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節 無端惱火
字數:7170 加入書籤
吳凡和曹操結拜兄弟,曹操的兒子在輩份上自然就全都挫了吳凡一截。由此,曹丕還得叫吳凡一聲叔父。
曹丕是在曹操奪下廬江之後,主動來到廬江,以跟隨父親學習兵事戰法為由留了下來。這不過是個借口罷了,真實目的是為了贏得曹操的喜感,日後能夠繼承曹操的爵位。
目前曹操雖然隻是魏公,但不久就將受封魏王,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再說如今漢室天下,早已經名存實亡,曹軍在一統天下之後,曹操必定會被擁立為皇帝。如此一來,就牽扯到日後立嗣之類的問題。
曹丕和司馬懿在曆史上關係就相當不錯,在遊戲裏設定二人相性也是十分相投,在司馬懿投身曹營後沒多久,二人就結為至交。而曹丕之所以主動趕來廬江,乃是暗中受到司馬懿的提醒。
由此,曹丕在父親曹操麵前,總是一副謙虛好學不懂就問,懂也要問上幾句的孺子可教模樣。而當曹操不在的時候,曹丕就悠哉遊哉起來,言談舉止間官二代的輕浮作風盡顯無疑。
方才由於曹操與眾位將臣在東城塞接待龐統,曹丕得此空閑便四處閑轉,無意中轉悠到位於江邊上的曹軍旱寨,正巧碰到來這裏找吳凡的小喬。
你讀啊,請收藏!!
小喬的姿色自不必說,即使放在現代那也是頂呱呱的級別。曹丕一見小喬,頓時眼就直了,直到小喬已經從他身邊走過去好一陣了才回過神來,連忙追問小喬姓氏名誰。
小喬由於來自現代,意識裏又缺乏古代女子的保守意識,便回了曹丕一句“我叫小喬”。
在曹丕聽來,小喬說出這四個字的時候,好似天簌之音縈繞耳畔,令他如癡如醉。更因為小喬把名字告訴了他,這讓他覺得小喬對自己肯定有那層意思,便在小喬後麵緊緊跟隨,沒話找話對小喬問這問那。
小喬又回了兩句後,發現曹丕似乎意圖不軌。便不再回答,繼而加快腳步想要把曹丕甩掉。可她畢竟隻是一個羸弱女子,就算腳步再快,又怎麽可能甩得掉曹丕?正在心中焦急之際,吳凡出現了。
對於突然出現在麵前的吳凡,小喬又驚又喜。不過二人在一起相處得久了,對吳凡習慣性唱反調的小喬自然不會將心中的喜悅表現出來,而是沒好氣地數落了吳凡幾句。
吳凡對此早已習慣,自然也就沒必要和小喬爭這一時口舌之利。抬頭望向小喬身後,結果正看到曹丕從一座營帳後麵轉了出來。
曹丕這時也看到了吳凡。
對於吳凡這個八叔,曹丕深知其和父親的關係非同一般,父親是和他結拜為義兄弟後,由此與其他六人也成為義兄弟。僅從這一點來說,父親與這八叔的關係就比其他六人要更近一層。況且,這八叔功勳甚大,曹軍領
地有一半以上是由他打下來的,手下不論是兵員還是戰將,都遠超其它兩個軍團,不是自己能得罪得起的。
因此,曹丕在看到吳凡突然出現在這裏後,由於有點做賊心虛的心理,條件反射地就是一哆嗦,雖然對小喬仍然戀戀不舍,但曹丕的政治野望更加強烈,不得不忍痛轉身離開。
他是想走,可吳凡卻沒打算就這麽放他走。
今天吳凡喝了不少酒,現在還處於微醉狀態。醉酒之人,頭腦不一定會受到多大影響,但情緒上卻是往往不能如平時那樣控製自如。這也是為什麽很多人遇到煩心事一旦喝多了,就大哭大笑的根源所在。
本來由於曆史上曹丕的政治野心,吳凡就知道曹丕來到軍前不過是在作戲給曹操看,由此對曹丕就沒什麽好感。此時再見小喬一副慌張樣子,曹丕又出現在小喬身後,立即就明白了這其中原因。
在酒精的作用下,吳凡不由得有些惱火。具體為什麽惱火,吳凡也說不明白。不過重甲卻可以為大家舉個旁例:如果把小喬換成是別的女子,吳凡絕不會有什麽惱火的情緒,既然曹丕裝做沒看見他迅速走開,吳凡也不會說什麽。
通過這個例子,大家應該都清楚是怎麽回事了。不過,正所謂當事者迷,吳凡此時卻是不知道自己是發的哪門子邪火,而且,他也沒有那個閑心去細想這其中原因。
隻見吳凡對已經轉身就要走開的曹丕突然高聲道:
“丕兒,你在這裏幹什麽?”
看似平凡無奇的一句問話,實則曹丕卻是很清楚吳凡這話裏的意思,以及吳凡語氣中那份暗藏的慍怒。
曹丕連忙止住腳步,快速蘊釀了一下情緒,隨後轉回身來,向吳凡和顏悅色地道:
“原來是八叔,丕兒一時走得急,沒看到您,還望八叔不要見怪。”
曹丕有意避開吳凡的問話,謙卑了一番,希望吳凡不要再提剛才的問題,以免彼此尷尬。大家都是明白人,他相信吳凡能明白他的意思。
吳凡當然明白他的意思,不過,吳凡卻是並沒有按他的意思去做,而是麵無表情地繼續道:
“我在問你,在這裏幹什麽?”
曹丕見這架式,知道自己是躲不過去了,不禁有些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收起方才的一臉和顏悅色,冷著臉道:
“你也看到了,還用我說嗎?來軍營轉轉而已,有什麽大驚小怪的?”
吳凡卻是冷笑一聲道:
“我大哥,也就是你的父親並沒有在這裏,你來這裏轉又是給誰看呢?有些事,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趕緊離開我的地盤,別讓我再看到你”
曹丕沒想到吳凡會發這麽大的火,對自己說出這樣的話來,詫異地看了吳凡一眼,見吳凡不僅麵
帶怒色,還帶有明顯的微醉跡象,再一想到這裏確實就是吳凡的地盤,真要是把吳凡給惹火了,自己還真就說不定會落下怎麽個下場。
想到這裏曹丕一陣後怕,連忙轉身快步離開了旱寨。而內心中,曹丕卻是由於這件事,對吳凡一直心懷芥蒂,並伴有陣陣恐懼。
看著曹丕快步離開了,小喬轉過頭來看向吳凡,疑惑中又不無擔憂地道:
“你真喝大了啊?怎麽對曹丕說出這樣的話來?他畢竟是曹操的兒子啊,將來曹操……沒了,對你豈不是很不利?”
吳凡這時也冷靜了下來,經小喬這麽一說,感覺自己方才語氣和態度確實是重了點。不禁有些心煩意躁,對小喬道:
“還不都是因為你,沒事跑這來幹什麽?你以為誰都像我這麽人畜無害的?”
吳凡這話本來是順嘴就丟出來的,連他自己都沒細想其中可能包含哪層意思。
正可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小喬在聽吳凡說出這番話之後,卻是歪著頭懷疑地看著吳凡,道:
“因為我?因為我什麽?你的意思……全是因為我而得罪的曹丕嘍?”
吳凡被小喬這話問得語塞了一下。
小喬總是對他唱反調,他對小喬又何嚐不是如此?在這種情況下,他自然是不會承認為了小喬而怎樣怎樣,索性道:
“我可沒這麽說。算了我困了,要去睡覺。”
說著,吳凡顧自走向自己休息的營帳。留下小喬看著吳凡的背影,嘴角泛起得意的微笑。
你讀啊,請收藏!!
……
三天後,合淝江麵南岸。
經廬江,柴桑,迂回回到孫堅軍中的龐統,立即將連環戰船成功一事稟報給孫堅。同期,探看江北水寨的人回來報告稱:曹軍果然將大小戰船連接在一起,形成連環之勢。
孫堅得此消息大喜。轉而卻又想到一個問題:如今曹軍雖然結成了連環戰船,但要直接進行火攻,恐怕連水寨都難以衝進去;就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衝了進去,曹軍也早就做好了戰鬥準備,屆時再放火去燒連環戰船,根本無法令曹軍造成重大損傷。
如此一來,具體該如何對連環戰船進行火攻呢?
孫堅向眾位將臣道出這個疑問。
眾位將臣麵麵相覷,一時間都想不出個適恰的方法。唯有周瑜和諸葛亮二人一副氣定神閑之態,微笑不語。孫堅知道這二人必有良謀,暗忖了一下,讓眾人全部退去,唯獨留下周瑜。
至於諸葛亮,孫堅對他還不是很信任,因此並沒有讓諸葛亮留下來。
帳內隻剩下孫堅和周瑜了,孫堅就問周瑜:見你一副氣定神閑的模樣,可是有什麽絕妙的良策?
周瑜掃眼看了下周圍,孫堅身後還有二名從事文官,以及帳門口處還站著幾名衛
兵。孫堅會意,令這些人也都退去,隨後,周瑜才低聲道:
“臣是有一計,具體為:主公可稱病回建業療養,將軍中大權交與長子孫策,並任命我為水軍督統。然後,如此這般……”
一番話說完,孫堅恍然,連連稱善。
在這之後,第二天下午,軍中將臣就紛紛聽說孫堅偶染小疾,紛紛前來探望。由於軍營這裏條件較差,一連數日孫堅病情始終不見好轉,不得傳下令來,令長子孫策代行總大將之職,軍師周瑜代行水軍督統之職。自己則返回建業城中靜心療養。
孫堅在臨行之際,當著送行的眾位將臣的麵,有氣無力地道:
“此次曹軍之勢頗大,江東有傾巢之危,至孤日夜茶飯難下,終至成疾。爾等眾位將臣,務必聽眾伯符與公謹調遣,與曹軍對峙至我病體痊愈。這段時期,應盡量避免與曹軍交戰,切記切記”
言罷,孫堅就鑽進篷車,返回建業。
在這之後的第三天,周瑜於水寨升帳聚議,要在當天夜裏偷襲曹軍水寨。
眾位將臣驚詫不已:這個時候偷襲曹軍水寨,前麵為了火攻而獻的連環戰船不就白忙活了嗎?況且孫堅臨走的時候說得明白,要盡量避免與曹軍交戰,這不是明顯地違反君命嗎?
孫氏老臣黃蓋,這個時候仗著自己資曆夠深,從班列中走出來,對周瑜直言道:
“周督統,如果在下沒有記錯的話,主公臨行之際說得明白,應盡量避免與曹軍交戰。而今汝卻打算偷襲曹營,此事應該如何解釋?”
周瑜抬頭看了黃蓋一眼,冷言道:
“豈不聞‘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主公當日有疾在身,致頭腦混沌,病中囈語豈能當作君命?如今吾為水軍督統,爾等隻需令行禁止,勿要多言”
周瑜這話難以服眾,黃蓋更是哈哈大笑,道:
“吾乃孫氏老臣,戰功累累,就連主公都要敬我三分。汝不過一毛頭小子,如今被主公任命為水軍督統,吾亦是遵照主公之命而遵汝為帥。汝既然認為主公當日所說為病中囈語,我是否也可以將主公之任命也認為是病中囈語,而無需聽你調遣?”
這話頓時就把周瑜激怒了,一拍桌案大喝道:
“兩軍相敵之際,汝竟敢出言亂我軍心。不斬汝首,難以服眾”
便喝令刀斧手將黃蓋推出,立即斬首
眾位將臣大驚,急忙走出班列替黃蓋求情。周瑜先是命人將甘寧、太史慈等率先求情的人亂棒打出,隨後見眾人全部出班列求情,這才緩了一下口氣,對黃蓋道:
“若不看眾官顏麵,今必將汝斬之如今死罪雖免,活罪難逃。來人將黃蓋拖翻,杖脊一百”
軍杖都是結結實實的鬆木棍子,掄起來呼呼生風,打
在身上當真是皮開肉綻。黃蓋挨了五十杖脊後,已經人事不省。眾官又苦苦求情,周瑜將桌案蹬翻,又恨罵黃蓋數句後,這才令軍士將昏死過去的黃蓋拖走。
整個過程中,眾位將臣皆暗暗搖頭,心中替黃蓋叫冤。唯有一人,輕搖羽扇,閉著雙眼,對此視而不見。
周瑜自然是注意到這個人了,直覺這個人已是看透自己的計策,因而心中十分不爽。偷襲曹軍水寨之事,由於黃蓋“攪局”而擱淺,周瑜讓眾人全部退出帳去,卻唯獨將這個淡定自若的人留了下來。
“孔明,我認為水戰之利,火攻是其一;其二,乃弓矢也。汝可有異議?”
周瑜麵無表情地對諸葛亮道。
諸葛亮微微點頭,笑道:
“督統所言,軍中士卒皆知,亮自然並無異議。”
周瑜嗬嗬一笑,道:
你讀啊,請收藏!!
“既如此,我命你趕造箭矢,三日內造箭十萬,不得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