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買鐵和煤

字數:3288   加入書籤

A+A-


    郭家在青州黃縣專門開了一個辦事處性質的鋪子,專門處理與劉峰貿易的事項。掌櫃的是郭琳的兒子郭雲。

    劉峰打發了王大錘之後就來到了郭雲處,來和他商量鐵器的購買事宜。

    郭雲三十多歲,一副笑眯眯富態樣子,倒是比他老子更像生意人。一看到劉峰親自前來,立刻親自迎出門來,笑道:“哎呀,怎麽讓劉將軍親自前來,什麽事派人來吩咐一聲,不就行了。”

    郭雲確實是生意人,這個麵子給的爽。劉峰嘿嘿一笑道:“雲兄,劉某又來打擾了。”

    “那裏,那裏,打擾怎麽敢當?劉將軍一來敝店蓬蓽生輝啊。請裏麵坐。”郭雲滿臉堆笑著吧劉峰讓進正堂。

    上茶完畢,劉峰閑聊了幾句最近的生意,這才轉入正題:“雲兄,劉某的猛虎營成軍,隻是這武器問題一直不好解決。雲兄能否賣些鐵給劉某?”

    郭雲笑容不變道:“不知劉將軍需要多少鐵啊?”

    劉峰道:“一萬斤鐵可以嗎?”

    “嘶……”郭雲倒吸一口涼氣,一萬斤鐵?郭家當然做鐵的生意,但是這一張口一萬斤鐵,也讓郭雲大吃一驚。郭家整個家族一年的鐵生意也不過十萬斤上下,這劉峰一個人就要一萬斤?他想幹什麽?造反嗎?

    劉峰解釋道:“我準備給猛虎營全部配上統一的兵器和盔甲,所以需要很多鐵。不知雲兄能否幫忙?”

    隻要有鐵,劉峰還知道一點古代的煉鋼方法,那麽提高這個時代的鋼產量還是可行的。王大錘煉鋼方式是,采取百煉鋼的方式。就是人們在鍛打塊煉鐵和熟鐵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反複加熱,鐵吸收木炭中的碳份,提高了含碳量,減少夾雜物後成為鋼。而且要有意識地增加折疊、鍛打次數,一塊鋼往往需要燒燒打打、打打燒燒,重複很多次,甚至上百次,所以稱之為百煉鋼。這種鋼製作刀具非常鋒利,但是缺點是這種鋼練出來的難度過大,時間過長,所以根本沒辦法給全部士兵裝備鋼刀和鋼矛尖。

    而劉峰知道的灌鋼法速度就快多了,可以大規模的出鋼。具體方法是選用品位比較高的鐵礦石,冶煉出優質生鐵,然後,把液態生鐵澆注在熟鐵上,經過幾度熔煉,使鐵滲碳成為鋼。由於是讓生鐵和熟鐵“宿”在一起,所以煉出的鋼被成為“宿鐵”。

    這種方式的好處在於,首先生鐵作為一種滲碳劑,因熔化後溫度高,加速向熟鐵中滲碳的速度,縮短冶煉時間,提高生產率;其次熟鐵因為碳的滲入而成為鋼,生鐵由於脫碳也可以變成鋼,增加了鋼的產量;再次在高溫下,液態生鐵中的碳、矽、錳等與熟鐵中的氧化物夾雜發生反應,去除雜質,純化金屬組織,提高金屬品質;還有灌鋼法操作簡便,容易掌握。要想得到不同含碳量的鋼,隻要把生鐵和熟鐵按一定比例配合好,加以熔煉,就可獲得。

    當然實現灌鋼法還要更換王大錘和大部分人使用的木炭燃料,而使用煤,並且提高鼓風設備的效率,提高爐溫。

    當然要造出好刀來,還要配合好的淬火技術。在漢代人們一般都是用水作為淬火的冷卻介質,但是劉峰知道雙液淬火法,即先在冷卻速度大的動物尿中淬火,然後再在冷卻速度小的動物油脂中淬火,這樣可以得到性能比較好的鋼,避免單純使用一種淬火(即單液淬火)的局限。雙液淬火法,即在工件的溫度比較高的時候,選用冷卻速度比較快的淬火介質,以保證工件的硬度;而在溫度比較低的時候,則選用冷卻速度比較小的淬火介質,以防止工件開裂和變形,使其有一定的韌性。

    當然在製刀過程中,刀刃和刀背還要使用不同的材質。刃口主要起刺殺作用,因而要求有比較高的硬度,這樣才能保證刀的鋒利,所以應該選擇含碳量較高、硬度較大的鋼來製造。而刀背主要起一種支撐作用,要求有比較好的韌性,使刀在受到比較大的衝擊時不致折斷,這樣就要選擇含碳量較低、韌性較大的熟鐵。在製作刀具時將熟鐵和鋼巧妙的結合起來,將二者恰到好處地用在合適的地方,既滿足了鋼刀的不同部分的不同要求,又節省大量昂貴鋼材,這才能製出適合征戰以及適合裝備部隊的製式武器。

    當然這一切的基礎是劉峰必須得到大量的鐵,或者高品質的鐵礦石。所以劉峰才會一張口就要一萬斤鐵。

    郭雲道:“劉將軍猛虎營隻有二千兵士,大部分也是有武器的,如何要得一萬斤鐵?”

    劉峰道:“一萬斤鐵看似很多,但是分到每個士兵身上也就五斤而已。這五斤要包括刀具,矛尖,盔甲,還有箭矢。怎麽算都不夠用啊。”

    郭雲又是大吃一驚問道:“劉將軍準備給每一個士兵都配備金屬刀具和盔甲?”

    劉峰道:“是啊,猛虎營可是陛下欽點的軍隊,如果連金屬武器和盔甲都不能配齊,那實在太說不過去了。”

    郭雲這才拱手道:“劉將軍,實不相瞞,一萬斤鐵的事情實在太過重大,在下不敢自專,要問過家父才能答複將軍。請將軍贖罪。”

    劉峰道:“應該如此,請告訴伯父,如果生鐵有困難,那麽鐵石也可,隻不過這就需要的更多了。”

    郭雲這才鬆了口氣,大漢朝廷對鐵看得很嚴,即使在朝中有九卿之一的郭懷做後盾,也很難一下子賣給劉峰一萬斤鐵。但是對鐵石卻沒什麽限製。所以光把鐵石賣給劉峰倒不會出問題。

    接著劉峰拿出一個一塊黑色的石頭,對郭雲道:“雲兄,請郭家代為尋找此種石頭,這個石頭我青州也大量需要。”

    其實在原來的曆史上西漢時期就有使用煤炭煉鐵的曆史,但是到了這一世,劉峰多方打聽卻反而沒什麽人知道煤炭。還是他的陶作坊裏有使用煤炭的先例。隻不過煤炭燃燒出現的煤氣致使這名不知道從哪裏弄來這種黑石頭的燒煤工死亡,這煤炭就不再使用了。倒是存了一些下來,讓劉峰手上有樣品。

    劉峰後來在周圍派遣了多人查找煤炭,都沒有找到,後世在青州範圍內似乎也沒有什麽可以開采的煤礦,劉峰也就放棄了。

    當然要想大規模煉鋼,沒有煤炭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把煤塊交給郭雲,請郭家在冀州尋找。據他所知冀州還是有煤礦的。當然青州西麵的兗州那是後世的煤都,可惜自己與兗州一點關係也沒有。隻能等以後有機會再說了。

    []

    隻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