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青峰書院

字數:4793   加入書籤

A+A-


    [兄弟們過年好,淩霄給您拜年了!祝您在新的一年裏,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可惜啊,早知道自己要穿越,先把曆史學好多好啊。李清峰心裏暗暗道。

    張煌言驚喜道:”青峰,你竟然支持我的想法?我想,如今的舊時學堂,都是在教授四書五經八股文。這種學問,講授忠君愛國之道,隻能束縛人的思想,並不能讓人變成真正對國家有益的人。所以我們不如開辦一個新式學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既可以發揚我們華夏民族的文化,又可以學習西方有用的知識。你覺得怎麽樣?“

    李青峰哪裏明白什麽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但是覺得張煌言說得很有道理,便點頭道:”正是如此。“

    張煌言兩隻眼睛,發出興奮的光芒:“青峰當真覺得我的想法可行?我們不僅可以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像荷蘭,占據我們的台灣島。我們如果可以擁有和他們相當的軍事力量,一定可以很快把台灣奪回來,這就是師夷長技以製夷。”

    李青峰聽完張煌言的話,不禁大量了他幾眼,對他更為刮目相看。張煌言說的大道理,李清峰並不是十分明白,但是像師夷長技以製夷之類的話,他依稀記得以前在電視劇上聽到過,隻是自己記不住罷了。

    因此,他點頭道:“既然如此,煌言兄,就按照你說的去做吧。需要財力支持的地方,就告訴我。”

    張煌言拉著李清峰說了老半天,可不是就是在等李青峰這句話麽。因此當李青峰說完,他立刻笑笑說道:“既然如此,我也不和青峰兄客氣了。這張單子是開辦一間新式學堂所需要的費用,我都一一例舉在上麵了,請青峰兄弟過目一下吧。”

    李青峰接過單子,真是哭笑不得。原來這位煌言兄,早就把一切都打算好了,來找自己商議,隻是希望自己做股東而已,要不然人家怎麽連單子都準備好了?

    李青峰抓過單子看了兩眼,然後把單子推回去,笑道:“一切就按照煌言兄說的做吧。我對煌言兄的辦事能力,絕對放心。需要多少開支,煌言兄盡管去我府上領就是。”

    張煌言大喜過望,對著李青峰深深一鞠躬:“我替南京城中所有的讀書人,謝謝青峰兄弟的慷慨解囊。”

    “好說,好說。”李青峰邊笑著,邊把張煌言扶起來,心裏頭卻忍不住道:靠,原來古代和現代都是一樣,有錢的就是大爺啊。

    張煌言和李青峰商議後,得到了李青峰在資助,新式學堂很快就開張了。張煌言為感謝李青峰的出資,特意為新式學堂取了個名字,叫”青峰書院“。南京城裏誰不知道李青峰是有能耐的人,聽說書院和他有關,人人都跑過來看熱鬧。

    很多早就對八股文深惡痛絕的讀書人,見到青峰書院開張,立刻前來報名參加,還有一些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也來參加。就連複社中的人,也有不少衝著李青峰的名頭,參加了這個”青峰書院“。於是,複社的人見麵時,開口李青峰,閉口青峰書院。風聲傳到複社的領導人耳中,他們去打聽過青峰書院教授的內容後,不禁大為光火。

    此時,複社的勢力已經大不如前。複社本是在崇禎二年成立於吳江,係由雲間幾社、浙西聞社、江北南社、江西則社、曆亭席社、□陽社、雲簪社、吳門羽朋社、吳門匡社、武林讀書社、山左朋大社、中州端社、萊陽邑社、浙東超社、浙西莊社、黃州質社與江南應社等十幾個社團聯合而成。其成員多是青年士子,先後共計兩千多人,聲勢遍及海內。

    主要領導人為張溥、張采,張溥已經在幾年前去世,複社就靠張采一個人獨立支撐。但是,非常不巧的是,張采在上個月也已經去世。複社其餘的成員,一些老創始人已經不理會社裏的事情,陳子龍、夏允彝、黃淳耀、侯歧等人,專注於對抗當時已經頗具規模的清廷,像黃宗羲、顧炎武等人,要麽和李青峰是好朋友,要麽已經為他所用。

    但是,李青峰把西學和東學混為一體,開辦新式學堂,還是引起了複社中人的不滿,尤其是幾個老臣子,大為光火。這些頑固分子,很想對抗李青峰,但是張采去世後,幾個老臣子已經壓不住人,無奈之下,他們隻好生悶氣。

    侯方域聽說這件事後,心想機會來了。柳如是跟了李青峰,一度讓侯方域恨得牙癢癢,無奈李青峰玲瓏八麵,財雄勢大,他想對付卻不得方法,現在倒是好,眼見複社中的人對李青峰有了心結,他怎麽能不趁機踩兩腳呢?

    於是,侯方域去找到複社現在的負責人徐夢麟,慷慨激昂的說道:“徐老,您是複社現在的主持人,李青峰現在在外麵胡天胡地亂搞,完全有失風化,還把整個南京的學術氛圍搞得一團糟糕,難道您居然坐視不理麽?”

    徐夢麟倒是想不到侯方域會單刀直入,來找自己說這件事,他沉吟道:“李青峰的做法,我也很看不過去。不過麽,他搞他的新學堂,也沒有礙著我們什麽,老夫就暫且不和他計較了。”

    “不是這麽說的話,您可知道現在外麵的人怎麽稱呼您麽?外麵的人叫您徐龜殼,說您像烏龜一樣,縮在殼子裏不敢出來,任由李青峰胡作非為,還說倘若張老還活著,一定不能讓李青峰這麽做。”侯方域趁機煽風點火道。

    徐夢麟平生最重視名聲,一聽到自己居然被外麵的人稱為龜殼,心中的氣就不打一處來,怒道:“你聽誰說老夫的壞話?老夫一定好生教訓於他們。”

    “徐老,不是這話,您比我們這些小輩都清楚,所謂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您老便是有法子讓一個人不說,讓十個人不說,讓一百個人不說,難道還能阻止一千個人一萬個人麽?既然別人這麽議論紛紛,徐老您就該大刀闊斧做點事情,掃除歪風,到時候人人都敬佩您是文墨英雄。”侯方域轉著眼珠子,連哄帶騙說。

    徐夢麟頗為猶豫,道:“這------張老在世時,和李青峰私交不錯,我們複社也曾經得到過李青峰一筆銀兩資助,如今反過來咬他一口,似乎有些說不過去,欠缺仁義。”

    侯方域拂了拂袖子,站起來,憤然道:“既然張老您這麽說,我也沒有什麽好說的!我看我還是告辭為好。讀書人重道義,不重黃金,沒有想到一筆銀子,竟然能收買到您徐老?”

    徐夢麟聽侯方域說完,頓時拉下了臉。侯方域的話,多多少少說到他的心坎上,何況對於李青峰辦的新式學堂,他也的確甚不滿意。再被侯方域這麽一激後,所有的火氣頓時上來了。

    “我徐夢麟像是這樣的人麽?如果我為區區五鬥米折腰,這複社主事人的位子,交給你來做如何?”徐夢麟也怒道。

    侯方域卻絲毫不惱怒,反而大喜道:“徐老,您的意思是說,您肯為複社出頭,教訓一下姓李的這個小子,讓他以後不要再不知道天高地厚?”

    “那當然!我徐夢麟說的話,什麽時候有不算數的。何況李青峰擾亂南京城的學術氛圍,的確是有過錯,倘若不教訓他,他便不知道天高地厚。”徐夢麟一板一眼說道。

    “徐老,請允許晚輩和您道歉,是我誤會您,您老還是好樣的,寶刀未老啊!”侯方域拱了拱手,對著徐夢麟說了一大通溢美和奉承的話。

    徐夢麟心裏很鬱悶,卻發作不得,隻好搖搖頭道:“罷了,罷了,老夫也隻是在盡一己之力罷了。”其實心裏他早已經把侯方域這個混小子罵了千遍萬遍,他何嚐不知道侯方域和李青峰有誤會,自己出去打擊李青峰,就是變相幫助侯方域。

    但是有什麽辦法呢,誰讓他頭上頂著複社主持人這頂高帽子呢。

    徐夢麟無奈之下,隻好把複社在朝廷中任職的幾個人召集起來,商量怎麽應對李青峰的青峰書院。

    商量來,商量去,眾人都不願意太得罪李青峰,最後得出一致結論,向皇上遞折子,參李青峰一本,參他妨礙風化,請求朝廷將他革職查辦。

    參奏的折子很快就遞到崇禎麵前。崇禎心頭大為光火:這群朝臣,食君之祿,卻不肯忠君之事,天天淨知道互相內鬥,盡找些無聊的事情來煩著自己。

    如今北有皇太極的大軍壓境,中原又有李自成和張獻忠,天下間戰火連綿,打仗都打不過來,哪裏還顧得上誰辦什麽學堂?

    崇禎原本想置之不理,但是又看到奏折上參的人是李青峰,當下就多了個心思。李青峰最近實在是太火了,在各方麵都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上次還有兵工廠的事情,倘若不給他小小的懲戒,恐怕他會驕縱起來,說不定還會發展成第二個李自成或者張獻忠。

    因此,崇禎再三思量之下,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李青峰由四品應天府府丞降成了從四品兩浙鹽使司都轉運同知。既能給複社一個交代,表示已經懲戒李青峰,又給李青峰一個暗示:是複社成員參奏你的,和朕沒關係。他們要求朕把你革職查辦,但是朕對你可謂皇恩浩蕩,隻是把你降級而已,你就趕緊朕去吧。

    聖旨到達南京城後,複社的頑固分子們聽說李青峰被皇上降職,人人拍手稱快。但是,對於皇上沒有停辦青峰書院一事,表示很不滿意。又沒有人敢再去和皇上上書,這件事隻好不了了之,他們隻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青峰書院在南京城繼續辦下去。

    至於侯方域,簡直氣炸了肺。他千方百計才煽動徐夢麟去參奏李青峰,但是皇上隻是把李青峰給降了半級而已。誰不知道,應天府府丞並沒有什麽實權,就是個閑散的職位而已。但是從四品兩浙鹽使司都轉運同知就不一樣了,這是個天大的肥缺,擺明就是皇上要便宜李青峰!侯方域因為這件事,氣的一病不起,一連病了十幾天。g(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