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百敗之將

字數:4037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百戰天驕 !
    林牧石的歸降,令整個青州綠林為之震動,很多當家的開始暗自罵林牧石背信棄義、陰險狡詐,要知道,自從攻下琅琊之後,幾位當家不是沒有考慮過歸降白羽,但是其中反對最為激烈,最為慷慨的林牧石卻成了他們之中最快的背信者,當日,是誰在大會中慷慨激揚,大開寧為雞頭不為牛尾的論調,給幾位搖擺不定的如雙乳山龍頭金不患、通天寨寨主周瑾等人注入信心,現在林牧石率先歸降,則怎麽不讓這幾人大呼上當,後悔不迭。
    白羽回到青州城之後,幾名聞風而動的當家早已經在那裏等候多時,對於他們,白羽可沒有那麽好想與,一律避而不見,白羽越是這麽晾著他們,另他們更是惴惴不安,不得不暗中與林牧石互通款曲,讓他在白大人麵前美言幾句,但是這林牧石擺出一副公事公辦的態度,讓這幾名投機分子恨得牙根癢癢。
    除了黛眉寨的趙咫遙是個特例,與白羽關係曖昧,早與白羽定下百年隻盟,天罡寨老寨主穆青河、狼毒寨寨主沈毒機各有思量,未曾表明態度,其餘的當家都已經打定主意歸降白羽,但是奈何白羽不納。
    是日。白羽升帳,眾將鹹齊,這是白羽攻下青州之後,第一次手下所有將領都到齊的軍事會議,白羽環顧左右,左邊以青州原太守徐忠為首,豐無咎、林牧石、趙翼、齊昭南、徐盤以及數位青州降將,右邊以文魁為首,其後是李隨雲、孫興霸、楊開、秦玉、青蓮道人、王傳誌、劉奇以及從原琅琊將領中提拔出來的楊恒、曾勇、彭捷等新星虎將。
    倒也算得上是軍容齊整,文武興盛。
    一年前,白羽等人在這片帝國上無咫尺之土,無立錐之地。一年內,他們如風卷殘雲般掃掠,青龍山之戰、海沙島之戰、琅琊守衛戰、青州之戰,每一戰都是令當今所有軍事家料定必定敗亡的戰鬥,但是他們卻已頑強不屈的韌性,打敗了一批又一批的看似不可戰勝的敵人,將這九州之一的青州完全收入囊中,創造了軍事史上的一個又一個奇跡。
    世事滄桑變幻,直令人生出無限感慨。
    自從入主青州以來,白羽和自己的這批將領們便沒有一天閑下來,而對於青州城的建設就幾乎從來沒有斷過,接收移民、起房蓋宅、架橋鋪路、碼頭泊位,各項市政設施天天都在開工,這一段才完工,那一段又在破土挖掘。
    白羽深知城池的重要性,在首席設計師王傳誌的親力親為下,加上青州城數百年城池堅固,白羽用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城建改造之中,甚至是戰火中幾乎毀於一旦的琅琊城,白羽也沒有絲毫閑下來,利用青州庫存竭力支援琅琊,對於琅琊,白羽等人有著極其深厚的感情,王傳誌恩親自規劃設計,工人們日夜加班,終於完成了全部城牆的修補工程。
    一晃便是三月。
    今日白羽召集所有高級將領,甚至連原本遠在琅琊的李隨雲和海沙島的一幹眾人全部召回,整個議會大廳裏麵滿滿當當的,除了剛才點到數人之外有座位之外,更多的人隻能站著,對於很多新提拔的將領來說,這還是第一次能如此近距離的接觸白羽,白羽在他們心中便是當年的白起一般的戰神,對白羽頂禮膜拜之情已經到達一個頂點,雖然人數眾多,但是大廳裏麵卻無人喧嘩,靜靜等待白羽發話。
    白羽此時召集將領,便是為了確定下一次軍事目標,現在軍中,以徐忠為首的保守派主張休養生息,發展內政,而文魁為首的激進派則是主張趁熱打鐵,積極進取,建功立業,兩派人見地各不相讓,已經到了勢同水火的地步。
    白羽簡要的一個開場白之後,徐忠率先發話了。徐忠道:“大人,這張善麟之輩與我隻有一河之隔,我對此人甚為了解,雖然此人數十年來敗仗無數,但是卻不愧為當今一代名將,特別是守城之法,甚有心得。”
    徐忠一語未畢,文魁接言訕道:“張善麟不過是個縮頭烏龜的軍事投機分子而已,我們現在水陸共有十五萬之眾,在軍力上已經完全超越了張善麟之輩,我認為我們拿下揚州並非難事。”
    徐忠歎了口氣道:“文將軍難到沒有聽過‘善戰者無赫赫之功’這句話,張善麟能夠雄踞天下最富饒的揚州數十年不倒,自然有他獨到之處,難道你沒有聽過,對於張善麟來說,百戰百勝不難,難得是百戰百敗,屢敗屢戰。”
    張善麟有個外號,叫做“百敗將軍”,意思是說他凡是出兵之後,便必敗無疑,他的一輩子可以說是百戰累累,隻勝過三次,勝績雖少,但是每戰都是鼎定乾坤,天下震動。
    一次是丁未之戰,張善麟與赫連成虎、薛義三人聯軍,擊敗了南下的北方異族,一戰奠定了三人威望,從此北方異族不敢南下牧馬。讓大顯得以數十年安寧。
    是年,三人不過二十。
    第二戰揚州之戰,張善麟舉三萬殘軍,攻破揚州,懸揚州太守陳行首級於城門,從此取而代之,盤踞江南數十年。
    是年,張善麟三十有二。
    第三戰,薛義篡位,派手下數十萬大軍圍攻揚州,由龍驤虎騎大將南宮雲統領,張善麟舉十萬之兵,一敗南宮雲於觀音山、二敗泗水河,三敗長江以南,逼的薛義不得不與張善麟議和,兩人貌合神離十年之久。
    是年,張善麟四十七歲。
    其餘百餘仗皆敗。
    徐忠歎了口氣,道:“戰場上最難對付的,就是那種擅長於打敗仗的人,他們不僅不會被消滅,而且往往比百戰百勝的人更加可怕。百折不撓,屢敗而能屢戰者,就像一粒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的銅豌豆,最為難纏,也最讓人頭痛。
    打了敗仗,尤其是決定性的大敗仗之後,很多將領往往會由於軍心渙散、兵士逃離、盟友背叛、部隊嘩變等各種原因而一蹶不振,甚至徹底玩完。
    可如果一支軍隊亂而能整,臨危不懼,慘敗之後依然能保持高昂的士氣鬥誌,仍然堅決地服從命令,嚴格地遵守軍紀,那麽就足以證明其領導者的個人威望之崇高,政治功底之深厚,張善麟便是這樣的一個軍事奇才,我們現在在青州立足未穩,重兵環伺,北有林弘毅、林小妹虎視眈眈,西有風易寒處心積慮,欲將我們除之而後快,若是我們全軍出動,一旦不能以雷霆之勢消滅張善麟,倉皇北顧之間,林弘毅,風易寒都不是善與之輩,若是讓他們找到了我們的空隙,對於我們青州來說,便是滅頂之災,請白帥仔細斟酌,再做決定。”
    張善麟與白羽等人都是從白虎節堂出來的軍事精英,但是比之與他同期的赫連成虎和薛義等輩,名望戰績都差了不止一星半點,但是此人卻勝在隱忍,最終擁有了整個揚州,與薛義明爭暗鬥數十年。在他的一生中,經曆過的大小戰役數不勝數,勝仗敗仗、挫折磨難,也都品嚐過不少,但每一次,他都堅持到底,笑到最後,其性格意誌之堅、心理承受力之強,絕非普通的將領所能相比。
    雖然現在白羽等人協裹青州大盛的餘威,軍威鼎盛,又坐擁天下九州中“白金”之州青州,糧草豐富,籌碼雄厚,但是青州比之天下糧倉之稱的揚州來說,欠缺的不是一個檔次,這張善麟苦心經營揚州,又有薛義虎視眈眈,十數年枕戈待旦,不敢一日鬆懈,軍武之甚,比之白羽不知道強了多少,與白羽相同,張善麟也是籌碼豐厚,頭腦冷靜,意誌堅定,出手果決的豪客钜子。他們對勝勝敗敗早習以為常,在通吃一切籌碼,或者將口袋裏最後一兩金子輸光之前,沒有誰會中途離席,就此放棄。
    對於白羽來說,不是揮軍揚州城,便是全軍覆沒,沒有第三條路。
    所以,徐忠也是經過深思熟慮,權衡利弊後,他所認為最穩妥保險的辦法。
    但是文魁等人則截然相反,他們經曆了琅琊之戰後,天下名將林初三、林初二、徐忠等人都是他們手下敗將,甚至連天下聞名的北方之狼粘忽爾部也對他們望風北遁,急急退離了青州戰場,文魁本便是眼高於頂之輩,現在更是意得誌滿,視天下英雄若螻蟻。
    文魁略帶諷刺地道:“徐公是否因為一子輸,滿盤皆墨之後,被天下英雄嚇破了膽子,隻想龜縮在青州之內,若是如此,我勸徐公早日告老還鄉,省的晚節不保。”
    徐忠心機深沉,自然不會跟文魁計較,淡淡一笑道:“我隻是為白帥著想,徐某垂之老矣,自然沒有如文將軍這般少年氣盛,雄視天下的胸襟與氣度,徐某言盡於此,餘者自有白大人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