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大秦噩夢

字數:5474   加入書籤

A+A-


    ***本章節來源六九中文 請到六九中文閱讀最新章節***

    蒙恬的意思很明了,事有可為,試圖以此打動蒼頭。

    蒼頭不上當,相反,他對此事更悲觀。鹹陽各方勢力並不是涇渭分明,而是交錯糾纏,尤其老秦人與楚係外戚,因為一代代的姻親關係,其利益糾葛往往錯綜複雜,變數無窮,在沒有確定把握的情況下,這事不但不可為,反而危險萬分。

    “如果左庶長允許的話,我可以把你這番話轉達給公子。”蒼頭很幹脆,一推了之。

    蒙恬微笑點頭。蒼頭既然態度堅決,那就多說無益。兩人隨即就護送太子丹去鹹陽一事交換了意見,因為蒼頭要隨同返回鹹陽,具體事宜也就由他全權負責了。

    蒼頭匆忙返回城內館驛找到寶鼎。

    寶鼎最近癡迷於寫字,天天都在木牘上刻刻劃劃,雖然字是認識了不少,但那字刻得實在是不堪入目,這讓寶鼎十分懷念後世的紙和筆。筆容易做,竹筒卷狼毫即可,這年代就有,但紙就太難做了。寶鼎隻知道做紙的原料,有樹皮、麻等,至於怎麽做,工藝是什麽,他就一無所知了。每每刻字刻得頭暈腦脹的時候,他就自怨自艾,早知自己要穿越,前世為什麽不花點時間看看這方麵的書,了解一些相關知識?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隻能入鄉隨俗,因陋就簡。

    蒼頭把堆放在席上的木牘推到一邊,又從寶鼎手上奪下刻刀,沒好氣地說道:“你累不累?現在都用筆寫字,有幾個人用刻刀?你倒是樂此不疲,好玩是吧?”

    寶鼎揉了揉酸麻的手指,笑道:“刻字能讓我的心靜下來。”

    “真的?”蒼頭詫異地看了他一眼,“真的靜下來了?”

    寶鼎點點頭,神色從容淡定,臉上帶著一抹淺淺笑容。這讓蒼頭想起了初見寶鼎時的情景,當時寶鼎就是這副神情,那笑容看上去很真誠,人畜無害,不過現在蒼頭無論如何也不會上當受騙了。

    “你父親十五年前戰死於長城要隘,當時匈奴入侵,他帶著兩百人堅守要隘一個多月,最後血戰而死。”蒼頭麵帶惱色,生氣地問道:“你為什麽不告訴我?”

    寶鼎臉上的笑容消失了,他也沒想到寶鼎的父親公子弘竟然在十五年前就死了,這個消息讓他非常吃驚,“這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看到蒼頭頗為惱火,寶鼎直覺認為這事對自己不利。公子弘不在了,自己家與白氏、司馬氏的親疏程度肯定有所不同,在未來自己未必會得到兩家的全力相助。

    “這是好消息。”蒼頭說道,“你父親不在了,當年的謀反一案成為曆史,興國君一脈對鹹陽的威脅不再存在,你有機會返回鹹陽了。”

    “回鹹陽?”寶鼎頓時激動起來,“我真的有機會回鹹陽?”

    “本來沒有,但陰差陽錯,你在代城大發神威,刺殺了公子隆和公子恒,一夜之間名震天下,僅以此功,你就可以回鹹陽了。”

    寶鼎望著蒼頭,一臉懷疑之色,“之前你可沒說過,騙我吧?”

    “之前你並沒有告訴我你父親不在人世了。”蒼頭麵帶慍色,心裏頗為氣惱。

    “我父親不在人世,我就可以回鹹陽?”

    “如果大王顧念王族之情予以赦免,當然可以。”蒼頭解釋道,“畢竟你是下一代,沒有罪過,不過受株連而已。”

    ‘你從哪聽來的消息?”寶鼎笑道,“難道大王要赦免我?先前你不是說大王為了保密,要掩蓋與我的一切關係嗎?”

    “我剛剛見過蒙恬了。”蒼頭說道,“我聽到一個秘密,武安君因楚係外戚而崛起,武安君事實上屬於楚係。”

    寶鼎吃了一驚,難以置信地望著蒼頭。武安君是楚係?這怎麽可能?

    蒼頭把蒙恬所述詳細說了一遍,“最有力的證據就是鄢郢之戰,當時如果沒有宣太後的堅決支持,武安君在攻破郢城後,肯定不敢焚毀夷陵的楚國宗廟。”

    寶鼎連連點頭。這事曆史上有記載。當年武安君伐楚,水淹鄢城,數日內殺死了幾十萬楚國軍民,此後為了重創楚國,他又在攻破楚都郢城後,為斷絕楚人收複故土的決心,一把火將位於夷陵的楚國先王宗廟燒了個幹幹淨淨。幾十年後,項羽率楚軍坑殺秦軍降卒,火燒鹹陽,其實就是報仇雪恨。鄢郢之戰讓楚人幾乎亡國,從此刻骨仇恨深深烙在楚人心裏,世代傳承,甚至在亡國之前更是發出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血淚誓言。

    寶鼎仿佛看到了鹹陽那場衝天大火,心中恐懼,遽感寒意,情不自禁地打了個冷戰。

    不錯,曆史的真相應該就是這樣。當時宣太後與楚係外戚把持朝政,假如沒有他們的鼎力支持,武安君怎敢焚毀楚國宗廟?或許正因為武安君是楚係,所以才與範睢決裂,所以昭襄王才不顧一切如同失去理智一般殺了武安君。

    昭襄王駕崩十七年了,楚係外戚也早已完成崛起,此刻楚係即使沒有替武安君平反的念頭,但照顧一下他的外孫還是可以的,再說自己也立有軍功,赦免自己一家也有足夠理由。

    寶鼎想到這裏,驀然記起這些消息都是來自蒙恬。既然秦王政對過去的事一清而楚,知道武安君是楚係中堅力量,那他還試圖給武安君翻案幹什麽?給自己找不快活?或者這裏還藏有什麽不為人知的秘密吧?

    “蒙恬的話不可全信,但也不是無的放矢。”蒼頭說道,“我家大父也是當年的當事人之一,他當時受到株連被解職,不過不久他又官複原職了。他就從來沒有對我說過武安君是楚係的事,所以以我的推測,武安君雖經楚係提攜而崛起,但他始終是老秦武人,與楚係保持著一定的距離。至於最後他與昭襄王反目成仇一事,內中肯定牽連到楚係,否則昭襄王斷然不會殺了他,自毀大秦長城。總而言之,這裏的疑點太多了,我們一時半會兒也搞不清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大王要利用你。從目前的形勢分析,我們以不變應萬變為上策。我的建議是,你馬上返回烏氏,靜觀其變,不出意外的話,你很快就會返回威陽。”

    寶鼎整理了一下思緒,也想不明白秦王政的真實意圖,但也不同意蒼頭的建議。那太被動了,如果一味被動,對自己的發展極其不利。代北一事就是個例子,假如不是陰差陽錯機緣巧合,自己現在絕不會占據主動,並贏得返回鹹陽的機會。

    寶鼎略略考慮了一下,問道:“蒙恬還說了什麽?”

    “蒙氏欺人太甚,試圖把我拉下水,讓我與他們同生共死。”蒼頭冷笑道,“我個人榮辱算什麽?但我背後是郿城‘孟西白’,就算大王當麵,我也會一口拒絕。”

    寶鼎吃驚地看著他,你拒絕了大王,你竟然拒絕了大王?你白癡啊?你知道十二年後大秦就要統一了嗎?大王將成為千古第一帝,蒙氏更是大秦炙手可熱的第一權貴,你竟然拒絕了他們的招攬,你真是天下頭號大白癡啊。

    “表兄,你是不是再慎重考慮一下,蒙氏兄弟的背後可是大王啊。”寶鼎正色勸道。

    蒼頭苦澀一笑,“你知道嗎?這個大王是殺老秦人的大王啊。”

    寶鼎更吃驚了,不明白蒼頭為什麽竟會說出這種話。

    蒼頭看了他一眼,無奈長歎,“你還年少,又久在邊疆,很多事你都不知道。”

    蒼頭也不隱瞞寶鼎,把成蛟兵變和嫪毐之亂的真相說了出來。寶鼎異常震驚,他做夢也沒有想到,成蛟兵變和嫪毐之亂的背後竟是老秦人與楚係外戚的殊死搏鬥,呂不韋和山東外係不過在其中充當了一個急先鋒兼打手的角色。至於秦王政,他既是這兩場風暴的引起者,也是推波助瀾者,但他除了保住自己的王位外,其他則一無所獲,而尤為嚴重的是,他失去了老秦人的支持。

    大秦的王竟然失去大秦人的支持,隻能靠蒙氏等山東外係來勉強維持自己的王權,這個事實太令人震驚了。

    曆史上並沒有相關記載,但今天經蒼頭一說,再綜合後世史料仔細一推敲,不難發現此事的可信度非常高。

    後世大秦曆史有件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當山東各路反秦大軍浩浩蕩蕩殺進關中時,關中的老秦人在哪?關中的老秦權貴和黎民百姓為什麽沒有自發地組織起來誓死衛國?昔日趙人、魏人、楚人、燕人都在亡國的最後一刻誓死奮戰,相反,最強大的秦國,一代代高唱著“糾糾老秦,共赴國難”的老秦人,竟在亡國的最後一刻選擇了放棄,沒有任何抵抗就獻城投降了,為什麽?老秦人為什麽放棄了自己的王國?

    如果今日鹹陽局勢如蒼頭所述,如果老秦人與王族彼此仇恨,再也沒有信任可言,那大秦帝國在統一十五年後便轟然傾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為什麽會這樣?”寶鼎失神問道。

    “因為楚係外戚。”蒼頭咬牙切齒地說道,“楚係不亡,大秦永無寧日。”

    “老秦人如果不擁戴自己的大王,大秦又豈能長盛不衰?”寶鼎歎道。

    “長盛不哀?”蒼頭愴然苦歎,“長盛不衰的是楚係外威啊。今日大王娶楚國公主,生長子扶蘇,若楚公主立後,公子扶蘇就是太子的不二人選,大秦依舊是楚係外威的天下。”

    寶鼎目瞪口呆,心裏連聲驚呼,原來始皇帝終生不立後、始皇帝直到臨終之前都沒有立太子的原因就在這裏,是因為楚係外戚,因為楚係外戚的存在導致鹹陽政治風暴一個接一個,國不堪重負,即使偉大如始皇帝也是彷徨無策。或許正是因為楚係外戚這個噩夢一直糾纏著始皇帝,才讓他犯了一個可怕的錯誤,並最終導改大秦帝國在瞬間轟然傾覆。

    不能這樣結束,千萬不能這樣結束。既然我有幸穿越到了秦國,既然我有幸成為大秦公子,我一定要改變曆史,阻止悲劇的發生。

    如何阻止?從目前形勢來看,最迫切要做兩件事,一是重建大王與老秦人之間的信任,讓老秦人全力支持大王;其次就是讓秦王政聯合老秦人的力量扳倒楚係外戚,清除楚係勢力,徹底斷絕楚係外戚對大秦政局的影響。至於更遠的事,因為蝴蝶翅膀的扇動,寶鼎已經無法依據原有的曆史軌跡推測出它發展的方向,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

    =

    =

    -\ 六|九|中|文|書友上傳/-(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