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海關(上)

字數:5875   加入書籤

A+A-




    ,。

    “命人去打探一下消息,看看召見是何緣故。”

    宮殿中,煙霧彌漫著,空氣之中淡淡的香氣,讓人神清氣爽,宋心悠在宮殿內輕輕踱著步,思索了片刻,對著進來傳報的內侍吩咐的說著。

    此人是她在宮中的心腹之一,在各大宮殿都有著人脈,去打聽一下能打聽到消息,並且這程度不算是過線,王後有自己消息來源並不為過。

    “諾。”內侍得了命令,恭敬的應了聲,緩緩退下,轉身向外走。

    “慢著!”內侍轉身剛走,宋心悠反悔了,將他又叫了回來。

    “還是算了。”宋心悠神情複雜的盯著內侍,猶豫了一下,作出了相反的決定。

    身份所束,她要顧忌的事情頗多。

    雖和王弘毅有著多年夫妻,二人感情頗佳,事關政事的時候,還需避一避嫌,現在去就是刺探,事後再問就好多了。

    心中雖有些疑問,宋心悠還是理智的明白,哪些事可以插手,哪些事不能插手。

    這件事,雖不知道是好是壞,關係到自己家族,且自己家族又是世家,這卻是不能胡亂插手了。

    “父親和叔父回去後,從他們那裏再打聽消息吧。”揮揮手,宋心悠決定的說著。

    “諾。”內侍再次應了聲,忙退了下去。

    鄭欣在還站在一旁,這時有些不解的問:“娘娘,您要是擔心,為什麽不派人早早的過去打聽?要是有了什麽事情,您也好早做決斷,為何還要等他們回去了之後再做打探?”

    以往他們打聽情報,娘娘可從沒這樣猶豫過。

    宋心悠轉過身,緩步在殿內走著,臉上表情卻是淡淡的。

    “這件事不同別的事……要是一般事情也就罷了,本宮管理內宮,派些人手打探著消息,不算過分。可這事要是和政事有關,就算是本宮,也是要小心謹慎對待,不能錯走一步。”

    “娘娘考慮的是。”想到宮中秘事,鄭欣神情凝重起來。

    她跟在宋心悠身邊已有多年,是陪嫁過來的家生子,生的伶俐,識文斷字,因此在宋心悠的麵前頗有些情分。

    也正是因為如此,宋心悠的一些事情,她知道些。

    知道王後和王上感情甚佳,可在言行之上,不敢有絲毫的差錯,這其中不單有身份上的原因,更是為了宋氏一族著想。

    要是別的女子,替自家族人說說話,不一定會引起王上的猜忌。

    比方說趙婉,本來就是貧戶之家,再怎麽樣提拔都不可能上台麵,她說說話,弄個小官小職,這很正常。

    作為蜀中大世家出身,又是正室,膝下有著嫡子,這一言一行,都不得不去注意著。

    有時未免覺得這樣的生活過的苦,宋心悠卻覺得自己已經是幸運之極。

    世家之女本就是聯姻之用,她能有現在境遇,已強過家族所有女兒了。

    “咱們不提此事了,無論是何事,王上自有他的決斷,用不著本宮過多艸心。”宋心悠這樣說著,轉身對左右人吩咐:“去取了本宮的琴來,本宮已是許久未曾撫琴了,今曰閑來無事,便撫上幾曲。”

    “諾。”同時,王宮外,兩輛馬車,在數個護衛的保護下,來到了宮門。

    有人上前盤查。

    車上下來二人,年紀都已不小了,保養甚好,一人白麵長須,一人黃麵短須,看起來四十歲左右。

    這是宋涵宋恒兩兄弟,由於沒有官身,因此雖貴為外戚,兩人身上穿的衣裳,都沒有篡越,用的是平常但細看很上乘的材料。

    宋涵和宋恒下車後並沒有說話,派去請他們過來的內侍已開口,對著前來盤查的禁軍說著:“怎麽,不認識灑家?這兩位是娘娘的至親,這是王上頒發的令牌,看過後快快放行吧!王上可正在裏麵等著呢!”

    說著,將一令牌遞過去。

    巡邏的禁軍仔細看了,確定不假,眼前的人,又是宮中的內侍,對這樣的人,他們自然是不敢得罪,忙給他們讓出路來。

    “兩位大人,請吧!”內侍笑眯眯的說著。

    宋氏兄弟朝對方點點頭,一同入內。

    步行著,二人跟在內侍的身旁,向著裏麵走去。

    一路上雕欄畫柱雖不少,可比蜀王宮卻是小了些,兩人知道這裏是依舊址改建,在規模上受了些限製。

    不過目前來說,住起來還是綽綽有餘。

    過往的宮人不多,禁軍卻不少,想必因這裏是外城,出入的內宮之人不多的緣故。

    “兩位大人,可以慢些,時間來的急!”知道二人年紀不小,帶路的內侍一路走來,很是對二人照顧,故意放慢了腳步。

    宋氏兄弟雖沒有官職在身,可隻憑他們是王後的至親,內侍就絕不敢為難。

    宋氏兄弟自然不會得罪於人,在來至宮殿前,等候見駕時,宋涵取出一隻錦袋,遞了過去,賞給對方。

    內侍接過手,捏捏手裏,分量著實不輕,頓時臉上笑容越發的盛了,連連謝賞。

    “大兄,有人出來了。”宋恒一直在注視著,見有人從裏麵出來,小聲提醒了兄長一聲。

    於是宋涵不再與內侍說話,站在那裏,看著裏麵出來的人,一直來到自己和兄弟麵前。

    “王上已在裏麵等候二位,請隨奴婢這就進去吧。”來人也是一個內侍,品級上卻比帶他們來的那人高了,相同的是,都是一副微笑。

    這人衝他們行了個禮,就讓他們讓進殿去,見此情景,二人心中稍微安定了一些。

    二人上了台階,跟在內侍的身後進了宮殿。

    王弘毅召見他們的地方,是在這座宮殿後麵的一處偏殿。

    隻見偏殿之內光線略暗,香氣繚繞,環境頗為幽靜。

    宋涵宋恒在內侍的指引下,一直走進這裏,由於光線差的緣故,一時間看不出人,內侍對裏麵的一人說著:“王上,人已帶到。”

    “你先退下吧。”

    “諾。”內侍退了出去。

    宋涵和宋恒這才看到,一人正站在一麵牆前,看著牆上,走近幾步,卻見牆上掛著的是一副地圖。

    而且是一副臨海的地圖,地圖甚大,占據了整麵牆,看起來很清晰。

    兩人不敢多看,連忙拜下行禮。

    “坐吧,你們是孤的至親,不必這樣多禮,孤這次召見你們,是有事和你們商量。”王弘毅轉過身,看著他們說著。

    他對宋家禮節上還是很客氣,語氣柔和。

    宋涵宋恒哪敢放肆,照禮行禮,謝恩後,恭敬的在側麵位置坐了下來。

    宋涵又欠身開口問著:“不知王上召見我們,所為何事?”

    “想必你們已看到這副地圖了。”王弘毅沒有直接回答,站起身,一指牆上的這副巨大地圖,看向二人說著。

    宋涵和宋恒都是微微一怔,不知道眼前的王上,說這話是什麽意思,但卻不能不回答,連忙起身,說著:“看到了。”

    “在孤麵前,不必生疏,都是自家人,又是私下召見,不比殿上閑話家常便可。”王弘毅見二人在自己麵前有些拘束,安撫著說著。

    話是這樣說沒錯,宋氏兄弟表麵上放鬆了一些,實更加小心翼翼起來。

    “既是看到了,孤也不必繞圈子去說。這次孤召見你二人,是有一件大事,要交給宋家去做。”見兩人執意如此,王弘毅也沒有再說什麽,而是對二人說著。

    “請王上吩咐,凡是宋家能做到,宋家會盡全力去做。”宋涵作為宋家大當家,聽完王弘毅的話,立刻說著。

    “還請王上吩咐下來。”宋恒這樣說著。

    王弘毅點點頭:“此事與海有關。”

    說著,一指牆上的地圖。

    “孤的治下已有大片海域……許多人都不曾對海域重視,認為海域之地並不重要,孤卻不這樣想。”

    王弘毅指點著地圖說著:“海域不僅可以進行防禦,更可進行貿易,極為重要。”

    又指了指境內的幾條江河:“這幾處江河,是商貿往來頻繁之地,平曰裏因無人管理,許多不法之人由這些地方進入,給孤的治下帶來不少禍端,要是在這些地方,均建立起關卡,定能肅清匪徒,還治地一片清明。”

    “而且,孤決定在這些地方,同時進行商稅抽成,這些事,你們怕是比孤更擅長?這事交給你們去辦了,列出一個詳細的抽商稅的文書,再報到孤這裏來。可以看一看陸地上的商稅是如此抽取的,海上貿易可以這些為例。”

    這實際上就是河關和海關了,雖然現在還早,但是攻下交州後,就可以建立了,以後攻下江南,就可大興這兩項。

    曆史上南宋初年,歲入不過一千萬緡,海關收入即達一百五十萬緡,後來又增到三百萬緡,很大的支撐著財政。

    一千錢稱緡,同貫,相當一兩銀子,這就是非常大的一筆錢了,話說明朝財政也不過三百萬兩收入。

    至於清朝雍正即位後為增加財政收入大開海關,乾隆年歲入就三千萬兩,據說最高時海關一年就有1000萬兩,後來禁止海外貿易關閉四個海關,隻準在廣州一個港口通商,乾隆一年的海關收入500萬兩。

    而現在這個世界,根據王弘毅估計,起碼有宋朝的水平,因此海關至少有三百萬白銀的規模的收入,甚至可能有五百萬以上。

    這就大大加強了政權的力量。

    {未完待續}(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