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流淌的千年古韻

字數:4018   加入書籤

A+A-




    金陵是水鄉,河渠支支汊汊,縱橫交錯。就像農家的水田,稻池是旱地或矮山,田埂是網狀的水渠。河渠把好好的地麵分成大大小小沒有規則的片片。人家依河而建,家家門前都會有一條石階探入水裏,半在水中半在岸的柳樹根部,有一條繩索牽住大小不一的船兒。

    水道多,船自然多,船建來不是玩耍的,它是人們出行的代步,又是采蓮撒網的生產工具,船兒寄托著主人的希望,搭載更多的客人瀏覽秦淮風月,從客人手裏接過沉甸甸的銀兩貼補家用。

    與水相伴而生的同胞胎,橫跨兩岸的橋,就像萬曆皇帝的孩子,多的數不過來。窄橋隻有兩塊板,寬綽的橋可並行四輛馬車,短橋隻需三五步,長的有幾十楹。有人如蕩秋千的浮橋,有形如殘月的拱橋,還有可擋風避雨的亭廊橋。橋就像金陵的湖光山色多姿多彩。

    小不點現在就在河裏,不是在水裏,是在一隻七板子船上。這是他第一次走出三舅師兄宅邸的院子,小半仙藥鋪蝸居在隻有一個出口的巷子裏,走出院門必須經過小半仙給病人問診的窗前,他不想留給主人一個不安分病人的形象。

    夕陽殷紅了秦淮人家的渺渺炊煙,遠山近樹映綠了水麵,近水人家窗前廊下,花花草草的香氣蕩漾在水麵,就像跟在船後的浮萍,揮之不去。綠色半掩的亭台樓閣,絲竹樂曲聲中的輕吟淺唱,如船槳蕩起的漣漪,在水麵慢慢地舒展,不管船到哪裏,似曾相識的歌聲,鍥而不舍的在你耳邊婉轉。迎麵而來的橋梁,為客人撐起一片可有可無的陰涼。

    小不點躺在七板子的竹椅上,這個七板子已經不是真正意義的七板子。顧名思義七板子是由七塊板子做成的,那已是南朝的事了,到了明朝規矩已改了,凡是較小的船都嫁到了一個婆家,從未發生過為名分爭執。小不點不是一個人在船上,這就是小平不告訴?書的秘密。

    小平和磊磊看過學堂開課沒有了興趣,夫子廟兩人已經逛得腳腫了好幾回,遠一點景觀去處兩人不敢去,怕?書一句話再也離不開上西衝村。既然沒有意思就回去攪鬧先生,在巷口碰見了問路人。

    來人很有禮貌的說;“二位公子小姐,煩請留步,有事問詢。”

    小平揚起頭說道;“客官想知道什麽,也許有些事情俺還不能告訴你。”她是不能告訴人家。因為她除了主人,以說不出巷子裏其他人姓氏。

    來人覺得這個女孩說話有點意思,笑著說;“請問小姐,郎中小半仙是否住在巷子裏?”

    怎麽這麽巧,小平隻認識小半仙,來人好像投其所好,她問道;“您是要問診,還是求神問卜”?

    來人笑著說;“是尋一個病人,年輕的公子叫小不點。”

    小平警覺的問;“你是誰,為什麽要找這位公子”

    來人說;“知道公子在此療傷,主人特來接他,主人和公子是兄弟。”

    磊磊興奮得問;“客人是從京城來的”?

    來人高興的說;“公子一定是李鏢頭口中的磊磊吧,小姐就是小平。公子現在病情怎麽樣?”

    聽了兩個人簡單介紹後歉疚的說;“主人在等著回話就不進去了,一會主人自會來。”

    看著來人匆匆走了,兩人高興的蹦了起來,這是他們做夢都會笑出聲的期許。如此好的消息,兩個人又怎會不比兔子跑得還快。

    戚繼光要了一艘大畫舫,又臨時叫了一隻七板子,跟在畫舫的後麵。操槳的女人是個半老徐娘,也能唱的一口好聽的江南小調,雖然沒有琴弦伴奏,吳儂軟語伴著搖漿的依依呀呀,卻又見一番情趣了。

    兩個人上船後並排半依半靠坐在那,很長時間都沒有說話,他們說的話已經夠多,兩個人一天都在說話,說相思,說情愁,說與秦淮河一樣古老的世態炎涼。他們現在隻想聽秦淮河的訴說,走入纏纏綿綿的古都流韻裏體味人生。

    七板子在十裏秦淮遊走,不時有畫舫擦肩而過,湧起的水波搖動小船。雕欄畫棟的龍鳳舟,飛簷掛著漂亮的流蘇。窗飾琉璃,影影綽綽看得見操琴伴舞的倩影。

    一艘風舟與小船並駕齊驅,油彩已斑駁,窗飾輕紗遮掩,窗邊有女孩半掩半露柔情做作的望了過來,對“客官,聽曲嗎”?的問話裝聾作啞,意欲比翼卻落了個勞燕分飛。這已是秦淮河上古老的行當,煙花女兒在十裏風月場沉醉沉淪。

    夕陽也已沉淪,西邊蒼穹下的火把正在熄滅,黑幕正在扯起。在船娘的提議下,他們舍棄前麵的畫舫,拐入一條長滿了荷花的小渠,由於畫舫不能探訪狹窄的幽靜,隻有膽大的客人才能領略到美不勝收的奇妙。

    河邊的楊柳蓊蓊鬱鬱,水渠裏顯得昏昏暗暗,在樹木稀疏處,月光如水般瀉了進來。水流很緩,緩的就像步履闌珊的老人,隻有手探入水裏才能感覺到它的活力。

    蓮葉很密,就像十五看花燈的人潮擠擠擦擦,月光下的蓮葉是墨綠,墨綠中俏立著蓮荷,蓮花有素雅的白色,也有紅色,月光下看的不是很真切,荷花有羞澀的少女,任月光朦朧,依然裹得緊緊地,不願讓人一窺芳容。也有半掩半露的少婦,卻也有潑辣的嬌娘,讓人少了幾分遺憾。

    船在蓮中劃過就像在蓮葉上漂,七板子劃過,心裏不免有些忐忑,回頭望去蓮葉像擺動的裙裝,秀女依然亭亭玉立。

    七板子七拐八岔又回到了主河道,在眾多畫舫燈光流瀉中跟上了同伴,在下關船掉頭回返,重溫舊夢。

    上岸後小不點問;“兄長準備什麽時候啟程?”

    戚繼光回道;“既然來了,幾位故交總的拜訪一下,也就三五日,兄弟也做好準備。”

    小不點說;“也沒什麽準備的,隻是和三舅的師兄打聲招呼,表表謝意。”

    戚繼光說;“這樣最好,這幾日恐怕不能來此與弟閑話,”

    小不點回道;“兄長自去方便,弟自會理會,有事會叫人去兄長處。”

    望著兄長數人消失在夜色的燈光裏,想起還有話沒說,人已看不見隻好作罷。打發?書三人先回去,獨自沿著河邊散步。

    兩岸的燈光泄進河裏,船兒劃過,燈光在水中搖弋,樓台的絲琴與畫舫的婉轉在十裏秦淮河跳躍。軟軟的柳絲下暗影裏傳來羞澀的卿卿我我,到處演繹著‘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曖昧。

    他有負罪感,不忍再聽,不忍再看,踏過文德橋往回走。小不點想起了趙孟夫人管道升寫的《我儂詞》

    爾儂我儂,忒煞情多。

    情多處,熱似火。

    撚一個爾,塑一個我。

    將咱兩個一起打破,

    用水調和。

    再捏一個你,再塑一個我。

    我泥中有爾,爾泥中有我。

    我與你,

    生同一個衾,

    死同一個槨。

    小不點不知道秦淮河上纏纏綿綿的甜言蜜語,有幾多儂我詞的真情。他歎了一口氣,好在天空如洗,明日的陽光依然會燦爛,蕩去他心中的迷茫。

    隻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