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有恃無恐
字數:4324 加入書籤
城西胭脂鋪子離奇被燒,老板娘死於大火,自然瞞不過城中的有心人。
玉門關都督府內,沈玉門此時心裏麵也有些疑惑,不知道內廷來的太監到底是來做什麽,那個胭脂鋪的老板娘在他看來肯定也不是什麽普通人。
“都督,郭公子求見。”親兵的聲音打斷了沈玉門的思緒,讓他回過了神。
“快請。”沈玉門連忙道,郭虎禪和他是莫逆之交,這段時間相處,兩人的交情卻是勝過他以前結交的朋友。
“沈大哥。”走進帥帳,郭虎禪打了個招呼後,看向了帳內的沈玉門親兵,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你們都下去。”沈玉門雖然不知道郭虎禪來找自己究竟是有什麽事情,但是看郭虎禪樣子卻是像有什麽大事一樣。
“沈大哥,你這回可是大禍臨頭了。”見沈玉門屏退了左右,郭虎禪方才歎道,曹少欽此次來玉門關,雖是為了確定他的身份,但是他這個內廷指揮使離開長安的理由卻是為了沈玉門。
“兄弟,你這話是什麽意思?”沈玉門看著郭虎禪,聲音大了起來。
“沈大哥,你是不是給樞密院寫了血書?”郭虎禪見沈玉門似乎有些生氣,隻是反問道。
“我是寫了,這也不是什麽秘密。”沈玉門皺起了眉頭,他好像猜到些郭虎禪的意思了。
“沈大哥,你寫血書,樞密院那裏倒沒什麽,可是皇上看了,怎麽會不惱怒。”郭虎禪看著皺眉的沈玉門,卻是在邊上說道,“如今緹騎司秘密派了人來,恐怕是針對沈大哥你的。”
郭虎禪也不算是對沈玉門說謊,曹少欽來玉門關,給皇帝的理由就是針對沈玉門這個玉門關都督的。
“兄弟,你怎麽知道的?”沈玉門沒有大驚失色,而是目光陰森地看向了郭虎禪,雖然兩人是朋友,可是這種消息不是郭虎禪應該能知道的。
“沈大哥,你忘了,杜百戶是我的朋友,這次便是他透露消息給我的。”沈玉門的疑心早在郭虎禪的預料之內,他自然是早就準備好了說辭,拿杜老大來做擋箭牌。
沈玉門沉吟了起來,緹騎司內廷和外衛向來都不對付,說難聽點,兩家彼此視如仇寇,內廷來人,杜老大這個外衛的百戶得了上麵的吩咐通過郭虎禪給自己透露消息也不是不可能,想到這裏沈玉門看向郭虎禪的目光緩和了許多,心中甚至有幾分愧意。
“這次多謝兄弟你了。”沈玉門朝郭虎禪說道,他雖然已經知道內廷的太監來了,可畢竟是拿不準他們所來為何,如今得了郭虎禪的消息,知道他們是衝自己來的,也算是承了郭虎禪的人情。
“沈大哥,你還跟我客氣麽。”郭虎禪搖著頭道,玉門關都督府雖然隻有五千士兵,但卻是如今大漢除去安西軍和北庭軍外少有的精銳軍鎮,再加上玉門關的稅賦也由都督府收取,這個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沈玉門在樞密院那些人的心中地位絕對不低。
“說得倒是。”沈玉門爽朗地笑了起來,到頭來他還不如郭虎禪看得通透,接著他朝臉上仍有些擔心的郭虎禪道,“兄弟不必為我擔心,皇帝要是容不下我,最多我不當這個都督,回江南老家去,到時兄弟要是有空,不妨跟我一起去散散心。”
看著絲毫沒有放在心上的沈玉門,郭虎禪知道他是真地不在意,宗楚客可以毫不留戀地辭相,沈玉門一向自命風流,要是郭元佐真要趕他,他也不會賴在玉門關都督這個位子上,反正到時候頭疼的是樞密院的那些人。
沈玉門留下了郭虎禪,現在的玉門關都督府他真地做到了令行禁止,自從他整肅軍紀,清除了這些年軍中的兵痞刺頭之後,軍中風氣為之一正,恢複了太祖朝和太宗朝時的舊貌。
校場點兵台上,郭虎禪看著操練的士兵,也是心中暗自驚訝,對於大漢的軍隊,除了那些光榮的過去,他了解的不是太多,這一次沈玉門親自帶他在軍中走動,不由讓他確信現在的大漢雖然軍力衰弱,但是這些精銳軍鎮的戰鬥力依然強悍。
平整的校場之上,一千名身著步人甲的陌刀手揮舞手中的陌刀,踩著齊整的步伐向前推進,然後依次轉向,沒有絲毫亂象。
玉門關內的五千士兵,兩千輕騎,一千重騎,一千陌刀手,一千弩兵,依然是太祖朝和太宗朝時期標準的建製,隻是人數少了一半,本來玉門關都督府的兵力恰好一軍萬人,再加上附屬的輜重兵四千,總計一萬四千人。
“按照太祖朝和太宗朝時的軍製,便是陌刀手和弩兵也各有軍馬使用,我大漢全軍上下,皆是鐵騎。”沈玉門看著校場上的一千陌刀手,不由感歎了起來,“但是如今便是騎兵的軍馬也難以保證。”
“沈大哥,我記得朝廷的軍馬場蓄養馬匹當有四十萬匹,怎麽會不夠用。”郭虎禪看著感歎的沈玉門,不由問道,玉門關附近便有軍馬場,他曾去看過,那萬馬奔騰的場麵壯觀至極。
“四十萬匹,那是連馱馬也算進去了。”沈玉門看著不解的郭虎禪,朝他解釋道,“太祖皇帝的時候,輕重騎兵皆一人三馬,陌刀手和弩兵皆一人雙馬,雖然陌刀手和弩兵用的隻是馱馬來代步,再加上輜重兵所需要的馬匹數量,我大漢一支萬人軍隊需要的馬匹數量超過三萬匹,其中戰馬就需要一萬六千匹。”
聽著沈玉門報出的數字,郭虎禪也不由愕然,要是按照這太祖皇帝時期的標準,太宗朝時大漢軍隊處於鼎盛時,軍隊擁有的馬匹數量超過兩百萬匹以上,再加上兵器盔甲和將士的用度軍俸,太宗朝時的軍費簡直就是個天文數字,難怪文皇帝即位後文官集團明知文皇帝故意挑撥內閣和樞密院爭鬥,還是全力幫著文皇帝打壓軍隊。
“我大漢軍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你當真以為隻是靠著將士們用命就行的,武備訓練都是根本,而歸根結底還是要錢。”沈玉門看著郭虎禪,不由發起了牢騷,“這些年要不是還有玉門關這裏收的稅充作軍費頂著,恐怕大漢軍隊‘漢軍無敵’的威名早就垮了。”
看著一臉不忿的沈玉門,郭虎禪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太祖朝和太宗朝能霸武強兵,是因為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不喜歡奢侈享受,而且他這兩位曾祖,祖父每次大軍征伐,從不空手而歸,行的是內聖外王之道,東西突厥,吐穀渾,西域各國,當年全被掠盡庫藏,再加上大漢獨占絲綢之路,以武力威脅河中各國和大食人不能對漢商收稅,東西方貿易之利幾乎盡歸中國,才能夠支撐起如此強大的軍隊為國家攫取財富。
沒有強勢的皇帝,就無以掌握如此強大的軍隊,文皇帝的即位注定了大漢軍隊的衰弱,郭虎禪看著眼前校場上的大漢軍隊,忽然想到了死去的父親,如果他父親沒有死,當年沒有在河中戰場被人暗算,現在的大漢軍隊是不是能夠把漢軍赤旗插到巴格達,羅馬。
郭虎禪很快從自己的臆想中回過了神,能夠保持大漢獨占絲綢之路,加深對河中各國的漢化,恐怕就是大漢的極限了,隻是如今太祖朝和太宗朝兩朝六十年開創的大好局麵現在已經麵臨崩潰,而大漢卻還沒有恢複過來。
“沈大哥,你說我要是日後從軍,我們能不能讓河中各國再次插上大漢的旗幟。”郭虎禪看向了沈玉門,他平時並沒有向沈玉門自己想要從軍的意願,而沈玉門也認為理所當然,當年每一個父輩戰死在河中戰場的人都會這樣想。
“一定能。”沈玉門看著麵前的郭虎禪,笑了起來,皇帝的無能和刻薄會讓文官集團也站到軍隊一邊,長安的局勢他已經看到了,對他和軍中將領來說,不管誰當皇帝,都比文皇帝父子強得多,起碼到時候他們將獲得建功立業的機會。
“看起來沈大哥是真地不在意皇上怎麽想了。”看著沈玉門臉上露出的奇怪表情,郭虎禪忍不住道,沈玉門如此有恃無恐,隻怕並不像表麵上那樣簡單。
“兄弟,有些事情你不知道,我也不能告訴你,但是我能保證,用不了多久,大漢軍隊一定能恢複過去的威名。”沈玉門看向郭虎禪,朝他說道,皇權和相權,這才是這次長安亂局的真麵目,皇帝的無能注定他是失敗者,內閣和樞密院其實是一體的,隻是皇帝不明白罷了。
看著語焉未詳的沈玉門,郭虎禪不知道他到底知道些什麽內幕,但唯一能肯定的就是沈玉門似乎很肯定皇帝會成為失敗者,這對他來說可不是什麽好消息,郭元佐做皇帝好過他其他幾個皇叔做皇帝,他想要奪位,就得有足夠的實力,而他的身份隻是一張底牌,一個籌碼,沒有與之相對應的身家,底牌籌碼不過是廢物罷了。
隻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