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正式立國

字數:3122   加入書籤

A+A-


    第八十三章正式立國

    中部聯盟義無反顧的向南擴張,而龍城開始準備立國。

    立國是件大事,當然不能隨便;需要準備的事情很多。立國儀式在十月一日;至於為什麽選這個時間,當然是劉銘自己心裏作怪;後世過慣了十一,以後也有個十一也不錯的。

    印第安人也不懂什麽是好時節,而劉銘手下華人都是大老粗,自然也不懂什麽易經八卦,沒人反對,立國時間就這樣定下。

    國家的名稱也非當初劉銘隨便取的名字,多人經過討論,決定取名為北美王國。采用三權分立製度,劉銘則是開國國王。當然為了照顧多方,劉銘東方稱號為神威王,而那幫西方學者同時給劉銘起了個綽號為“美洲征服者”,按照西方人傳統稱呼為劉一世,當然不怎麽威風;

    不過西方國王皆是如此,大多可以直呼姓名。當然以後功業雄偉,人們可以在其名字後加上大帝兩字。這才厲害哄哄了。

    立國前穆尼誠懇邀請劉銘加入基督新教,因為西方認同基督教,其他的皆為異教徒,宗教歧視嚴重;劉銘想要通過西方移民必須要讓西方人認同,所以入基督教也顯得重要非凡;

    宗教畢竟統治歐洲這麽多年,如今文藝複習雖將之影響力削弱,但仍不可低估其潛力;比如在龍城的幾百西方學者俱都是基督教徒。

    劉銘心裏也沒有什麽疙瘩,和傳統中國一樣,根本沒有信仰,唯一的祭祀就是祖宗。南海霸主鄭芝龍通過葡萄牙加入基督教,從而得到葡萄人支持,可以購買葡萄牙火炮船隻等等;劉銘也抱著功利心加入了基督教。

    當然基督教並沒有成為國教,在憲法中穆尼已經規定不立國教;

    基督新教,簡稱新教,也經常被直接稱為基督教,是與天主教、東正教並列,為廣義上的基督宗教的三大派別之一。

    在15世紀後期的西歐,封建製度開始解體。隨著一批大、中城市的發展,出現資本主義的萌芽。許多新興的民族國家確立了中央集權的王侯統治。本來就鬆弛渙散的神聖羅馬帝國和經受了大分裂創傷的羅馬教廷,在長期的互相角逐較量中日見削弱。

    教會內部**,農民、城市平民和新興市民階級反抗封建神權統治的鬥爭,日趨激烈。思想文化方麵,文藝複興喚起新的覺醒。一批人文主義者大膽揭露教皇、主教和修道士的虛偽、貪婪和無知。

    經院主義神學已成為煩瑣僵死的教條和無謂爭辯的代名詞。理性主義和批判精神開始在知識分子中傳播。天文學、物理學、數學、醫學等都有了新的突破。這一切都預示著中世紀封建主義的崩潰,為宗教改革準備了條件。

    到了十六世紀末新教宗派確立。後來17世紀中葉,英格蘭的清教徒運動要求以加爾文主義改革妥協保守的安立甘國教會,曾成為資產階級**的一麵旗幟,把新教運動又推進一步,結果產生了脫離國教的一些新的獨立宗派。清教徒移民到了美洲也給美洲帶來極大影響;

    穆尼等人就是清教徒,他們這些人其實本來都應該是新英格蘭精英組成,為加拿大、美國等國家後來的建立打下堅實基礎,然而如今為劉銘效力,使其缺少根基,隻怕導致殖民地長時間無法發展,陷入瓶頸。

    立國準備最重要的一段時間,因為立國了,各個機構、國家財產、以及各種製度都要正軌化,正式化;且製度也將有巨大改變。

    劉銘忙得苦不堪言;政治結構框架等等他不得不親自參加,修改;這個龐大的工程非一天兩天完成的。

    國家初立,第一步是清理國家財產。經過大致估算劉銘國土範圍大約200萬平方公裏,就是將根基之地北方密西西比河平原和洛基山脈附近都當作國土。而其他孤懸在遠方的美洲豹基地、新港、西雅圖港口未算在其中;

    這個麵積已經比歐洲西歐國家大多了。當然也有虛誇之詞,因為實際掌握的麵積不到50萬平方公裏,甚至更小。

    人口統計發現總數為第安人。其他人種即華人占百分之十;為什麽呢?因為將劉銘召喚的農民也統計在內,還有那些軍隊。這數據是劉銘報上的,在腦海一想就能得到,係統自動將數據顯現。

    當然印第安人雖然人口多,卻未必能占據所有新王國主要權利位置。王國分為政務院、眾議院,兩院前者是處理政治機構,後者是立法機構。政務院由卡修斯為院長,穆尼則作為立憲委員會會長,加眾議院議長,主導王國法律設定。

    軍部由蒙奇為部長,另外還組建商務部、農業部、警察部、工業部、民政部,同時設首相一名,但職位虛設;因為劉銘主導六部,暫時沒必要搞首相,等以後王國擴大,事務繁多,可以發揮作用,讓劉銘解脫出來。其他五部人選將由政務院選出來;

    設立五省,麻省(洛基山脈附近),北部平原則有三省,阿帕奇省(河流上遊,為了紀念阿帕奇部落對龍城建立的貢獻),密西西比省,靠近中部的那塊地區,河北省(龍城周邊),還有遠方行省,三個基地的統稱,這是為了方便管理,以後還會有變動。

    劃分有些粗糙,但國家初立倒是逐漸成形。

    國土領地極大,由於還未實行分封製度,無主之地都作為國有土地,土地也能買賣轉讓。劉銘也沒有一塊私人領地,當然以後領土擴大,輕易能弄一塊。

    國家資源還沒有辦法統計,這也是一項大工程,甚至等到他重孫子都無法探明。美洲資源豐富,且土地肥沃,國家發展甚是有利當然短時間也顯示不出優勢,等到工業時代來臨,那將是巨大的推動力。

    爵位製度劉銘也將出台,因為他自己是國王,沒有其他貴族,肯定不行。當然貴族將作為名譽稱號,不會搞什麽分封製,土地雖多,當也不能不把地當地。而且那樣不利於國家安定,領地可能將國家分割成塊,產生極大威脅。

    []

    隻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