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夜宴
字數:4851 加入書籤
幾天後,林沁她們離開了桂園村,家裏一下子冷清了起來,蘇纓和林達兩人反而有些不適應了。
“她們幾個一走,這家裏竟覺得有些空落落的。”蘇纓慢條斯理地吃著早餐,不用每天敢著上班打卡,日子悠閑了許多,在村裏呆的久了,也漸漸不再熬夜,習慣了每天早睡早起。
“會嗎?我覺得還好呀,”林達一邊吃飯一邊和蘇蘇玩鬧著,“再說林玲這幾天不是也要過來了嗎?”
“夏天吃西瓜多爽啊,自然賣的好,咱們那西瓜,又大又水又甜,誰能比得上?”
“咱們現在店麵也租好了,要是林玲不幹,不知道去哪兒找人。”那天林達看好了店麵,在林達媽媽家的小區樓下,原先是家水果店,經營得卻不是很好,店主便想把店麵轉了,三千塊錢一個月兩人就先租了,這幾日正忙著裝修呢。
“那就隻能辛苦你了。”蘇纓心疼地說。
“還好啦,現在不用每天送菜,我也輕鬆了不少,再說你這是杞人憂天嘛,林玲沒準還真同意和咱們一起幹呢。”蘇纓和大家商量後決定,平時就由林達把村裏的菜帶到山青縣,但是周末和假期就得讓郭慶通送了,賣菜的人家每家都勻點錢給郭慶通補貼油錢。
吃過早飯,兩人看沒什麽事,就讓蘇蘇在家守著,到空間裏勞動去了。
之前蘇纓在網上找到一個專賣糧食種子的網站,迫不及待地定了一批種子,除了水稻、小麥、玉米種子還有番薯種苗,其他的都是一些燕麥、薏米和各種豆類的種子。
“好像這些莊稼都要育苗的吧?”蘇纓不確定的問。
“那多麻煩,我們哪裏會育什麽苗啊,還是直接撒到土裏吧,咱們這地種什麽不能活?”林達滿不在乎地說。
“那你得小心點,別弄混了,這玉米有甜玉米和糯玉米兩種,看起來都差不多。”
“行,我們就一袋袋種子地撒,每塊地都寫個牌子。”
好在空間裏沒有四季的變化,外麵的氣溫雖是那樣高,裏麵卻一點影響也無,兩人在裏麵忙碌了半天,竟是一滴汗業沒流。
也許是經常勞動的緣故,現在伏著身子播種,兩人也不像過去那樣總是覺得腰酸背痛,除了有些口渴,肚子有點餓外基本上就沒有不適的感覺。
“現在市裏不要咱們的菜,自己種點自己吃,倒是更輕鬆了。”
“等店開起來後,又有的忙了。”兩人在地裏忙完,出來把手洗幹淨。
“嘖嘖,這天也熱得太離譜了,咱們這房子算是陰涼的了,熱氣也噌噌往上竄,還不知道大太陽底下是什麽樣子呢。”
“是啊,昨天看新聞不是說都布高溫預警了嘛,咱們省要持續高溫一禮拜呢,這雨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下來。”
看著蘇蘇伸著四肢,肚皮緊緊地貼在地板上,直吐舌頭,兩人就大笑不已。
林達從冰箱裏取出冰過的西瓜,放在她麵前,“吃吧,你也涼快”
“再不下雨,這些樹苗可真要被烤焦了。”蘇纓憂心地看著窗外,花草樹木在驕陽底下,一概蔫蔫的,毫無精神。
“不會是要旱了吧,一直不下雨,和去年一樣,電力跟不上去,又得斷電了。”j省主要靠水力電,有大大小小不少水電站,這一旦旱了,電量就有限,偏又天熱,家家開空調,正值用電高峰,去年就是這般,大熱天的斷了不少次電。
“好在咱們這兒晚上不開風扇都能睡著。”
正巧林玲來了電話,“姐,這幾天太熱了,我也懶得出門,聽說你店都租了?我看你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人手,我先去你那兒幹著吧,反正在哪兒打工都一樣。”林玲也是個豪爽仗義的人。
“要不這周回去,咱們好好談談,”蘇纓想了想,覺得張德餐館不錯,不少東西都是從桂園村來,還挺有他們特色的,何況本來就和謝婷她們約好了這周到那兒小聚,不如就帶了林玲一塊兒去,“姐帶你去家不錯的餐館看看,你也多了解了解,可不要輕易上了賊船啊。”
“咦,這裏還蠻有特色的嘛,和其他農家菜不一樣。”林玲一次來家鄉人,看這裏岩石苔蘚,綠樹流水,似乎有種神秘的力量讓人一見就心神震撼。
“這是日式造園法,”蘇纓對這樣的造園布景也是讚歎不已,這張倒不是個俗人,“日本園林經常使用一些如常綠樹、苔蘚、沙、礫石等靜止、不變的元素,營造枯山水庭園,園內幾乎不使用任何開花植物,以期達到自我修行的目的,不過這些也都是從我們老祖宗那裏學來的。”
“我倒覺得農家菜布置成這樣一點都不搭。”林達小聲嘀咕著。
“更適合做日本料理是吧?”蘇纓回頭笑道。
一路和林玲指點談笑,穿過幽僻的小徑到包廂裏去,“來來來,今天就由我做個東道。”張在包廂裏熱情地招呼著,“你們想吃什麽就隨便點。”
“那是自然,我可得狠狠宰你一頓。”謝婷笑道。
蘇纓坐下瞥了一眼菜單就被嚇到了,這菜還真tmd貴啊,不過作為一家有檔次的私房菜館,這樣的價錢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人家隻做有錢人生意嘛。
j省是典型的省窮商富,地方財政不行,可有錢人卻不老少,看張誌得意滿的樣子就知道肯定賺得盆滿缽滿。
“咦,‘來自山青水秀的桂園村’,”林玲看著菜單一字一句地念著,“姐,你們那個桂園村還挺出名的嘛。”
“這都是張老板幫忙。”蘇纓笑道。
“這叫什麽幫忙,我們這是雙贏,”張樂嗬嗬地擺擺手,“你看這菜單的背景是上次我在你們村拍的照片,看起來還挺有感覺的吧? 還有牆上這幅畫也是照片,我讓人加工成畫。”
“真是巧心思。”眾人皆歎道。
張更是得意,“你們來得早了,要是過些時候來,很多有桂園村特色的東西都會添上呢。”
“我看在這窗下種上幾株桂花、月夜推窗賞桂,香氣襲來豈不更妙? ”蘇纓笑著提議。
張撫掌大笑,“我也正有此意。”
說話間,盤盤碗碗不停上菜,這裏的菜的確不同於一般的農家菜,雖說是農家風味,但每道菜都過於量少精致了。
“老張,我看你這裏的菜更像江浙一帶的菜,每一盤都是這麽漂亮精致。”習慣大吃大嚼的林達看著每盤都隻有幾筷子的菜,竟有些無從下口了。
“實不相瞞,來我們這裏吃飯的人都是些既想吃些天然風味的農家菜,又喜歡附庸風雅的人,你要大碗大盆地上他還不樂意呢,所以我就弄了個這麽半俗不雅的餐館。不過你們想想,就算是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那也得是他那樣的文人雅士啊,普通農民為一日三餐辛苦,哪兒有那閑心悠然采菊啊?”
張這番話逗得眾人哈哈大笑起來,蘇纓打量著房內陳設,木桌竹椅,牆上掛著鬥笠,就連燈光效果都非常用心,明暗陰影,恰好地烘托出一種極雅的田園情調。
她想起紅樓夢裏,賈政到了稻香村,讚說勾起了他歸農之意,寶玉作了一詩,她隻記得最後兩句“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用來諷刺這些雅人真是再合適不過了。張這家鄉人不就正投了這些雅客所好嘛。
“小蘇,嚐嚐我這瓦罐雞湯比你那光棍雞湯何如?”門外的服務生端進一個粗瓷瓦罐,看起來很是陳舊了。
張給每個人都舀了一小碗,“這可是我們店裏的特色,我們店光雞湯就有近十種做法,我一一實驗過,隻有這種做法最能體現你們供應的土雞特色,最近點這個菜的客人越來越多,蘇纓你和你朋友說說,能不能每天多供應五隻?”
蘇纓點點頭,嚐了一口雞湯,味道很鮮,有股清甜的味道,“還加了板栗?”
“不錯,這瓦罐雞湯沒有加任何調味品,連鹽都沒有放,”張得意地說,“就是加了些板栗,放進燒柴火的灶膛,用炭火慢慢煨。”
“很費功夫吧,”幾人大為歎服,這樣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和外麵一般的餐館果真大為不同。
“費就費一點吧,我是很討厭做菜放味精的,現在的餐館做菜為了追求口味總是大把大把地放油放鹽放味精,他們不知道很多病都是這樣吃出來的嘛,所以我這裏的菜不僅追求味道好,更追求的是健康的飲食。”
“這麽一看,你這兒的菜金定得這麽貴還真有些道理了。”
“別看價格定得高,賺的卻是不多,且不說在這樣的地段造個這樣的小園,要花多少成本了,就單算我們這裏培訓服務生的成本就比一般的餐館要高很多了。”
六九中文首發(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