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杜絲姑娘(第89回)

字數:3399   加入書籤

A+A-


    這時,黃山道人不由分說,釘耙已打到癩瘡乞人身上,這癩瘡乞人一晃,顯出本相,原來是韓湘子。韓湘子手拿長玉笛,隻輕輕一撥,鐺啷一聲響,九齒釘耙的九個齒全部脫掉在地上。

    黃山道人見破了他的兵器,更是怒火上胸,大罵道:“你們八洞神仙也欺人太甚,我也是許真君的徒弟,親自受過許真君的點化,還怕你們不成。”

    這時拿拐杖的乞人還原為鐵拐李,喝道:“許真君一生為民除害,造福人民。你隻不過是許真君的過路弟子,你不揚許真君的高尚道風,反而貪圖榮華富貴,心腸變得十分殘忍,爛殺無辜,連自己的徒兒都不放過,這是玷汙許真君的名聲。”

    黃山道人拔出七星劍道:“廢話少說,我要與你們一決雌雄。”揮舞七星劍,寒光顫顫,殺氣騰騰。

    鐵拐李與韓湘子也許是故意讓他幾招,便東閃西挪,黃山道人的七星劍始終近不了身。

    鐵拐李閃著閃著,從腰間拔下藥葫蘆往天上一拋,便成了一個大竹籠子,開口處有一道門那麽大。韓湘子閃至一旁,吹起玉笛,玉笛奏出一曲動聽的音樂。

    黃山道人被這美樂所迷,停止攻擊,七星劍掉在地上,他爬上大竹籠子,鑽進竹籠之中,在竹籠裏跳躍著,突然他自身起了火,一團熊熊烈火將自己化為灰燼。

    至今還在人們口頭流傳著“黃山道人死於籠子溝,朱大仁死於落鍋氹”的故事。因黃山道人與黃鱔為諧音,農民常用竹籠子在水裏安裝,讓黃鱔進入竹籠子而被逮殺;朱大仁的“朱”與“豬”為諧音,豬被殺死後,要挪落鍋中,用鍋中沸水燙去豬毛。

    敖拜與李向東、馬維義在籠子溝口,等了一個多時辰,不見了黃山道人出來,正要派馬維義前去打探消息,突然籠子溝中殺聲頓起,好像湧來千軍萬馬,呐喊著衝殺過來。鼇拜知裏麵有伏兵,趕快與李向東、馬維義帶領五百清軍掉頭就逃,逃了十來裏路,卻不見追兵追來,原來是鐵拐李與韓湘子作法而已。

    鐵拐李對韓湘子道:“我們還是將黃山道人的骨灰交與許真君處理!”

    “不用了,”這時從天上落下一個仙鳳道骨的真君,這真君就是許遜,人稱許真君,他手拿驅魔劍在民間施符水,驅鬼神,曾活動在江西一帶,影響深遠,為老百姓敬重。

    鐵拐李、韓湘子拱手道:“恭迎許真君!”

    許真君道:“將葫蘆裏的骨灰倒出來。”

    鐵拐李將葫蘆裏黃山道人的骨灰倒在地上,許真君用驅魔劍一指,骨灰還原成黃山道人,跪在許真君麵前,說道:“徒兒知錯了,師父!”

    許真君道:“知錯能改,功莫大焉,你現在已經兵解,你的靈魂可以入仙道了,可惜你那徒兒與清虛、衝虛二道士,罪孽太深,隻有入地獄,經煉獄後,方可解脫,而成正果。”

    黃山道人道:“承蒙師父大恩,貧道再也不管凡間瑣事,好好跟著師父匡複道義。”

    許真君對鐵拐李與韓湘子道:“你們號稱八洞神仙,威名震天下,可也要慎收徒弟,不要再收那些貪圖功名富貴的凡人,這些人隻有敗壞道教名聲。”

    鐵拐李與韓湘子道:“謹遵真君教誨。”

    再說,張獻忠率七千餘名大西軍上到圖山寨,杜絲婆婆與孫福榮、杜常春組織山上大西軍夾道歡迎,張獻忠在圖山寨將軍府即原先聚義軍外大草坪,命令各位將軍集合隊伍七千餘人,將大草坪及周圍土地全部站滿。

    張獻忠登上土壇,高聲講道:“諸位將軍,大西軍弟兄們,自從朕在米脂縣揭竿起義,至今已身經百戰,大起大落許多次,可是朕命不該絕,終於登上帝王寶座。從目前局勢來看,大西軍又進入了困境,但是朕的氣數興旺達,今後還有成功的大好良機,希望諸位將軍、大西軍弟兄們與朕同舟共濟,闖出一片新天地,大西軍最後勝利必將到來。”

    大西軍士兵手拿長矛高呼“皇上英明,大西軍必勝”的口號,響聲此起彼伏。

    張獻忠講完話,吩咐杜絲婆婆、孫福榮、杜常春負責軍營的安排,杜絲婆婆、孫福榮、杜常春分頭與大西軍將軍商議,將大西軍分別在圖山寨東、南、西、北四個方麵安營紮寨。杜絲婆婆將將軍府騰出來,供張獻忠及婆子軍領暫住。

    當天晚上,有探子來向張獻忠密報,鼇拜的清軍已將淩雲山、白山、圖山團團包圍,封鎖了進出三山的道口。

    張獻忠說道:“格老子來的真快,這下我就有辦法對付滿韃子。傳令兵,快去通知各位將軍,來行宮議事。”

    在原來的聚義廳側壁客廳裏,這兒現在是張獻忠的行宮議事房。張獻忠召集王尚禮、李定國、孫可望、王複臣、王自羽、杜絲麗以及婆子領高懷玉,商議軍政大事。

    張獻忠道:“滿韃子鼇魚頭(指鼇拜)來得真快,趁我們正在山上紮營之機,就悄悄地把圖山寨四周團團圍住,眾位將軍說,如何應敵?”

    李定國道:“據探馬回報,在南麵山寨的是鼇拜的清軍五百人和李向東的舊官府軍五百人。李向東的舊官府軍紮在禿鷹峰南麵,與紮在北麵的敖拜軍隊遙相呼應。我們不如今晚去劫李向東的營寨,給李向東一個措手不及地打擊,挫傷鼇魚頭的威風。”杜絲婆婆道:“我讚同劫營,我帶五百名大西軍與安西王一道去吧!”

    張獻忠道:“既然杜將軍願主動去劫營,那就再好不過了,我命令安西王帶一千名大西軍與杜將軍帶五百名大西軍去劫營,不過你們要在禿鷹峰上,佯攻鼇魚頭的滿韃子兵,其主力去劫營,這樣才一舉成功。”

    李定國道:“臣一定謹遵皇上旨意。”

    深夜十分,李定國與杜絲婆婆騎著大肥壯棗紅馬,帶領大西軍到圖山下禿鷹峰,這禿鷹峰一端是一個長梁與圖山相連,另一端下是平原大壩,敖拜的清軍駐紮在禿鷹峰左側,李向東的舊官府兵駐紮在左側,左右軍隊形成一個半包圍圈,堵住禿鷹峰下山之道上。

    安西王李定國分一半兵力給杜絲婆婆,自己指揮五百名士兵先站據禿鷹峰,再命令火槍隊向禿鷹峰下山道口潛行。這時,杜絲婆婆帶領一千名大西軍正將敖拜的營四周圍住。

    杜絲婆婆指揮大西軍向敖拜的軍營起進攻之時,禿鷹峰上李定國的部隊也在山上呐喊,帶領四百名大西軍順上山小道衝下去,火槍、弓箭齊鳴,山下道口的大西軍用火槍擊斃了堵道的清軍,在鼇拜的軍營呐喊佯攻。

    六九中文首發(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