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張奐

字數:4577   加入書籤

A+A-


    許強和董擢走出大帳,樊誌張聽說要去見張奐,也不想錯過這位大人物,自願相隨。這位隱士還真是與眾不同,他雖然不出仕,卻很熱心於戰事,而且對軍人也頗有好感。

    張奐現在駐軍於安定郡治所臨涇,馬車要走一個多小時,由於隨行有百餘兵士,趕馬車輪不上許強,所以許強就坐在車裏練他的木工術了,經過這段時間,許強發現木工還是很有用的。

    “哎,中郎將這樣的大人物,要什麽樣的禮品才拿得出手啊?”董擢雖然放下了軍營的擔子,但又對接下來的會麵犯愁起來。

    樊誌張笑道:“張然明正身潔己,以前羌人感激他的恩德,送他牛馬金鎰,都被他退回。我看董君送他財帛反而適得其反啊。”

    董擢搖搖頭:“這些年我也跟很多上位者打過交道,哪有不愛財的官啊,羌人送金之事我略有耳聞,不過亦隻是傳說罷了,真要收重禮,又豈會被外人所知?”樊誌張微笑不語。

    不一時,抵達臨涇的張奐大營,許強的木工術也升到了lv3,做了一支音樂效果+3的笛子,頗有些成就感。

    請軍士通報,很快軍士傳話:“中郎將身體有恙,恕不能相見,董司馬的禮物也請帶回。不過中郎將說,朝廷給董司馬的賞賜已經到了,你們可以一並帶走。”

    董擢被拒絕,眉頭皺得更深了,看來自己選的禮物真不合張奐的心意,或許還是價值太低了,總共才20金。不過對董家來說,從私產裏拿20金出來已經不是一個小數了啊。

    來到輜重營,看著滿滿幾帳篷的縑,董擢都差點傻了:“這,這就是朝廷獎賞仲潁的?全是?”

    “是的,尹司馬等人的獎賞昨日就已經領走了。”帶路的軍士笑道,完全沒有忌妒的神情,因為這是董卓應得的,如果沒有董卓在三原的那場大勝,恐怕就要輪到這些軍士上陣流血了。

    “九千匹縑!”董擢快要站不穩了。縑也屬於硬通貨之一,屬於中檔絲織品,兩漢一匹縑大約值500錢左右,但放在涼州這種邊地,有時候能賣到1000錢以上,那這裏就是近千萬的銅錢了!

    “太……太多了……”董擢好久才緩過勁來,不由喃喃自語道:“不知中郎將大人的賞賜又會有多少,天哪。”

    軍士忽然歎息一聲:“中郎將這次坐鎮後方,並未親自指揮,所以上麵隻獎了二十萬錢。”

    董擢等人都愣住了,千萬與二十萬的差距,也太大了吧?

    “怪不得中郎將不肯接見,不肯收我們的禮,原來如此!”董擢認為自己抓住了重點,試想下屬拿的獎勵超過上司這麽多,誰受得了啊。

    “這位仁兄,請一定想想辦法,讓我見一見中郎將,不然我……”董擢急火攻心,又是猛烈地咳嗽起來,如果這一次不盡快補救,張奐不知要給二弟多少小鞋穿,他已經決定,至少分一半賞賜給張奐!

    “我們當小兵的有什麽辦法。”軍士一臉的同情與理解,但確實愛莫能助。

    許強看不過去,勸說董擢道:“張中郎將一向不事宦官,賞賜少也是正常。董司馬獲贈九千匹縑同樣不過份,當初馮車騎一仗還受賜一億錢呢,此事就算了吧。”當然隻能算了,因為這段曆史許強是有印象的,《後漢書張奐傳》說張奐憎惡董卓的為人,所以拒絕了其兄送來的一百匹縑。

    可惜許強的話沒有作用,董擢還是在咳。

    難道曆史真的不可改變嗎?當然不是……許強心裏一動,忽然向那軍士一揖:“不知中郎將之子伯英先生在軍中否?”

    張芝,字伯英,張奐的長子,草書大師,後世稱其為“草聖”,比張昶更早,薑孟穎就是讓許強找他鑒定《急就篇》的。

    雖然張芝一直拒絕為官,被稱為“張有道”,但兒子隨軍照顧老父卻是非常普遍的事,所以許強這麽問,果然,得到了軍士肯定的回答。許強趕緊請軍士代為通傳,然後幹脆就把《急就篇》遞過去請軍士轉交。

    不多時軍士來請三人,他略帶驚訝地看了許強一眼,想不通張芝為什麽見到那卷書簡會如此興奮,馬上就要見書簡的主人。

    張芝年約四旬,留著長須,三人報了姓名後,張芝先與樊誌張說話,因為兩人都聽過對方的名字,而且樊誌張對草書也有愛好。許強這才知道樊誌張為什麽對自己一見如故了,原來與草書也有關係。

    “許壯士的武名,芝亦有所聞,隻想不到於草書一道也有涉獵。”張芝轉向許強笑道,雖然《急就篇》是薑孟穎抄寫的,但許強會草書他自然也看得出來。

    大家聊了一會兒,張芝就趁著興致正濃,準備動筆重寫《爭就篇》。許強心裏又是一動,還在考慮才能如何提醒董擢呢,樊誌張已經笑道:“伯英之書,豈能以尋常竹簡存世?孟高,你不是帶了一些縑嗎,就送與伯英作書吧。”

    董擢眼睛一亮,趕緊取了幾十匹縑過來,張芝推辭一陣,也不想敗自己的興致,就開始書寫了。許強在一旁歎息,縑帛上麵寫字雖然美觀,但難以保存,怪不得張芝的書法沒能留傳下來呢。

    “孟穎兄的抄本對我啟發真的很大,許多字形都是我以前未想到過的,說起來,這《急就篇》真的是很適合用章草書寫……”不多會兒工夫,張芝就完成了作品,交給許強。

    “《急就章》(張芝真跡),5級內政書,裝備後每天增加內政經驗5000,草書經驗500,知識35,提升草書等級1。”用章草體寫成的《急就篇》由此改名為《急就章》,奠定了其作為草書之祖的地位!

    每天漲35的知識,隻這一項收獲就讓許強滿足了,說白了他從頭到尾就沒在這本書上投什麽精力,完全是順手打個流民頭領爆出來,然後再順路給兩個npc看了一眼而已……

    張芝又乘興寫了不少字,然後突然覺得自己用了這麽多縑,著實奢侈,便再次向董擢表示謝意,董擢抓住機會,趕緊說出了自己想見張奐的意思。

    張芝聽後,眉頭微皺,久久沒有說話。董擢憋了好久,終於又猛咳起來,這一次居然咳出了血絲。張芝看著他,終於歎息一聲:“都是做長兄的,我很理解孟高的心情,罷了,拚著被家父責罵,我也去試一次吧!”

    過了片刻,張芝返回讓三人去見張奐。

    張奐的身體並無不適,在牙帳內正襟危坐,讀著一本《尚書》,當他抬起頭時,許強頓時感覺到了一種厚重但並不恐怖的壓力。君子不重則不威,不怒而威,張奐就是一位真正的君子、儒將,與董卓的威壓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類型。

    “董孟高?我也曾聽聞過你的大名,隻知你善於交際,沒想到這次統帥萬餘人入漢陽,也能做得中規中矩,倒是個人才。”張奐放下書簡,說這番話的時候並沒有正眼看董擢,但卻將董擢嚇得仆倒在地,全身發抖。

    眾人都沒說話,還是董擢的咳嗽打破沉寂,張奐歎息一聲:“你這做長兄的也很不容易了,起來吧,若我真要治董司馬擅離軍營之罪,早就派人取代你領軍了。其實董司馬是真正的忠勇之將,我一直很欣賞他,朝中也有識人之士,故而此次賞賜才如此豐厚。”

    許久張奐又道:“我一世清名,所以你的禮物我是不會收的,我也用不著那些俗物。對了,朝廷這次還給了董司馬一個郎中之位,不過我已經代他回絕,等他在漢陽再立些功勞,自然會有更高的職位等著他。”

    張奐最後又道:“我即將回京了,希望董司馬能在我動身前降服漢陽叛羌,切記不可過多殺戳,羌人也是我大漢子民……你們下去吧。”說完拿起書簡。

    眾人退出,這才長長出了口氣,方才包括張芝在內,都不敢在張奐麵前隨便開口,這就是將帥之威!

    見過張奐本人後,董擢才相信傳言是真的,張奐果然是不會收禮的,正如他也從不巴結宦官一樣。而就是這樣一個人,還能身居如此高位,實屬奇跡。

    返回略陽軍營,董擢的病也更加重了,抬下車後就一直躺著,董旻找了許多郎中都無計可施。

    最後的時刻來臨,彌留之際的董擢將董旻招到床邊:“涼州之人不必守那麽多禮儀,我死之後,你們兩兄弟切記不可為我服喪,仲潁這一次立功,是他上位的最好機會,絕不能再錯過!叔潁,你的才智高我十倍,但卻不是做大事的人物,所以我希望你能進京,為董家好生經營,有你在內,仲潁在外,董家必將大興!”

    “兄長何在!”董卓的吼聲從帳外響起,而董擢卻已經在前一刻閉目辭世……

    “殺!殺盡漢陽叛羌!”董卓紅著眼睛聽完董旻轉達的兄長遺言,不再哭號,拔刀踏出營帳!

    六九中文首發(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