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又到春節
字數:3655 加入書籤
修路的事由蒙奇去監督,這裏麵需要大量俘虜,幾十萬人起碼可以有上十萬身強體壯可以修路。要不然這麽多人隻能白養著,一天不知消耗多少糧食。
劉銘不是慈善家,修路可以逐漸把這些人整合好,成為龍城一員。再說又不是真像對待農奴一樣的,龍城的居民也會參與修路。將來等六座城池建好了,那裏房子肯定得分配給他們,所以他們的勞動不算白幹。
這次雖然隻是就戰爭而談的會議,但另外一件事劉銘不得不提,如今龍城擁有多個城池,加上將要興建的六座城池,差不多有十座城,再用龍城一座城無法代表整個勢力,故此他提議重新命名。
一時間下麵的人議論不已,有人直接建議稱為瑪雅帝國,還有說印第安帝國;劉銘卻是汗流不已,兵不過五萬,人口不過五十萬,就稱帝國,不是太狂妄了嗎?
想想南美印加帝國,那麽幅員廣闊的帝國卻在幾百騎下屈服,劉銘就不敢如此狂妄,要知道如今的他不得不小心翼翼,讓西班牙人知道他搶了巴拿馬城,還在他們的後花園放縱,肯定帶來毀滅性的危機。
老丈人卡修斯沒有多嘴,他心裏明白這個事肯定劉銘心裏有數,便道:“城主覺得什麽名字最好?”劉銘哪裏有何想法,他有點頭疼,要知道現在這是一個以印第安為主的勢力,雖然有一千八百多同胞,然而太勢單力薄了。
他不想讓以後的國家打上太濃的印第安印記,這是他辛辛苦苦打造的家園,他有他的私心,希望這裏成為一個以華人為主的國家,而不是一個印第安國家。
劉銘狠狠吸完煙舒爽地突出煙氣,扔掉煙頭,看似隨意的道:“就叫美華王國!”
劉銘一錘定音,大家都沒有反對意見,這個名字剛剛好,不僅代表著美洲,同時表示著劉銘的期盼。確定名稱後會議到此結束。
已經入冬,天氣越來越冷,特別是夜晚冷得無法忍受。為了讓其他老弱有地方可住,劉銘帶著兩百騎和兩千農民出發,到規劃的地方興建城池。
第一座城池在靠近安第斯山脈處,當初的探險隊就從那裏翻越而來,除想把之打造為阻擋西方人前進之外,另一個就是這裏黃金多,而且黃金的需求越來越大,急需要更多的人開采,劉銘想將之發展成為一大型金屬加工基地,不僅僅是金礦開采;這裏作為工廠基地正好,資源豐富,靠山而建更為安全。
運送馬車,馬上開建,建設速度肉眼可見。讓身邊騎兵跑馬圈地,劃出一個將近一平方公裏左右的範圍,開始興建圍牆;兩百農夫分段而建,劉銘相信速度會更開。
按照城鎮,村莊,城堡複製,稻田就不必建設,直接從龍城輸送,這也是加強控製的一種方法。
目前的建設就是打造基礎,不需要建多麽完善。要知道如今有水泥,比這係統建造的建築更好。這裏將來就是一個大工廠集合地,不需要太多規劃。
兩千人,加上劉銘運送了一張加速卡片,一個星期就將這裏建成,一時間建築眾多,當然有特殊功能的奇觀沒有。如大報恩寺、孔廟等如今隻能建設一座,不知以後能不能打破這個束縛。
這座城劉銘將之命名為黃金城,希望它以後為
時間寶貴,劉銘顧不得檢查建造情況,便帶著人繼續下一站。下一站是在草原中,那裏牧草豐富,正好將之建成一座放牧基地。大約周圍八萬平方公裏的土地都用來養殖。
建設仍然重複先前的動作不過,這裏劉銘還興建了一座演武堂,將駐紮軍事單位。地靠中部,適合養馬劉銘準備用來興建騎兵部隊。這裏就叫做羊城。
第三座城在靠近落基山脈的地帶,多樹木,劉銘將之建成專門負責伐木和各種木產品加工的城池。所以稱之為木城。
第四座城池也在密西西比河平原處,這裏多水,支流眾多,可以作為良田之地更廣,而且從龍城走水路不到三天就到了,聯通方便很多,劉銘準備將之打造成為第二個農業基地。
大約有近六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可以拿來耕種,可以種出多少畝地呢?這麽肥沃土地,全部拿來種地,告訴你可以種差不多一億畝地。怎麽算的呢?一萬畝地是六平方公裏,六萬平方公裏就是一億畝了。
當初說給修路的農夫每人千畝地,並不是吹牛或者不合實際。人口稀少,劉銘恨不得每人給萬畝地。後世的美國之所以成為第一農業大國,最主要的原因是農場地大同時集中種植,很多人的地超過萬畝。
這裏當然不能成為農城,與龍城諧音了。劉銘命為米城,希望這裏的糧食能有一天完全供給整個美華國,同時向外輸出。
第五座城就沒有多大特征,完全是為了容納居民而建,在中部,靠近龍城大約50公裏處建的,那裏有一個大湖,不知道是不是後世美國五大湖之一,劉銘記不得了。將之名為湖城。
第六座城,就不一樣了;地處密西西比河中段,在與中部印第安人勢力交接處,意義非同一般,當然不可小視。劉銘準備將之打造一座即可交易又可抵禦敵人的城池。於是建造一座兵營堡壘,和一座互市交易城。兩城連在一起,劉銘稱為雙子城。
馬不停蹄的奔波,劉銘終於在春節前建造好了六座城池,六座城雖然初具規模但仍待居民去完善。
回到龍城,這裏已經開始了為期十天的狂歡。自從去年熱鬧一番後,大家都想再體會體會。隨後劉銘幹脆把它當做春節來處理,讓所有印第安人過上春節。讓外族人過上中國人的節日,這倒有點匪夷所思。不過城裏的眾人都沒意識到,隻是覺得這個節日不錯。
而同胞們則享受到了中國特有的節日,多少年了,他們從未如此輕鬆快樂的過這個節日。
龍城到處都是火紅一片,自從發行貨幣興建作坊後,這裏的商業氣息明顯增加了不是一點。城裏到處是小攤點、和商鋪,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劉銘進城後明顯感覺到大家的熱情;勞作了一年,不僅糧食豐收,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不懼饑餓不懼寒冷,家裏還有大量的閑錢讓他們買更多的消費物品。
不過中國人消費與印第安人消費卻是不一樣;
印第安人在各個攤位前翻來翻去,對各個貨物喜歡不已,不斷的掏錢購買,基本上恨不得花光所有錢;而移民來半年多的華人卻翻來翻去,舍不得買,最後隻挑幾件買,還不斷挑出商品中的瑕疵,令小攤商人有點愛恨交加。
華人勤勞節儉的美德不管在現在還是後世都顯現無疑。剛來的華人做工時間並不長,家裏雖然有不少糧食,但遠遠比不上工作兩年的本土居民,雖能養活家人,但積蓄不多他們仍然努力著攢更多。
自從有了貨幣,大量的印第安人把糧食換為金幣銀幣、鐵幣,隻留有少量可吃的糧食,他們不善於儲存。而華人經曆過太多饑荒,信奉家裏有糧心裏不慌,所以把糧食都存在家裏;
不過相信不久後華人移民就會知道這裏,永遠不缺糧食。(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