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杜絲姑娘(第5回)
字數:3427 加入書籤
丫環剛領嘉興大師一走,杜家珍便帶著杜香山和杜絲姑娘進來。
杜樂山站起來,拱手道:“杜郎中真是快心快腸,想必是為了傷員的病情而來。”
杜香山道:“不瞞杜老太爺,小女絲麗曾拜高人為師,我聽她說能治傷員的病,因此特帶她前來。”杜絲姑娘上前一拱手道:“小女見過杜伯伯。”
杜樂山見杜絲姑娘兩眼閃著聰穎的目光,心裏想不防讓她試一試,反正死馬當活馬醫吧。說道:“杜絲姑娘,果真能醫好傷員的病,伯父定當重賞。”杜絲姑娘又一拱手道:“小女前來醫治,在於經世濟民,不在於金錢,杜伯伯請到病員房吧!”
杜樂山帶著杜香山和杜絲姑娘到了病員房間,即西廂房三個臥房,十四架病號床,一一察看傷勢,見每人胸口均有一個黑色掌印記,杜絲姑娘將手提竹箱打開取出一疊小張宣紙,每張宣紙上均有一道反黑沙五雷掌符,用朱砂水畫成,杜絲姑娘令二十五個傷員敞開上衣,露出掌印記,然給二十五個傷員胸口上的黑色掌印記上均貼上一張宣紙,然後杜絲姑娘將雙手執於胸前,左掌心平而向上,右掌向左而掌根立著,默念咒語,喝了一聲“著”,隻見右掌五指射出一道電光,那電光飛至每人的反黑沙五雷符上,宣紙立即燃燒,燃燒完後,杜絲姑娘令傷員吹去紙灰後,現每個傷員的黑色掌印記全部不見了。然而這二十五個傷員一點也感覺不到宣紙燃燒時的灼痛。
杜絲姑娘問幾個傷員道:“你們覺得現在還有沒有難受感覺?”幾個傷員均答道:“不知怎的,現在一下輕鬆多了,跟好人一模一樣。”杜絲姑娘道:“諸位,現在還必須在床上靜養七天,我給你們開三劑藥方,煎服,每劑藥服兩天。”傷員們紛紛說道:“太感謝杜絲姑娘了,杜絲姑娘真是品貌俱好的才女呀!”
杜絲姑娘走出病號房按張山峰道長的治療藥方,開了三劑交與杜樂山。杜樂山吩咐杜家珍道:“去庫房取五十兩銀票。”
杜家珍取來五十兩銀票,交與杜樂山,杜樂山遞與杜香山說道:“難得兄弟這麽好的心腸,這五十兩銀票就作為酬謝吧!”
杜香山道:“杜老太爺,這些酬勞多了些吧!”杜樂山道:“不多,不多,一個杜絲姑娘抵得上十個知名郎中呀,杜絲姑娘,今後你家有事,盡管來找伯父吧!”
杜香山告辭杜樂山,與女兒返回家中。
從此杜絲姑娘治傷的名氣可大了,遠近凡是有跌打損傷的病,都來找她醫療。譚家山南灣土地糾紛案正式開堂審理,知縣張萬福左右為難,他收了杜家、譚家兩方的銀子各一百兩,這個案件到底幫誰說呢!
張萬福將驚木一拍說:“帶原告、被告。”不一會兒原告代理訴訟人杜家珍、被告代理訴訟人譚興順均帶上公堂。張萬福分別詢問了原告、被告代理訴訟人,姓名、身份。先問原告代理訴訟人杜家珍:“原告為何不到公堂?”杜家珍道:“原告臥病在床,無法動身?”然後聽原告訴訟,杜家珍道:“大老爺,請一定為杜家大院作主,譚興萬名義上將五十畝地賣與杜家,可是耍陰謀手段,找一個狗屁秀才將齊山腳大路為界改為齊大路為界,胡弄杜家,使杜家上當。”
張知縣聽完杜家珍訴訟後,問被告代理訴訟人譚興順道:“被告為什麽不到公堂?”譚興順道:“被告身犯嚴重風濕疼痛病,站不起來。”張知縣問“譚興順,你有何答辯?”譚興順說:“請知縣大老爺一定為譚家做主,我們明明賣的是山腰大路以上的二十五畝土地,可是杜家串通秀才杜文輝,將契約寫成齊大路為界,企圖霸占同腰大路以下二十五畝土地。”
張知縣聽完譚興順答辯後,將驚木一拍,說道:“傳證人杜文輝上公堂。”
杜文輝也左右為難,因為他收了杜家、譚家兩邊的銀子各十兩,公堂提前通知他上公堂作證,因此在今天未審理此案之前,就找了他的堂弟縣錢師父杜文忠,杜文忠給他出了一個爛點子,說道:“大哥,這事不必驚慌,你就說兩邊都行了賄賂,叫你寫成齊大路為界。”杜文輝道:“我豈不得罪了兩家,今後兩家都恨我嗎?”杜文忠道:“別怕,還有我給你撐著,他們兩家不會把你怎麽樣,何況你家離譚家山那麽遠,怕什麽?”
杜文輝上堂,跪在公堂上,張知縣問道:“堂下所跪是誰?”
杜文輝道:“小民杜文輝。”張知縣問:“譚家山南灣五十畝土地的地契文約可否是你所寫?”
杜文輝道:“正是小民所寫。”張知縣道:“你為何寫成其大路為界,這譚家山南灣有兩條大路,山腰一條,山腳一條,你不知道嗎?”
杜文輝道:“小民實在不知道譚家山南灣有兩條大路,我隻以為隻有一條大路,何況我收了兩邊的喜錢各十兩銀子,兩邊都叫我寫成齊大路為界。”
杜家珍一聽杜文輝這麽說,馬上話:“大老爺,你別聽這個爛秀才的話,杜文輝是遠近聞名的爛秀才。”張知縣將驚木一拍:“公堂上不準胡言亂語,何況杜文輝是有功名的人。”
堂上一片靜寂,死寂一般。張知縣開口道:“現在案情明了,不必在訴了,本縣現在宣判。譚家山南灣五十畝土地買賣一案,實屬杜文輝所寫地契筆誤,而杜文輝又不知有兩條大路的實情,加之兩家均叫杜文輝寫成‘齊大路為界’,因此杜文輝無罪。為和解此糾紛,不使事態擴大,本縣特判決,雙方必須作出讓步,譚家南灣山腰大路以下土地,譚家耕作,譚家退還杜家銀兩二百五十兩,山腰以上土地歸杜家耕作,這樣兩家均損失二百五十兩銀子。以此結案。退堂。”
張知縣驚木一拍,退至屏後,兩個衙役相繼離去。
譚興順和杜家珍均麵帶怒色,離開公堂。
杜家珍回到杜家大院將審案經過,一一告訴杜樂山,杜樂山道:“這個張知縣怎麽這麽斷案,叫譚家退還我們杜家五百兩銀票,我們杜家不要這一灣土地就行了嘛!”杜家珍道:“我專程與杜三楞去訊訊問過,縣丞張文舉,他說張萬福收了雙方銀子,如果叫譚家退還全部五百兩銀票,那譚家多沒麵子,譚家豈不成了輸官司,所以來當個和事佬,讓兩邊都吃一些虧。”
譚興順回到譚家大院,譚興萬問道:“今天的案情結果如何/”譚興順將張知縣的判決告訴了譚興萬。
譚興萬想了一會兒,說道:“好吧,這樣,我譚家還是沒輸了麵子,我譚家有三千畝土地,損失了這麽二十來畝土地算什麽,我還可以在別處去購買一些好的土地嘛!不過,這口氣我咽不下,一定要想法把杜老兒整治整治。”
這時,花和尚在一旁說道:“譚大爺不必擔心,整治杜樂山的事,交與我吧,我要叫杜樂山死無葬身之地。”譚興萬一聽花和尚這麽說,高興地說:“淨慈大師,這事就包在你身上,銀子嘛,不成問題,你隻要搬掉杜樂山。”
六九中文首發(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