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回家(二)
字數:3349 加入書籤
李翊聽了琦玉的話,不禁為妻子的善解人意感到高興又愧疚,自己始終是沒有能夠給她一個安穩的生活,卻要她不斷付出。但是現在的形勢卻不允許他隻顧著自己的小家,隻盼著以後能好好補償她。
“玉兒,其實現在的慶城並不像你看到的那樣平靜。西邊的大秦勾結南詔和大夏想要侵略我天朝。我留在慶城,其實是想盡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琦玉聽了李翊的話,有些吃驚。她知道丈夫是做大事的人,卻沒想到是這樣的大事。
“要打仗了嗎?”
“現在還不好說,我隻希望能阻止大秦侵犯我們的家園,略盡作為天朝子民的責任。”
“你一個人?”琦玉擔心的問道。
“自然不是,師兄還有楊熙我們一起。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嘛。”李翊的嘴上說的輕鬆。琦玉卻知道事情並不會那樣簡單。李翊看到妻子的臉色不好,扶著她的胳膊走到窗邊的圈椅上坐下,
“我們並不是要上場打仗,隻是摸清對方的情況,暗中阻撓罷了,不會有什麽危險,再說就是打仗朝廷還要派兵,我這樣的身份也不可能上戰場去,不用擔心。”
琦玉知道李翊安慰自己,此時卻也沒什麽擔心,反正她決定自己絕不再離開他,就算他上了戰場,有了意外,她也絕不苟活。琦玉臉上的神情越發柔和,
“你不必解釋這麽多,隻放心去做你的事,家裏的一切交給我就行了。你既然要做個天朝的好子民,為妻也隻能效仿不是?”
李翊一時之間還有些沒回過味兒來,又解釋道:
“說起來這裏麵我也有責任,若是福王不反,大秦也絕不會有可乘之機,要是福王得了天下,卻教大秦侵占了我天朝,那我們就真成了罪人。”李翊說這些話的時候臉色凝重,全不似平日在琦玉身邊的樣子。
琦玉知道李翊誤解了自己的話,以為自己在諷刺他,有些好氣又好笑,平日那樣通透的一個人此時卻這樣遲鈍。
“好了,這會兒不用在我這兒表決心,都已經說了我也要做個天朝的好子民,怎麽就不相信我?還囉囉嗦嗦說這麽多,怕誰不知道你的忠肝義膽?”琦玉故意嘟著嘴,佯裝生氣的樣子。
李翊剛才是著急一時間沒琢磨出琦玉話中的意思,此時才醒悟過來,一顆懸了半天的心才終於放回肚子裏。
他走到琦玉身邊,將琦玉的頭攬在自己懷裏,
“有妻如此,夫複何求?”
平日裏妙語如珠的他,此時卻隻能說出這一句話。夫妻二人都知道後麵的路不好走,但此時將話說開了,心裏都輕鬆異常,暫時將那些煩惱拋諸腦後。
第二天一早,用了早飯,李翊果然出去拜訪楊熙,探探楊熙的想法,作為軍中主帥,楊熙的作用自然非同小可。
琦玉則開始梳理家中的事務,首先就是要買人,不但要給自己這個院子添些人,隔壁的院子也需要些人手。
李翊的一些手下趕到慶城,再加上李翊知道琦玉要來,便一氣買了兩個相鄰的院子。一個他們夫妻自用,另一個邊安排那些手下。
這些人本來在京城外的莊子上,有些想要建功立業的,就跑去跟了福王。剩下的這些隻服李翊,誓死效忠。李翊出事情之後本來還想劫獄,卻被李翊阻止,直到他落腳下來,才通知這些人也到慶城來。
李翊派了一個叫楚安的人給琦玉幫忙,畢竟琦玉一個女子有些事情不方便。楚安大約三十來歲年紀,說話辦事都還穩重,而且更重要的是功夫不錯,所以李翊派他跟著琦玉,除了跑腿之外,還有護衛的意思。
這時候的琦玉也不可能像在京城一樣,讓牙婆帶著人上門挑人,隻能自己出門到牙婆的家裏去。
因為鵲兒的傷勢還沒有完全好,琦玉便帶著春鶯,唐勇和楚安一起到了慶城最有名的張牙婆家。
張牙婆做了這行幾十年,眼睛最毒,她看著琦玉一行穿得不是很出眾,打扮的普普通通,但是渾身的氣派卻和城裏的人不同,即使是大戶人家的女眷也及不上。因此她隻管將手裏最好的人都叫出來供琦玉挑選。
琦玉衝春鶯使個眼色,春鶯便下去將屋子裏的人逐個看了一遍。首先將那些眼神飄忽不定的挑了出去。春鶯做了幾年大丫鬟,自然知道挑人最重要的是忠誠老實。下來又逐個看了頭發、指甲,畢竟選廚娘,幹淨是首要的。
這樣一來屋裏就剩下四個人,琦玉問了幾句話,便拿出些銀子,讓這幾個先各做道菜嚐嚐再決定。
接著琦玉又挑了兩個大些的丫頭和幾個小丫頭和粗使的婆子,畢竟鵲兒現在還得人照顧,春鶯嫁了人,自己實在是沒人可用,買回去先調教著再看。
一會兒廚娘們做好了菜,琦玉都嚐了嚐,挑了三個回去。張牙婆一下子賺了一大筆銀子,樂得合不攏嘴,隻說下次不用琦玉上門,自己帶了人讓琦玉去挑。
就這樣琦玉浩浩蕩蕩帶了十來個人回了家。她將所有人叫到中院,本來就不大的院子一下子擁擠起來。
“今兒大家剛來,我也就長話短說,我們家裏幹活兒,規矩最重要。首先要認清主子是誰,要是發現有吃裏扒外的,或者心懷不軌的,別怪我翻臉不認人。再有就是各司其職一會兒唐家的會給大家分配各自的活計,後麵就踏實幹活兒,幹得好我自然有賞,有偷奸耍滑的我自然也有罰。可聽清楚了?”
琦玉的聲音裏沒有了平日的親切,反而多了幾分威嚴,這也算是在國公府管家學到的東西。
下麵的人齊聲應了。春鶯成了親便做了管事媽媽,所以琦玉稱呼她唐家的。兩個手腳利索的廚娘並三個粗使婆子派到了隔壁,畢竟隔壁人多,做飯、洗衣裳都不是輕鬆的事情。
琦玉挑的兩個大丫頭一個十三,一個十二,情況都差不多,在當年慶城城破的時候家裏人都被大秦人殺死了。
琦玉給她們一個起名冬雪,一個起名冬梅,讓鵲兒先教著規矩。又將一個小丫頭給了鵲兒,照顧她起居。琦玉的事情暫時還由春鶯管著。忙了幾日,又采買了些東西,這個家才算是安定下來。(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