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領導來了 (中)

字數:4929   加入書籤

A+A-


    “以桂園村的自然條件,我覺得最適合的還是橄欖、李子之類的果樹,但是這些水果一是運輸不便,二是這類鮮果的市場並不很大,如果能在村裏建一個果脯蜜餞廠,把收來的果子就地加工,經過包裝銷往各地,不僅能打出品牌而且應該還是挺有市場的。”

    “嗯,那可以動員村民們在這一塊花點心思,在辦廠過程中如果遇到什麽困難,你們要盡全力幫忙解決,如果實在解決不了,就告訴我,我來為他們協調。但是要辦就要辦有點規模的廠子,我們重質不重量,一個像樣的廠子比一群小作坊有影響力得多。”

    張興、蘇纓和粱九鼎都點頭應下。

    粱九鼎最熟悉桂園村的情況,和領導一路走一路介紹村裏的風土人情,連山上的稀奇事都說得極為生動,逗得莊愈心情大好。

    眾人也不禁對這個看上去很土氣的村長刮目相看,這水平連專業導遊都比下去了。

    “哦?你說這山上有竹鼠和山雞什麽的?”莊愈感興趣地問:“我以前倒是有在農家菜餐館裏吃過,味道還不錯,這其中應該也是有市場的吧,可以嚐試養殖一下嘛。”

    “是,現在很多農莊裏都養殖這些動物了,我們也研究琢磨,一個是養殖技術,還有一個是市場。”蘇纓應道,自然是不想現在就把自家養殖場的事情說出來。

    “看來桂園村可做的項目不少嘛,是個金山,就是你們沒有挖掘出來。”

    “莊部長,您別看我們是小山村,但是村民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很強,我和他們聊過,他們對於環境汙染較大的項目都比較排斥,所以我就想向周局長討教一些,既生態環保又能讓村民脫貧致富的路子。”

    “桂園村的生態環境這麽好,破壞了是挺可惜的,我認為還是主要以展農業為主,做得好了,一樣可以脫貧致富。我前一段時間到天明市的一個村考察,他們村集種植、養殖為一體,整個村子都建了沼氣係統,循環利用,不僅生態環境沒有破壞,村容村貌還更加整潔。”

    聽了周局長的話,蘇纓看了看一下雨就泥濘不堪,汙水橫流的鄉間小路,再看看不遠處幾塊木板釘的簡陋茅廁,心裏也是頗有感觸。

    “就是那個沼氣設備如果在全村使用的話,價格太高昂了,而且我們村目前還沒有大規模的養殖場,就算裝了估計出氣也不多。”她原先也是有建沼氣池的想法。

    “村民就住在這種房子裏?”莊愈皺著眉頭問,這是幾間殘破不堪的土坯房。

    “是的,還有一些村民的居住條件更差,就用幾塊木板釘成的,有的一家五六口人就住在二三十平米的小木板房裏。”

    “這如果台風、暴雨來了怎麽辦?住在裏麵不要說財產了,就連生命安全都沒有保障。”

    “今年還算好,七八月份幾次台風都沒影響到我們村,下了幾次暴雨,我和小蘇都提心吊膽,疏散了幾次村民,好在沒有造成損失。往年就不一樣了,經常一場雨下後,村民家中一半的財產就沒了,一場台風過後,整戶人家都沒了。大家也知道不安全,但是這些人家都是特困戶,實在沒有錢修房子。”梁九鼎無奈地說。

    “我們縣裏的財政也實在是太緊張了,每年的那些扶貧經費都是杯水車薪。”張興趕緊補充道。

    “小蘇,我記得你上次的報告裏有提到,修繕房子的經費問題,我回去就批了,還有把這路和那個公廁也修一下。”莊愈叮囑道,“這事我會讓市裏那幾個職能局去辦,你們負責協助他們。”

    幾人又去了海邊,“陳局長,你看這海邊能做些什麽文章?”

    因為灘塗很是泥濘,幾位領導也沒有走遠,海洋漁業局的陳局長俯下身子細看了一下灘塗的情況,帶著局裏的幾位同誌往礁石那裏走去。

    “我們采了一些水樣回去再檢測一下,從目前的情況看,這片海域沒受什麽汙染,這塊灘塗還是很適合養些牡蠣、蟶子、泥蚶之類的貝類,我還看到跳跳魚,如果能向天霞市學習經驗,在這塊養殖跳跳魚也是可行的。這一帶的風浪如果不大的話,在海上進行魚排養魚也可以,正如莊部長說的,是個金山啊。”陳局長笑著說。

    “好,”莊愈龍顏大悅,“老梁、小蘇,村民們如果要學習養殖、種植技術,你們就直接去找周局和陳局,老周老陳你們可要全力支持啊。”

    “一定一定。”兩人連連應道。

    “現在時候不早了,莊部長,不如我們先去吃個飯再看吧。”蘇纓看了看頭頂的太陽。

    “不急不急,”莊愈正在興頭上,“帶我們去村部看看。”

    “原本是要規劃在這裏建一個活動中心是吧?”莊愈指著村部前那一大塊空地問道。

    “是的,打算把活動中心和醫務室都建在這裏,其他的地方平整一下做個小廣場,平常可以給村民們晾曬一些東西,也有一個相對寬敞的活動場所。”

    “不錯,整好以後我叫上體育局的人過來,給這個小廣場裝個籃球架,再裝一些健身路徑和器材。”莊愈點點頭,“ 上次活動中心和醫務室的方案黃部長當時都批了,結果這陣子新舊交接,也沒顧得上讓他們去做,老陳,回去以後你督促一下他們。”

    “好的。”陳副部長連忙應下。

    “村部的條件比較簡陋啊。”莊愈走進村部感歎到。

    “比一些村民的住宿條件好多了,就是夏天熱了點,下雨的時候房頂會漏水。”蘇纓笑道。

    “你一個女孩子家住在這裏是苦了點。”

    “不會,不會,”蘇纓連忙解釋道,“我先生祖籍就在桂園村,我公公在這裏還有一棟小樓,我和我先生現在就搬到這裏住了。”

    “哦?那很好啊,真正做到以村為家了啊,常不常回城裏啊?”莊愈感興趣地問道。

    “剛來的時候,每周都會回一次,現在逐漸很少回去了,住得還挺習慣的。”

    “不錯,不錯,待會兒去你家看看。”莊愈點頭笑道。

    “沒問題,部長您先小坐一會兒,喝點茶,吃點水果。”蘇纓把他們引進會議室,桌上擺滿了各式水果,梁九鼎親自給各位領導斟茶。

    “領導們嚐嚐這茶,是我們村茶樹上采的,梁村長親手做的,雖不是什麽名茶,也別有一番風味。”

    “是挺香的啊,你們村還有茶樹?”見莊愈讚道,其餘眾人也跟著點起頭來。

    “有,山上還有幾棵茶樹,是集體所有的,村民們都會去采一些做了茶自家喝,這些茶樹邊上有不少桂花樹,常年受桂花香氣的影響,這茶喝起來也有股淡淡的桂花香。”蘇纓把桂園村的飲茶習慣和梁九鼎家的紫砂小壺都一一說了,惹得大家都十分感興趣。

    “我們市過去也是製茶大市,現在做茶的人家越來越少了,城關那帶本來都是茶農茶商,現在全開成了樓盤做房地產,真是可惜了。”莊愈搖頭歎息。

    蘇纓心裏暗自好奇,這莊愈作為一個市委常委,竟公然說出這與省市大力展經濟,促進地產業的精神相違背的話,倒也是個有趣的人。

    “是啊,過去我們山上茶樹哪止那幾棵啊,那個山坡上全是茶樹呢,還有個茶廠,後來茶葉賣不出去,茶廠倒了,茶樹也砍了,就剩下幾棵老樹了。”梁九鼎也是一臉惆悵。

    “這李子好甜啊,是你們村自己種的嗎?”桌麵上的水果已經洗切幹淨了,擺在那裏色澤鮮豔,香氣勾人,周局長忍不住拈了一顆李子塞進嘴裏。

    “這是蘇書記自掏腰包在城裏買的。”梁九鼎連忙解釋道。

    “莊部長,您看,這是我們桂園村的一些檔案資料。”聽了梁九鼎的話,蘇纓心裏小汗了一下,為了轉移大家的注意力,趕緊抱了一大摞文件夾出來,放在組織部幾人麵前,遞給莊愈一本很大的相冊,裏麵是每次活動的照片,加了她的文字解說。

    知道領導喜歡邊聽匯報,邊看材料,她特地準備了匯報稿,把那八股文“一、二、三……”地念了一遍。

    看莊愈翻著相冊,不住點頭,她心中暗喜,宣傳部過來的領導對這種圖文並茂的形式果然特別有好感。

    旁邊的陳副部長看了蘇纓做的材料也是很滿意,一些繁瑣的表格、總結、匯報什麽的,過去桂園村是一樣都沒有做,現在蘇纓全部一一補上,歸類整理得整整齊齊,讓人一目了然。

    “小蘇,你做得不錯,的確是有把心思放在村裏。”莊愈和陳副部長耳語了幾句,臉上滿意的微笑更濃了,“市裏會全力支持你的,有什麽困難就來找我,平時有空也多回部裏看看,畢竟是你的娘家,你馬科長他們平日對你也甚為想念啊。”

    蘇俱笑著應下:“領導這次下來可幫我們桂園村解決了不少難題啊,我們村民可是成日盼著領導多下來走走,您看,這是我們的圖書角,剛開始隻是我和幾個朋友捐了一些舊了以後,動大家為我們捐了許多書,現在一個書架都裝不下了,我們又做了一個書架。村裏的孩子每周三、周五晚上都在這裏讀書學習,平時大人們有空也會過來看看書。”

    六九中文首發(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