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青島碼頭
字數:3721 加入書籤
ps:補上一更。真的理解了唯小人女子難養也,女人真是很讓人無語。昨天被氣得吐血,情緒太激動,寫不下去;今早補上。大家多投票支持啊,能不能上強推就看大家的了。
最終孫元化抵不過糧食誘惑,就同意了。對於劉銘私自開碼頭的事,他沒有多做糾纏。萊蕪雖有個水師但並不歸萊蕪管,駐地也不在萊蕪。他對於此事抱著中立態度,也帶著看笑話的意思。萊蕪水師的實力還是可堪一戰的,比朝鮮水師要強一點。
不過孫元化要求糧食盡快運來,且要到小青島看看情況。劉銘沒有拒絕,都同意了。這點要求倒不礙事,且不怕他看出船隊實力。
劉銘故意營造出這是一個龐大的官商集團的錯覺,實力越大隻會讓之越安心。
八萬人掩蓋掉痕跡也非易事,劉銘又花了一千兩黃金給其上下打理才弄好。花這點錢並不冤枉,黃金多的是,關鍵是打通了官場,以後做什麽都會很方便。
從孫府出來,李穀國便急忙問道:“城主。。不,東家,我們哪有這麽多糧食,船艙了不起二十萬斤糧食了。”
劉銘一笑:“我們沒有,有人有!”
“日本?您不會想到日本搞糧食吧?”李穀國驚訝道。
“日本糧食產量不錯,多為農奴,糧食很多,然而目前卻不易到日本。日本是鄭芝龍禁臠,現在碰了會讓他發瘋的。雖然我們不怕他,但如今還沒有在山東站住腳,不易與之為敵!”
“所以隻有朝鮮!朝鮮也是多糧食之地。到時候去搶一把就夠了!”劉銘無所顧忌的道。
朝鮮不過是一小國,殘喘在大國之下,糧食多自然也成了後金的目標。不過如今後金還無暇顧之罷了,等抽出手肯定要收拾朝鮮。
這樣一方麵後金可以得到大後方,一方麵卻是除去明朝一臂。朝鮮作為明朝附屬國,為之提供水師和軍隊對抗後金,雖效果不明顯,但給後金帶來極大威脅。
這次主要以貿易為主,搞一百萬斤糧食完全沒問題,買不到就搶,搶不到,大不了也可以回美洲運!
劉銘對糧食這件事放下心,並沒有多苦惱。
八萬人押到海岸邊是個麻煩事,孫元化暫且讓孔有德負責此事。劉銘也聽說過孔有德在孫元化手下,便好奇的見了一麵。
不過是個三十多歲的大漢,身材魁梧,殺氣騰騰,看不出長得像漢奸。但人不可貌相。
曆史上巡撫孫元化令駐紮於萊蕪沿海的孔有德部3000人渡海平叛,因遇颶風未能成功,卻是被迫退回。
孫元化又讓孔有德率部火速由陸路赴遼,引起了該部不滿。孔有德、李九成等均是毛文龍舊部悍將,平時對明輕視他們就不滿意,於是趁機發難,連克臨邑、商河、新城,並打到青州。
孫元化則認為對付清軍還需要孔有德、耿仲明等遼東籍將領的協助,且孔等人隸屬其指揮,因而極力主張招撫他們。他一麵寫信給山東巡撫餘大成,勸阻其東伐,又命令張可大不許追擊孔有德叛軍,從而使叛軍更為猖狂。
第二年,孔有德部東進圍登州,登州告急,而在此防守的孫元化仍相信自己能招撫孔有德,疏於防範。孔有德乘機讓部下300餘人詐降,混入登州城,與在城裏的耿仲明等密謀策劃,並趁夜間人們熟睡之時,裏外夾攻,占領了登州城,活捉了孫元化及明守備宋光蘭、分巡道王梅等官員。總兵張可大堅守水城數日,終因寡不敵眾,水城陷落,張可大殺死妻妾後自盡於太平樓。
孫元化與餘大成具被處死。明朝也因此更失時運,不過上十年便亡。
孫元化死的倒是冤枉,完全被孔有德連累。古書有記載“如貳臣者或為祖大壽,不言不為,或為李成棟,幡然悔悟,大義晚成。而孔有德背主負恩,天良泯滅,為虎作倀,作惡西南,殘害同胞,逼殺抗清英雄瞿式耜、張同僘等,實為千古敗類,人所不齒。”
千古敗類,這個評價,古來才有多少人,可見孔有德小人之行徑。死時才感歎自己做賊一生,可見其人也一個複雜綜合體。
當然曆史有其偶然也有其必然,如果沒有孫元化派其平叛也許不會出現如此情景。
劉銘對孔有德到沒有什麽同情,千古敗類,不值得同情,隻怕到時候他說不定出手除之。
孫元化隨著劉銘先一步到小青島,萊蕪的事物不急於一時,現在關鍵是處理好俘虜和糧食的事。
一路行去,有馬匹和有經驗的向導,速度很快輕易的到了碼頭邊。
兩天左右的時間便到了海岸。海藍海藍的天空讓其產生一種純淨透徹感覺,孫元化一眼看到海邊挺著的一隻船。船高五六米,望之生畏。孫元化久在內陸,很少見到如此大的海船,這麽驚訝倒是可以理解。
乘船而行,不到三個時辰便到了小青島。船徐徐駛進港口,隻見倒是炊煙蕩漾,海風之下若有霧氣。碼頭上人如同螞蟻在運作,一些奇怪的滑輪拉杆機械操作著,孫元化一登上船好奇的到處張望摸索,恢複科學家的本色。對其精密神奇的運作嘖嘖稱奇!
作為巡撫能親來此地,很是不易。劉銘不敢怠慢,親自領著其到周圍觀看觀看。
先是到艦隊處觀看。遠遠看去,孫元化已經被震撼。隻見猶如遮天蔽日的船密密麻麻塞滿這一處港灣,有股巨大的壓迫感朝人撲來。
走近看時,孫元化徹底倒吸口冷氣。長度七十米,寬約十二米,高有十五米左右,大約有十艘靜靜立在岸前,比起這幾艘船剛才坐的實在太小了。孫元化雖未見過明朝最大的海船,但也知道各地根本造不出這種大船!
孫元化還是仍不住問了:“你這船從哪得來的?”
劉銘也隨意的道:“從西洋人那裏購得,他們千噸的船都已經可以造了。”
孫元化感歎:“沒想到短短幾十年,西洋人又有了如此大進步!當初聽徐老先生說,西方人船大炮利,很不相信。”指著船甲板上露出的大炮,“如今卻不得不信了!”
“哎,我大明如能有此大船千艘,就可以從海路直搗黃龍,破滅後金!”
劉銘不由潸然,他都隻有十艘這樣的船到哪裏弄千艘,不是胡扯嘛。再說強大的艦隊也不是大船拚起來的,需要久經訓練的士兵和不斷改進的造船工藝。不過明顯老大人一番感慨而已,劉銘也未曾當真。可惜這老大人卻是惦記上這支艦隊了,以後麻煩事不斷啊!
起初的驚訝過後,孫元化平靜很多。大明作為一個疆域浩大的國度,國力雖衰,然而造個幾千艘船完全沒問題,隻是海禁難以公開言順的做。再說有些地方勢力也是有多達千艘船的,很明顯的一個鄭芝龍,劉香,還有一個江湖勢力魯幫;
劉銘不知道魯幫是在山東地界,掌控這運河運輸,還有些海上運輸,海上規模不大,但對劉銘來說肯定會有衝突的一天。(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