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薩斯簡析
字數:6824 加入書籤
***本章節來源六九中文 請到六九中文閱讀最新章節***
阿爾薩斯作為人類時,並沒有一味地追求力量,相反他追求的是人類家園不受外來勢力的迫害,也就是和平。所以說,阿爾薩斯在遇見亡靈天災前,的確是個合格的聖騎士。
當阿爾薩斯看到異變的村民時,他發生了巨大變化。村民吃下了汙染的糧食變成亡靈,並且反過來屠殺其他無辜村民時,年輕的阿爾薩斯出離憤怒了,他不能容忍任何勢力如此迫害他的子民和毀滅他的家園。
可以說,年輕、缺乏閱曆是阿爾薩斯的致命缺點。那時的阿爾薩斯並不知道亡靈天災是燃燒軍團的先頭部隊,也沒有想過他麵對的是什麽對手,他堅信他作為未來的王國領導者、合格的聖騎士,有能力處理好這件事。他的確具備無比的勇氣和信心,可惜這一切隻是敵人的圈套。
如果在人類戰役最後一關殺死恐懼魔王就可以解決亡靈天災問題的話,我想我也會和阿爾薩斯一樣搞屠殺競賽。實際上,阿爾薩斯的屠殺競賽並沒有錯,作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有時不得不做這樣的抉擇,是阻止敵人的進一步擴大還是存婦人之仁導致而更多人受到迫害?先斷敵後援,再給敵人致命一擊,這是指揮者應該想到的,也是必須去做的。事實證明,變成亡靈的村民是無法挽救的,吉安娜和烏瑟爾心存的希望並不現實。
在對敵人估計充分的情況下,我就會非常讚成阿爾薩斯的屠殺競賽,當機立斷,心狠手辣,一代梟雄呼之欲出。但是,敵情遠比阿爾薩斯想象中的複雜,殺了恐懼魔王根本不能解決問題。年老的聖騎士烏瑟爾資曆很深,不過他很可能也沒意識到亡靈天災的嚴重性,他隻是覺得殺戮曾經的子民不太合適。而且作為臣子,殺戮自己的子民的確應該向君主匯報一下,所以有了後來的國王下令軍隊回撤。
我覺得屠殺競賽並沒有影響阿爾薩斯的聖騎士形象,反而使我對阿爾薩斯有了一定的好感,認為他是個有能力有魄力的領導者。但是接下來的雇傭兵事件上,就根本不同了。屠殺競賽不能證明阿爾薩斯不仁慈,而且相反,屠殺競賽恰恰體現了阿爾薩斯更高一層的仁慈(不因小而失大),但雇傭兵事件清楚的證明了阿爾薩斯的背叛和謊言,他做了一個騎士最不該做的事情。
阿爾薩斯的真正轉變是從得知國王下令軍隊回撤開始的。烏瑟爾的不理解,阿爾薩斯可以忍受;吉安娜的離開,阿爾薩斯傷心欲絕,但還是撐了下來。但是老國王的不信任,阿爾薩斯的靈魂就被扭曲了。再回首一下屠殺競賽,阿爾薩斯絕不是為了個人榮譽,更不是為了追求力量,他真的是在為他的子民謀幸福。出於這樣的目的,卻被他人一再懷疑,最後連自己的父親、王國的領導者也不再支持他,這對一個年輕人來說,是致命的,於是阿爾薩斯走上了一條不歸路,不擇手段的證明自己。當他殺死恐懼魔王的時候,唯一支撐他的信念也就消失了,就算霜之哀傷上沒有詛咒,阿爾薩斯也隻不過是個行屍走肉,他已經沒有了自我。
容許我在這裏鄙視一下烏瑟爾、吉安娜、泰瑞納斯國王以及諾丹倫王國的大多數人,不過說到底,連達拉然首席大法師都絲毫不為麥迪文的警告所動,又怎麽能怪這些人呢,唉。看來魔3中各族領導人中隻有獸人領袖薩爾可以稱得上是傑出領導人了。吉安娜這個典型的小女人,優柔寡斷、毫無主見、婦人之仁,在整個魔3中體現的淋漓盡致,讓她領導幸存的達拉然法師和洛丹倫幸存者真不知道是大幸還是不幸。
話說回來,阿爾薩斯的心實際上在人類戰役最後一關就死了,後來刺殺泰瑞斯國王以及死亡騎士的種種事情實際上已經與阿爾薩斯無關了,隻是軀體一樣罷了,所以他會說:“沒有自責,沒有憐憫”。
從某些方麵來看,甚至阿爾薩斯並非是壞人。
比如就他與師傅、知己決裂的緣由----斯坦索姆屠城建議。但是屠城的起因是什麽?市民被感染了,變成天災來襲擊軍隊隻是時間問題。烏瑟爾反對屠城,但是他同樣是束手無策的。而後他和吉安娜的離去很有潛意識明哲保身的味道,尤其是吉安娜,她最後丟下王子獨自離開簡直有點落井下石了。說白了他們除了冠冕堂皇地指責阿爾薩斯屠城建議的不人道,其他什麽都沒有做。阿爾薩斯是名才能卓越的聖騎士,但是心智還不成熟,把無助的王子丟下可能會發生什麽,不用思考就會知道。離開的人可以對接下來要解決的棘手問題選擇性失明,但是留下來的人顯然背負了更多沉重的東西。
反過來說,阿爾薩斯的屠城建議的確是“惡”的,但是這種惡何嚐不是無可奈何的呢?慶幸隻有虛擬世界才有這麽可怕的瘟疫吧,否則,一顆核彈將在第一時間飛向斯坦索姆!“這種事情”總是要有人做的,不去執行的話,就會有更大的災難;你不去做,還有其他人去做;所以冷酷到極點的事實竟然是,這鐵定是必要的“惡”。既然選擇了旁觀,又有誰有資格去指責必要的“惡”呢?!
其二,巫妖王的墮落陷阱,凡人是沒有辦法抵抗的。在納克薩瑪斯的4位強大的死亡騎士精英,原來都是非常高尚的人,但是巫妖王的墮落妖術,還是將他們變成了魔鬼的爪牙。自阿爾薩斯拔出霜之哀傷之時,悲劇已經無法挽回。
人類的阿爾薩斯已經死了,悼念他吧。至少他還是人類王子的時候,他的身上體現出了其他角色身上罕見的優秀品質。人類那種不計個人榮辱,敢當汙名的精神在他身上展現得淋漓!
無庸置疑,阿爾薩斯是一個比伊利丹更加悲情的角色。
伊利丹是在追逐力量和權勢的極度自私主義情結中墮落的,瑪維那小條子說得沒錯,他壓根就是個惡魔。吞噬古爾丹的頭骨,盜竊薩格拉斯之眼,用法術撕裂大地,召喚娜迦族,投靠基爾加丹……
他所做的一切都隻是為了自身的強大與權力,而從未考慮過別人的生存。
他不惜向邪惡力量出賣靈魂和犧牲世間的一切來達到這種目的,這種氣質本來就是惡魔所獨有的。如果不是對小白虎還殘存一點思念,這個家夥的人格已經可以與他所擊敗的那個鬼王不相伯仲了。
而阿爾薩斯就不同了,他曾是一個愛民如子,滿腔熱血的高貴王子。
他愛他的朋友,愛他的國家,他的內心曾經如烏瑟爾所說的那樣隻有光明和愛。
“小城護衛戰”結束時,小孩子timmy問他:(那些被獸族捉走的人怎麽辦?)這時,高大的阿爾薩斯低下頭對孩子用那種溫柔而又堅定的語氣說:.(別擔心,我的孩子,我會把他們帶回家的。)在他的聲音中聽不到一點貴族的驕傲和戰士的狂妄,有的隻是對人民的一片無私的熱愛。
命運對阿爾薩斯的第一次捉弄:獸族背離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戰爭準則,殺了uther的信使,令他悲憤不已。
緊接著是第二次捉弄:接下來阿爾薩斯並沒能救回那些村民----劍聖在最後一刻殺光了所有的人質,使他無法完成對小timmy的諾言。
看得出來,阿爾薩斯對這兩件事沒有辦好都有相當挫折感和負疚感,盡管這並不是他的錯。
人類王子第一次看到了不死族的怪物。大家可以細細品味一下他看到skeleton戰士時的那句話:whatthehellisthat?(那些究竟是什麽?)的語氣,他的聲音中與其說是憤怒,還不如說是驚恐----畢竟,他無論如何勇猛,但終究也隻是個初經沙場,自小在皇宮裏享受慈愛和幸福的年輕人。
命運對阿爾薩斯的第三次捉弄:人類對恐懼的反應一般有兩種,一種是逃避,一種是拚死一戰。blizzard對這點拿捏得極準,而阿爾薩斯明顯屬於後者,他後來之所以發瘋似追殺恐懼魔王梅爾甘尼斯,一半是憤怒,一半也是為了結束自己的恐懼根源,也許他天真的以為梅爾甘尼斯一死,那些可怕的不死怪物便會隨之從他的惡夢和生活中消失。
殺kelsuan那一節中,有一隻裝在籠子裏的食屍鬼,不會攻擊人,隻會膽怯地四處躲避,當鼠標放在它身上時,會變成黃色的非主動攻擊模式。這是war3中唯一一隻不會主動攻擊人的ghoul寶寶,你們可曾注意到它的名字??
它叫timmy,就是第一章裏那個被阿爾薩斯拚死從狼人手中救出的天真的孩子----顯然他又走丟了,而他的母親正在家門口等他回來,卻不知他已經變成了ghoul。(那個母親站在房子邊上,如果你接近她,便會從房中跳出幾隻ghoul將她殺害,然後撲向你。)
命運的第四次捉弄:也許blizzard實在沒有多餘的資金,以一部專門的動畫來描述阿爾薩斯與食屍鬼timmy的重逢,但那一幕悲劇是很容易想像的,阿爾薩斯曾經答應過timmy要將人質帶回家的。聖騎士的諾言是神聖的,但他卻失敗了,可正當他覺得失信於孩子,無顏麵對小timmy竟然已變成了……原本自信滿滿,朝氣蓬勃的他居然發現自己非但無法完成自己的諾言,甚至於都沒有辦法保護這個天真可愛的孩子……
第五章裏,命運繼續捉弄阿爾薩斯,他的親密戰友,無辜村民相繼變身成了恐怖的喪屍,而這位曾經渴望以生命來保護國家人民的年輕王子,此刻卻不得不驚恐萬狀地親手殺死這些昔日的骨肉兄弟,子民……對此我已無法評論,我隻能說,經曆了連續5個章節的沉重打擊,阿爾薩斯能憋到第六章裏才發作,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第五章的結尾,阿爾薩斯強烈要求統領騎兵,與其說是對勝利的渴望,我倒覺得那更像是他的一種潛藏的恐懼,像是他的一種潛藏的恐懼。
經曆重重打擊之後的阿爾薩斯,在此刻做出這樣的決定,已經是自然而然的了。
作為保護者,他已經失敗太多次了,他救不了uther的信使,也救不了人質,救不了可愛的小timmy的母親,甚至於救不了生死同命的戰友兄弟……他所能做的,隻是坐看人民的死亡和蛻變,強烈的挫折感和負疚感,已經將他高貴的榮譽感打磨殆盡,作為一個初諳世事的年輕人,他本就不知道這種事情應當如何決擇,而號稱經驗豐富,聖騎第一人uther這時卻連主意也拿不出,隻是說了幾句勸導的話然後走了,將這個使命的交在阿爾薩斯手上,就連心上人吉安娜也帶著難民逃往卡利姆多……顯然,老師和戀人的逃避又是命運對他的兩次殘忍捉弄。
對於既正處於人生低穀的阿爾薩斯而言,此刻既沒有朋友幫著拿主意,又沒有老師可以引導,一向仰為倚靠的資深老兵變了,心上人也溜了,手下的軍隊人心浮動,緊壓著心頭上的還有一大群隨時會屍變吃人的瘋子和時隱時現的恐怖魔王……我覺得不論事後怎樣,但在當時他的確是別無選擇的。
寧可讓他們的靈魂在我的手中沒有痛苦地升入天堂,也不讓惡魔將他們的靈魂打入地獄。(更何況,變成的僵屍後會咬死更多的人.你沒看見,希爾瓦娜斯想求死也還求不來呢,可見變僵屍遠不如安樂死來得痛快。)
誰敢說在那種千均一發,生死一線的時刻,這種決定是錯的?——換了是我,我隻怕殺得更多。
於是阿爾薩斯做了他該做的事……
屠城這件事是對阿爾薩斯的終極打擊,可以看到阿爾薩斯真正的蛻變從此時起已經開始了。
他也許已經隱隱地意識到命運似乎根本就不允許他做一個保護者,或許他更適合做一個渴飲敵血,饑餐虜肉的戰士,或屠夫……
但不論如何,這次屠殺都是他內心深處的一根毒刺,他壓根不敢麵對那種罪惡感,即使是他當了dk後也一直在思考那件事。(在寒冰王座的路上,他的頭腦裏回響的對話也還是繞著那件事。)
我雖不敢說他是後悔,但至少也是極度地內疚。這種感覺很奇特,就像你在餓極了的時候,吃了一隻癩蛤蟆保命,事後雖然不後悔,但臭味卻是無法消除的。
也許正是這種無法承受的負疚感令他舍生忘死地去北方殺麥爾幹尼斯。也許他認為隻有這樣才可以贖他的罪。
隨後的發展中,阿爾薩斯已經明顯地麻木了,所謂虱子多了不咬,連城都屠了,那矮子和傭兵的死還算得什麽?
在他看來,唯一的贖罪方式就是殺了麥爾幹尼斯,隻要殺了麥爾幹尼斯,滅了不死族,那麽所有的過錯就都是可以被寬恕和理解的了。
可惜命運連最後的贖罪機會也沒給他,當他神昏智散地拔出霜之哀傷刺向他父王時,一切都完了。
但我總覺得阿爾薩斯變成dk之後如此好殺,與其說是其本性凶殘,還不如說是一種逃避,或是一種破罐破摔。
盡管他站在永恒森林邊回憶童年,盡管當聖騎士們指責他弑父叛國時他黯然無語,但這些卻都已無法挽回了。
既然無法挽回,不如索性一殺,用血把自己灌醉,也就什麽都想不起來了。也許隻有這樣才更像一個不死族……
在遊戲的最後,阿爾薩斯孤零零的一個人,佝僂著腰,艱難地在冰封王座的山路上步履蹣跚地挪動著。在他身上,我找不出絲毫勝利的喜悅,也看不出傲視群雄的萬丈豪情,甚至看不出一點點不死王者的囂張氣焰,我隻看到一個被宿命和詛咒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年輕人,正疲憊不堪地被拖向命運的終點。
他的腦海中反反覆覆地重複著那些痛苦而無奈的回憶,正是他一生的悲劇……
在結束的畫麵中,阿爾薩斯如凍硬的死屍般倒在王座上,任由風雪蓋滿全身,那一種形影相吊,孤寂落寞的蕭索意味,配合慘淡淒涼的挽歌在冰山上回響,我突然明白bizzard想要表達的意境。
那是痛入骨髓的悔,與恨!
-\ 六|九|中|文|書友上傳/-(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