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四章杜絲姑娘(第131回)

字數:3732   加入書籤

A+A-


    再說,孫可望與艾能秀他們已攻占上鳳凰山,孫可望派探馬回報張獻忠,張獻忠道:“哈哈哈,格老子杜絲麗不是有仙俠保佑嗎?我們還是奪回鳳凰山行宮了,也算是可喜可賀呀!”

    刑部尚:“皇上,我們還得繼續追殲杜絲麗的叛軍,不要養虎遺患呀!”

    吏部尚:“皇上,近來已得到探馬密報,滿韃子豪格已帶大軍十幾萬人從漢中來到巴中,向四川進,我們不得不防呀!”

    張獻忠歎了一口氣道:“我大西帝國國已經在風雨中搖搖欲墜,現在又來個杜絲麗叛變,難道天真是要亡我嗎?”

    禮部尚:“皇上,我們要作好撤退的打算呀!俗話道,狡兔有三窟呀!”

    張獻忠道:“王提督,你帶領人馬迅將晉城大小財主的金銀珠寶收集起來,此外還要把晉城四周的大財主的金銀珠寶收集起來,我們要多儲備一些軍需呀!”

    王尚禮一聲“聽令”。退下,什麽“收集起來”,實際上是搶劫一空的代名詞而已。

    張獻忠又對禮部尚:“朕派一百名護衛隨汪愛卿前去,班旨獎賞平東王、定北王的士兵好酒各一百壇,肥豬各五十頭,以犒勞將們奪回鳳凰山行宮的功勞。同時,命令定北王艾能秀繼續領兵追殲杜絲麗的叛軍,平東王孫可領兵屯駐鳳凰山行宮,朕要將我的儲備軍需全部轉移至鳳凰山行宮,還要造建兵器製建房,多製造一些鋒利的兵器,朕死守鳳凰山,死守個玉石俱焚。

    汪鼎鎮一聲“遵命”退步出縣衙。

    刑部尚:“稟皇上,我有一良策,可破杜絲麗叛軍。”

    張獻忠道:“什麽良策,快快稟來!”

    “杜絲麗前次追剿空空道人一夥,空空道人被杜絲麗手下兩個妖道擊斃,可是據我了解,空空道人在雙鳳廟還有二十名徒弟,個個都是截教高徒,他們對杜絲麗恨得咬牙切齒,不防將他們請來,協助我們追剿杜絲麗的叛軍。”

    張獻忠道:“我最痛恨截道妖道,怎肯與截教同流合汙!”

    “皇上,我們不過是利用這一夥人,以毒攻毒而已呀!”

    張獻忠懼然大悟道:“對呀!王愛卿真是高見呀!朕令你即刻去從雙鳳廟班旨吧!”王應龍一聲“遵令”,退出縣衙。

    話說,王應龍帶著二十名保鏢來到雙鳳鄉雙鳳廟,走進山門殿,來到天井,見這個不太大的廟裏冷冷清清,連一點香火也看不見了。

    王應龍見有一個七旬多老人正在彎腰掃地,走上前,問道:“老伯,請問這廟中的住持在嗎?怎麽連一點香火都沒有?”

    老伯停止了掃地,用老眼盯了王應龍一行道:“你們是……”

    “我們是大西帝國皇上派來的使臣,特拜訪這兒的住持。”

    “怎麽?這兒的住持空空道人不是已被大西帝國的軍隊殺了嗎?你們還來這兒找住持,太不可思議了!”““我聽說空空道人有一個高徒叫青鶴道人,還住在廟中。”

    老人歎了一口氣道:“哎,他呀,又一個邪教徒,他與空空老道的另外三個弟子在此廟中,專門玩弄女人,搞什麽采陰神陽的歪道術,弄得周圍的鄉紳們十分憤怒,他們組織赴民勇團,將這一夥趕到高鳳山去了。”

    “啊,原來是這樣,好吧,謝謝老伯。”王應龍說罷,帶著保鏢走出雙鳳廟。

    王應龍帶著二十名保鏢,騎著快馬走了三天,終於來到蓮溪與西充交界之處的一座高山,這座山有數十個山峰,均在海拔五百米以上,最高的一千多米,山上全是綠樹成蔭,行遠望去,蓊蓊鬱鬱。

    王應龍隻好向山下的百姓打聽,一個百姓大哥說:“這兒叫高鳳山,山裏經常有土匪出沒,一個人根本不敢進山,最近又來了一個青鶴道人,他們個個有邪術,專門到四周搶劫女人,到山上的一個廟裏供玩樂。”

    王應龍問:“請問叫什麽廟?”

    “叫祖師廟唄,這個廟十分寬大,有三重殿堂,你看,那個高山峰上還能看見一些房子呢!”

    王應龍順著所指方向看去,看見一座約七百多米高的山峰上隱隱約約地還能看見的一些樓宇。

    “謝謝大哥指點!”王應龍辭別這個約四十多歲的百姓大哥,來到所指點的山峰。

    他們到了山腳,隻好下馬,牽著馬上山,走了兩個多時辰,便來到山頂,這山頂雖樹木叢生,可也還寬敝,他們剛來到祖師廟前平坦的大壩上,突然兩個手持火鈧的年青道士走上前,攔住去路,問道:“什麽人?來此幹啥?”

    王應龍道:“請問小師父,我們是來拜會住持的。”

    “住持正在閉關修煉,隻有監院白鶴法師。”

    “請求拜見白鶴法師。”

    “好吧,跟我來吧!”

    王應龍跟一名年青道士來到第二重殿左廂房一個客廳間,這名年青道士道:“請施主在此等候!”說罷,上大殿去了一會兒,帶了一個身穿白玄道褂,頭帶南華巾的五十多歲道士出來。

    這個道士長著一雙細眼,眼內略露狡詐眼光,上前問道:“施主,找貧道前來何事?”

    王應龍道:“我等是大西帝國的特使,前來有要事相商。”

    白鶴道人坐於一帝,問道:“有何要事?”

    王應龍道:“大西帝國皇上想啟用尊廟住持為國師。

    白折鶴道人將胡須一捋,“八大王前次殺我師父,說我們是邪教,這次又想來拉攏我們,到處是何用意?”

    “白鶴法師,此言差矣,頭次殺你們師父的不是八大王,是叛軍領杜絲麗幹的,我就是來請你們住持下山報仇雪恨的,而且恢複你們截教的名譽。”

    “告訴施主,我們的名譽不用八大王恢複,我們現在已經另立教派,名叫闡教,信奉元始天尊。”

    “啊,教這一名稱好聽,百姓也能接受,好吧,我們特來請教大師青鶴道人下山!”

    “好吧,我們的青鶴大師正在修煉紅沙大陣,已修煉了四十天,還有九天才出關。”王應龍站起來,一本正經地宣讀詔人跪在地上聆聽。

    王應龍讀道:“奉天承運,大西帝國詔曰:皇恩浩蕩,恩譯百姓,惠及僧道,百教待興。特召白鶴大師為國師,以掃除杜絲麗等妖道,使百姓安享快樂。欽此。”

    白鶴道人接過聖旨,說道:“貧道代住持,叩謝聖恩。”然後再次叩至謝。

    六九中文首發(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