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中國電影的真正王者
字數:4752 加入書籤
第315章中國電影的真正王者
這一晚,大中華電影公司的院子裏,觥籌交錯,把酒言歡,一直喝到了東方亮起了魚肚皮。
喝到最後,幾乎沒有不倒的,院子裏橫七豎八,躺的全是人,一幫人醉酒的樣子,幾位好笑,曹錕抱著大樹在那裏哭袁世凱,段祺瑞和袁克文兩人抱頭痛哭,溥侗在那裏唱戲,吳佩孚舞刀,黎元洪和孫中山蹲在地上畫圈圈,也不知道搞什麽東西,等我過去了,才知道他們在討論為什麽後來不用鐵血十八星。
我也倒了,不知道被誰摻進了房間裏。
一覺醒來,已經日上三竿,就覺得周圍靜悄悄的,爬起來,一個人都沒有。
這種情況,即便是平常也是沒有的事。
喊了半天,虎頭才竄進來,看見我這樣子,站在一旁樂:“少爺,你醒了?”
“人呢?”我rou著快要裂開的腦袋沉聲道。
“全去電影院幫忙了!現在所有電影院人手都不夠用,二少爺把公司的人都nong了過去。”虎頭給我打開洗臉水,笑道。
笑了把臉,我忽然想起了什麽:“報紙呢?”
“早準備好了。”虎頭轉身出去,時候不大,抱進來了一堆報紙。
我就傻眼了。平日裏,報紙沒有這麽多呀,虎頭這***,一隻手就抓進來了,怎麽……
“這都是什麽報紙?”我有些暈當。
“就是往日看的那些報紙呀。少爺,增刊,增刊而已。”虎頭啪的一聲把那厚厚的一疊報紙砸在桌子上,站在一旁壞笑。
我坐下去,翻了一下,果然,nainai的,報紙依然是那些報紙,版麵卻幾乎每個報紙都增加了一兩倍!
“一幫家夥,想把報紙做成雜誌呀!”我搖頭苦笑。
現在我最關心的,恐怕就是《辛亥革命》放映之後,輿論的反應了,盡管我對這部電影有信心,但是誰知道這些報紙怎麽報道這件事情。
《大公報》。一向四到八個版麵的大公報,這一次竟然一下子增加到了16個版。頭版之上,發了一張巨大無比的照片,照片上分別是孫中山和曹錕為我提的字,一左一右,極為醒目。
“贈慕白老弟,你的一部電影,抵得上他娘的十個精銳師!兄,曹錕。”
“贈弟慕白,中國魂!兄,孫文。”
當我看到這樣的兩個題詞被堆在報紙上的時候,我就悲催了。
昨晚那麽多人題詞,不管是文法還是書法,好的多的是,這幫家夥千不挑萬不選,偏偏把他們兩個人的題詞發在了報紙上!孫中山的這題詞,還算湊合,雖然給我戴了個高帽子,可至少讓人看了不會說什麽,可曹錕這家夥,題詞裹腳布一樣長不說,裏麵的還罵了娘,這等出去,他不嫌丟人我還嫌丟人呢。
結果照片下麵配發的評論,卻是別具一格,一看就知道是陳冷血的手筆。
兩張配圖之上,是由三個巨大的紅字配發出來的標題:中國魂!
“《北洋水師》以降,無人再敢稱擅長拍攝大場麵之電影,昨日,《辛亥革命》首映之後,恐怕在無人敢稱能拍的好電影了。電影之力量,在於其社會性,這一點,戲劇無法達到,文學雖可以,但無奈於民眾相去甚遠,電影語言的親民性,讓其在這一點上堪稱獨步。一部好的電影,應以利於國家民族為己任,應以人類的普遍價值為己任,《辛亥革命》,成為吹響四萬萬五千萬民眾追求自由和獨立尊嚴之號角!”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蔣慕白一人之力,一部電影之力,其力量,其呐喊,驚天動地!這一部電影,讓芸芸眾生看到了中國魂,延續幾千年的堅毅、不屈不撓!這一個人,不盲從,不媚俗,捧著心和眼淚,奉獻於民族之前,堪稱中國魂!”
“革命未成,尚需繼續。孫文先生所提之中國魂,即是頌揚,也是鞭策,而曹錕之題詞,話語雖糙,亦能夠說出無數人之心聲!帝製已翻,共和未建,華夏凋零,此等電影須多出,此等人物,須多出!”
接下來,是《大公報》全麵報道昨晚上海的觀影盛況,讀著這些報道,我不得不佩服這個年代的記者,他們的采寫,比起後世,絕對算得上是專業,角度之刁鑽,文風之多樣,讓人讀起來分外殆盡。
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些記者們,竟然在報紙上做出了一個統計:昨晚,上海原有的近400多家電影院,全部放映《辛亥革命》,除此之外,新增放映點307處,上海買票之觀眾,十之**。從晚上八點到淩晨五點,因為連續放映導致報廢的放映機,54台。因為膠片過熱引起火災的電影院,8家。因為民眾過於ji動而出現saoluan的電影院,79家。因為觀影ji動送進醫院的民眾,初步統計,光英租界的瑪利亞醫院,就達61人!13日淩晨,單大中華電影院門口的街道,清理出各種民眾丟棄的垃圾42350多斤……
看著這樣的數字,我算是無語了,這一晚,也的確夠瘋狂的。
而更瘋狂的,還在後麵的。《碼頭工人集體自購票觀影!》《上海舞廳協會組織百名交際hua接受革命之情cao!》《瞎子阿牙觀影記》……
一篇篇報道,讓人發笑的同時,很能夠想象出那一晚的瘋狂和hunluan。
接下來,是連續兩版麵的圖片報道,都是拍攝自各大電影院,電影院裏麵人頭湧動,娛樂場所卻是空無一人,賣票處排起長隊,觀影者欣喜若狂,有人披著鐵血十八星看電影,有詩人當場寫詩,有學生出了電影院,揮刀斷指以此明誌……
一幕幕,一場場,那種火爆的情緒,我雖然沒有親眼看到,但是能夠感同身受。
不過,最熱鬧的,顯然是後麵的評論,不管是我,還是普通的讀者,現在估計都已經養成每一部電影出來,都要找找評論來讀讀的習慣了。
讚譽有加的自然極多,不過寫得精彩的倒是不少。
周瘦鵑撰文《一個人的勝利》:“之前,說蔣慕白是個優秀的導演,我讚同,說他是一個電影大師,我極為反對!但是昨晚的那部電影,顯然讓我不得不豎起大拇指,盡管我對於他抱有深深的個人意見。《辛亥革命》這個題材,電影界不是沒有人想到過,不知蔣慕白一個人知道這樣的題材成功拍出來會有怎樣的效果,但是沒有人敢去碰,更多的人去拍秋瑾,去拍《革命軍》,去拍嶽飛和文天祥,但是沒有人去拍這個!”
“為什麽?不敢。就這麽簡單。這樣的一部電影,場麵之宏大,故事之複雜,人物之眾多,投資巨額,中國恐怕也隻有一個蔣慕白敢去碰!更重要的是,辛亥二字,乃是國民心目中的聖殿,電影拍得失敗了,必然萬眾唾罵,永無翻身之日,即便是拍得好了,挑剔的民眾以及各種思chao的精英,也依然會挑出刺來,罵你個狗血淋頭!可這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蔣慕白卻鐵心但下來。”
“至於結果,當電影放映十分鍾之後,我就知道,蔣慕白已經成功了!《辛亥革命》,從頭至尾,雖然談的是革命,其實渲染的是一種情懷。這情,不是男歡女愛,而是大情,是大愛!感人至深!”
“《辛亥革命》是成功的,在中國電影界,尤其是在大場麵的革命電影中,它將成為一個無法逾越的高峰!”
周瘦鵑和我一向不對活,以前我的每一部電影,不管別人說的怎麽好,他都會持反對意見,而且還能說出他的理由,盡管這理由大部分的情況之下,成為後來人的批評把子,但是這一次,周瘦鵑卻服氣了。
《傑作中的傑作!》洪深的文章,沒有周瘦鵑這樣的單純言語上的讚揚,而是從電影藝術本身上分析,紮紮實實地寫出他的意見。
“在見到這部電影之前,我很為蔣先生擔心。這題材,是一個炸彈,搞不好,就會炸得自己灰飛煙滅,屍骨無存。對於這樣一個人人皆知的大事件,那麽多的人物,那麽複雜的結構,那麽巨大的場麵調度,蔣先生會怎麽處理?這不單單是觀眾的想法,也是電影界所有人的想法。從我個人來說,我就常常想,如果讓我拍攝,我能夠拍出什麽樣子?我回答不了這個答案,因為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夠駕馭這樣的一部電影,甚至能不能把它拍出來。”
“所以我隻能拍攝一個秋瑾。一個辛亥背景下的小題材。但是,即便是小題材,我也輸給了蔣先生。我用一部電影去塑造一個女革命者,我煞費苦心,把自己所有的理解和努力放在裏麵,放在一個人身上,我自認極為成功,至少應該比蔣先生這部電影裏麵塑造的秋瑾成功。但是,《辛亥革命》用了近十分鍾的時間,寥寥幾個鏡頭塑造的秋瑾,別讓我的整部電影立刻如同一個小醜。”
“一部辛亥革命,大大小小人物近百,這樣的電影,從來沒有出現過,而能夠把這近百的人物,一個個拍攝得血rou豐滿感人至深的更沒有出現過!直到《辛亥革命》!蔣先生用這部電影,證明了他是中國電影的真正王者!”
接下來,洪深對於這部電影的整整分析,堪稱精彩絕倫。(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