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 尋

字數:3089   加入書籤

A+A-




    在軍隊上,又進行了一次精銳級的挑選,破山隊如今還剩下一百餘人,陣亡接近二十,從普通部隊和民兵部隊當中挑選,使得破山隊的人數達到了三百。

    浮雲鎮的兵少,正規軍隻有一萬冒點頭,剩下的都是訓練得相當不錯的民兵,而浮雲鎮的整體人口過少,才剛剛過十萬,在不影響浮雲鎮建設的情況下,正規軍撐死就能維持在一萬五左右,雖然正規軍的人手不太夠用,不過一些基本的防守上,都是派民兵進行協助,而民兵也樂得幹這工作。

    民兵執勤其間,工資照拿不說,還能從軍隊領到另一份軍餉,包括平日裏的訓練等,不過民兵的信任度明顯沒有正規軍高,都是一次派一個連。

    而且民兵的軍規中規定,不允許任何人單獨行動,哪怕就是去撒個尿,也要五人同行,如果有任何違返的地方,軍事調查組立刻就會配合安全部進行調查。

    哪怕是民兵,在訓練上,在武器裝備上,也一點也不比其它國家的精銳部隊差了,每周至少五個小時的軍事訓練使得浮雲鎮幾乎達到了全民皆兵的地步,甚至連女人,除去懷孕的,每月那麽幾天的還有年齡過小過大的,也都要參加軍事訓練。

    當然,女兵的訓練是要單獨進行的,不可能和男兵混合,男兵們歡迎,丁君霍還怕出事呢,弄出什麽醜聞來,可就夠他頭疼的。

    男兵的訓練以戰鬥為主,而女兵的訓練則是以醫療救護為主,戰鬥為輔,每人配一柄長刀,一柄雙管手槍,隻能打兩,而且還是老式的,全封閉式的手槍。

    這種老型號的手槍並不怕外泄,有一係列的保管措施,不過若是丟失,或是流入其它國家手裏也無所謂,一來火藥的配方仍然牢牢的掌握在浮雲鎮的手上,二來,就算是拿到了火藥配方,更加關鍵的柱形引爆器它們也弄不明白。

    火藥或許將硫、炭、硝混合就能爆燃,但是手槍上使用的更加微小的微型引爆器就涉及到了浮雲鎮長久以來的工業精細加工的積累。

    就像是現代,把美軍的f22送到非洲,哪怕是送到中國,三五年之內,技術都吃不透造不出來,這就是工業上的差距導致的不是機密的機密,頂多在其它方麵有一點收獲而已。

    丁君霍不時的感到慶幸,甚至是偷笑,他慶幸,慶幸自己流落在浮雲鎮,也慶幸自己能有如今的威望,而浮雲鎮也沒有那麽多複雜的勢力和利益集團,暫時也不會出現這種集團。

    浮雲鎮的官員除了自己在的權限之內,其它方麵的權限極小,哪怕是一個小老百姓,一封投訴信送到丁君霍或是**院的手上,都能讓官員接受審查,這要得益於丁君霍努力推行的司法獨立體質,雖然現在法律還有各方麵的漏洞,卻在以每天十幾條新律法出台的度在完善著。

    法律上明確的確定了丁君霍領導者的地位,雖然他下達的命令,當下麵的官員或是百姓出現明顯抵製情況下執行會打個折扣或是幹脆無法執行,但是丁君霍做為第一代領導人有著足夠多的威望。

    特別是在軍隊,隻要一聲令下,自上而下沒有一點抵觸情緒,也讓丁君霍的精兵政策得以再一次實行。

    在丁君霍的想法當中,要讓所有主戰的士兵成為破山隊那樣的精銳,而再差一些部隊,僅做為防守輔助部隊來使用,這樣減少傷亡,又能夠更強更狠的打擊敵人,全軍特種部隊才是丁君霍想要的。

    丁君霍的腦子裏還閃一個念頭,組建一聲快反應部隊,就像老美那樣,可以快出擊,快攻擊,然後快撤退。

    不過再仔細想想,這無疑就是境花水月,人家的快返部隊一是部隊戰鬥力強大,二是擁有強大的運輸能力,而浮雲鎮目前可不具有這種能力。

    三角滑翔翼因為其特性的原因,哪怕造得再大也不可能運送更多的部隊,而且造得太大的話,哪怕有別的手段控製,可是起飛也是級大難題。

    所以在航運能力更強的航空器沒有出現之前,快反部隊也隻能停留在紙麵上,暫時還無法實現。

    丁君霍也想過改造一下三角翼,比如改造滑翔機之類的,弄個專門的起降機場,用快拖著結實的皮繩使之起飛,加大承重能力,隻是滑翔機沒有動力拖拉的情況下,很難飛得太遠,而且起降不便,還不如滑翔翼來得靈活,也隻得放棄。

    丁君霍又想到了熱氣球,以浮雲鎮現在的技術,特別是不透水的膠紙方麵技術成熟,甚至擁有了一定的耐熱能力,薄布加上特製的骨膠,完全可以達到熱氣球使用的標準。

    熱氣球下麵加裝吊籃,吊籃下再加裝三角翼,似乎遠距離,小部隊的突襲也變得有可能,不過再仔細的琢磨一下,丁君霍差點把筆給摔了。

    他可以做出熱氣球來,可是怎麽充熱?難道用煤嗎?靠,那得帶多少煤,那是熱氣球,不是蒸汽機做成的火車,無法攜帶更多燃料的,而且架在吊籃上燒煤,還真是活夠了。

    丁君霍隻得在快反應部隊上劃了一個稍後的標題,接著盯上了蒸汽機,蒸汽機動力持久,無疑是一次現代工業改革的標尺,如果蒸汽動力可以出現的話,無疑會大幅度提高浮雲鎮的工業水平,甚至可以解放大量的人手,充實到軍事建設當中。

    現在浮雲鎮的蒸汽機甚至還沒有出現雛形,僅僅是最重的組成部分鍋爐在不斷的成熟當中,而且還是在農業部門成熟。

    鍋爐的製造和密封在取得一次次的進步,特別是丁君霍所看中的密封上,無論是什麽機械,密封如果無法解決,那麽就無法進步,在動力上效率甚至比不過水驅動的水車,不過幸好,在替代品上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使用細麻混膠來代替,不過僅能一次使用,而丁君霍也從來都沒有放棄橡膠這種最好的密封材料的尋找。

    給讀者的話:

    p:見書評中有很多人不理解楚香香為什麽被放走……哈哈,得意的笑,這就是看書和寫書的樂趣所在了……哈哈……

    六九中文首發(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