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大秦

字數:2875   加入書籤

A+A-


    慶城,原本是天朝西北的一個邊塞小城,就處在沙漠邊兒上。因為土地貧瘠,天氣幹旱,所以人口一直不多。但是自從西北邊兒的大秦興起,朝廷也開始重視起這個地方,不僅屯兵駐守,更是從內地遷了不少人過來。在沒有戰亂的時候,大秦人也是時常用皮毛和當地的一些草藥來這裏換取一些鹽巴、糧食、布匹、茶葉等。內陸不少商人瞄上了這個利潤豐厚的生意,千裏迢迢將貨物運到這裏,再將毛皮、草藥運回內陸,順利的話十倍利都不止。這樣慶城這樣一個本來籍籍無名的小鎮,一下子成了天朝的邊境重鎮。

    大秦原本是並不是一個集權的國家,而是由很多部落構成的,部落之間爭鬥不斷,所謂皇室隻不過是一個製衡的結果。雖然大秦人驍勇善戰,但是從來就沒有對天朝造成危害。課時前些年出了一個才智卓絕的人物英吉楚才,一下子統一了大秦的幾大部落,由積極向天朝學習冶煉、種植、紡織等技術,國力一下子強大起來。兩國的摩擦也開始漸漸增多。

    英吉楚才的野心不小,同意大秦並不是他的目的,他覬覦的是天朝這塊肥肉。天朝多年沒有經過大的戰事,舉國上下崇文鄙武,號稱百萬的軍隊戰鬥力卻不怎麽樣,上上下下隻是養尊處優的多。

    大秦的部隊不斷地騷擾慶城,這才讓天朝的統治者著了急,在慶城擴充軍隊,修築城牆,可即便如此當年李端戰敗的時候慶城還是被大秦人奪走,雖然最後慶城還是回到天朝的手裏,但還是付出了不少贖金。而且要不是當年李翊潛入大秦,在英吉楚才的大帳中留書警示,大秦人更是有恃無恐,獅子大開口,天朝的損失會更多。

    英吉楚才原本隻是大秦皇室中一個不出色的皇子,但是卻在奪嫡的最後關頭脫穎而出,一舉得了大秦的皇位。這位皇子登位之後,一改往日隱忍溫和的麵目,憑著自己手下的十八勇士,僅帶了一千多鐵騎,將實力最強的斡南部打得落花流水,一下子聲勢大振,在大秦打響了自己的名頭。其餘勢力不及斡南部的部落一看,自知抵抗無用,馬上示弱,紛紛采用聯姻、歲貢的方式向大秦的皇室效忠。

    英吉楚才當了大秦的皇帝,但這並不是他的最終目的,旁邊的天朝才是他眼中的一塊大肥肉。當年出兵奪取慶城,僅僅是作為試探天朝的兵力和態度。天朝經年太平,身在上位者早已沒有了當初的先輩們一統天下的雄心壯誌,苟安即可,所以李端戰敗之後,立即派人議和,雖然拿回了慶城,但是每年要向大秦進貢不少的金銀,藥材、糧食等物,而且在慶城設立市集,允許大秦人和天朝進行貿易往來。

    其實當時的大秦根本沒有餘力繼續前進,拿下慶城也隻是借著李端的剛愎自用,和大秦騎兵的驍勇善戰,論人數那及天朝的萬一,隻要當時再派大將領兵奪回慶城也不是什麽難事。可惜當時以王大學士為首的朝臣一力主和,最終白白損失了金銀糧草,又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讓大秦的實力一下子增加不少,隱隱有了與天朝抗衡的資本。

    這幾年英吉楚才知道自己的兵力不足,哪裏能夠直接向天朝宣戰,但是那顆征服的心卻從來沒有變過。他也不斷派探子打聽天朝內部的情形,希望借著天朝內亂,分一杯羹。天朝的皇帝和弟弟福王兄弟不和的事情自然也瞞不過他。得到消息之後他認為這是天賜良機,便召集的手下的十八勇士一起商議出兵的事情。

    當年殺死李端的吉格裏性子最急,剛聽完英吉楚才的話,馬上就嚷嚷著要做先鋒。但是馬上有人提出反對意見,認為應該從長計議,不能盲目出兵。說話的人正是十八勇士中智勇雙全的察合裏。吉格裏一聽就要翻臉,英吉楚才連忙製止。吉格裏英勇善戰,並且對英吉楚才非常忠心,英吉楚才做皇子的時候,很多次遇刺都是在吉格裏的保護下才脫身的,因而他對吉格裏也是信任有加。

    察合裏在十八勇士中是最足智多謀的一個,深的英吉楚才的賞識。不管是當年打敗幾個兄弟奪了皇位還是收服幾個部落,多虧了察合裏的出謀劃策,所以對於察合裏的意見,英吉楚才也是非常重視。

    英吉楚才吉格裏稍安勿躁,

    “別怕沒你的用武之地,仗是一定要打的,先聽聽察合裏怎麽說。”

    察合裏點點頭,

    “皇上的雄圖大誌,我們都是知道的。”大秦的君臣之間並不像天朝有那些嚴苛的禮儀,大家說話比較隨意,所以察合裏在英吉楚才的麵前自稱“我”。

    “皇上,現在慶城和信城的駐軍加起來有二十萬之眾,而我們的兵力卻隻有區區八萬人……”

    “可是我們的兒郎都是英雄好漢,一個頂那些蠻子十個不止,如何不能一戰?”吉格裏打斷了察合裏的話。

    “不錯我們的戰力是比天朝要強,但是這八萬人是我們所有的人,而天朝呢,百萬不止,何況就算拿下慶城,還要駐軍把守,不需要人嗎?”

    察合裏麵對吉格裏的質問一一駁斥道。吉格裏頓時不吭聲了,英吉楚才笑了笑,衝察合裏道:

    “那以你的意思該當如何?”

    “依我之見,我們動手的日子應該選在天朝的那位福王爺起兵之時,這樣勢必會牽扯一部分天朝的兵力,另外皇上也可派人與西邊的大夏、南邊的南詔聯絡共同起兵,這樣便可使得他們腹背受敵,應接不暇。”

    “可是這樣一來大夏和南詔豈不是要拿走不少土地?”十八勇士的另一個額多吉說道。

    “中原有句俗語‘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現在給他們一些甜頭,到時候必要讓他們全部還回來,等拿下了天朝,再收拾他們也不遲。”察合裏胸有成竹的說道。

    在察合裏的勸說下,英吉楚才打消了立即發兵的念頭,並且派人去大夏和南詔聯絡一起發兵。另一方麵整飭兵馬,準備糧草,準備隨時對慶城發難。(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