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杜絲姑娘(13回)
字數:3823 加入書籤
青雲大師道:“這兒最為清靜,清靜之時,可要無為呀,詠梧,我要教杜絲姑娘學參禪悟道之術,在這兒閉關四十九天,你可要好好照顧啊!”譚詠梧道:“徒弟謹遵師父吩咐。”
青雲大師對杜絲姑娘說道:“杜絲姑娘,你願不願意跟我學習道術?”杜絲姑娘道:“小女心中很想學道術,可是我已拜了張山峰為師父了,我不能背叛張道長呀!”
青雲大師哈哈一笑,說道:“古人雲,聖子無常師,孔子的老師有:郯子、長弘、師襄、老聃等。你何必這樣拘泥呢!”杜絲姑娘道:“這麽說來,拜幾個師父沒有錯吧!”
青雲大師道:“貧道隻教你參禪悟道,不教其他的。”
“你就是師父了,師父在上,受弟子一拜。”
“哈哈哈,沒有想到杜絲姑娘思想這麽豁達開朗,好吧,跪著給師父獻茶。”
這時,譚詠梧給杜絲姑娘端過一杯茶,“師父在上,請喝茶。”
青雲大師笑眯眯地接過一杯茶,喝了兩口,說道:“好吧,你就是我天師道的一名弟子了,我給你講一下天師道的規矩。”接著就給杜絲姑娘講了一些天師門道規,最後說道:“杜絲姑娘,你在這兒好自為之,我明日一早便來傳你道術。”說畢,突然不見了。
第二天一早,譚詠梧在外麵道:“杜姑娘,早餐來了。”杜絲姑娘道:“怎麽搞的,洗臉水呢?”
“啊,姑娘,我忘記了,你暫時吃吧,我馬上給你燒去。”
“你啊,怎麽這麽粗心呀,哪有先吃早飯後洗臉之理,快去燒來,我梳妝了。”
譚詠梧道:“是,是,我這就去。”於是出去了。
不一會兒,譚詠梧端著一大盆水來,說道:“杜姑娘,洗臉。”杜絲姑娘一看,盆裏沒有洗臉的毛巾,問道:“譚大哥,怎麽沒有洗臉的毛巾呀?”
譚詠梧道:“杜姑娘,這山野之中,隨便一點吧,用手洗呀!”
“哎呀,怎麽用手洗呀,這真是的,不,譚大哥,我一定要你去找一塊來,你,你飛行術那麽快!”
“好的。”譚詠梧呼的一聲,騰空不見了,不一會兒便回來了,雙手獻上一條毛巾,說道:“我到山下老君場上買的。”
“有多遠?”
“十裏遠。”
“啊,這麽快,這麽神,我佩服你。”
杜絲姑娘先洗臉,洗完臉,譚詠梧走過來接過洗臉盆,杜絲姑娘道:“你幹啥……啊,還是我去倒洗臉水。洗臉水有點髒,我自己倒為好。”
“為姑娘效勞,是我一件快事。”
“真的呀!”
“真的,不知怎麽的,我……”
“你,你怎麽樣……,說呀!”
“我不好說出口。”
“你是說不出口嗎,那我說,是不是喜歡我了?”
“我,我不好意思說出口。”
“譚大哥,既然你有這個意思,你就多多效勞吧,我要看你的表現。”
“這個……這是自然的,可是,男女授受不親呀!”
“你既然知道男女授受不親,你就別打我的主意。”
“我,我哪兒敢呀,何況師父的門規舉非常嚴,什麽殺盜奸妄酒,非常嚴呢!”
杜絲姑娘吃著早餐,早餐也很簡單,稀飯裏伴紅薯,有幾點泡鹹菜。杜絲姑娘本是小農戶出身,當然對這些習以為常了。
吃完早餐,青雲大師來到洞中,杜絲姑娘向青雲大師施禮,說:“弟子向青雲大師請安!”
“起來,杜絲姑娘。”青雲大師道。
杜絲姑娘起來,青雲大師手拿一個大蒲團,放在居室之南,叫杜絲姑娘背南朝此,盤膝打坐。
青雲大師道:“杜絲姑娘,這蒲團是山上蒲草編成,在利用張天師密咒開光,然後貫注天地間陰陽五行之氣,你坐在上麵靜心悟道,體會自己與天地自然之氣融為一體,用胎息法使真氣貫注丹田,再用導引術運之於小周天,使真氣貫通小周天,最後使真氣貫通大周天。就這樣,你就從中獲得了道術,雖說參禪四十九天,但可頂得上修了千年道行。”
青雲大師接著就教杜絲姑娘如何參禪,如何用龜吸法,納氣入丹田,丹田充盈之後,如何導引入小周天,最後進入大周天,這些都是道家常用術語,隻有進了道門,才會有深刻的認識理解。
就這樣,杜絲姑娘在黃龍洞跟著青雲大師修煉道術,時常有譚詠梧陪伴,杜絲姑娘覺得這兒頂有趣,進而達到樂不思蜀了。
她覺得自己與譚詠梧的距離一天一天拉近了,甚至好像離不開他了。這大概就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輾轉反側吧!這雖說是寫古時男子對淑女之思念,可是換位思考,淑女追慕少男,也未嚐不是一樣“輾轉反側”嗎?
一日,花和尚正在譚家大院南大門值門,他正在高牆內搭建的小屋裏靜坐參禪,突然一個麵如鍋灰,粗眉大眼,大鼻頭,身穿玄色道服的高大道人出現在他麵前,說道:“師弟,恕師兄來遲。”花和尚睜眼一看,正是他盼望來的何眉雄大師,他笑狀可鞠地說道:“哪裏,哪裏。師兄,我就帶你去見譚大爺吧!”說著,就前麵帶路,他倆走進大院內,來到譚興萬客廳。
隔壁譚興萬已被花和尚用傳音入密通知,何眉雄大師來到,便笑盈盈地拱手出來說道:“歡迎,歡迎,杜眉雄大師來到敞屋,使敞屋爭輝。”
杜眉雄大師也拱手道:“幸會,幸會。譚施主過譽了。”雙方坐定之後,譚興萬先開口道:“我早就盼何眉雄大師來到,猶如盼星星月亮,今天終於把你盼來了。”
何眉雄大師道:“不知譚施主家有用得貧道之處嗎?”花和尚道:“譚大爺有一仇人,不殺掉心裏老是不快,可是單憑師弟這一點本事,還不足使那仇人置於死地,因此我用飛鴿傳書,請師兄快快下山相助。”
譚興萬道:“杜眉雄大師是道教,淨慈大師是佛教,怎麽成了師兄弟?”
杜眉雄道:“貧道早前在金城山金鳳禪院出家為僧,後來犯了清規戒律,被趕下金城山,我一氣之下便穿了這身道服,購了一些道藏經典,修了道家道術,這二十年之中我學了不少道術,足以雲遊四方,我廣交朋友,結識了淨慈,他是我一生中最為忠實的師弟,我未正式拜道教師父而入道門,所以與淨慈便以師兄弟相稱。”
花和尚道:“今日是黑道凶日,正是杜樂山老兒的忌日,我們今晚出擊,甚為方便。”
六九中文首發(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