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走在回家的路上
字數:4334 加入書籤
百官門外魚擔兒,壩子門外絲籃兒,正陽門外跑馬兒,螺螄門外鹽擔兒,草橋門外菜擔兒,候潮門外酒壇兒,清波門外柴擔兒,湧金門外劃船兒,錢塘門外香籃兒,太平門外糞擔兒。
這是杭州俚語民謠,說的是杭州十大古城門的環境特點。就拿清波門說,因為麵向南山,杭州很大一部分薪柴是從清波門進入,所以市民習慣稱柴擔門。
天剛見亮清波門就迎來了第一個客人,守門軍爺見是一個年輕人攪了自己的好夢本待發作,看到知府大人的腰牌,軍爺臉上堆出獻媚的微笑,即令兵士開門放人,一輛篷車衝入了通往金華的官道。
早晨的空氣雖然很清新,卻裹雜著徐徐的涼意。不解風情的霧氣,從深澤淺穀你推我桑的湧來,在早行者身邊翩翩起舞搔首弄姿,摸一把臉涼涼的,摸一把頭發濕濕的,它們就像春院門外招攬生意的小姐,不管客人臉色多麽不好看,****菲菲笑意綿綿依然故我。
官道上天色蒙蒙,霧氣蒙蒙,騎馬趕車的路人已是浩浩蕩蕩,他們都是貪早趕路而居住在城外客棧的商旅。小不點在並駕齊驅的時候,意外地認識了同去饒州的客人搭伴前行,得知小不點是玉山同鄉更覺近麵。見小不點年輕又是單人,善良得把年輕人的車夾在兩車中間,韁繩係在前車的後掛上,小不點成了沒有車夫的清閑二爺。
篷車裏依然鋪著清書三人在青龍山堆上的草,伴著兩個多月時光流逝草已幹枯收縮,卻還是很厚,上麵鋪著兩層被褥和軟墊躺在上麵很舒服。小不點現在就躺在鬆軟的床上,兩手墊在腦後高翹著二郎腿,嘴裏哼哼著誰也聽不清的歌曲,隨著車輪顛簸上下顫動。
躺在被褥上小不點想起了寧國城門外客棧,他雖然受傷昏迷沒有見過客棧的店家,可是心裏無時無刻都不會忘記。他不知道讓清書捎去的明前龍井茶,店家喝的是否習慣,他也不知道那套南泥壺店家喜不喜歡。他知道禮物是微不足道,可是現在自己隻能做到這一點。
他想起了清書,這個臭小子會不會聽自己的話,繞宣州走官道到涇縣。雖然他能確定青龍寨已是坍塌的土地廟無人問,可是他還是不希望清書隻身踏入充滿了凶險的漫長山路。
小不點也想起了青陽縣的老伯一家,閉上眼想象著老伯一家接到他的書信那一刻喜悅,他真的好想他們。
他睡著了,他在人馬車流的喧囂中睡著了,身邊放著掉了色的藍色土布包袱和雨虹劍,裏麵堆著前一天托店家買的回家物品,還有店家準備路上吃的食物。他側身卷曲著,他睡得很香夢裏笑得很甜。
車馬人流過了富陽少了四成,通往金華另辟一徑,去往衢州方向的客流沿著富春江西岸官道蜿蜒前行。三山是個大集鎮,各個飯莊酒家門外停滿了車輛,晚到的那是一座難求。
小不點搭的伴當是替客商往杭州送貨的,三掛車都是空車自然搶了先,等到後續大隊人馬到來時,人已是酒足飯飽,馬也是水滿料足開拔了。同鄉的馬車常年在外拉腳,馬的腳力好,小不點的馬好自不用說,三掛車速度自然快。三人吃飯小不點搶著付了帳,同鄉更有好感,聽說年輕人幾天沒睡好覺告訴他放心的睡。
兩個同鄉告訴他,這個速度用不了亥時就能到桐廬,反正他們也不進城早一會晚一會都行。但是他們必須在天暗下來之前通過壟塢崗,那裏是狹窄的山路,還時有宵小之輩出沒不安全。小不點聽後也隻是一笑了之,側身靠在篷車邊上想他的心事。
官道離富春江最近的時候也隻是十幾丈,江水的喘息震耳欲聾,馬車行進在山路上,富春江就在腳下,透過稀疏的青黃紅顏色參差不齊的樹葉一覽無餘。波濤洶湧的寬闊水麵,隻有靠近岸邊的緩流有微乎其微的結冰,整個江麵並沒有被寒冬製服,就像一群桀驁不馴的野馬在嘶鳴,在奔騰。
看見富春江他想起了與兄長戚繼光結緣的那段美好記憶,每當想起那短暫時光心底就會有一股暖流在遊動,讓他不能釋懷。
人是有感知動物,心有靈犀古亦有之,他和金蘭兄弟有著同樣的感懷,思念。戚繼光正在書房和夫人王氏探討孫武兵法‘將敗’的論述,家人進來報說去饒州二人回來了。
戚繼光起身而行夫人跟其在後,到門口回頭問家人“客人安排在哪裏了”
家人回道;“回老爺,沒有客人,隻是孫雲和齊盛二人。”
夫人王氏疑問說;“沒有客人,公子的家人沒有接來?”
戚繼光走回坐在太師椅上問;“孫雲和齊盛在哪裏”?
家人回道;“正在下處洗臉”門外有人接到“老爺,小人來了”話落門口相繼出現兩人,看得出身上的風塵仆仆。
夫人王氏急切地問;“你們沒有見到公子的家人”?
孫雲連忙說;“回夫人,見到了,隻是他們不肯來。”
戚繼光說;“你們坐下慢慢說,見到公子家人的過程。”
二人落座後齊盛說;“見到一家三口說明來意,初時人家並不相信我們,直到小人說出老爺與公子金蘭結拜的過程,公子家人才相信。”
孫雲說;“公子和家人雖沒有血緣關係對公子真的很掛念,聽到公子受傷時那個揪心不是能裝出來的,男主人一臉愁容隻會長籲短歎,女孩更是控製不住情緒趴在母親身後抽泣,女主人埋怨傻小子一天東打西殺的不知愛惜自己。”
夫人王氏問;“京城比山村繁華得多,公子的家人為什麽會不來。”
孫雲回道;“男主人說舍不得幾畝坡地三間茅屋,女主人說她們生在那裏,長在那裏,親戚朋友都在那裏,京城雖好卻不如生活在自己家裏舒坦,家裏雖然窮點有溫馨。”
夫人王氏追問道;“你們沒說公子很快來京城,一家人可以團聚”?
齊盛說;“小的們說了,公子的家人不相信。”
夫人王氏不高興的說;“還是你們沒有說清楚,否則,公子的家人怎麽會不相信。”
齊盛急忙說;“小的們說的很清楚,公子的家人也聽明白了,可是人家還是不相信。公子的妹妹別看是個鄉下女孩,提的問題一下子把我和孫雲問住了。”
戚繼光好奇地問;“公子的妹妹提的什麽問題”?
孫雲搶著答;“女孩問我小哥在哪?我說在杭州。女孩又問杭州離家近還是京城近?我說離家近。”
旁邊的家人疑惑的說;“女孩問這個幹什麽,孫雲你這不都答上來了。”
戚繼光接話說;“女孩是不是又問,公子如果是你,你是選擇到京師和兄長過年,還是回家和家人過年對不對”?
孫雲點頭說;“被老爺說中了,小的們被女孩問住了。女孩自信的說她小哥如果不是脫不開身,一定會回家過年。”
夫人又問;“公子家裏過的光景怎麽樣”?
孫雲歎了一口氣回道;“公子家裏很寒酸,留我們吃的飯是麵湯,恐怕這也是公子家裏招待客人最好的食物了。”
夫人王氏又急忙問;“帶去的二百兩紋銀留下了吧”?
齊盛搶著回答;“還是老爺看得準,人家不收,女主人說她不懂得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道理,但是家人不想讓孩子因為收了別人的錢財心裏有壓力。為了不駁朋友的心意留下五兩銀子,等孩子回家過年買點好吃的,讓他知道兄長的一份心意。”
夫人王氏不解的說;“公子是這麽個性格,怎麽找了個家也還是同樣?”
戚繼光回道;“要飯的專找拿棍的,識文的認識?字的。要飯的聚在一起依然是窮,可是他們卻富有著關心和溫情,學士聚在一起隻有爾虞我詐沒有真情。”
小不點躺在搖晃鬆軟的床上,心裏充滿了對家的期盼,藏著興奮和喜悅顛簸在回家的路上。
隻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