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叢林法則

字數:3951   加入書籤

A+A-




    “老大,這麽一說我們真是長見識,以前就是聾子瞎子呀!!!”李東男不禁感慨,枉他還一直覺得自己很聰明。

    “是呀,我第一次比較詳細的知道了咱們中國的特種部隊。以前都是電視電影上看到的,以後得多跟老大學呀,我太無知了!”這是大個的感慨。

    “我不怕我以前知道的少,隻要以後勤學苦練我一定行的!”倒是壯壯臉上充滿神聖的信心和光芒。

    “嗯,這回我同意壯壯!”胖子也滿臉豪氣。

    “其實我將這些都還隻是一些皮毛,你們也不用大驚小怪。具體到訓練的時候我再告訴你們具體的訓練方法。”

    “那剛才我講完特種部隊了,當然國際上的我還沒講,那個暫時先不用,那個我打算訓練半年後再給你們講。接著我就要講叢林法則了。你們一定要仔細聽,有些的東西是需要記到心裏然後慢慢去體悟的。隻有自己體悟出來的東西才能以最快的度變成你的。”

    幾個人改進點頭稱是,然後一個個抬頭挺胸坐的筆直,集中精神來聽什麽是叢林法則。

    “我先講叢林法則,然後再給你們講叢林訓練和作戰。”唐小莫現在大方向上讓兄弟們再明確一下他講的到底是什麽。

    “叢林法則是指,弱肉強食,叢林中的資源有限,隻能強者才能獲得最多。這也是人類社會要遵守的生存法則。大到國家間、政權間的競爭,小到企業間、人與人之間的競爭,都要遵循叢林法則,至於競爭的結束,就全看各自的實力、智慧和造化了。”

    “一棵偉岸的大樹,長在叢林中。它的頂端極力向上,以尋求最多的陽光雨露;它*的的枝幹盡可能地占領著空間,以呼吸最新鮮的空氣;它的根係極盡繁茂,以汲取大地最多的精華。然而,在大樹旁邊,幾棵瘦弱的小樹卻在生存的邊緣掙紮,它們枝幹細脆,葉片已接近枯黃。”

    “小樹憤怒地盯著大樹:“你已經足夠強大,為什麽還要限製我的生長?”大樹漠然地看了它一眼,冷淡地說:“對於我來說,你的生長永遠是個威脅,這就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是它最典型的特征。””

    “自然界中存在叢林法則是必然的。因為,整個自然界的生存資源在總數上是有限的,為了生存和繁衍後代,自然就會出現有我沒你、有你沒我的競爭,實力不夠的生物隻好被淘汰,成為生物鏈上上一級生物口中餐。俗話“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淤泥”就是對這一現象最通俗的描述。”

    “春風將一棵草籽刮落在大樹下,沒幾天,這棵種子就從泥土的縫隙中伸出幼嫩的小臉,羞澀地輕搖著身姿,張望著龐大的世界。一滴又一滴露水從大樹的枝幹上滴下,滋養著正在蓬勃生長的小草。草兒抬起頭:“大樹先生,謝謝您的幫助!”“哈哈哈哈……”大樹渾厚的笑聲在叢林中回蕩:“別客氣,叢林的法則似乎互相幫助的。你隻管放心地長吧,不管生什麽事,我會盡我的一切力量幫助你的。”小草感動得流出了眼淚。它一次次地長高,一次次的倒下,終於長成一片嫩綠如茵的草坪。”

    “見此情景,一直沒有作聲的小樹不解的問:“你瘋了嗎?為什麽那麽賣力地生長?”小草回答說:“我不能辜負大樹先生的希望。”小樹嗤之以鼻,搖頭冷笑:“它很吝嗇,你看他把我擠成這樣,我都要無立足之地了。”“但為什麽,它會這樣如此不同地對我?”“因為你的存在不僅不會對它構成威脅,還會養護它腳下的土地,使它生存的土壤變得肥沃。””

    “叢林中,不僅僅隻有血肉模糊的弱肉強食,互利互惠也是叢林法則的重要組成,和其他生物合作未嚐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魚類和雞類的群居可以壯聲勢,以避免出現被強者全體消滅的慘境;一隻狼麵對更強大的對手或許勢單力薄,而一群狼則天下無敵,誰也惹不起。可見,互利互惠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多、更好的資源,是為了達到一種共贏的局麵。”

    “夜晚下了一場暴雨。第二天,太陽升起的時候,風住雨停了。大家驚訝的現,大樹的樹幹被折斷了,龐大的身軀淩亂地躺在地上,而它旁邊的小樹卻安然無恙地站在那兒。大樹奇怪地問小樹:“這麽大的風你怎麽會沒事?我如此強大都不能幸免遇難,而弱小的你卻能逃過一劫。”小樹說:“正是你的高大招致了你的毀滅,難道你忘了‘樹大招風’、‘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古訓了嗎?””

    “這也是叢林法則,叢林中的強弱位置不可能永遠不變。你隻有抓住一切機會,磨練意誌,鍛煉身體,才能在競爭中獲勝。”

    “叢林法則是一個社會學政治學概念,指的是在法治不健全的社會,專製生活,人際關係個人和組織關係都遵循肉肉強食的規則,武力成為決定命運、決定生死存亡的決定性力量”

    唐小莫滔滔不絕井井有條的給兄弟四個講解著叢林法則!

    “嗯,弱肉強食,自古如此,拳頭和槍才是硬道理!!!”李東男的雙拳握的緊緊的。

    “老大,這叢林法則是最殘酷最殘忍也最公平的法則,我覺得,不過你能給我們說些具體的例子嗎?我這人腦袋接受太抽象的東西有時候比較慢,嗬嗬”大個依然很誠實。

    “好啊,就給你們講一個諸強爭霸的例子!”

    “角逐天下,惟強者為尊。在社會叢林中,隻有競爭做強者,才能任意揮,才不至於被人踐踏。”

    “武王伐紂後立周,不僅占居了商朝的原有領土,還揮師征服了周邊的許多小國。為了牢固地控製這大片領土,武王把土地分封給同姓宗親和功臣謀士,讓他們在自己的領土上建立諸侯國,一方麵守護著周王朝的安全,另一方麵,各諸侯國君還必須向周王進貢。諸侯中如有不服者,都要受到嚴酷的懲罰,周王室為此還建立了專門的懲治機構。”

    “還有,美國攻打伊拉克,沒有什麽道理,隻是因為它強大,就可以說找大規模殺傷武器,也可以說是解放伊拉克實現民主。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的科技含量極高的“鐵拳”肆意地砸向近乎無助的伊拉克,就像非洲莽原上凶猛的豹子戲弄羚羊一樣。這不禁讓人想起巴頓將軍的名言:戰爭是人類最壯觀的競賽!在競賽中,人可以為所欲為。在戰鬥中,強者勝,弱者亡。”

    “可是,想做強者也不是那麽容易的,必須因時、因勢、因事,把握機會奮力抗爭,才能爭得強者之位。”

    “公元前23o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贏政6續滅掉東方六國,建立起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君主製國家。然而,秦之滅六國統一天下,並不是單憑兵力上的優勢取得的,而是和當時的整體形勢、民心所向、一直以來的準備、秦國的實力、秦王贏政的策略等都是分不開的。這一切都是秦為爭霸天下所做的準備,都是秦爭霸天下的必要條件。正是因為這些,東方六國才無力抵禦秦軍的進攻,秦才得以統一天下。”

    “然而,“打天下難,坐天下更難”,奪得天下的霸主們想長久的維持領先地位也非易事。犬戎殺周幽王於驪山之後,周王室日益衰敗,周平王被迫遷都洛邑。諸侯國中的強者群起逐鹿,吞並弱小國家。擴充自己的版圖,建立自己的龐大勢力,也求能爭得天下。麵對如此危局,周平王似乎並沒有什麽高招,隻是甘心情願地任人宰割。結果,新一輪的霸主又獨霸天下。”

    “相比周平王,秦始皇在這一點上就英明的多,他為鞏固霸主地位,采取了一係列非常之措施,適得他當政期間,雖達不到四海生平,倒也安穩了12年。”

    “主觀上:過於執著於自己的優勢,往往把落後的追趕者作為自己的參照物,以至於失去了向前越的動力。客觀上:凡有野心者,都有取之天下之意,並且都在暗中不斷地蓄勢,一旦有了機會誰都不會手下留情的。”

    “難怪宋太祖會說:“不須多言,江南有何罪,但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可許他人鼾睡。””

    六九中文首發(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