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伏牛山

字數:3715   加入書籤

A+A-




    武當山山脈最高主峰在何處?許多人認為就是武當山風景區最高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其實不然,武當山脈最高主峰應當是十堰市茅箭區的賽武當。賽武當古時的名字叫伏牛山,卻不知現在還有幾人記得。

    十堰地名始於明朝。明朝成化二十年薛剛纂修《湖廣圖經誌》載有:“十堰,在縣南,因溪築十堰,以灌田”。鄖縣人民在百二河上壘石為埂,攔蓄河水,共修築十道堰,用來灌溉農田的壯舉,留下了後人的頻頻眷顧。明代韓弼曾賦詩一首讚道“布穀聲中水滿溪,南疇北隴把鋤犁,勸農不費田官力,腰鼓一聲人自齊”。

    太陽剛剛升起,伏牛山東側,如矛似劍直刺蒼穹的蠟燭峰站立一人,肅穆的麵向東方,他已經在此站立了許久,他不是再看日出,他是在看托起太陽的那座山峰。那裏曾是他的家,家裏依然有他的親人,師父,和師兄們。

    他已經記不得有多少個晨曦在崖上眺望了,他隻記得八月十五和農曆新年奔回清河村與家人短暫的相聚,還有為數不多的離開時間。五年裏一直是他一個人站在這裏,沒有人陪他。

    陽光照耀下的金頂金碧輝煌,他好像看到了蓊蓊鬱鬱綠色中金殿,南崖宮,紫霄宮,玉虛宮,元和觀。他好像聽到劍河的孱孱流水,好像聽到紫霄宮鬆柏的濤聲。

    他對那裏太熟悉了,那裏有他的童年,有他的歡笑和憂傷,也留下了曾經的夢想。過眼雲煙都是客,醒來方知世炎涼。夢裏的家就在咫尺,他隻需要一頓飯的功夫,就會讓幾十裏地再也不能攔在身前,他也好想回到那個家。

    可是,他卻隻能站在這裏遠遠地眺望,眼裏朦朦朧朧的家好像隔著千山萬水,夢裏的老家他已不能親近一步,那個家已不歡迎他,自己是被掃地出門的異類。

    陽光刺得眼睛生疼,眼睛裏已有了滑潤潤的感覺,心中的淒苦隻有眼睛知道。他歎了一口氣,默默轉身順著被他一人踏出的山路下山,回到他一個人的家。

    他的家就在伏牛山的半山腰,家的下麵就是一個很大的村落,茅箭堂村。這個村落已有許多年頭。古時,茅箭堂有一尖形土梁子,伸向河灣,形狀似箭,上麵長滿茅草,故得名“茅箭,然而,那個土梁子早已被河水帶走,時光掩埋了往昔的記憶。

    家很簡陋,簡陋的寒酸,會讓人誤以為是一個采山挖藥人臨時搭的窩棚。房子一丈見方,是用整根木頭排成的,前高後低沒有房脊,前牆一丈還高,後牆隻有五尺,人站在下麵直不起腰。房頂是細一些的小樹杆排放而成,撒上一層泥土,一些幹草不是很整齊的碼在上麵。

    院裏有三塊石頭支起的鍋灶,房子隻有門沒有窗戶,沒有裏外屋,挪開樹枝紮的門一目了然。靠近門口也有一個三塊石頭支起的鍋灶,那是風天雨天做飯的,靠在裏麵是一張床,床腿是四個粗樹墩分兩下,床麵是細小的樹杆上麵鋪了厚厚的草。

    屋裏唯一值錢的就是那套被褥,煙熏火燎的不是很鮮亮,卻很幹淨,他自己雖然不會針線活,卻會時不時的拿到茅箭堂村,隻要你肯花錢,幫忙的人自然不會少。

    家雖然很寒酸,可是住的地方很富有,會讓人羨慕的嫉妒。

    伏牛山,東與道教聖地武當山翹首相望,南對野人迷蹤神農架脈脈傳情。伏牛山主峰岩石裸露如銅牆鐵壁,頂天立地。周邊護衛菩薩峰,蠟燭峰,青岩峰等,就像高舉寶劍的勇士,曆久天長永不怠卸。

    勇士門日夜履行著職責,保護著鐵堅衫,銀杏,白皮鬆等樹木。看守著熊,獐,娃娃魚,猴類,讓它們在這片土地上無憂無慮的生活。

    伏牛山很美麗,峰巒險峻峽穀幽深,禿崖與古木參天相映成趣,這裏不僅峰秀水清,還有嫋嫋婷婷漫步的山霧,情思綿綿眷戀在峰巒的雲朵,比情愁還長的的斜風細雨。季節在悄然的變化,春風會送你滿目的嫩綠,夏雨能染你一身墨綠,秋光眷顧垂首滿山的金黃,冬天讓白雪壓枝還你一個銀裝素裹梅花俏。

    小院已經飄起炊煙小不點在做飯,做的自然是早飯,早飯很簡單,鍋裏煮著幾個山芋。人不在院子裏,兩手交叉在腦後,靠在卷起的行李卷上,劍掛在伸手可及的上方,雲龍劍旁邊掛著大家熟悉的藍色布包。

    兩眼直直的望著屋頂,已經望了好長時間,屋頂並沒有什麽稀奇的,隻有一隻蜘蛛在扯網。網不是很大,蜘蛛好像很懶,太陽高高的才起來幹活。

    他對著蜘蛛網輕輕地吹了一口氣,蜘蛛網在晃動,蜘蛛立時不動了,過了一會又重複先前的活計。他看到蜘蛛沿著先前留下的網線在爬,可是新織的線卻與舊線不重合,均勻的就像用尺子量過。他瞪起眼仔細看才發現,原來新拉出來的線是被一隻後爪扯過去的。他從床上一蹦而起,抓起劍衝了出去。

    人再出現在小院已是滿臉汗跡,脫掉小褂光著膀子,從陶罐倒出水擦洗。揭開鍋蓋一股焦糊味衝鼻而來,靠鍋底的山芋已經黑黑的。他用腳一蹬一個樹墩滾到鍋前,坐下就著鍋吃飯,沒有黑的上半部進嘴也是煙熏味,隻好吃一半扔一半。

    他在吃山芋,聽到上山的路上有人的腳步聲,初始沒在意,山下茅箭堂村有幾個半大的孩子也時常過來淘淘氣,可是他突然發覺不對,雖然離得還有一段距離樹擋著看不見,但腳步絕不是那幾個孩子的聲音

    他衝進屋裏抓起藍布包袱,回身抓起劍和小褂兩個起越,落在一棵樹葉茂密的樹上。穿上小褂係好包袱盯著下方的小路,幾個人雖然腳下很急,卻聽不到喘息聲,一定是練功之人,茅箭堂村雖然也有人練功,卻絕不會有這麽好的功夫。

    很快人影出現了,是四個戴鬥笠的人,帽簷壓得很低,小不點又是在高處的樹上,看不見人臉,可是他卻知道來的是什麽人,六年前一條臂膀被他給廢了的大和尚就在其中。

    四個人很快走到房前,三個人提著戒刀機警的靠近門前,很快又從屋裏走出來。大和尚揭開鍋蓋看過後,走向站在院子中間的人。

    大和尚很恭敬的說;“師叔,屋裏沒有人,但行李還在,鍋裏的山芋也不是太涼,好像人離開的時間並不長,會不會發現我們逃走了?”

    被稱為師叔的人沒有說話,旁邊一人說;“不會,據秦師傅了解茅箭堂村孩子得知,這個兔崽子經常不在屋子裏,好像是在采摘野果和追殺獵物。”

    最後從屋裏出來人說;“剛才弟子也看了,裝米的甕裏以空了,一定是找吃的去了。師叔,咱們是不是先躲起來,出其不意攻其無備?”

    師叔搖頭,頭上的鬥笠也在來回轉,一個稍顯蒼老的聲音“不用,一個愣頭青的小輩用不著緊張,他翻不上天去。”

    大和尚急忙說;“師叔不能大意,弟子在饒州施家山被他傷了右臂,兩個武當弟子跑了,東西少林沒有得著。前兩個月三師弟五人,在茅箭堂村去武當的路上追殺兩個武當弟子,本可得手,又被這個小王巴蛋給壞了事。”

    師叔不滿的說;“你還有臉說這件事,平時練功不認真,到了節骨眼丟人現眼。”

    大和尚急忙低聲回道;“師叔罵的是,都是弟子不好。”

    師叔緩了緩慢慢的說;“這裏不是施家山,老衲也不是好相如的。”

    隻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