍!!!”

    郭七滿頭大汗的站在蒙古黑龍江萬戶區郭進的官署裏,身子都有些哆嗦了,本來以他和郭進親密的關係,(從小一起長大)本不該如此不堪的,可誰叫他所管轄的事情出了漏子呢,而且還是大漏子的那種,都影響到了黑龍江地區的穩定了,他能不惶急嗎?

    不過盡管心中害怕歸害怕,事情還是要說清楚的,不能誤導了郭進的判斷,不然以後麻煩隻能更大。於是郭七就結結巴巴的有重複了一遍:“少,少爺,派往前線的運輸車隊,,十五小隊遇襲,車隊護衛,護衛死傷大半,車上所有的戰利品都,都被搶掠一空!”

    砰!還沒等郭七吞吞吐吐把事情詳細說清楚,狂怒之下的郭進就猛的一掌把身前的辦公桌拍得四分五裂,分飛的木屑打在郭七的身上生疼,可他也隻能硬忍著不敢吭聲。官署外麵的衛兵和工作人員聽到了裏麵的響動,也隻是縮了縮頭,急衝衝的遠離這個是非之地,心底卻是忍不住的直寒。老大怒了!!!,

    “你,你這個混蛋!”郭進滿臉青筋直跳,手指著站在下的郭七,眼睛似乎都要噴出火來了,破口大罵道:“你這個混蛋,你***—¥¥#¥#?#¥#¥……¥……—…………*—*—……¥¥¥##??#¥¥##——*(*¥##?#¥¥#—*(*—……*—……¥#¥#?#¥¥#¥”

    見老大此雷霆大怒,原本惶恐不安的郭七反到放下心來了,知道自己隻要享受過這頓大罵之後,基本上就應該沒他什麽事情了,如果老大還是一副冷麵冷木的,估計他就要倒大黴了,這事可不是開玩笑的。

    郭七跟了郭進這麽久,當然知道郭進的脾氣了,老大越是對你客氣,就說明你尚在老大的考察當中或是把你當外人看待,這種優待其實並不好受。

    而老大越是對你嘻笑怒罵,言笑無忌的話,說明老大越是把你當自己人看待,已老大護犢子的性格,有天大的事情,老大都會給你扛下來。更何況,這次的事情雖然嚴重,但也並沒有嚴重到生死關頭,說什麽還不是老大的一句話?

    也難怪郭進如此動怒,這可是錢啊,黑龍江萬戶取的公帳上的錢,其實就等於是郭進自己的錢。可能大家對這個不太理解,先介紹一下蒙古的財政稅收政策吧。

    眾所周知,蒙古國內地廣人稀,這就不得不把不多的人口集中起來管理了,由此蒙古國的人口集中在五大區域,不兒罕山的蒙古都,還有就是四大萬戶區。由於地盤並不缺,缺的就是人口,而且現在的蒙古還在開疆拓土之中,為了便於管理外加穩定住境內的人心,蒙古其實執行的是類似於春秋戰國時的分封製度,不像後世那樣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官,四大萬戶這一級數的人物都是終身製的。

    大家也都知道一旦一個人在一塊地方當老大當久了,就會對中央形成一定的威脅,隨意為了控製地方,使中央永遠強於地方,蒙古實行的是稅收分攤製度,就是中央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先估計出一個總的稅收出來,然後分攤到各個萬戶區。恩,也就是說,隻要把中央的任務完成了,剩下來的稅收都是有萬戶長自由支配了,對於有著不小野心的郭進來說,這些錢很關鍵,如經出了這樣的事情,怎麽能不讓他惱火?

    1215年正月,蒙軍破通州,金右元帥蒲察七斤率眾投降,蒙古直逼中都城下,中都形勢岌岌可危。

    在石抹明安等進攻中都之時,成吉思汗於1214年1o月派木華黎率軍進攻遼東,企圖切斷東北金軍對中都的支援。1215年3月,木華黎攻打金朝的北京(今遼寧寧城縣西北大名城),守將銀青率2o萬軍出城迎戰,敗退回城。

    金兵殺死銀青,推舉寅答虎為元帥。寅答虎猶猶豫豫地開城投降了。木華黎嫌他們拖拖拉拉,投降效率太低,大怒,打算讓他們自己動手挖個大坑躺進去埋上土了事。契丹將領石抹也先勸阻道:“北京是遼西重鎮,人家已經投降了,您還讓人家自掘墳墓。從今以後誰還敢投降哪?”木華黎覺得他說得挺有道理,就命令寅答虎率眾從大坑裏爬出來,任命寅答虎為代理北京留守,任命吾也而為代理兵馬都元帥鎮守北京。

    這種投降不殺,重用降將的政策,起到了很好的瓦解敵軍的作用,敵軍將領紛紛率軍歸降。

    1214年1o月,金朝錦州兵馬都提控張鯨殺死節度使,自稱臨海王,派人投降木華黎。1215年4月,成吉思汗命令張鯨出兵配合蒙軍攻打金朝州郡。張鯨心存反側,佯稱生了重病,遲遲不肯出兵援助,私下裏謀劃率軍開溜,被監軍石抹也先逮捕送到司法部門哢嚓了。*

    1215年3月,此時的中都城已成為一個四麵臨敵的孤島。

    留守中都的完顏承暉同誌忠心耿耿、公正不阿,同那群蠅營狗苟的金朝官員相比是一位難得的好同誌。可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他也有個不足之處,正是這個不足之處成了中都城失守的決堤蟻穴。他的不足在於不懂兵法,在軍事上是一個門外漢。

    他認為抹然盡忠久在軍旅,精通軍事,尤其是這位仁兄的名字起得令他愛不釋手,於是他就把軍事大權毫無保留地托付給了這位盡忠將軍。可惜,他並不知道這位盡忠將軍雖然在軍隊裏混了不少年,卻是一個大老粗,其實還沒他懂得兵法多呢。至於他的名字跟“魏忠賢、*”等奸詐之徒如出一轍,從修辭手法來看,都是用的反語。

    三月,完顏承暉派人偷偷溜出城去送血書至開封請求增援。

    金宣宗在汴京喝著小酒、聽著小曲兒、摟著小妞,下詔道:“中都重地,寡人祖宗八代的廟社都在這兒,朕豈敢一日忘懷。朕最最親愛的將士們、百姓們,你們受苦了,朕的心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你們哪!你們受凍挨餓,朕的心中也感同身受仿佛同你們一起受凍挨餓!值此大金國非常時期,你們要團結一心、克服萬難,無論如何都要守好中都城!寡人感謝你們、祖國感謝你們、全國人民感謝你們!勝利必然是屬於你們的,曆史將永遠記住你們這些愛國英雄!”

    金宣宗派完顏永錫、慶壽、李英等將領率領三萬九千人火出救助中都。李英負責運送糧草支援中都。

    李英是在山東益陽長大的遼陽人。從小就聰明機智,號稱神童。出生進士,高中狀元,曆任主薄、判官、縣令、國子祭酒、禦史中丞等職。李英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沒有作戰經驗的文職官員,讓他擬個詔書、寫篇祭文,龍飛鳳舞、文采飛揚,那是一絕!可是讓他帶兵打仗無異於趕鴨子上架子。真不知道金宣宗是咋想的愣是要派李書生率軍押送糧草支援中都。

    你還別說,讀書人點子就是多。為了鼓舞士氣,李書生突奇想下令讓每個人後背上背個麻袋,麻袋裏裝三鬥糧食。為了體現部隊裏麵人人平等的原則,上至萬夫長、元帥,下至士兵、炊事班戰士甚至連打掃衛生、洗衣做飯的臨時工大爺大媽,隻要你在軍隊裏麵就算你是天王老子後背上都必須背三鬥糧食,當然李書生自己也不例外。

    應該說這種無論大將還是小兵一律平等對待,不遠千裏辛苦背糧的吃苦耐勞精神是非常可嘉的,不過這樣做卻大大延緩了部隊的移動度,削弱了部隊戰鬥力。

    李書生受命督糧,路過河間、清州、滄州等地的時候,不少農民起義軍禁不住部隊官兵們背上糧食的巨大誘惑,紛紛歸順,這樣慢慢悠悠一路走來,等走到大名的時候,隊伍居然壯大到數萬之多。

    李書生見自己的隊伍像滾雪球似的越走越大,甚是得意,乙亥年(1215年)3月16日晚上,軍隊走到霸州青弋一帶,李大才子詩興大,對月賞花,狂飲千杯(以太白同誌詩中的千杯為衡量標準)。

    結果就在這位李大文人喝得醉醺醺不省人事的時候,蒙古軍突然殺來。金軍大敗,運送的糧食全都安全順利地接交到了蒙古軍手中。李大才子也飄飄成仙乘風歸去到瓊樓玉宇對酒當歌去了。

    金朝挺聰明沒有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麵,另有一支運糧隊在朝中都突飛猛進著。所以說希望總是有的!當這些運糧隊員氣喘籲籲、汗流浹背地趕到涿州北部的旋風寨時,蒙古軍隊像一股黑旋風突然出現將他們從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替他們推車將糧草運走了,並且讓這些辛苦奔波疲憊不堪的金兵就地躺下安息了。

    金朝派出的支援軍全都仙逝了,糧草等物資也凍利交接到了蒙古人手中。中都附近河北地區諸州守將多為術虎高琪的黨羽,而術虎高琪與完顏承暉不和,他們都看術虎高琪的眼色行事,因此對金宣宗下達的援助中都的命令敷衍塞責應付了事,很少有人真心誠意地救援中都。

    中都城糧盡援絕,餓殍遍野,活似人間地獄,出現了人吃人的慘象。

    完顏承暉自知中都不保打算拚命守城,召集守將在尚書省召開會議,要求諸將領誓死保衛金朝江山,用倭奴的話說就是約好了與中都城一起玉碎。

    抹然盡忠滿口答應,剛散會回去就召集親信在家中召開了緊急會議,大家一致認為倭奴那套狹隘的玉碎價值觀是缺心眼兒的表現,還是“在青山裏麵多砍幾年柴”的價值觀比較符合中國國情。

    剛散會,大家就狂奔回家領上老婆孩子,收拾好貴重細軟,隻等著天一黑就在抹然盡忠大人的帶領下一起重新踏著聖上曾經走過的光榮道路跑回汴京去。

    完顏承暉聽說抹然盡忠已經背著自己私定率軍棄城南逃。他很生氣,可是自己早已將兵權拱手讓給了副手盡忠同誌,所以幹受氣卻沒脾氣。這麽大的領導哪受得了這種窩囊氣?他聽說這個“瓦全”主意的原創權是屬於盡忠的心腹、元帥府經曆官完顏師姑的。

    完顏承暉把完顏師姑叫到自己府中,先是批評了抹然盡忠對不起他的名字,然後關切地詢問了師姑的行李準備的怎麽樣了?打算何時啟程重走聖上走過的光榮路?

    完顏師姑謙虛地說:嘿,老婆孩子和貴重財物早已準備停當了。自己不像其他將領那樣著急麻慌地倉促備逃。為什麽呢?原因很簡單,自己目光比較長遠,早就預料到中都遲早會淪陷,所以未雨綢繆準備著時刻準備著往南逃跑。

    完顏承暉怒瞪著沾沾自喜的師姑,逼問道:“國家怎麽辦?百姓怎麽辦?”

    完顏師姑嚇得倒退幾步,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承暉命令手下人將他當場斬。

    完顏承暉起身朝著家廟的方向拜謁告別,寫了一封遺表委托尚書省令史(席秘書長)師安石帶去汴梁。遺表議論國家大計,指出明辨忠奸是治理禍亂的根本。他怕空講理論金宣宗不能理解透徹,又使用例證法列舉了當時幾個正直的大臣和奸邪的大臣。

    並明確指出:平章政事術虎高琪在品德敗壞、大私無公方麵是秦檜的繼往者,嚴嵩的開來者。當然了,還必須畫蛇添足地點明一點:平庸的他遠沒有另倆人那麽有能力有水平。然後他承認沒能保全中都城是他自己的過錯。

    他把家丁、奴仆召集起來,由於老婆孩子獨在滄州了,他將全部家產分給他們,並且把賣身契歸還給他們。然後他喝了一杯毒酒同老婆孩子團聚去了。大夥兒號啕大哭,在庭院中挖了個坑把屍體掩埋了。

    傍晚,抹然盡忠率軍來到通玄門,卻現城門被成百上千名千嬌百媚的美女堵塞了。原來留在中都的妃嬪們聽到盡忠元帥今晚南逃的消息後,紛紛收拾細軟跑到通玄門口想搭個便車回汴梁去。她們下午就急匆匆地趕到門口翹以待望眼欲穿,焦慮不安地盼望著盡忠元帥的到來。他會不會覺得我們是累贅,拒絕帶我們一起難逃呢?

    夕陽西下,忐忑不安的妃子們忐忑不安到了極點,因為盡忠元帥率軍來了。真沒想到盡忠元帥是個賊和藹可親、特懂得憐香惜玉的人,姣妍群芳心裏懸著的大石頭終於落地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