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北洋水師》首映後的瘋狂!(三)

字數:5106   加入書籤

A+A-


    第237章《北洋水師》首映後的瘋狂!(三)

    在上海乃至全中國,如果說挑出幾個能夠和《大公報》相提並論的報紙的話,那麽顯然《申報》是不二之選。相比於《大公報》的權威,《申報》更加親民化,讀者群十分廣泛,主要的,還是以普遍的知識分子為主。

    《申報》的頭版,也很有特se,版麵的幾乎一半,都是一張巨大的圖片,這張圖片,不是《北洋水師》的海報,而是他們自己設計的,背景是硝煙彌漫的大海,海麵上,是一麵幾乎充斥著絕大部分麵積的日本海軍旗,一支銳利的中國長刀,刺破了這旗幟,呼嘯而出,前景則是一群中國水兵的堅毅身影。

    《發出民族的最強音》,這是《申報》的標題。

    作為主編,史量才的文章被放在了頭版。

    “炎黃子孫在這片土地上,已經繁衍了幾千年,創造之文明,舉世矚目而昨晚,一曲《黃河大合唱》,發出了這個民族的最強音蔣慕白的《北洋水師》,百年難得,一吐我華族之濁氣振我民族之威風可敬,可喜,可歎”

    “倭人之氣焰不可長,政fu**之怯氣,不可長《北洋水師》給這個民族指出了一條生存道路,這道路便是不屈不撓地去奮鬥,不管麵前是什麽阻礙,始終要保持衝破一切,視死如歸之精神”

    “四萬萬同胞該是起來的時候了該是舉起大刀長矛站起來的時候了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此乃我民族之生存根基此乃我民族屹立世界之道路”

    史量才的文章,向來都被人稱之為匕首,極為尖銳簡練,而這篇文章雖然不長,卻是字字入木三分,煽動性極強,誰都看得出來,史量才在向民眾呼籲,站起來和政fu和日本人做最堅決的鬥爭。

    接下來,便是眾多人的評論。蔡元培的文章,有一個很溫和的標題,但是卻透lu出文人的風骨——《精神的勝利》。

    “世間最怕的,是堅持,堅持最需要的,是精神,不屈不撓百折不回的精神正是因這精神,黃河才能夠九曲十八彎,衝破一切阻攔浩浩湯湯匯入大海正是因這精神,泰山積累土而鼎天下我國我民,正因為這精神,才會戰勝目前之黑暗,迎來光明時刻”

    “《北洋水師》是現代的《滿江紅》我們不能讓蔣慕白成為嶽飛,更不能讓著國家成為宋朝有人問我對這電影的看法,我要說的是,這是精神的勝利隻有精神勝利了,我民我國才有希望”

    蔡元培的文章,溫文爾雅,卻在平和之中,極為尖銳,堪稱一代大家。

    蔡元培的下麵,是周作人的文章。這是他第二次評論我的電影了,標題為《我為真正的“人”的電影而歡呼》

    “我國之文學,自上古以來,便是帝王將相的文學,自新文化運動開始,方才將視點關注民眾。但是,受困於種種思想,真正把人的精神、人的世界展現得淋漓盡致的文學,寥寥無幾,這是最為無奈的事情。但是《北洋水師》,可成為全體文藝界的標本和榜樣,我毫不懷疑,蔣慕白手中的劇本如果改成一個小說,將會是一個載入文學史的小說”

    “將人還原為真正的人,有靈性的人,有思想的人,有真實世界的人,而不是行屍走rou,不是政治符號,這是《北洋水師》的偉大之處國家的民族的意義自不必說,但是從人的個體上,蔣慕白堪稱大師。”

    可以說,所有的評論文章中,周作人的文章是最為平和的,也是最為沒有政治se彩的。但是,這篇文章讓我很敬仰這位大家。他是一個真正關心個體的人,雖然這個時代,最為需要關心的是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但是個體的世界,誰說不重要呢。當別人風風火火ji烈地投身這黑暗的熔爐之中的時候,他依然能夠執著地探討個體的世界,但是這份堅持,就已經讓我很是敬仰的了。

    周作人的旁邊,是魯迅先生的文章。先生的文字,是我最期待的。

    標題有他一貫的特se,很幽默:《頭發的故事》。

    “中國人,向來是看重頭發的,大抵已經成為了傳統了。滿清入關時,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嘉定十日,中國的老百姓認為最重要的不是腦袋,而是頭發。我年幼的時候,先生講到這曆史,常常痛哭流涕。把頭發看得比腦袋重要,這是中國獨有的。”

    “滿清滅亡的時候,國人開始流行剪辮子,我的辮子,便是那個時候剪的,當時的想法,似乎剪了辮子,便是**了。結果這麽多年來,我常常站在人群中觀看,發現那麽多人,腦袋後麵依然拖著一個辮子。實質的辮子剪掉了,精神的辮子卻如影相隨。”

    “這事情,讓我時常覺得悲哀。祖宗為了尊嚴,寧願掉了腦袋也要保全頭發,時下,甘願做奴隸的蟲豸們卻還拖著著辮子麻木生活。”

    “蔣慕白君的《北洋水師》,不管是鄧世昌還是丁汝昌,全都是留著辮子,但是這些留著辮子的人,卻是實實在在的英雄。我希望,像剪刀一樣的《北洋水師》之類的電影,多一些,再多一些,剪掉這無形的辮子,中華才有希望。”

    先生的文字,一如既往的那麽的犀利而幽默,看得卻讓人心情沉重。是呀,辮子剪了十幾年了,奴性,卻從來不曾離開過,如同yin影一樣時刻籠罩著。便為先生說的這奴隸的辮子,電影人也應該盡一把裏。

    深吸了一口氣,繼續往下看,卻發現有兩篇文章的標題,很是刺眼。

    沈雁冰的文章《勞苦大眾的勝利》。

    “曆史向來證明,真正的動力是民眾,是最底層的勞苦大眾,而非英雄,這是基本的曆史唯物觀。《北洋水師》的偉大之處,是第一次在銀幕上塑造出了勞苦大眾的形象這形象,是光輝的,是感人的。”

    “中國要生存,中國要發展,推動這進城的還是勞苦大眾。隻有普天之下的勞苦大眾站起來了,**才有希望,民族才有希望。”

    “蔣慕白的這部電影,超過了他以往兩部電影的水平,使其真正成為一個**者,一個關注勞苦大眾的**者,這樣的行為,是令人欽佩的”

    沈雁冰的文章,雖然是讚揚我,說的也是很有道理,但是讓我稍稍有些不舒服。他說的道理我懂,但是沒必要把我和**者掛在一塊吧。

    如果說沈雁冰的文章讓我覺得有些不舒服的話,那麽下一篇文章就完全硌牙了,光是標題就是嚇人。

    《打落封建朝廷的牙齒》能夠寫出這樣標題的,根據我以往的經驗,上海隻有一個人。

    嗬嗬,不錯,郭沫若郭大詩人。

    “我承認,《北洋水師》是一部愛國電影,而且目前來看,是先進的,是用心良苦的,但是我不得不說,這部電影裏麵,也帶著危險的糟粕和毒瘤”

    “蔣慕白塑造了英雄,維護滿清朝廷的英雄,不管是帶著正義感的北洋水師管帶,還是根本就是顛倒黑白一心要翻案的賣國賊李鴻章,歸根到底,維護的還是封建階級的利益蔣慕白雖然在電影中給了民眾一點筆墨,但是卻淪為了配角,而最為重要的是,恰恰這些民眾,這些無產主義者,才是這世界的主人”

    “蔣慕白的電影,以愛國的幌子,卻無形之間給封建階級樹碑立傳別的不說,一麵代表滿清**朝廷的黃龍旗,竟然始終飄揚在中國的上空,竟然那麽熱情地去謳歌,我要問,此舉,有何目的?”

    “中國目前最重要的,便是發動勞苦民眾,推翻一切**的統治,采用暴力的方式,進行民主**在這樣的情境下,蔣慕白的這部電影,卻是在為已經滅亡的妖孽招魂實在讓人難以忍受”

    “我建議蔣慕白去好好翻翻曆史書好好讀點書!不過這對於他來說,可能是有點困難的,因為他本人的出身,便不是勞苦大眾,而是封建階級家庭!”

    “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時刻警惕滅亡的妖孽采用任何形式複活我們要打落封建朝廷的牙齒讓他不得翻身”

    郭大詩人的文章,揚揚灑灑,足足有三千多字,通篇都是這樣的文字,看得我直皺眉頭。

    想一想,我實在是沒有什麽地方招惹這個憤青,隻能一笑了之。

    《民國日報》,頭版很簡潔,直接登上了孫中山給我的題詞——電影第一人。

    頭盤配發的,是孫中山的一篇文章,標題是《**,奮鬥,救中國》

    “幾個月前,北伐失敗了,究其原因,我一直以為是軍閥的叛變,看過《北洋水師》之後,我才發現,最根本的原因,是這個**脫離的民眾。”

    “此刻的中華民國,處於最低chao,最危險的時候。絲毫不亞於滿清,甚至比滿清更為惡劣。我們已經沒有了北洋水師,更是一連散沙,相互內訌,列強卻是虎視眈眈。該是站起來**的時候了,該是奮鬥的時候了,該是救中國的時候了同胞們,生存還是毀滅,就站眼前我們要做的,就是像那些水兵一樣,提起武器,並肩站在一起,為這國家,為這民族,衝鋒”

    孫中山的文章,寫的真情流lu,感染至深。

    至於其他的報紙,上麵評論的文章,不管是有名的還是沒名的,到處都是,絕大多數的人,對這部電影的態度,是ji動的,是敬佩的,甚至是懷著一顆流淚的心去欣賞的,當然,也有一些反對的聲音,批駁的聲音。

    總體看來,《北洋水師》基本上出現了輿論一邊倒的情景。

    輿論的反應,隻能用兩個字來形容,那便是:瘋狂。

    不過令我沒有想到的是,更瘋狂的事情,還在後頭。

    ###

    第一更送上。(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