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

字數:10309   加入書籤

A+A-


    宮中妃嬪不可擅自出宮,應派宮人出宮傳喚欲見之人入宮

    凡皇子公主皆可自行出入宮中,然應每日向上殿(皇上,兩宮太後,皇後)及母妃請安,除母妃外,對宮中嬪妃(除采女之外)應遵照其身份地位予以敬稱並行禮

    宮外之人除持有令牌或有上殿恩賜可隨意入宮者,不可擅自入宮,需由宮人傳召

    王爺王妃每三日應至少入宮向上殿及母妃請安一次,且王妃應每十日向兩位淑安王妃請安一次,兩位淑安王妃統管諸王妃,若王妃犯錯則由淑安定奪禁閉或交由宗人府處置,同品級的王妃可互稱姐妹,但對淑安一定要稱淑安王妃,不可逾禮,親王也一樣

    四大家族雖為皇親國戚,亦不可私自入宮,然皇恩浩蕩,上殿親賜四家令牌,可自由進出宮中,而各家品級最高之人(令牌由此人掌管,不一定是族長,要看品級)應每五日入宮向上殿請安一次,至於族中其他小姐少爺若要入宮,其一可向族中掌令牌者請示,持令牌入宮,其二可至宮門處由侍衛傳達,再由宮人傳召入宮,族中小姐少爺覲見嬪妃應視品級定稱呼,若是同一品級可互稱姓名,品級不同者不可,即使是同族之人亦要遵循宮規(沒封號的少爺小姐等同於七品)

    醫官及醫女可自行出入宮中,但不可逗留過久,平日應由皇室宗親(皇上,兩宮太後,皇後及各宮嬪妃,皇子公主,王爺王妃)或朝廷官員派宮人前來傳喚(通常由醫女領受傳喚,若醫女不在或病情確實嚴重則由醫官出診),且每十日當為皇室宗親請脈一次

    除宮女總管及提調宮女外其他宮人不可擅自出宮,需奉主子旨意才可出宮,若有要事則當向主子請示,待主子同意後方可出宮

    凡出入宮中需記錄在案,私自出宮者按宮規處置

    私自出入宮中者:

    初犯:禁閉三日

    再犯:若是宮中嬪妃則交由主宮娘娘處置,若是主宮娘娘則交由皇後處置,若是宮外之人則交由宗人府看管,若是宮人則由其主子處置

    三犯:凡宮中妃嬪打入冷宮,宮人則逐出宮外,若是宮外之人則以私通罪論處,交由刑部處置

    宮中之人皆有品級,以下犯上者,輕則禁閉,重責打入冷宮或逐出宮外

    宮中之人各司其職,不可越權,犯此罪者直接以謀反論處,交由宗人府處置

    後宮嬪妃不得幹政

    有膽敢欺瞞上殿之人,以欺君之罪論處,交由宗人府處置

    後宮嬪妃有膽敢與朝廷官員有染,以私通論處,交由宗人府處置

    兩宮太後雖德高望重,但年事已高,後宮諸事已交由皇後娘娘統轄(注意,太後的地位比皇後高,如果是太後可以推翻皇後的旨意,但也不能太隨意),唯皇後娘娘有權幹涉各宮之事,後宮諸妃不得有異議,然娘娘諸事繁忙,各宮皆設有主宮娘娘,統管所屬宮中之事(隻不過皇後可以幹涉各宮娘娘的決定,但也不是隨意的)

    宮中嬪妃及宮人可在特定日子出宮省親:

    啟祥宮、翊坤宮:每月1o、2o、3o日(二月則3o日改為28日)

    永壽宮:每月9、19、29日(二月則3o日改為28日)

    長:每月8、18、28日

    承乾宮:每月7、17、27日

    景仁宮:每月6、16、26日

    景陽宮:每月5、15、25日

    延禧宮:每月4、14、24日

    永和宮:每月3、13、23日

    鹹福宮:每月2、12、22日

    坤寧宮、乾清宮:每月1、11、21日

    若宮外之人有要事入宮,當現有宮門處侍衛轉達宮人,然後由宮人告知嬪妃,再由嬪妃宣召,方可入宮

    凡宮中犯錯嬪妃皆居於冷宮,即已鑄成大錯,當靜心反思,不得心懷怨憤,有膽敢鬧事者(包括自殺),交由宗人府處置

    宮中嬪妃當安守本分(這個是台麵話大家不用理會),應常至上殿及上位嬪妃宮中請安,初次請安(包括晉級之後第一次去請安)雙方皆不得稱姐妹,應照規矩低位者稱高位者娘娘,而高位者直接以低位者之地位稱呼,之後再來請安同一地位者可稱姐妹(所謂同一級就是四妃、九嬪、十二訓儀之類的,但同一級中也有身份地位的高低),由地位稍高者先稱對方為妹妹或自稱為姐姐(一定要位高者先說才可以),對方才可自呼妹妹,凡非同一等級者不得互稱姐妹,位高者可直呼對方名,但位低者隻能稱位高者娘娘,入宮前為姐妹除第一次請安需按規矩,之後可稱姐妹

    凡有品級者互見都當依地位行禮,同級者可互稱姓名

    除宮女總管、提調宮女及調教宮女外任何人不得去冷宮探望,普通宮女當奉後宮嬪妃之命方可去(其他人就更不要說了!),違者禁閉

    新進宮女由宮女總管統一分配去各宮

    附錄:

    妃嬪等級、俸祿同等級按地位稱號先後

    中宮皇後5oo兩(正一品)

    三夫人3oo兩(從一品)

    四妃:淑妃、德妃、賢妃、麗妃2oo兩(正二品)

    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15o兩(從二品)

    十二儀訓:

    修訓、靜訓、廣訓、敬訓、寧訓、明訓、曜儀、豔儀、令儀、慎儀、妙儀、肅儀、秀儀1oo兩(正三品)

    二十七世婦:

    婕妤九人(正四品)?兩

    美人九人(從四品)6o兩

    才人九人(正五品)5o兩

    八十一禦妻:

    寶林二十七人(正六品)4o兩

    禦女二十七人(正七品)3o兩

    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2o兩

    親王等級

    攝政王(正一品)4oo兩

    議政王(正二品)3oo兩

    肅親王(從二品)2oo兩

    睿親王(正三品)15o兩

    恭親王禮親王慶親王(從三品)1oo兩

    王妃等級、俸祿

    賜封號王妃(正二品)15o兩

    封號:

    淑(安)(寧)

    賢(安)(寧)

    惠(安)(寧)

    德(安)(寧)

    嫡王妃1oo兩(正三品)

    王妃6o兩(從三品)

    側王妃5o兩(從四品)

    繼王妃3o兩(正五品)

    王妾2o兩(正七品)

    四大家族夫人等級、俸祿

    尊誥命夫人(正三品)1位1oo兩

    尊建國夫人(從三品)5o兩

    尊定國夫人(正四品)4o兩

    尊夫人(從四品)3o兩

    夫人(正五品)2o兩

    四大家族小姐等級、俸祿

    懿德小姐懿敏小姐(正三品)1oo兩

    懿孝小姐懿賢小姐(正四品)5o兩

    醫女醫官等級、俸祿

    醫女(醫官)等級、俸祿

    殿閣醫女(醫官)(正三品)1位5o兩

    禦醫女(醫官)(從三品)3o兩

    醫女(醫官)(正四品)25兩

    內醫女(醫官)(從四品)2o兩

    內儲醫女(醫官)(正五品)15兩

    醫女(醫官)(從五品)1o兩

    宮女等級俸祿

    宮女總管(正三品)1位5o兩

    提調宮女(正四品)2位3o兩

    調教宮女(正五品)2o兩

    貼身宮女(正六品)1o兩

    普通宮女5兩

    宗人府:此處專門處理犯罪的皇室宗親(包括犯私通、欺君等罪的皇室宗親)

    凡被交予宗人府處置者即意味著入了“賤民”籍(不算禁閉者),一旦入了賤民籍:

    一剝奪姓氏,即使曾是皇室子弟,後宮嬪妃,朝廷命官,入了宗人府就從此脫離自己的家族,隻有名,沒有姓

    二擔當宮中灑掃庭除之人,洗衣、掃地等等粗活都要做

    三其身份等級比平民更低,人分三六九等,正是下下等,見宮女亦需行禮

    四若是表現極好,可由宮女總管及提調宮女視察後決定是否準其出宗人府,若準了女子可留在宮中當宮女,男子可被派往朝廷官員及四大家族府中擔當下人

    五出了宗人府後可以恢複原來姓氏,但需由族中眾人商議表決,得眾人同意方可恢複姓氏

    古代香料小劄

    古代有名的香,每一種都奇異。比如蟬蠶香是交趾國的貢物,唐代宮中稱為“瑞龍腦”;茵犀香是西域人獻來的貢品,漢武帝用它燒水醫惡瘡;石葉香是三國魏時題腹國的貢品,形似雲母,可治病;百濯香是吳主孫亮四個妃子的四氣衣香,用水洗百次,香也不消高子說:古代有名的香,每一種都奇異。比如蟬蠶香是交趾國的貢物,唐代宮中稱為“瑞龍腦”;

    茵犀香是西域人獻來的貢品,漢武帝用它燒水醫惡瘡;石葉香是三國魏時題腹國的貢品,形似雲母,可治病;

    百濯香是吳主孫亮四個妃子的四氣衣香,用水洗百次,香也不消失;鳳髓香為唐穆宗所收藏,是真島人焚燒用的高等禮品;

    紫述香,《述異記》說它又叫麝香草;都夷香,《洞冥記》說它“香如棗核,吃了不會餓”;

    荼蕪香,產自波弋國,此香浸入地下,土石都有香氣;還有辟邪香、瑞麟香、金鳳香,這三種香都是其它國家的貢品,公主乘輦車出宮,把此香掛在玉香囊中,滿路都香了起來;

    月支香為月支國進獻,像鳥蛋,燒起萬裏之內也能驅走瘟疫,香氣幾月不散;振靈香,《十洲記》說“窟州有一種像楓葉的樹,香傳幾百裏”;

    返魂香、五名香、驚精香、近生香、卻死香等,埋在地下的死屍一聞到此香氣也能複活;

    千畝香,《述異記》說:此香是用樹之名為它命名的;馝齊香產自波斯國,香氣入藥可治百病;

    龜甲香;《述異記》說:這種香就是好的桂香;

    兜末香《本草拾遺》說:漢武帝時,西王母降世,燒的就是這種香;

    沉光香《洞冥記》說:是塗魂國的貢品;燒燃它會光;沉榆香是黃帝封禪時燒的這種香;

    蘅蕪香是李夫人給漢武帝的;百蘊香是趙飛燕在遠條館求神保信自己生個兒時,燒來降神的香,月麟香,元宗愛妃叫它為袖裹香;辟寒香,燒它可以驅寒;龍文香是漢武帝時外國進獻的;

    千步香是南郡的貢品,薰肌香,薰人肌骨後不生百病;九和香,《三洞珠囊》說:玉女舉著玉爐燒這種香;九真香、青水香、沉水香都是昭儀獻給姐姐趙飛燕的香;

    罽賓國香是楊牧在席間燒的香,像樓台的樣子;拘物頭花香是拘物頭國進獻的,香氣可傳幾裏遠;升霄靈香是唐時賜給紫尼的香,一燃香煙就會升很高;祗精香產自塗魂國,燒這種香,鬼怪都會害怕而躲起來;

    飛氣香,《三洞》說:這種香是道家真人燒的;金蟬香是金日碑造的香,薰衣取可祛除狐臭;五枝香,燒這種香十天,香氣可上九重天;千和香是峨眉山孫真人燒的香;

    兜樓婆香《楞嚴經》說在洗浴處燒這種香時,炭火很猛烈;多伽羅香、多摩羅香《釋氏會安》說:這兩種香就是根香和藿香;

    大象藏香是因龍相鬥而生,若燒一丸,會產生很強的光,它的氣味像甘露一樣;

    牛頭旃檀香,《華岩經》說:這種香從泥汙中分離而出,用來塗身體;

    羯布羅香《西域記》說:分泌這種香的樹像鬆樹,這種香顏色像冰雪一樣潔白;

    須曼那華香、闍提華香、青赤蓮香、華樹香、果樹香、拘鞞陀羅樹香、曼陀羅香、殊沙華香都出自《法華經》;

    明庭香、明天日香都出自胥陀寒國:

    迷迭香都出自西域,燃此香可祛邪氣:必栗香《內典》說:燃這種香,可除去一切惡氣;

    木蜜香,燒此香可除惡氣;

    愒車香《本草》說:燒此香可除去蛀蟲,除臭氣;

    刀圭第一香是唐昭宗賜給崔胤的,一燒此香,終日香氣柔美;乾達香產自江西山中;曲水香香盤的印文似曲水;鷹嘴香是番人牙署送給船主的香,燒此香可除病;香,曹務光在趙州執政,用盆燒此香,說道“財容易得到,佛難得乞求。”助情香,傳說唐明皇的寵妃含此香一粒精神振奮,毫無倦意;

    夜酣香,是隋煬帝迷樓時燒的香;

    水盤香出自船上,香上刻有山水佛像;

    都梁香《荊州記》說:都梁山上的水中生長有;

    雀頭香是襄陽人所叫的莎草根;

    龍鱗香即是薄的馥香,它的香氣特別濃鬱;

    白眼香可同其它香一塊用;

    平等香,和尚在集市賣此香,不管貴賤貧富的買主,都是一個價,所以叫平等香;

    山水香,王旭在山中供奉道士,每月為他燒香,叫做山水香;

    三勻香,由三種東西熬製而成,燒此香有富貴氣,它的香氣也清純、奇妙;

    伴月香,徐鉉於月夜坐在露天燒此香,故有此香之名。

    這些都是史書上有記載的香,有的產自境外,有的由宮殿旁的作坊製成,這些香的配方和用料,都沒法看見了。

    我對人們現在崇尚的香加以評議:

    妙高香、生香、檀香、降真香、京線香,是香中的幽閑者。

    蘭香、香、沉香,是香中的恬雅者。

    越鄰香、甜香、黑龍桂香,是香中的溫潤者。

    黃香餅、芙蓉香、龍誕餅、內香餅,是香中的佳麗。

    玉華香、龍樓香、撒馝蘭香,是香中的蘊藉者。

    棋楠香、奄叭香、波律香,是香中的高尚者。

    幽閉的香:是脫於萬物之外而高隱的人坐著傳授倫理時燒的香,可以使心思清靜,精神愉快。

    恬雅的香:四更時分,殘月掛在天邊,興味蕩然無存,此時燒起這種香,可以使人心情舒暢地長吟。

    溫潤的香:在晴窗下拓碑帖,拂去帖上塵埃,閑靜地吟唱著帖文,或者挑燈夜讀,燃起這種香,就會把睡魔祛到很遠的地方,稱它為古伴月也是可以的。

    佳麗香:美女在身旁,和自己談著悄悄話,手拉手,把這種香放到香爐上去燒,香煙薰得五髒六腑仿佛都暖洋洋的,說這種香有助於加深戀情是可以的。

    蘊藉的香:下雨天,坐在閉著的窗下,午後剛睡足,來到書案前學書,喝茶味也寡淡,爐中剛點著這種香,香煙遠盈,撩撥人心,更適合宴席上喝醉的人醒酒。

    高尚的香:皓月當雲的靜夜,手指撥動著白色的琴弦,在空樓上長嘯,時而放眼遙望蒼山,此時,這種香在香爐還沒有燒完,香霧時隱時現,繚繞著簾子,可以祛除邪氣和汙穢。

    黃十閣、黑十閣、官香、紗帽香等,都適合在佛爐中燒;聚仙香、百花香、蒼術香、河南黑芸香等,隻能在臥床邊燒。

    焚香七要

    香爐官窯、哥窯、定窯產的香爐,豈能在平常用?香爐中有宣銅爐、潘銅爐、彝爐、乳爐,像茶杯那樣大的,整天都可以用。

    香盒用紅漆蔗段錫坯的香盒,裝黃色、黑色的香餅。規範製式的香瓷盒,選定窯或饒窯產的裝芙蓉、萬春、甜香。有三個子盒或五個子盒的日本香盒,可用來裝沉、、蘭香、棋楠等香。此外,香撞也可以裝。如果焚香郊遊,隻有帶日本香撞最好。

    。

    六九中文首發(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