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一紙荒唐言,兩眼血流淚!
字數:3050 加入書籤
第二百三十九章一紙荒唐言,兩眼血流淚!
“長青啊,好像老頭子對於你,並不滿意啊”
南京守戌司令辦公室中,唐深智上將關掉了收音機,對著一旁正經危坐的李長青,笑著說道。
“唐司令,我是中國人,長青師是中國人的軍隊,我輩的責任就是保衛國家,守衛人民”李長青一字一句,極其認真的說道。
話音一落,整個空氣陷入了一片死寂。
整個辦公室靜悄悄的,沒有人再開口說話。
就在唐深智上將觀察著李長青的時候,李長青也將注意力放在這位在南京保衛戰中毀譽摻半的指揮官。
有人將他要為南京大屠殺的發生付主要責任,還有人認為他也是被逼無奈。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他與蔣介石相處的極差,乃是其政治對手。
1927年7月唐深智跟汪精衛一道“分共”。8月東征討蔣,逼蔣於8月12日下台;不久唐被逼棄軍下野,流亡日本。
1929年4月,唐回國後接受曾被桂係吞並的舊部,由蔣介石委任為第五路軍總指揮,5月,任軍事參議院院長,**編遺委員會編組部主任。5月,蔣介石派唐赴河南與馮玉祥軍作戰,1第二次反蔣,就任護黨救**第四路總司令。但不到一月,即兵敗逃亡東南亞等地。
1931年5月,唐被推選為廣州非常政府國府委員及軍委常委,實行第三次反蔣;並於9月以湖南宣撫使名義進軍湘南,直逼衡陽。
僅僅五年時間,唐深智將軍就發動了三次倒蔣運動,可見他與蔣介石政見幾乎完全不同。可想而知,蔣介石對其的痛恨。
‘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侵略東三省,外敵入侵,他才與蔣介石攜手言和。
1934年春,唐深智將軍即著手製定《京滬保衛戰設想和計劃》,12月主持南京保衛戰大演習。因此,當1937年底,日軍進逼南京城下時,他盡管重病纏身,仍出任南京衛戍司令長官,與日作戰。
11月12日上海失陷,日軍直撲南京,蔣介石第二次召集**將領商討保衛南京的問題,在會上詢問眾將對防守南京的看法,李宗仁和白崇禧從軍事角度上均不主張固守南京。蔣又問唐生智,唐則忽然起立,大聲疾呼地說:“現在敵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國父陵寢所在地,值此大敵當前,南京如不犧牲一二員大將,我們不特對不起總理在天之靈,更對不起我們的最高統帥。本人主張死守南京,和敵人拚到底”唐的一席大話,正是大敵當前的危機之時,很有大義凜然的氣勢。蔣介石聽罷唐言,大喜過望,立即委任唐為南京城防司令。唐更慨然受命,誓與南京共存亡。李宗仁當時感到唐大有張睢陽嚼齒流血之概,很不以為然。李宗仁便若有諷刺地翹起大拇指,對唐說:“盂瀟,你真了不起啊”唐則反唇相譏:“德公,戰事演變至此,我們還不肯幹一下,也太對不起國家了”,他當麵向蔣介石保證“臨危不亂、臨難不苟”,表示“沒有統帥命令決不撤退,誓與南京共存亡”
1937年11月19日,蔣介石手令唐生智為南京衛戍司令長官,20日到職,24日國民政府特派唐生智為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正式就任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在唐生智的指揮下,**八萬餘人自1937年12月4日至12日,抗擊數倍於己的日軍,進行了悲壯的南京保衛戰。
1937年12月11日,蔣介石電令:“如情勢不能持久時,可相機撤退,以圖整理,而期反攻。”12日下午,唐生智根據蔣的指示,向各部隊下達了撤退命令,書麵撤退命令的原則是“大部突圍,一部渡江”,但在會議上,唐忽又口授命令,規定教導總隊及其他4個師也可渡江集中。唐生智在撤退的組織實施上,匆忙紊亂,朝令夕改,以至數萬官兵滯留江邊與城內,慘遭日軍殺害。他自己也隻好在當晚9時,於亂軍之中,乘輪渡江,坐一輛沾著牛糞的板車,狼狽撤離到江北。
從史實上能夠看出,唐深智將軍並不是自願放棄南京防禦,而是被蔣介石一紙電文責令撤離南京,隻是軍事上幾乎隻能夠指揮一個連的蔣光頭,下達了這個讓人感到難以理解的命令。
兩軍交鋒,犬牙交錯,戰鬥最為激烈的時候,這個時候選擇撤退,完全就是找死的行為。
國仇家恨,敢死的勇氣就在這一張電文之下,通通化作了泡影,接下來就是丟盔卸甲的大潰敗,日軍緊緊跟進。**潰敗無意就是自尋死路,在戰場上,已經被鮮血染紅的小鬼子,對於**自然毫不猶豫的舉起了手中的屠刀,開始了一場大屠殺。
而擁擠在碼頭之上,數十萬還未來得及撤退的難民,無疑讓這種情況變得更加糟糕,殺紅眼的小鬼子,完全化身為了畜生,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這些披著人皮的禽獸,絲毫沒有顧忌的將屠刀揮向了手無寸鐵的難民,一具具屍體飄蕩在長江之上,鮮血將其染成了血色,數月未曾褪去。
這就是血脈同胞的鮮血,他們染紅了中華的土地,這不能不說是五千年中華古國的屈辱。
如果**決死到底的話,南京成肯定無法保住,但南京大屠殺或許就不可能發生。
三十萬同胞倒下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達到一個民族都無法承受住。然而,這一切在那個隻看重自己下麵位置,從來都無視人民存在的蔣委員長的眼中,卻顯得毫不重要。
三十萬鮮血依然無法讓他幡然醒悟,三十萬亡魂依然沒有讓他放棄‘攘外必先安內’策略,難道中華民族流淌的鮮血不夠多,在日軍鐵蹄之下生活的不夠恥辱?難道這就是他所謂的三民主義?
正是他的剛愎自用,自以為是,才最終落到了,流落海外,葬身孤島的下場。
[]
隻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