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台灣拍攝

字數:3253   加入書籤

A+A-


    ,。

    徐克自然是要以本片拍出了當年那個走到繁華極至,行將殞落的舊上海。,b,將亂世道德淪亡、人心險惡,人人為了自己的末世風情給展現出來。

    在呂言看來,徐克也確實以他擅長的犬儒諷刺的遊戲手法,流利的表現出來。當時的他本來還有些詫異,畢竟上海之夜最初是放在抗戰時期。但全片愣是沒出現一個麵目猙獰的日本人,反而更多的是從群眾演員們的演繹表現了出來。

    “言仔,你覺得這邊怎麽樣?”台南某小鎮上布置完場景,徐克總算鬆了口氣問道。

    呂言其實從到這時就皺著眉頭,聽到徐克的問題他自然也很肯道:“外景放在台灣的這種小鎮古街拍攝,實在沒有大上海的氣派!有誰會相信當年的遠東第一都會會像個鄉下小城?”

    畢竟呂言以前看類似影片,對於大上海的展現都極其的濃厚。不過他當然也能夠理解這個時期的香港電影,很難通過外景展現出來。

    徐克聞言也是深思著點點頭,無奈歎口氣道:“我們成本有限,而且想去內地拍攝的話程序太麻煩。拍攝周期,根本等不起。雖然將就了點,我們盡量把其的味道拍出來就好了。”

    呂言則是笑笑,雖然不太滿意外景但對徐克的話還是非常認同道:“應該無傷大雅,畢竟我們的棚內景搭出了舊上海風情。特別是白鴿籠公寓,也重現了當日的市井風情。”

    特別是後來的香港可謂寸土寸金,高樓林立。因此,在舊的港片,處處體現港人居住空間的狹小:一間鬥室,利用幾扇門、樓梯間、電梯,就可編出很多情節。而內地的影迷對香港人居住的狹小空間更是用一個形象的詞語——“白鴿籠”來形容。但是可不要小看這些“白鴿籠”,香港電影曆史上很多膾炙人口的電影,包括恐怖片、警匪片、動作片、時裝片等就是在“白鴿籠”內拍攝而成的。

    於是大家才可以看到無間道,類似樓頂天台是臥底的接頭處;電梯裏又成為梁朝偉的葬身地……在寶貝計劃裏,成龍為了逃避黑幫追殺翻過陽台,從一層又一層樓宇間的冷氣機罩跳到地麵上;還有成龍與元彪在房裏捉迷藏的場景,簡直將香港的居住環境的小與密表現得相當透徹。還有男兒本色裏,謝霆鋒、房祖名、餘樂跳樓追逐的場麵,更是以巨大的樓宇落差衝擊著你的視覺神經。

    導演們都以自己的手法,將狹小空間內的拍攝展現得淋漓精致。對於呂言來說,大場麵比起小空間的漏點拍攝容易的太多。

    “嗬嗬,言仔你不是說下部片要拍槍戰嘛!到時候,少不了‘白鴿籠’片段。比如說在狹小的旺鋪和街道上狂奔逃命的震撼刺激場麵,拍的好比起大場麵碰撞要更加讓人記憶猶新!”徐克就怕呂言太過模仿新藝城大局麵的對抗,所以抓到時機就指點。“昨天你拍的那幾組鏡頭,很完美。我也總算能夠放心,下部片讓你執掌導筒!”

    “恩!”呂言點點頭,徐克很多獨具匠心的場景畫麵拍攝讓他受益良多。

    “阿權!你去跟那些群眾演員說說,叫他們表情要真實一些。”

    前來台灣的也就幾位主演而已,但要拍出日本進攻上海的大場麵當然需要群眾演員。而這些群眾演員,大部分都是當地的台灣居民加些遊客而已。

    大家聽說香港導演來這取景,自然各個興奮的不得了。

    今天的拍攝目標就兩組鏡頭,鍾鎮濤和張艾嘉在混亂跌落橋下得以會麵,那裏黑暗一片,兩人甚至無法看清對方的麵孔,遠處的背景是一片恐怖的紅光{炸彈造成的火災}。“橋”在這裏變成了二人的庇護,正是戰爭的到來使這對如萍飄零的小人物形成了緊密的聯盟。

    後來抗戰勝利,從軍的鍾鎮濤再回上海,來到橋下,住在這裏的則是一群依靠輪流賣血為生的殘疾無業者,遠處的背景則是燈火輝煌的大上海的繁華景象,受災受難的依然不過是窮苦人。

    第一組鏡頭徐克的要求是要有那種朦朧的美感,加些小詼諧。

    對於晚間的拍攝,徐克自然是嫻熟的不得了。呂言則是緊跟著他,希望能夠多學到些夜間拍攝的技巧。

    這不單單是為了他自己即將拍攝的英雄本色做鋪墊,更多的是為今後打算。

    事實上這對於徐克不是難度,對於張艾嘉跟鍾鎮濤這兩位主演就更稀鬆平常了。對於夜間拍攝來說,演員們不知道用不同的方式、風格演繹了多少角色。

    “嘶!艾嘉姐可真不賴。”第一次拍攝完,呂言站在邊上也由衷的讚歎一句。比起最佳拍檔裏隻會撅嘴瞪眼茶壺般站著的“男人婆”,張艾嘉在上海之夜發揮的‘笑果’,更多是來自於本色魅力散發出來的,沒有一絲表演的痕跡。

    “若真拚比起演技來,鍾楚紅離她確實還有些距離。”呂言點點頭,心想到。當日在邵氏片場,他多少看了會青蛙王的拍攝。不論是題材,還是演繹手段都跟當初的花心大少無大差別。

    特別是鍾楚紅的表現,著實還需要更加磨礪。看看現在張艾嘉的表現,一眼就能分出高下來。

    反倒鍾鎮濤的表演,很是平平。他確實有心以喜劇來闖香港電影的市場,可惜他的表演實在太著於痕跡。說不上好壞,但沒什麽大突破。

    “言仔,你過來看看這兩幾組鏡頭哪個好!”拍攝完成的徐克,似乎有心聽聽呂言的看法。

    從上海之夜開拍起,呂言就總不自覺的向徐克提出些意見。原本的徐克反倒有些不以為然,但真到了微微改變再拍起來效果確實好了不少後才動不動就問起呂言的意見來。

    呂言在總機前看了良久道:“導演,很不錯呢!特別是艾嘉姐的表現,已經挑起大頭了。”

    相處這麽久的時間,呂言早就摸透了徐克的性格。徐克為人固執,很少聽意見。何況他才是導演,呂言以前提意見也都是小心翼翼。挑出的毛病,大多數也在演員身上。

    “咦!對了,我以前聽說你爺爺、奶奶都在台灣住著呢?這次回來不去看望下老人家嘛!等明天要是拍的快,我給你放個假。”徐克忽然沒由來的開口,頓了頓又道:“你一個人在香港漂泊,我也算是你長輩。這樣,明天挑個時間我也買些東西,陪你回家去看看老人家。”(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