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營介紹《燦爛千陽---真主的薩蘭德》
字數:3657 加入書籤
***本章節來源六九中文 請到六九中文閱讀最新章節***
這裏有一首詩,寫的便是薩蘭德背後的那個世界。
這是阿拉伯世界處於最輝煌的時期時,詩人對喀布爾的描寫。
喀布爾
【米爾紮?穆丅罕默德?阿裏?賽依伯】
美麗的喀布爾啊,群山繞兩旁
她那叢生的荊棘,玫瑰也嫉妒若狂
大風吹起她的微塵,刺痛我的雙眼
但我熱愛她,因這微塵誕生過阿舒翰與阿熱凡
我稱頌她難明豔的鬱金香
我為她鬱蔥的林木而歌唱
從巴基坦橋流下來的河水是多麽清冽!
但願阿拉保佑這美景免受俗眼的汙染!
基爾茲選擇了經過喀布爾走向天堂
讓他更接近上蒼的,是她的峰巒
一條護城的神龍,在她巍峨的城牆上
每一塊城磚的貴重,勝過價值連城的寶藏
喀布爾每條街道都令人目不轉睛
埃及來的商旅穿行過座座市場
人們數不清她的屋頂上有多少輪皎潔的明月
也數不清她的牆壁之後那一千個燦爛的太陽
清晨,她的笑聲如同花兒一般歡快
夜晚,她的漆黑好比秀發似的烏亮
她那些動人的夜鶯歌唱著美妙的曲調
如焚燒的樹葉,它們唱得熱烈而悠揚
而我,我在賈哈娜拉和莎爾芭拉的花園詠歎
連天堂的杜巴樹也妒忌它們的鬱鬱蒼蒼
“人們數不清她的屋頂上有多少輪皎潔的明月
也數不清她的牆壁之後那一千個燦爛的太陽”
在遊戲中,薩蘭德是一個中東色彩濃鬱的國家。
而這首詩歌是米爾紮?穆丅罕默德?阿裏?賽依伯創作的歌頌喀布爾的詩歌。這首詩歌濃鬱的展示了在阿拉伯的黃金時代,她的中心城市所展示出來的魅力。這種文化的魅力是無可替代的。用一份平常心去看待現在殘破的阿拉伯世界,我們就能理解他們的那種憂傷與彷徨。因為這種近乎絕望的心態,我們國人已經體會了接近一百年,直到現在,這傷口都沒有完全的在我們心中愈合。當我們的傷口已經化作我們臉上流淌的熱淚時,我們應該更加平和的去看一看,我們身邊這個已經陪著我們孤獨的文明走過了漫漫長夜的世界。
如果十九世紀中頁到二十世紀中頁是中國的傷口世紀,那麽阿拉伯則經曆了更長的時間的摧殘,直到今天,她都沒有經曆過一個長時間的和平休息時期。她處於一個正中心的位置,這讓她毫無地理優勢可言,而她讓人炫目的財富和資源又每每讓她成為被無數人繼續的寶藏。
在曆史上,阿拉伯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她連接了東西方文明,這種連接造成了文明大碰撞。眾所周知,文明的進步考的主要就是文明之間的競爭。競爭越強,進步越快。阿拉伯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她的曆史滿是戰爭,在主要與歐洲文明的競爭中長久的保持優勢,直到近代才被漸漸的逆轉。
當人們談起阿拉伯世界,往往會直接想到**。這兩個概念其實並不一樣,具體的區別可以理解為阿拉伯更有地理上的意味,而穆斯林則強調了信仰。比如南亞有些國家是穆斯林國家,但不是阿拉伯國家。我國有穆斯林,但他們不是阿拉伯人。
我國關於穆斯林的書推薦《穆斯林的葬禮》,這對我國的穆斯林在從一百多年前到近幾十年的生存與掙紮,彷徨與夢想有一個非常細致的描寫。潔白的如同月光,熾熱的如同太陽。在那裏,作者也引用了這句詩歌。“人們數不清她的屋頂上有多少輪皎潔的明月,也數不清她的牆壁之後那一千個燦爛的太陽”
由於這個不可寬恕的時代,也由於那一係列不可寬恕的災難。
那些飄著櫻桃烙餅香氣的街市沉寂了;那些蒙著麵紗的美人老去了;那些閃著金光的穹頂坍塌了。
曾經夢幻的國度現在隻剩下了殘破的城堡,燃燒的原野,被炸成瓦礫的巴米揚大佛。
但曾經,鐵馬金戈,這裏的人們創造出了人類曆史上極其燦爛的一段時光。那些溫和的信條與教義,那些先知的光榮與夢想,那些詩人的感動與流浪,就如同巍峨的城牆上鎧甲光鮮的士兵,就如寺廟內意境唯美的壁畫一樣深深的融匯進了人們的記憶中。
我相信,總有一天,這片土地會煥發出希望,那些真丅主迷路的子民會在路途中重新找到方向,用那些信仰重建他們的精神世界,用那些仁慈重塑他們的先祖之魂。
那曾經有一個夢幻的時代,棕櫚樹掩映裏的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那裏有阿裏巴巴的寶藏與四十大盜的憤怒;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薩拉丁將與耶路撒冷,獅心王這些詞匯一起閃耀在曆史之中;那是一個富足而安逸的時代,陌生人羨慕的說著“那裏的河流流淌著牛奶與蜂蜜”。
薩蘭德所代表的世界給我們留下的隻是一個極其單薄的側影。但是正如同小孩子能從門縫裏看見整個夏天一樣,我們也能從那些健壯的橄欖樹、結實的石頭城牆、飄逸安詳的穹廬看見整個世界的燦爛千陽。
清晨,她的笑聲如同花兒一般歡快
夜晚,她的漆黑好比秀發似的烏亮
她那些動人的夜鶯歌唱著美妙的曲調
如焚燒的樹葉,它們唱得熱烈而悠揚
“人們數不清她的屋頂上有多少輪皎潔的明月
也數不清她的牆壁之後那一千個燦爛的太陽”
這就是薩蘭德,這就是真丅主之國。
“如果你要藏起一粒沙,就把它丟在薩蘭德;正如我再也找不到你了,隻記得你消失的那座城。”
-\ 六|九|中|文|書友上傳/-(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