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君臣死社稷

字數:4621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百戰天驕 !
    金鑾大殿上,天佑皇帝手中握著臣下呈上來的奏報,表情喜怒難測,眾大臣低首垂眉,靜靜地站立兩側,無人敢出聲,大殿中死一般的沉寂。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天佑皇帝不怒反笑,嘿然道,“這龍步飛好大的口氣,居然敢自立為帝,想與我大顯王朝分庭抗禮!”
    但凡朝廷,最忌諱的便是賊逆稱王,若是不稱王稱帝,便有招安的可能,一旦稱王,便是象征著與朝廷的徹底決裂,不死不休。當年無論張善麟也好、其他賊逆也罷,都不曾冒天下之大諱。擅自稱王,這龍步飛自稱青帝,便是動了他與朝廷的最後底線,朝廷若不全力剿除,一振廷威的話,便無法給天下一個交代。
    龍步飛此舉是將自己和天佑皇帝同時逼入了死地,再無回轉的可能。
    這時候,一名大臣排眾而出,跪首道:“賊匪勢大,龍步飛率三萬龍驤虎騎叛軍朝著京都而來,其北又有段譽城傾力南下,若京都失守,社稷將危,懇求陛下考慮遷都事宜。”
    天佑皇帝冷冷地盯著他,淡淡地道:“依盧大人之見,我應牽駕何處方合盧大人的心意呢?”
    盧遠升隔離天佑皇帝甚遠,似乎還沒有聽出天佑皇帝話語中挖苦的心意,但是此時風易寒卻在底下暗自罵道:“盧遠升未免太不識時務了,這天子年少氣盛,龍步飛一打過來,未說先前抵擋,居然就要天子遷駕,如此一來,天子威儀何在?”
    這盧遠升居然叩首回道:“西南有赫連大人十萬虎騎坐鎮,有赫連大人保護陛下,陛下定然無憂,來日光複帝都,也是指日可待的。”
    天佑皇帝冷冷看著他,殺意濃鬱,斷聲道:“朕,決死不去!”
    盧遠升還在勸阻,道:“陛下三思,龍驤虎騎之威,天下皆知,龍翔不過萬,過萬不能敵啊,天下除了赫連將軍之外,恐怕再無可敵之兵,陛下不要一時意氣用事,斷送了大顯百年江山啊。”說完叩首連連,砰砰砰震得整個大殿上回想不斷。
    “龍驤不過萬,過萬不能敵?”天佑皇帝眼中不滿濃鬱的殺氣,大聲喝道,“我大顯天下如何有你這等漲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的小人,來人!拖出去砍了!”
    自從天佑皇帝登基以來,勵精圖治,這天下才有了點新氣象,但是這一年來,卻敗報頻傳,先是白羽琅琊起義,攻去了青州,現在又是林弘毅不顧軍令,借口北方有亂,調兵回北方鎮守。現在又是龍步飛率軍直撲京城而來,天佑皇帝的脾氣開始變得喜怒無常,眾人哪裏還敢上前勸阻,為盧遠升說話,紛紛沉默不語,明哲保身。
    不一會,盧遠升的頭顱被殿前武士用金盤托上,放在大殿中間,眾臣不敢目測,天佑皇帝沉重地道:“君臣死社稷,朕意已決,即便是朕當真京都失守,朕也決死不去,願諸位臣工助我,剿除賊逆,光複江山。”
    群臣一齊下跪,大聲道:“臣等自當克己奉節,共保大顯江山。”
    天佑皇帝從龍坐上一躍而起,大喝道:“龍驤虎騎,龍步飛這個小兒,朕隻恨當年剪除龍侑淵之時,走了這個小兒,方讓他今日成了氣候,朕能夠斬殺龍侑淵,就不能對付這區區黃口小兒不成?圖隆何在!”
    圖隆聽明天佑皇帝叫道自己名字,排眾而出,跪在地上,大聲道:“臣在?”
    天佑皇帝冷冷地道:“琅琊白羽,襄陽龍步飛等人可曾都是出自你的白虎節堂?”
    圖隆心知要遭,硬著頭皮道:“正是。”
    天佑皇帝眼中殺意暴漲,道:“這就是你為朕培養出來的天下棟梁之將,鼎定乾坤的名將?”
    圖隆嚇得趴在連連叩首,道:“臣知罪,臣知罪。”
    天佑皇帝一揮手,道:“無妨,事已至此,追悔無意,但是朕要你戴罪立功,你可願意?”
    圖隆連忙道:“臣為陛下效死,萬死不辭。”
    天佑皇帝道:“龍步飛乃是你一手訓練出來的,朕要你親自帶兵出征,將此人斬於馬下,可曾願意?”
    圖隆渾身一震,斜眼看了一眼風易寒,眼神中含著懇求之色,風易寒乃是圖隆真正的主子,此時知道不得不出麵了,輕聲幹咳一聲,排眾而出,道:“啟奏陛下,圖隆雖然是白虎節堂出生,但是幾十年來,潛心白虎節堂建設,早已久疏戰陣,此番出征,老臣認為,還是用熟悉軍務,老成持重的將軍比較好。”
    天佑皇帝道:“依你之見,何人能擔此重任?”
    圖隆朗聲道:“這龍步飛雖然英勇善戰,但是性格高傲,視天下英雄如若無物,且他心切殺父之仇,必然貪功冒進,龍驤虎騎雖然是我精銳之師,但是皆為騎兵,能決勝千裏,卻不善僵持之戰,龍步飛從襄陽出兵,在京都襄陽之間,分別有宣化、沙城、太行等重鎮,皆是城高壁堅,糧草充足的大鎮,隻需一名當世名將鎮守,則京都無憂,龍步飛必然敗亡!”
    天佑皇帝沉吟道:“依你之見,何人能夠擔當此任?”
    “臣冒死舉薦程淩玉程大將軍,程大將軍乃是龍驤虎騎中赫赫有名的戰將,龍步飛三萬龍驤之中,不少將領乃是他的舊部,有程大將軍親臨前線,不戰便能亂其軍心,且程大將軍東征西討二十年有餘,戰功彪炳,對大顯忠誠不二,由他前去抵擋龍步飛,定然無憂。”
    此時一名將軍排眾而出,道:“臣願意前往!”
    天佑皇帝一看此人,雖然年過五十,但是氣宇不凡,有當年廉頗、黃忠之象,心中歡喜道:“程大將軍不愧為我大顯中流砥柱,有程大將軍親自前往,朕何憂之有!”
    風易寒進言道:“此時還可從白虎節堂中選調幾人為程大將軍的副手,白虎節堂素來是我大顯最高的軍事學堂,白羽、龍步飛等人,不過是白虎節堂中中庸之才,都可有此等功業,陛下如是重用於他們,一則顯示出陛下知人之明,二則也可讓這些少年們逐漸習慣軍旅,在程大將軍的帶領下,必然砥礪成才,成為我大顯今後掃合九州,一統天下的中堅力量!”
    天佑皇帝欣然道:“有風相在我朝,朕何憂之有,準奏!”
    程淩玉跪首稟告道:“臣有事啟奏。”
    天佑皇帝道:“愛卿何事,盡管奏來。”
    “臣為陛下剿除賊逆,萬死不辭,但是請陛下給我節製三軍,獨斷專行之權。”
    天佑皇帝道:“準奏!”
    “謝陛下。”
    天佑皇帝轉念一想,高聲道:“來人!給朕拿一大箱子來。”
    自有殿前武士將一口箱子抬來,天佑皇帝環顧左右,道:“從今天起,有關程大將軍的奏折,朕一概不看,全部歸於此箱中,等程大將軍凱旋歸來之日,朕便要將這口箱子作為禮物贈與大將軍!”
    程淩玉渾身一震,頓時間老淚縱橫,叩首道:“謝陛下隆恩。”
    所謂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但是,出征的將領都知道,這朝廷之上的掣肘才是他們最為擔心的,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這多少名將,不是戰死沙場,卻是死在朝廷中那些弄臣的嘴裏!這天佑皇帝有此一詔,便是便是向群臣表明,自己信任程淩玉的決心,如此一來,還有哪個不開眼的臣工,敢於彈劾程淩玉?天佑皇帝這是將所有身家性命全部壓在了他身上,天恩如此浩蕩,怎麽不叫程淩玉不感激涕零呢。
    風易寒也在殿下暗自讚許,這天佑皇帝果然氣魄非凡,用人不疑。
    朝會之後,圖隆在風易寒的暗示之下,來到密室與風易寒相商要事。
    風易寒皺眉道:“圖隆,你與龍步飛相處多年,依你之見,此人如何?”
    “英勇善戰,但是性格矜驕,為將才,但是難為帥才。”圖隆垂首答道。
    風易寒沉吟道:“這龍步飛襄陽之圍一解,便自立為帝,此招乃是大大失策,也顯示出此人難以容人的度量,若是如白羽一般,步步為營,謹小慎微,恐怕便更難對付。”
    圖隆點頭道:“龍步飛此番樹大必然招風,雖有了三萬龍驤虎騎,但是這京都千年古都,經過數代朝廷的經營,如何能夠輕而易舉的攻下,龍步飛此舉,不但將自己陷入了萬劫不複的境地,成為天下人人得而誅之的亂臣賊子,而且孤軍深入,糧草難給,此戰我不看好他。”說完仰天一歎。
    “怎麽,心疼了?”風易寒斜眼望去,“龍步飛乃是你的得意門生,為你立下不少汗馬功勞啊。”
    圖隆苦笑道:“龍步飛判出白虎節堂,便是我白虎節堂的賊逆,就算陛下不出手,我圖隆也會肅清此賊,為我白虎節堂清洗名聲。”
    風易寒想了想,道:“我聽聞當日白羽曾經被陰長生失手擒住,後來又落入林小妹之手,可有此事。”
    圖隆點頭道:“正有此事,我手下方謝曉還曾參與了那一戰,隻是當時忽然雪崩,所以走脫了白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