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沒牙的老虎?
字數:8463 加入書籤
朱常渝之前的時候並沒有考慮的這麽多,聽王子承這麽一說,他忍不住伸出手來,一直誇讚說道:“子承,你果然是個聰明的孩子,你的想法對我而言是非常有幫助的,你要不說我還沒想到這麽多。不錯,你說的有道理,一定不能這樣。要是真的把**果藏在那就近的地區,倘若被朝廷之中的人給搜查出來,那我做的這麽多豈不是功虧一簣了嗎?好,你既然能想出這個弊端來,那麽你有什麽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呢?”
王子承一聽寧海王說讚同自己的想法,他便立刻沉聲說道:“啟稟義父,孩兒早就已經想好辦法了。其實這個說起來也不難,孩兒現在把我的想法向義父說一遍。要是孩兒說的對呢,義父就姑且聽之,要是孩兒說的不對呢,那義父也不要責怪孩兒才好。”
“好,那你說吧。”寧海王和顏悅色的說。
於是,王子承便緩緩的說道:“這幾十車的果子藏在那山穀之中畢竟目標太大,而又要運到城中也是因為目標太大很容易被人發現,所以不如在晚上的時候在車上覆蓋柴草,就當是柴火一車一車的運入城中來,然後再把它藏入到我們王府的後院之中。不知道父王意下如何?”
“後院之中?”寧海王微微蹙起了眉頭。
他搖了搖頭,說:“這不行,王府之中人多嘴雜,倘若被人發現了,那可怎麽得了?”
“這也不難。義父,你可以說後院因為最近要參與祭祀,所以誰也不能夠進去,命人把後院之中都鎖了起來。到時候誰也不能進去,自然就沒有人可以發現**果的下落了。這麽一來就不用擔心了,而且那些搜查的人就是膽子再大,他們恐怕也搜不到這**果藏匿於王府之中啊。而且就算是尋常的仆人見到了這些,他們也隻以為是水果而已,又怎麽會想到那麽多呢。”
“子承,你果然是很聰明呀!”寧海王忍不住對他豎起了大拇指,說道:“我把你調來我的身邊,果然是十分有用,你出的這些主意對我來言實在是很有幫助。好,一切就按照你說的辦吧。既然如此,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全權負責,怎麽樣?”
寧海王朱常渝雖然因為經常要依賴到王子承的謀略而把他調到自己的身邊,但是始終還是沒有對他委以重任。
而今見到他能出了這麽多主意,這些主意又的的確確的對自己很有幫助,所以這才把整件事情交給他去做。
王子成聽完之後,心中大喜。
他知道這麽一來寧海王就是要相信自己,肯讓自己放手去做了,這麽一來以後他施展抱負的機會一定很多。
所以他的心中忍不住一陣狂喜,但是他是一個很能控製自己情緒的人,所以麵上並沒有絲毫的露出來,他隻是輕描淡寫的說道:“既然義父信得過子承,那麽這件事情就由子承去做好了。”
說完,他便辭別了寧海王,走了出去。
而寧海王這邊因為搶到了**果而欣喜不已,他沒有料到朝廷頓時炸開了鍋。
因為**果丟失的消息實在是太過於驚人了,崇禎皇帝聽說丟失了**果之後,頓時一陣頭皮發麻。
他知道**果的丟失意味著什麽,丟失了**果就意味著京城之中三分之一得了瘟疫的人的病情不能夠被控製,那麽對他們來說到最後就隻有死路一條。
倘若京城之中三分之一的人都因為瘟疫而死去的話,那麽一定會引起天下大亂,所有的人都會責怪朝廷監督瘟疫不利,都會認為是朝廷做事不利才造成了這種後果,所以到時候所有的矛頭都會直指朝廷。
到如今天下已經十分混亂了,北有努爾哈赤,南有李自成,又有鄭相中等人,這些都是很讓崇禎覺得頭疼的人物。
而今又憑空來了這場瘟疫,原本以為把**果運過來就可以控製住了,但是到現在的情況正所謂**果丟了,對瘟疫而言已經沒有任何幫助了。
有個朝臣在朝堂之上對崇禎進言,說道:“皇上,既然**果已經丟了,那麽我們刻不容緩趕緊派人去嶺南再運一批來吧。這一次一定要加大保護力度,確保**果可以安然無恙的運入到京城之中。”
另外一個朝臣卻搖了搖頭,說道:“我以為這件事情萬萬不可。皇上,您想啊,如今京城中的疫症已經不受控製了,每天都有幾百人死去。而且他們得的那個時間都很苦,再有個三五天所有的人基本上都會不扛不住了。要是三五天之內不能確保這**果全部運入京城之中,那麽到時候所有的人就得死了,即使在嶺南重新得到了**果又怎麽樣。”
崇禎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便點了點頭。
而朝廷的一品大臣李誌往前走了一步,對崇禎說道:“皇上,他說的很有道理,這是其一。第二臣聽說這**果隻是在前段時間才有青果子,而自從遇上了這場大瘟疫,當時也正好可以趁著時節把青果子摘了下來,可以阻止這場瘟疫的發生和蔓延。但是現在已經過去了十天呀,那些青果子也已經變成了紅果子。紅果子對瘟疫根本是沒有用的,所以要現在從嶺南再運**果過來也是不切實際的。”
崇禎聽完之後,臉前輪廓緊緊的鎖著。
他這一輩子當皇帝遇到了很多棘手的事情,但是沒有一次像這次這般的棘手。
這次的事情簡直是令他覺得頭大了,到底該怎麽辦才好呢,難道就眼睜睜的看著那些災民們活活的死去嗎?
災民們死去了也就算了,最重要的是到時候他們一定會對朝廷不利,而找朝廷麻煩。
說不定到時候京城大亂,努爾哈赤趁機揮軍南下,而南京的李自成又趁機孤軍北上,到時候他們兩軍匯合,又哪裏還有朝廷的地位啊。
想到這裏,他便雙眉緊蹙,說道:“這件事情可怎麽辦才好?眾愛卿你們有什麽看法,你們覺得到底是什麽人會把這**果劫去呢?”
崇禎的這話一問出來,朝臣們心中各自有各自的想法,但是他們都沒有表現出來。
因為他們知道倘若即使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萬一能夠說得對了,那麽也得不到什麽功勞。萬一說錯了,到時候就是砍頭的大罪。
所以朝廷之中屏息凝視,沒有一個人肯說話的。
崇禎見狀,狠狠的拍了拍桌案,說道:“你們這些大臣們不為朕排憂解難,不為朕想辦法,還要讓朕養著你們做什麽?你們給我想想到底有什麽辦法可以想。”
那些大臣們聽完之後,人人沒有一句話說。
因為他們也的確想不出什麽辦法來,倘若他們可以想出什麽辦法來,那他們就不會在這裏誇誇其談了。
崇禎對著大臣們發了半天的脾氣,但是一點作用也沒有。
到了最後,還有一個大臣說道:“皇上,既然**果是在徐州地界丟失的,那**果一共有幾十車,想必沒有這麽容易能運走。既然如此,不如派出兵士們來趁機在那附近四處搜索吧。一定要進行地毯式的搜索,相信說不定會有所獲。”
“哦?”崇禎聽完之後,微微一愣,便旋即說道:“對,你說的有道理。既然如此,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去處理吧。你趕緊派兵在徐州地界四處搜索一下,爭取把那些都能夠搜的出來。”
“是。臣一定努力去做,不負皇上所托。”
那大臣現在想打自己嘴的感覺都有了,他後悔自己剛才為什麽要對崇禎說這麽一番話,以至於崇禎現在命令自己去做這件事情。
他知道這個差事可不是那麽好做的,因為那些**果既然已經丟了,要想把它追回來恐怕不是這麽容易的事兒。
而倘若能夠追回來的話,那還算得上有功來。
可是看現如今的陣勢,那**果根本是追不回來了,那麽自然已經追不回來了,自己卻把這點活攬上了身,到時候要是完不成任務該怎麽向皇上交待呢?
有句話叫做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而今皇上竟然把這個任務分給他,卻叫他心裏不想也沒有辦法了,所以他接下來就要帶兵去徐州附近搜查了。
由此可見這個想法跟王子承的那個想法很是不謀而合。
倘若王子承聽到這個朝臣所說的之後,他一定會對自己佩服的五體投地啊。
且不說崇禎這邊派了很多人去追查丟失**果的事情,單說這件事情被傳了出去之後,京城之中頓時人心皇皇、人心大亂。
人人都知道**果丟失了,尤其是得了瘟疫的人,他們發現自己已經沒有辦法救治了,那麽既然如此,人到了快死的時候就沒有什麽可以害怕的了,所以很多人就走上城門四處去買說,走出街來希望把瘟疫傳染給更多的人。
而也有很多的人更是殺人放火無所不為,而有的人去搶劫簡直搶殺為虐什麽樣的事情都做得出來了。
一時之間,京城之中的治安大亂,所有的人都人心皇皇。
帶給他們的不僅僅是因為瘟疫,更多的還是因為這瘟疫帶來的後遺症。
**果又丟了,既然已經治療無用了,那麽幹嘛還不去做呢,難道還要賴活著嗎?
而更多的人則是在埋怨朝廷的不利,還有很多人覺得朝廷控製瘟疫實在是太沒有能力了。
明明已經得到了**果,但是現在卻又搞到了如今的這種地步。
這件事情要是不怪朝廷那又怪誰呢,所以京城的居民們人人議論紛紛,都對朝廷十分不分。
崇禎急的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一點辦法也沒有。
李青峰知道這件事情之後,他便把所有的人召集起來,詢問他們的意見。
雖然說李青峰對崇禎實在是沒有什麽好感,對這大明王朝也沒啥好感,但是怎麽說呢?
京城之中有三分之一的百姓感染了瘟疫,每天都要死去幾百人,這死的都是人命啊,讓李青峰怎麽能不覺得悲天憫人呢。
所以他便向眾人詢問道:“你們說這件事情到底是怎麽回事啊?你們覺得到底是誰把**果搶走了呢?”
吳用在一旁麵部不驚的說道:“要是我猜的不錯的話,這件事情就是寧海王做的。”
“什麽,是寧海王做的?寧海王不是已經消沉很久了嗎?”李青峰有些不可思議的問道。
吳用說道:“寧海王那個人做事陰鷙,他怎麽會這麽輕而易舉的就悲傷呢?他如今雖然暫時沒有了牙齒,但他還是一隻老虎,老虎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還記得上次展堂和定國去他府中偷手劄的時候,竟然發現當時他在府中訓練一千死士。倘若一隻沒有牙的老虎又何必在府中訓練死士呢?”
吳用的話觸動了李青峰的心事,李青峰旋即點都說道:“吳先生,你說的果然有道理。可是事到如今有什麽辦法呢,這寧海王以前的時候處處針對我,我以為他是在對付我呢。可是現在想想,恐怕不是這麽簡單。”
“嗯,本來就不是這麽簡單。我覺得他之所以這麽做,無非是想奪權而已。”
“奪權?你說的未免太嚴重了吧。”李青峰搖了搖頭說道。
“不,我說的一點兒都不嚴重。要是大人不相信,以後慢慢看著就會發現他到底是不是像我說的這樣了。大人您想啊,現在寧海王居然把**果劫走後藏起來,寧願看著每天幾百人活活死去,也要把那**果盜回去,可見他的野心實在是十分廣博。”
“你說的有道理。”
李青峰雖然表麵上答應了吳用,覺得吳用說的有道理,但是他的心裏並不是這麽想的。
他覺得這件事情肯定不是寧海王做的,因為寧海王如今真的已經成了一隻沒牙的老虎了,又怎麽會做這種事呢。
這廂把崇禎皇帝急的如火上澆油一般,卻不知道另一邊又出現了別樣的事情。
這件事情就發生在寧海王朱常渝的府中,朱常渝再是狡猾,任憑他再是老狐狸他都沒有想到這件事情會發生。
而王子承更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他要是早就能夠想得到會發生這種事情,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讓萬貞兒把**果藏在於府中的後院之中的。
這件事情的起因其實非常的簡單,寧海王朱常渝千不該萬不該就是,最不該的就是不應該娶了那麽多的姨太太。
而他這些姨太太之中不止有富的,當然還有窮的。
所以他這些姨太太之中有一個十三姨太太家中最為貧困,她的家中除了一個老娘要養活之外,還有一個弟弟要接濟。
而弟弟已經到了二十多歲還沒有娶上媳婦,所以她心中怎麽能夠不著急啊。
而寧海王朱常渝平日裏對這些事情並不上心,她雖然偶爾偷偷的接濟一下她的弟弟,卻也不敢做的太明目張膽了。
這麽一來,以至於她的弟弟到了二十幾歲還家貧無脊,連個房子都沒有,人家給他介紹的媳婦怎麽能夠不嫌棄他呢。
偏巧他這個十三姨太太又特別的聰明,那寧海王朱常渝不許任何人去後院,別人都沒有料到發生了什麽事情,就是他這十三姨太太料到事情恐怕不是那麽簡單,所以就特意的去後院看了看。
她從門縫裏往裏一瞅,被嚇了一跳,發現裏麵別的東西沒有,竟然烏壓壓的全是青色的果子,這讓她覺得很是奇怪。
“為什麽老爺在這後院之中藏了這麽多的果子呢?而這些果子又全都是青色的,看上去就不能吃。”
這個時候,她就聯想到了在京城之中發生的瘟疫。
於是,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這就是**果。
她頓時嘴巴張的大大的,就跟吃了一個熱雞蛋似的,心想:“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果,那麽說來劫持**果的不是別人,正是寧海王朱常渝了。”
她想到這裏,心中一陣狂驚,又有一陣狂喜。
因為她知道既然這**果是寧海王派人偷偷劫走的,那麽他也一定不敢向朝廷聲張,自己便可以把這**果偷出去賣錢了。
如今這市麵上瘟疫橫行,連鹽都被炒到了十兩銀子一斤,那麽由此可見這**果一定可以被炒的更高的價格。
當時雖然北京進行了搶鹽的風波,而這風波同時也蔓延到了南京。
她雖然沒有親眼見到搶鹽人山人海的狀況,但是鹽價高漲這件事情還是知道的。
雖然最終鹽價還是被壓抑了下來,但是當時整個南京人人談言變色,那種情況還是曆曆在目。
且不說鹽對疫症並沒有什麽實際性的補劑作用,還有人因為吃了太多的食鹽而病末,天朝大國竟然搞出了如此的大笑話,說出來真是笑死人了。
倘若現在自己可以把真正對疫症有作用的**果拿出去賣的話,那麽一定可以賺到大錢。
雖然說南京城中的疫症並不像北京那麽嚴重,但是也不是說完全沒有這種情況發生。
想到這裏,寧海王的十三姨太太就高興的跳了起來。
[]
隻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